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思路】
為幼兒提供了色彩鮮艷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比較,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異,并給小貓配對,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貓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貓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活動流程】
引入活動;游戲:“猜猜我是誰”;觀察有條紋小貓的卡片;集體游戲;個人操作。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走丟了,小貓哥哥找不著小貓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助小貓哥哥找到小貓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游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同衣著的小貓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貓褲子的顏色。
(四)集體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游戲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貓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后,在4個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貓卡片一樣的小貓,就在哪個圈里。(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貓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游戲:“找到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貓在哪里》圖上的10個小貓的衣著,然后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小貓哥哥與小貓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迅速并正確地默數6以內實物或圓點。
2、激發幼兒數數的興趣,鍛煉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有實物的泡沫骰子或轉盤。
2、點子卡10套(1—6)。
活動過程:
一、拋骰子,或轉轉盤,選卡片
1、教師拋骰子,或轉轉盤,看上面的實物,幼兒數出上面的個數,記在心里。
2、幼兒從桌上選出與剛才個數相同的點子卡,隨意貼在身上,并報出此數。
3、反復多次,待幼兒身上已貼有數字1—6的點子卡片后,進入下一個環節。
二、拋骰子,或轉轉盤,拍卡片
1、教師拋骰子,或轉轉盤,幼兒數出上面的個數,并迅速找出自己身上相同的點子卡,拍一下。
2、游戲反復幾次,教師或同伴相互檢驗。
3、交換身上點子卡的位置,再進行游戲。
三、拋骰子,看誰拍得快
1、教師拋骰子或轉轉盤,幼兒數出上面的`個數,并迅速找出同伴身上相同的點子卡,拍在點子卡上。
2、拍得對則取下貼在自己身上。
3、反復多次,互相抽查,看誰的身上點子卡片多。
游戲規則:選擇拍的數要與骰子或轉盤上的數字相同。參與此游戲的幼兒不要超過10位。
今天、明天和后天的菜肴均不相同(每種菜的數量為10)。
玩法三:時令菜肴。添加時令菜肴,選擇兩種不同的品種的菜肴混合放人鍋里,如:先投放竹筍6根,用接著往下數的方法投放4條魚,數量仍保持為1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4”的形成和實際意義并會用語言進行表達。
2.逐步培養觀察能力及思維的擴散能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5的數字2-13
2.數字卡片“4”每人一個。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拍手游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我們來做拍手游戲,老師說數字幾,你們就來拍手幾下,復習3以內數的數數。
小結:剛才小朋友真聰明,拍手游戲玩得對又好。
二、展開
1.在實際操作中學習4的形成
教師:花園里的花都開了,真漂亮呀!
(1)小瓢蟲也到花園里來玩了,來了幾只瓢蟲?怎樣才能變成4只瓢蟲呢?
(再添上1朵只瓢蟲)幼兒點數驗證是4只。
(2)先來了3只瓢蟲,后來又來了一只瓢蟲,變成了4只瓢蟲,3添1是幾?(3添1是4)
教師小結:3只瓢蟲添上1只瓢蟲是4只瓢蟲,3添1是4.
(幼兒復述4的形成)。
2. 教師利用螞蟻的圖示演示4的形成,
(1) 教師:花園里的花來了勤勞的小螞蟻,先來3只螞蟻,請幼兒點數驗證,
(2)再來1只螞蟻,
(3)3只螞蟻添上1只螞蟻是幾只螞蟻?請幼兒點數驗證。
小結:3只螞蟻添上1只螞蟻是4只螞蟻,3添1是4.
3.認讀數字4.
教師:4只螞蟻、4只瓢蟲我們用數字幾來表示?
教師出示數字4,請幼兒認讀,問:“4像什么?”
(4像小旗隨風飄)。
4.理解4的實際意義。
(1)問:4能表示4只瓢蟲、4只螞蟻,還能表示4個什么?
啟發幼兒看圖,還能表示4只蜻蜓。
小結:4能表示所有數量是4的物體。
(2)課件,幼兒觀察數量是4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4的實際意義。
三、結束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里尋找能夠用4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里有許多物體能夠用4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音樂停止,到老師身邊來說給小伙伴聽,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在布置菊花展覽會的過程中積累一二間隔、二一間隔等規律排列的經驗,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ppt(菊花展覽會);菊花圖片若干;3個藝術花壇照片(其中2個花壇分別有abb/aab模式);與幼兒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以辦“菊花展覽會”導入
教室里做了許多美麗的菊花,今天要開個菊花展覽會。
說說自己對菊花的認識。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種顏色、有各種形狀、還有各種不同的大小,真美麗,所以要辦個菊花展覽會,讓大家欣賞菊花。
3、(ppt)
看看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不一樣?
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們的菊花展覽會?
還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來布置菊花展覽會嗎?
說說有哪些排列的方法。(老師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會的太簡單了,還有什么辦法?)
請幼兒示范。
小結:可按照菊花顏色或大小、形狀隔開來,從頭到尾一模一樣排一排也能把展覽會布置得很美。
二、幼兒自主探索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們看看桌上準備了哪些菊花?試一試。
(二)幼兒探索操作
1、幼兒自由操作
2、從頭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樣的。
3、一邊排一邊說一說。
4、排好后,找幼兒說說你排菊花的.辦法和別人一樣嗎?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嗎?排好菊花開展覽會,讓我們把花送到花壇上。
1、介紹abb模式花壇。
花壇的花是怎么排的?誰是用這種方法布置菊花展的?請幼兒介紹
小結:雖然有的是按顏色,有的是按大小,還有的(按形狀),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個2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麗。
2、第二個花壇是按照幾個幾個排列的方式來布置的?
誰的菊花可以送到這個花壇?
小結:按照2個1個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還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嗎?
出示第三個花壇,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請其它班小朋友參觀“菊花展覽會”。
活動反思:
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規律,能有效地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能喚起幼兒對生活數學的情感體驗,能很好地讓他們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真正體驗到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通過玩、想、比,充分地調動了幼兒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不知不覺地去感知了何謂排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認識8和9的相鄰數。
(二)培養幼兒探索數量關系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課程軟件
2、教案
3、教具
三、活動過程
1、教學游戲
(一)認知學習:學習10以內的序數。
游戲操作:進入游戲:畫面會出現一排等候公交車的小動物,點擊小動物會出現紅色光圈,以及提示音。一共10個小動物,反復點擊小動物,鞏固復習認讀數字,提高點數1-10的能力。
老師:"青蛙排在隊伍的第幾名?"老師:"熊貓排在隊伍的第幾名?"老師:"小狗排在隊伍的第3名,它后面的小貓是第幾名?"
2、教學游戲
(二)課程體驗:按照提示音的.要求,給相關的小動物涂上顏色。
游戲操作:進入游戲,畫面會出現按照站牌排好隊伍的小動物。
根據提示音的要求給小動物涂上顏色。如果選錯小動物顏色是涂不上的。完成關卡后進入下一關卡說出排在第一、第五、第七的都是什么小動物。完成后點擊返回按鈕。
老師:"排在第二的是什么小動物?"老師:"排在第七的是什么小動物?"老師:"排在第九的是什么小動物?"
四、活動建議
利用兒歌等形式,鞏固幼兒對相鄰數的認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數06-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5-12
[優]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