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合集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目測比較物體的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2、學習把2—5個物體從高到矮或矮到高有序排列。
3、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感受比高矮的樂趣。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三只公雞的圖片、五只高矮不同的小狗圖片、五種高矮不同的蘑菇娃娃圖片人手一份、排序條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要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得來的。
1、師:(出示三只不同顏色公雞的圖片)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三只公雞與小朋友一起來游戲,但是它們正在吵架,都說自己是最高的。
請小朋友來幫它們想想辦法,分清誰高誰矮好嗎?(幼兒思考)請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訴公雞們,看能否幫助它們。(幼兒回答)
兒:三只公雞都站在同一條線上做比較,就知道誰高誰矮了。
2、從矮到高排序。
師:你能將它們從矮到高排一排嗎?放到排序板上。(出示排序板)
3、教師與一幼兒比,教師再與一高個老師相比較,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相比較而存在的。
小結:要想知道誰高誰矮應該看他和誰比,當他和個子高的人比時他就矮,而和個子矮的人比時他就高。
4、請幼兒上臺操作排序:從高到矮。
二、出示五只小狗,請幼兒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排序。
小結:從矮到高排序,要選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從剩下的中間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從高到矮方法同上。
兒觀察發現:從矮到高:像爬樓梯。從高到矮:像下樓梯。
三、集體操作活動:蘑菇娃娃比高矮。
師:小朋友,我們幫公雞、小狗排好隊了,現在我們來幫這些蘑菇娃娃排排隊吧,請你幫它們從高到矮排好后,再從矮到高排好。
四、通過游戲“找朋友比高矮”,進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對性。
教師自評:
在活動當中學習了物體比較高矮的方法,——使幼兒能正確區分物體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設計讓幼兒來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體,這樣活動能使幼兒更感興趣,形式也更活躍。第二部分是學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我將重點放在教會幼兒學習直接比較上,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活動中教師的話語太多,對幼兒要求過多,沒有充分體現出教師引導者的作用。需要教師以后活動中語言要進一步精練。
活動評價:
1、教具高矮的區別不大,準備時應該考慮到大小干擾的問題。5以內物體的操作,要有易到難。
2、活動過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時需要分開說,孩子不大好說。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是從幼兒實際生活出發,在整個環節中,流程進行的比較順利,也有不足之處:讓幼兒在不同一水平線上比較的高樓的高矮時,討論還不夠充分,僅僅通過教師小結性的語言將概念灌輸給幼兒,反而使幼兒對于物體比較高矮需要在同一水平線上直立進行的概念理解不深,在后來的區域活動中將繼續針對此問題設計專門的游戲讓此概念讓幼兒通過游戲進一步體驗、領悟。
小百科:高度首先是個物理空間的概念,作為物理空間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較簡單,是指從地面或基準面向上到某處的距離;從物體的底部到頂端的距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按一二一二的規律排列物體,體驗物體之間的空間關系。
2.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規律進行排列,并會用語言表述。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感知數學活動中有序排列的規律美。
二、教學準備:
1.動物房子的墻按一二一二規律排序的展示板。(三塊板,一塊是形狀相同顏色不同,一塊是顏色相同形狀不同,另一塊是有空缺的)。
2.《幼兒畫冊》(第3冊第10頁)、蠟筆每人一份。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按一二一二的規律排列物體。
難點:嘗試用不同的組合形式按一二一二的`規律進行排列,并會用語言表述。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1.師:國慶節到了,森林里好多小動物都造新房子了,它們把自己的墻刷成了有趣的圖形,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么刷的?
二、組織學習,找排列規律1. 出示第一塊展示板,讓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師:我們看看小兔子是怎么排列這些圖形的?
幼:一個紅片片,兩個綠片片,一個紅片片,兩個綠片片。
2.出示第二塊展示板,讓幼兒找出排列規律。
(1)師:小貓也造了一幢新房子,他也把自己的墻刷成了有趣的圖形,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排列的?
幼:一個三角片片,兩個方片片,一個三角片片,兩個方片片。而且顏色相同。
(2):它們是按一個二個一個二個的規律來排列的。
三、出示空缺展板,引導幼兒填補空缺1.出示有空缺的動物房子展示板,讓幼兒幫忙找規律,補全規律。
(1)師:小熊看到小兔和小貓的房子這么漂亮啊,也想用圖形裝飾自己的房子,可是他遇到了一些困難,漏掉了幾個圖形,誰來幫幫他?
(2)請個別幼兒上臺幫忙找出規律并把它補齊。
四、布置輔導1.出示彩旗,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2.師: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我們幼兒園要掛彩旗慶祝,所以要請小朋友來幫彩旗涂色。我們看看最上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涂色的?中間的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涂色的?最下面的彩旗是按什么規律涂色的?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讓先完成的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怎么涂的。
五、展示作品,組織講評1.師:誰愿意上來說說自己是按什么規律涂色的?
2.請2-3個幼兒上臺講講,教師講評。
3.讓幼兒相互檢查。
六、延伸活動晨間桌面游戲"串項鏈",引導幼兒按一二一二的規律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物一個接著一個的方法測量出蔬菜的長度。
2.嘗試探索不同的測量方法,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測量的結果。
活動準備
1.課件-黃瓜 ,茄子
2.長長的蔬菜實物若干,各種小型測量工具如小棒等若干,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長長的蔬菜
1.觀察圖片:黃瓜,茄子
教師:這是什么蔬菜?
黃瓜和茄子看上去怎么樣?
(引導幼兒說出長長的蔬菜。)
2.這些長長的蔬菜有多長呢?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量一量)
二、尋找測量蔬菜的方法
1.教師:用什么量?怎樣量?
引導幼兒回憶測量圖形邊長的`經驗。
2.請幼兒演示用一個接著一個的測量方法測量黃瓜。
告訴幼兒量好后還要想辦法記錄下來,怎么記錄呢?
教師:有一根小棒就畫一條短線,量出來有幾根小棒就畫幾條短線。
(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讓幼兒想一想除了可以畫短線來表示,還可以畫什么呢?
(提示幼兒還可以用圓點、圖形等。)
三、測量蔬菜
1.提出測量要求:
每張桌子上有兩種蔬菜和一種測量工具,先量一種,然后跟小伙伴交換。
量好了拿出記錄紙和筆用剛才說的方法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對記錄有困難的進行引導。
3.交流:
你們用的是什么工具測量的,你們的蔬菜量出來有多長?
4.引導幼兒從結果不同的小組中發現問題并討論:
為什么兩個人用同樣的工具量一樣的蔬菜,可是量出來是不一樣長的呢?
引出測量方法的問題,師幼一起討論。
四、嘗試用多種工具測量蔬菜
1.教師:我們用了一種工具來測量蔬菜,現在請你們互相交換,
試試用其他的工具去測量,然后也像剛才一樣記錄驗證。
2.幼兒操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名稱:有趣的數字
目標: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2、復習9以內的數字、數數,并區分6與9。
準備:1、幾何圖形組合畫三幅(還有小動物)。
2、幼兒每人一份數字卡片
3、每組提供白色紙條、漿糊、記號筆。
過程:一、看圖編電話號碼。
(1) 我們將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請小動物一起去請大家想想辦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們?(幼兒泛講)
師:你們真會動腦筋,想了很多辦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電話要查電話號碼,我們來查一查動物家的電話。
教師分別出示圖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師:這是小猴家的電話。讓幼兒觀察發現小猴家只有圖形,沒有號碼。
(3) 引導幼兒看圖數數編號碼。(三家全部觀察后,人人翻譯號碼)
(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數字貼號碼,也可用筆寫號碼)
請各組派代表在黑板上貼數字
集體念號碼 583469 583496 582734
驗證號碼的正確性,老師撥打電話。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思考:這些號碼都有6個數字,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數字排列的順序不同)
(2) 觀察:在三個電話號碼中有哪些是不一樣的?
(小猴家的號碼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沒有這兩個數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個號碼都是六位數,前兩位數都有5、8)
(3)區分6和9
問:老師也常把6和9搞錯,請你們幫助我記住它。
( 讓幼兒說出6的圓圈在下面,9的圓圈在上面。)
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數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電話號碼
增強幼兒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 請幼兒大聲地讀自己帶來的電話號碼。
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 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上海地區的家庭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我們用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有意識地請幾個孩子上來念所編的號碼。
(2)教師巡視后提出新的要求。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5延伸活動:把小朋友編的電話號碼做成電話簿。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運用實物,圖形,圖片進行操作.比較,發現排列規律并
進行排序.
2培養幼兒觀,比較的能力和初步的判斷能力.
二活動準備 .
1教具:<1>掛在活動室的窗簾
<3>印有智力題的'圖片四張
<2>幼兒操作用的材料(雪花積木,小珠子,小扣子等)若干.
<2.>讓幼兒前三排青蛙和小蝌蚪排隊的方法把第四排排出來.
教師小結:每一排小青蛙的數量不變,小蝌蚪的數量在增加,每一次增加一個,小蝌蚪的數量越來越多.
<3>出示小花蝴蝶的教具讓幼兒繼續練習遞增排序規律.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體會遞增排序規律.
1幼兒操作:提醒幼兒任選兩種材料按遞增規律排序.
2幼兒說一說: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排的.
音樂輕松活動自由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數字的豐富變化,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2.體驗數字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與有趣。
二活動準備
1.動畫片:有趣的數字。
2.圖片:在圖畫里找數字。
3.教具:電話。
三活動過程
一、看圖找數字
1.小朋友,這是一幅很有趣的圖畫,仔細看看,在這幅圖畫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兒觀察后,在圖畫里找出數字。
二、感知數字的豐富變化。
1.情景表演
教師接聽電話:喂,您好,你找東東呀,東東沒有來幼兒園,你給東東打電話吧….
2.教師:怎樣才能聯系到東東呢?給東東打電話,你需要知道什么?
(電話號碼)
電話號碼是用什么組成的?(數字)
3.說電話號碼
(1)教師:誰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2)思考:為什么電話號碼是不一樣的?
討論后得出:數字的排列順序不同。
三、交流有關電話方面的知識
1.分別請幼兒 自己知道的電話號碼。
了解電話號碼是多位數的。
2.你們知道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小結:固定電話是8位數的,手機是11位數的,常用的較特殊的電話是3位數的。
四、動畫片,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教師:請小朋友看一個動畫片:你最喜歡的數字是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數字。
五、給小動物編電話號碼
1、有許多小動物家還沒有電話,你們用喜歡的數字來幫它們編個電話號碼吧。
提示:可以用貼數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筆寫。
2、提示幼兒是否每個數字都用了,數一數,
你編的電話是幾位數的。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認識鏡像式對稱圖形。
2.以部分圖形為依據辨認出整體圖形。
重點難點:
1.認識鏡像式對稱圖形。
2.以部分圖形為依據辨認出整體圖形。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22頁。
2.復印紙、剪刀、畫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用剪刀剪出多個對稱圖形,請幼兒對比圖形和對折紙上留下的圖形。
1.首先把紙對折,從折線這里開始剪。剪出來的圖形是什么樣子的?
2.這些圖形都是以對折線為中線,兩邊對稱。
3.原來的紙上留下的圖形是這個對稱圖形的一半。
二、請幼兒打開《我的'數學》至第22頁,觀察書中4個剪紙,找到正確的圖形,同時看一看其他的圖形可以怎樣剪出來,用手里的剪刀和紙試一試。
三、請幼兒自己用畫筆仿畫出書中的圖案,再用剪刀剪出來,將剪出的圖形打開,并和原紙上留下的圖形進行比對,找到兩者的相關之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各種圖形的特征。
2、通過動手操作,發展幼兒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各種圖形。
2、趣味練習-擺圖形卡片游戲。
3、奇妙箱,各種圖形卡片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游戲:“奇妙箱”里找圖形娃娃。
1、出示奇妙箱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只奇妙的箱子,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了什么秘密啊?
2、老師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是什么?
拿出長方形
問:這是什么啊?為什么說她是長方形的啊?
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東西是長方形的?
(引導幼兒討論)
3、再念兒歌:奇妙口袋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出圖形后,要求說出圖形名稱和特征,并講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
游戲反復進行。
4、老師總結:奇妙箱里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和橢圓形。
(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
(2)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
(3)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而且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二條邊一樣長;
(4)梯形也有四條邊,上下對面的二條邊是平行邊,旁邊是兩條斜邊;
(5)圓形和橢圓形都是圓圓的沒有角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只是橢圓形是扁的。
二、拼畫。
1、師: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所以圖形娃娃們想和我們做個游戲。
盤子里放著許多圖形寶寶,等一下請你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形,在這些圖形上添畫幾筆變成其他有趣的物品。
也可以用幾個圖形拼成其他各種物品。讓我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變的東西和別人不一樣。
2、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在幾何圖形上添畫成另一物品。
3、游戲—擺圖形卡片游戲
三、數數、分類活動。
(根據自己拼畫的圖形娃娃的數量、種類進行數數、分類活動。)
1、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用什么圖形寶寶來變的?變成了什么?
2、用園形的變了幾樣東西?誰變的最多(把最多的展示)
3、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和橢圓形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