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4-07-02 07:00:2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八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復述故事中的角色對話以及運用對話中的句式,說出新的句子,進行續編。發展幼兒思維的`跨越性和流暢性。

  2、培養幼兒安靜的進行傾聽同伴講述故事的良好習慣。

  內容:續編故事《小猴子賣圓圓》

  準備:手偶三只,商店背景圖一張,需創編背景圖一張。

  過程:

  一、利用一張有一個陰影圓的紙引發幼兒的興趣。

  請幼兒進行猜測:這張圖上的圓形是什么?做什么用的?

  二、請幼兒欣賞手偶劇表演《小猴子賣圓圓》

  1、復述第一遍故事時請幼兒幫助解決故事中出現的問題。

  2、完整復述第二遍故事。

  三、出示最后一張圖片。

  請幼兒進行大膽猜測:小兔子想買什么?它是怎么說的?

  四、請幼兒將自己的猜測。

  五、集體舞《猜拳游戲舞》

  六、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小猴子賣圓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擺弄,引發幼兒對球在地面上和斜坡上滾動的現象感興趣。

  2、學習用語言和圖表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操作和體驗。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活動準備:

  1、 不同粗糙、長度程度的板(洗衣板、木板、包地毯的板、滑梯等)積木、椅子、記錄紙、筆等。

  2、 已學過做單一物體的觀察記錄。

  3、 幼兒在科學活動角對球的滾動產生興趣。

  4、 在戶外大場地上活動。

  活動過程:

  一、誘發情趣:讓球滾起來

  1、 提問:球可以怎么玩?(滾、拋、踢等)

  2、 教師將球放在地上。提問:這個球怎么又不動了呢?(因為沒有去踢它,拍它,沒有去推它等。)

  3、 提問:我們那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這些動作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滾得快呢?請小朋友去用那邊你們自己帶來的材料試試。看看到底能不能不用踢、拍、推等這些動作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滾得快?

  4、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地嘗試提示:想想用這個洗衣板、木板怎樣讓球自己滾起來?還可以不用這些材料,在你的身上讓球自己滾起來。(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積木上,手拿著板的一端往上提等方法)。

  5、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用什么辦法讓球自己滾動起來或讓球滾得快的?

  6、 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情況。

  小結:剛才大家發現不用踢、拍、推等這些動作,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工具在斜坡上也能讓球自己滾起來而且球滾得很快。

  二、引導體驗:嘗試使球滾動的各種方法

  1、 下面老師還想請大家來做一個實驗:請兩個小朋友一起合作,想辦法讓2個球同時從2個不同的斜坡上滾下來你會發現什么?想想為什么?想想怎樣才能讓2個球同時從不同的2個斜坡上滾下來?怎樣做出不同的斜坡。

  2、 請小朋友一邊玩,一邊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每玩一次都要把你的發現記下來。記錄的內容要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3、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引導。(提示:小朋友可以想出許多種辦法。如兩塊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積木墊的高低不一樣。或是,一塊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塊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積木墊得一樣高。)

  三、創造表現:運用各種方法進行記錄

  1、鼓勵幼兒想不同的辦法進行記錄,可以用(★、▲;1、2;Α、Β;√、Ⅹ;-、-;Ο、ΟΟ等等)

  四、成果表示:表達自己的成果

  1、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你和好朋友是怎么玩的?你發現了什么?

  2、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你的發現的?圖中的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3、表揚運用不同方法記錄的'幼兒。

  4、小結:剛才小朋友兩個人一起玩時發現了:不同的斜坡,球滾下來的速度是不同的:斜坡面一樣時,坡度越大,球滾得越快;坡度越小,球滾得越慢。另外,斜坡一樣高時,坡面光滑,球就滾得快,坡面粗糙,球就滾得慢。

  5、那你是用什么方法記錄的?圖中分別代表什么意思?

  6、表揚運用不同方法進行記錄的幼兒。

  五、延伸活動

  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的球,這些不同的球它們在不同的地方還滾動時有什么不同呢?我們小朋友可以先去觀察一下,以后我們再一起來討論。

  活動反思:

  大班的科學活動《球的滾動》中有兩點目標一是對球滾動時的速度變化感興趣,樂于進行比較觀察。二是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操作中的發現和體驗。在活動中老師的導入環節首先是讓孩子將球滾起來,讓幼兒在球滾動的過程中自己發現球滾動時候速度的快慢關系,然后自己主動的尋找材料進行進一步的探索發現,并且大膽的進行交流。

  在科學活動中,幼兒經驗的建構是在與材料、與老師、與同伴的互動中形成的,但更需要教師深入、有效的參與和引導,這也是有效互動的關鍵。教師的“把”和“推”就是為幼兒“動”的發展提供一個平臺。“把”是教師把握幼兒基本的發展情況,在活動中的第一、第二環節老師把握了幼兒能夠自己主動地發現讓球滾動的方法,鼓勵幼兒自主的進行探索,沒有過多的進行指導。“推”則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積極的指導促進幼兒的提高,例如在活動的第三環節,當幼兒將球自由的滾動起來之后,教師推了一下:一起合作玩“快快慢慢”的游戲,想辦法使兩個球滾動的速度不一樣。這樣幼兒就有了一個目標,一起合作向著這個目標進行探索。“動”則是提供充足的時間、空間,放手讓幼兒主動參與科學探索,在整個活動中幼兒都是在探索、操作、交流、討論中完成的,沒有老師過多的說教,有的只是幼兒自主的探索,并從中感受探索的樂趣,從而豐富自身經驗。

  《綱要》指出,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環境…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看法…”“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活動的第三環節中教師和幼兒一起來制訂游戲的規則,由大家商量、討論,最后形成了游戲的規則,所以在游戲的進行過程中,幼兒都能遵守游戲的規則,使得活動有序的開展。其次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與啟發者,在操作中,教師鼓勵幼兒與同組的同伴互相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建議。每一次的操作結束后進行集體交流,由每組選出一位代表,描述本組幼兒的做法。這樣,在小組、集體相結合的方式交流,使幼兒都真正有表達的機會,教師再適時加以梳理與點拔,幫助幼兒提升經驗。

  在這樣的師幼互動關系中:幼兒體驗了合作、探究的快樂,幼兒的經驗從模糊、零碎到清晰、完整的過程,主動學習歷程得以推進。活動中不管教師扮演什么角色,都是在朝著讓幼兒在快樂中發展的目標努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能跟著音樂節奏創編中有趣的動作玩木頭人的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提高幼兒的競爭能力,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重點難點:

  跟隨節奏創編動作玩游戲

  活動準備:

  有玩木頭人的經驗、音樂、統計表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玩過的木頭人游戲嗎?那我們再來玩一次怎么樣?

  2、師幼共同游戲,關鍵提問:咦,那我想考考你們,木頭人游戲說到哪一個字的時候就不能動了?

  3、追問:還有一個不許笑,那到底是哪一個字的時候要擺造型?

  4、小結:原來玩木頭人在說到笑的時候就要停下來擺造型。

  5、過渡:今天,我想和大家來玩一個音樂木頭人的游戲,用音樂來玩木頭人,我帶來一段音樂,里面有一段特別的聲音,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要停下來做木頭人了,我們來聽聽看!

  二、熟悉音樂,了解規則

  1、(播放音樂)提問:請大家來說說看,你聽到的'這段音樂里面有特別的聲音嗎?

  追問:那嘟嘟嘟,很長的聲音是什么發出來的?

  追問:我們喇叭聲響起來的時候我們要干嘛?

  2、教師示范聽音樂玩游戲

  關鍵提問,我是在什么時候變木頭人的呀?

  回應:就是在很長喇叭聲后,聽到“嘟”馬上變木頭人。

  小結:喇叭聲“嘟~~~”響起是告訴我們要準備了,當喇叭聲“嘟”響了就是變木頭人的時候了。

  3、幼兒初次嘗試游戲:你們都知道了,來一次怎么樣?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笑,不許動,123,就快變成木頭人,123,就快變成木頭人,嘟~~~,變!”

  4、這次我要把這個游戲加大難度了,聽一聽,這次音樂里有幾個特別的聲音?自己聽啊!

  (播放音樂)

  關鍵提問:連續發出的兩次喇叭聲音,提醒我們怎么辦?

  小結:有2次特別的聲音,而且這2次要連續變2個不同的造型。

  5、幼兒跟著音樂嘗試。

  三、挑戰比賽,創編動作

  1、鼓勵幼兒4組挑戰比賽。1組比賽,另3組幼兒做評委,找一找哪些幼兒是不能跟著音樂來變?

  2、進入第二輪比賽。規則變了,要聽好指令來玩。幼兒嘗試玩一次。

  3、進行第二輪比賽。

  4、進入第三輪比賽。

  一組幼兒要統一動作。

  5、第四輪比賽,根據幼兒游戲情況及時間安排看。

  活動延伸:

  音樂停,每組要變一座橋。

  教學反思:

  維持紀律的技巧。活動中有小朋友不聽指令,獨自玩樂。發出很嘈雜的聲音。這時候我指著吵鬧的小朋友叫他們不要再吵鬧,可效果不是很明顯。游戲結束后,王老師對我這個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你可以表揚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說“其他小朋友像他們學習!”這樣可能更能讓小朋友安靜下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故事中角色的語言,大致理解故事的內容。

  2、當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應該幫朋友一把得在朋友困難時給予幫助。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活動準備】

  PPT、小猴子、小狐貍、小山羊的教具及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那么猜:今天我們請來了誰啊?你們看:小兔子、小猴子、小狐貍。

  有一天,小兔子、小猴子、小狐貍他們開心的,一起在河邊玩捉迷藏的游戲。可是正在玩的很開心的時候,一不小心小兔子掉進了河里,你們想想小兔子掉進了河里會怎么想?會怎么做呢?會很冷、會呼喊、會呼喊救命啊、救命啊,我們一起來喊喊看~!

  二、初步知道故事中角色的語言,大致理解故事的內容。

  今天講一個關于《小兔子落水后》的故事:有一天,小兔子、小猴子、小狐貍在草地上玩做捉謎藏的游戲,可是小兔子一不小心踩在了青苔上滑進了河里,小兔子一邊在河里爭扎,一邊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小猴子看見了,急壞了,忙安慰他說:小兔子別著急,要有信心與河水做斗爭,勇敢的向岸邊游去。這時小兔子還在河里拼命的爭扎著,在一旁小狐貍看見了,埋怨小兔子說:小兔子,你瞧你,平時老師說了要注意安全,可你就是不聽,這下好了吧,看你怎么辦?這時候小山羊聞訊趕來,可是小山羊不會游泳,他急的手足無措,他看到草地上有一根竹子,他撿起來竹竿伸進了河里,小兔子一把抓住了竹竿,小羊把小兔子一把拉上了岸。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情后,對小猴說:“千句安惠,萬句責罵,不敵伸手拉別人一把”

  1、提問:故事講完了,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是誰救了小兔子”“小羊想了一個什么辦法把小兔救了起來。”

  2、小兔落水后,是誰救了他呢?小羊,那小羊是怎么救的小兔啊?我們來試試看?請誰來試試看,一起來一二三。

  三、學習故事中角色的語言,能夠理解故事的內容。

  1、師提問:“小猴子和小狐貍也想了辦法,救小兔的,他們是怎么做,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再次來聽聽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各種角色的語言。

  2、學習詞語:加油、埋怨、手足無措。

  3、幼兒討論:小猴子和小狐貍的方法好嗎?有沒有把小兔救起來呢?三只小動物他們誰的辦法最好呢?小羊是怎樣救小兔子的?

  4、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頭飾,你們誰想來試試看,看你們表演的好不好。

  四、當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我們應該幫朋友一把得在朋友困難時給予幫助。

  那你們如果見到了小兔子或者你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時候,不小心落水了你們會怎么辦呢?

  師總結:如果你發現小兔子或者你的好朋友落水了你應該去幫他們一把,我們喊你們的爸爸、媽媽、或者爺爺、奶奶來一起幫助他們。

  【活動反思】

  隨著暑假的臨近,暑期安全教育勢在必行,我們小班的幼兒都很喜歡水,但對危險卻沒什么概念,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通過教師課件演示、幼兒討論、故事欣賞等來完成教學目的,使幼兒認識到了在河道、水渠、池塘、水井、水池、水庫中嬉水落水的危險;知道了在路上的井蓋以及開放性水域無明顯警告標志和隔離欄的地方危險性大;不會游泳,游泳時間過長,疲勞過度,在水中突發病尤其是心臟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渦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讓小班的幼兒在情景化的圖片及故事中有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同時,讓幼兒掌握了一定的溺水自救與預防知識,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安全教育不是幾次教學活動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的,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將安全工作細致化、常態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探索光的興趣。

  2、感知光透過各種物品后顏色和形狀的變化。

  3、能大膽、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并嘗試用符號記錄。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手電筒幼兒每人一個,并學會使用:各種顏色的布、皺紋紙以及各種玩具;“我的新發現”記錄圖、彩色筆、標志符號;一段舞臺燈光視頻、一段節奏強烈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人活動:出示電筒,激發幼兒的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這是什么?手電筒發出了什么顏色的光?

  二、第一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后,光顏色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準備了什么材料?(各種顏色的布、紙。)

  2、討論: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3、小實驗: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會發生什么變化。(手電筒前面放上紅色的布,光就變成紅色:手電筒蒙上紫色皺紋紙,光就變成了紫色了…)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彩色布、彩色紙,光變出了各種各樣的顏色。

  5、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記錄在“我的發現”圖表上。

  分析:教師讓幼兒在用手電筒和布、紙玩的過程中,自己去觀察、比較、發現。盡管幼兒觀察到的變化是很微小的一方面,但是通過他們個體經驗的整合,以及相互間的交流、補充、完善,使探索的結果全面而細致。

  三、第二次自主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后,光形狀的變化。)

  1、看一看,摸一摸,老師還帶來了什么?(是各種各樣的玩具)

  2、討論:玩具、手電筒一起玩一玩,光還會有什么變化呢?

  3、實驗:用玩具和手電筒玩玩,看看光還會有什么變化?(用有孔的玩具和手電筒一起玩,光變出了好多小湯圓:光變出了一朵花,手電筒動花也會動……)

  4、我們得出的結論:手電筒的光透過玩具,不僅顏色會變,形狀也會變。

  5、幼兒展示自己的新發現,并在“我的發現”圖表上記錄新發現。

  分析:在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教師在幼兒猜測一實驗一再猜測一再實驗的矛盾沖突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培養幼兒有步驟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觀看舞臺燈光視頻,制作彩色燈,師幼表演。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當燈光師,自己當小演員,一起表演。

  五、活動結束,幼兒快樂地離開大廳。

  【活動延伸】

  教師、幼兒、家長一起尋找資源,探索手電筒的光透過其他的材料后,光還會發生什么奇妙的變化。

  【活動反思】

  剛開始進行“彩光變變變”活動時,我和小朋友都遇到了不少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和小朋友們共同實踐、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將活動不斷深入下去。

  最初,我是一廂情愿地投放了手電筒、顏色鮮艷的皺紋紙,并預設孩子們會喜歡的活動過程,可結果讓人失望,孩子們的'興趣只持續了十分鐘,是什么原因呢?我把遇到的問題請教聽課的老師,希望通過集體的智慧給我一些啟示。教師們建議我不妨先觀察小朋友們所感興趣的東西,再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深層次地挖掘。于是我潛下心來觀察思考,發現孩子們對“光”發生變化這一現象是很感興趣的,可是因為我投放的材料太單一,而我又講的過于投入,小朋友們很快就發現了規律,才造成了活動的停滯。于是,我物色了大量能讓手電筒光改變的材料,如糖紙、各色布、透明紙、水果泡沫網、雪花片等……親自試驗,試驗結果出乎意料的成功。手電筒的光透過這些材料不僅顏色變得鮮艷漂亮,形狀也發生了變化。這些新發現使孩子們在新一輪的活動中感到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事實證明,追隨孩子們的興趣,根據孩子們的發展需要,選擇有價值、有意義的點進行活動,這樣更有利于孩子們通過自己的發現主動構建相關的知識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膽量,加強他們的警惕意識。

  2、通過操作可見的形式加強幼兒的自身保護意識。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1、重點壞人欺騙兒童慣用的一些手段。

  2、知道一些提防壞人、不上當受騙的方法。

  難點:憎惡惡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陌生人來敲門》

  活動過程:

  1、引出主題:

  小朋友你們聽過《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嗎?發生什么事情?

  你們有沒有 一個人在家里過?

  你們如果一個人在家你會開門嗎?

  2、看課件進行討論活動。教師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今天我們的亮亮就遇到了難題了有個不認識的叔叔來敲門他不知道該不該開門。

  讓我們來幫助他好嗎?

  提問讓幼兒討論后回答。

  (1)、來的可能是什么人?

  (2)亮亮 能開門嗎?為什么?

  3、操作課件游戲幫助亮亮想想改怎么做?

  這幾把要是代表亮亮不同的做法,讓我們來選擇鑰匙吧。

  4、總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里時,遇到陌生人敲門。不要輕易開門,要先弄清楚來人是誰?

  告訴來人等家長回來后在來,或讓來人在外邊等一下,也可讓人盜父母的單位去找等等。

  5、學習兒歌,及自己獨自在家時應該怎樣做的總結。

  6、再次演示課件中正確的做法達到教育效果。

  活動延伸:

  請一個幼兒扮亮亮,另一個幼兒表演陌生人進行表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游戲目標:

  1.能按物體的大小、多少、粗細等進行排序和分類,能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2.增強對數學游戲的興趣.對金錢的社會作用有初步的了解。

  游戲準備:

  1.不同大小、多少、粗細、長短的農作物若干。

  2.每人一套數字卡片作為代用人民幣。

  3.把桌子按超市柜臺的大致結構擺放。

  游戲過程:

  1.討論: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有哪些農作物?

  2.超市要開張了,讓幼兒按蔫蕖,糧食、水果、千果講行分類擺放。

  3.帶領幼兒檢查分類是否正確。

  4.讓幼兒選擇一種農作物,按它們的大小或多少或粗細依次擺放,布置柜臺。

  5.請幼兒合理標價。

  6.請配班老師扮顧客買東西,學習10元以內人民幣的換算..

  7.把幼兒分成兩組輪流進行游戲或者請聽課的老師扮客人買東西。(若是家長開放日.可以請家長扮演顧客)

  8.教師以經理身份結束“一天的工作”,問幼兒掙了多少錢,并組織幼兒討論用這砦錢做什么。

  游戲分析:為了讓孩子們熟悉錢的換算和運用,復習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培養幼兒劉數學學習興趣,我組織安排r這次游戲,并在設定角邑游戲時,以適當的角色進入他們的活動,讓幼兒來購買物品.清點客人的人數,或分配禮物,把10咀內數的學習,貫穿在游戲當中,逐步滲透,個別引導.既讓幼兒感知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關系.又復習分類、排序、合理標價,加減運算.熟悉了人民幣的兌換和運用。

  下面是游戲活動中教師和幼兒的一段對話:

  顧客(聽課老師):我想要標價l元的茄子1個、標價5元的茄子1個。

  售貨員(幼兒):一共需要6元錢。

  顧客:給你10元錢,你該找我幾元錢呀?

  售貨員:應該找您4元錢,這個柿子很甜的,你想要點兒嗎?

  顧客:那你再給我稱5元錢的柿子吧。

  售貨員:那你還得給我錢。

  顧客:我給你10元錢了,還要給你錢?(顧客拿了6元錢的茄子和5元錢的柿子就要走)

  售貨員:(一把奪過茄子和柿子)不夠啦,你不能拿走!

  顧客:我給你那么多錢了,為什么不能拿走?

  售貨員:不對,反正不對,不能拿走!

  顧客:你看這兩根茄子一共6元,對嗎?

  售貨員:對。

  顧客:我給你10元,你該找我多少?

  售貨員:4元。

  顧客:我沒用你找錢,再買5元的`柿子。

  售貨員:你應該買這個4元的柿子。

  顧客:我就不喜歡這個4元錢的柿子,我想買這個5元錢的柿子。

  售貨員:5元比4元多l元。

  顧客:那你找l元錢給我不就行了?

  售貨員:不對,我欠你4元,你欠我5元,你欠的比我的多。

  顧客:多多少呀?

  售貨員:多l元,是你應該給我1元。

  從以上對話和交往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清醒的角色意識和認真的游戲行為,還有精確的計算頭腦。游戲i過“后,扮演顧客的老師對孩子的表現贊不絕口。

  另外,孩子在開始的排序活動中,自行選擇某種農作物,并按不同的標準進行排序,幾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按大小、多少或高矮進行排序。有一個孩子帶了一棵白菜,我問他怎樣排序,他不慌不忙的摘下每一片白菜葉,把最大的菜葉整齊擺放,較小的菜葉,最小的菜葉分別重疊。我問他“誰教給你的?”“我幫媽媽擇菜了!”原來勞動的時候也能發展幼兒的數學能力,這些給了我新的啟示。

  通過游戲活動,孩子們還對錢的社會價值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知道了錢不僅能滿足個人、家人、朋友的物質需求,還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實現人生的部分價值。“我要買很多的東西給我爺爺奶奶!”“我要開個方便面工廠,生產味道最好、營養最全面的方便面!”“我要開個希望小學,給那些沒錢上學的小朋友讀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注意飲食衛生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的一些衛生常識,知道不講衛生和垃圾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2、在搶答的活動中,區分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種類。

  3、樂意吃一些比較有營養的綠色食品,并參與綠色食品游戲賽。

  【活動準備】

  1、一些和飲食衛生有關的圖片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紅色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1.教師:你喜歡吃什么食品?為什么?

  2.教師將幼兒說的各類食品一一貼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畫在黑板上,并進行分類。

  二、通過觀察幼兒用書,了解注意飲食衛生的重要。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2.觀察畫面,說說: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們為什么會生病?

  例如:觀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說說:為什么他會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沒有洗手。)……3.觀察一名肥胖兒童:他為什么會這么胖?(他吃的東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膩的食物吃多了……)

  三、引導幼兒參與討論:吃什么食品比較好?什么樣的食品要少吃,為什么?

  四、請幼兒在紙上記錄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

  教師請幼兒談論自己記錄的結果,并將記錄的結果進行總的匯合,找出最好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給以"綠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稱號。

  五、食品搶答,教師報出食品的名稱,請幼兒說出垃圾或綠色食品。

  1.教師:水果、蔬菜。幼兒:綠色食品;

  2.教師:薯片、妙脆角、炸雞腿。幼兒:垃圾食品。

  六、引導幼兒評選出2個綠色食品。

  教師請3位幼兒上來分別扮演3個綠色食品,并站成一排。開展游戲《蹲一蹲》

  玩法:分別說出自己蹲和別人蹲,要接得快。

  例如:有綠色實物:黃瓜、西紅柿、青菜,第一個是黃瓜說:"黃瓜蹲,黃瓜蹲,黃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聽到后,立即接上來說:"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紅柿蹲。"然后,繼續接說……說錯了,就換人接著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典)08-26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8-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5

幼兒園大班教案10-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不卡高清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字幕高潮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综合国产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