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0-23 12:35:1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五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 能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并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2. 初步了解蔬菜的基本特點,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師: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客人,看他是誰?(南瓜爺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白胡子,白眉毛)給南瓜爺爺問好。

  (2)出示南瓜爺爺的家。

  (二).數客人

  (1)師:今天南瓜爺爺家來了好多客人,請你數數一共有幾個?(答案不一樣)

  (2)“平時我們數數都是排成一列小火車,一個一個的數,今天這么多小客人圍成了一個圓,你有什么好辦法把一圈的東西數清楚?”提問個別幼兒:你是怎么數的?從哪開始?

  (3)教授方法:數一圈的東西,我們先找到最上面的',然后順著鐘表轉動的方向,一個一個數,數過的就不能再數了。

  (4)“我們一起再來數一遍”。。。。。。“原來南瓜爺爺家一共來了8位客人”

  (三)、猜客人

  (1)“你能從影子里看出它們是誰嗎?”請幼兒說“我覺得第X個可能是XX”;“從哪里看出來的?”(形狀)

  (2)出示圖片,共同驗證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猜對了沒有?”

  (四)、找蔬菜做鄰居

  (1)了解"鄰居":

  “南瓜爺爺請這么多客人原來是要找鄰居,誰知道“鄰居”是什么?(房子挨在一起,住在旁邊或者樓上、樓下的朋友)

  (2)了解蔬菜的定義:

  @ 第一次操作:“南瓜爺爺要找蔬菜做鄰居,這8位客人里有蔬菜嗎?請你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下面用黑色的筆畫一個圓。”

  @第二次操作:(等孩子們操作完以后)“好,把筆送回去,有的人都找對啦,有的人還差一點點,到底什么是蔬菜?(蔬菜就是種出來、可以做成菜的植物)。請你再來找一找,用紅色的筆在蔬菜下面畫一個圓。”

  @驗證:“現在我們一起對著大屏幕,來看一看到底有哪些是蔬菜?”(第一個餅干是在工廠里加工出來的,它不是蔬菜;第二個。。。。。。)

  @“看一看,一共有幾個蔬菜?”(5個)那南瓜爺爺找到了幾個鄰居?(5個)

  活動延伸:

  1、除了我們找到的蔬菜,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蔬菜?(幼兒自由發言)

  2、“小朋友們說了很多種的蔬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小結:生活中的蔬菜種類有很多,它們的營養價值也很高,請你們回去找一找,這些蔬菜都有什么營養,回來給我小朋友說一說,好吧!

  小百科:南瓜原產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帶,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傳入中國,現南北各地廣泛種植。的果實作肴饌,亦可代糧食。全株各部又供藥用,種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熱除濕、驅蟲的功效,對血吸蟲有控制和殺滅的作用,藤有清熱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美麗的春天

  活動要求:

  1、讓孩子感受春天的氣息,知道春天是萬物蘇醒的季節。

  2、初步了解漢字中也有表示數量的字。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設計思路:

  現在是春天的主題,春天又是萬物蘇醒,氣象更新的季節,結合課改精神和“科學認讀”的理念與計算活動相整合,設計了這個活動。因為數字1——10對于中班的孩子來說已相當熟悉,而“科學認讀”是以感官刺激讓幼兒逐步認識漢字,同時,還要以幼兒感興趣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內容來刺激孩子的感官,讓孩子自由學習,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覺得數字1——10與漢字中的量詞的念法相同,但寫法不同,還有大小寫之分,對于好奇的.孩子來說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更便于孩子記憶和認讀。

  活動準備:

  一幅春天的畫面,練習紙、記號筆、漢字卡,數字卡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現在是什么季節啊?(春天)你怎么知道是春天啊?(泛講)是啊,春天是萬物蘇醒,氣象更新的季節,是美麗的季節,我這里也有一幅春天的畫,你們看看有些什么?(幼兒講述,并找出相應的漢字)

  2、幼兒操作:你們看到那么多景色,我再請你們幫忙數一數有多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并把他寫在這張紙上。

  3、師生共同檢驗:填上數字。

  4、認識漢字中的大小寫數字:我這里還有一些字寶寶,他們說,他們也叫1、2、、10,而且,他們還是雙胞胎,名字一樣,長的不一樣,你們認識他們嗎?(幼兒操作,幼兒自由選擇擺放)

  5、再次檢驗:

  (1)糾正錯誤

  (2)整理區分大小寫漢字。

  6、結束活動,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操作。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我通過故事講述引導幼兒感受春天、表現春天,使幼兒了解了春天的一些明顯特征,引導幼兒觀察自然、觀察生活,從而提高幼兒對自然的感受力。邊講邊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春天的美景,讓幼兒對故事內容有初步的了解。教學過程中我還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自己的感受,并給予肯定。同時通過粘貼美麗的春天,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得到更好的發展。

  因為幼兒觀察事物的特點,仍屬于具體的而不是整體的,零星的而不是全面的,所以,他們還不會從人到自然,從植物到動物有序地、細致地觀察,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從人們的活動、穿著及大自然的變化進行聯想,豐富幼兒對春天的多重認識。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獲得物體轉動的經驗。

  2、指導幼兒嘗試觀察記錄的方法,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3、培養幼兒對“轉動”這一科學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塑料小陀螺、紙花片、長方形小積木、風車、球形插塑每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這兒有五種不同的物體,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這小陀螺會怎樣?

  這幾種物體都會轉動嗎?

  二、幼兒預測結果

  請幼兒把你自己認為轉或不轉的`想法記錄在表的第一行格子里。

  請幼兒介紹自己是怎樣記錄的?

  三、幼兒操作,驗證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并及時進行記錄。

  要求幼兒動腦筋仔細觀察它們是怎樣轉動的?

  四、討論記錄結果

  請幼兒告訴大家玩的結果與開始認為的一樣嗎?你又是如何記錄的?

  五、找一找生活中常見的轉動物體。

  六、再次探索物體轉動的現象。

  請幼兒再玩一次,仔細觀察它們轉動時有什么不同?

  活動結束:

  制作風車,玩風車。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到吹泡和發現秘密的快樂、成功,獲得自信;

  2、在操作活動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探究,并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實驗知道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尖的方的吹泡工具都會吹出圓圓的泡。

  活動重點:

  不同的吹泡工具吹出泡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活動難點:

  觀察并記錄,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活動準備:

  粗細吸管,圓的尖的方的自制吹泡工具,泡泡水,記錄單,抹布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入場,教師吹泡,幼兒玩泡進教室。教師示意幼兒坐好。

  2、探究粗細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

  師:小朋友發現沒,老師剛才用什么工具吹的泡泡?(教師持有吸管的手背后)

  幼:XX。(老師出示吸管驗證幼兒的答案)

  師:老師還有一根(出示備用細吸管)這兩根有什么不一樣?

  幼:XX。

  師:不同粗細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會有什么不一樣呢?請小朋友邊吹泡邊觀察。在椅子下面,輕輕拿出,泡泡水和吸管。

  幼兒吹泡、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教育幼兒,不要把泡泡水灑在地上,衣服上,更不能沾到嘴上。不要沖著伙伴的臉吹。安全、衛生、禮貌教育。)

  師:請小朋友,把吸管收好和泡泡水放回原處。

  師:你兩根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幼:XX。

  師:原來,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

  3、 探究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師:老師還制作了不同樣子的吹泡工具,這是什么樣子的?幼:XX。師:圓圓的吹泡工具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教師用圓吹泡工具吹泡,幼兒觀察)

  幼:XX。

  師:尖尖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子的泡泡?(出示尖的吹泡工具)幼:XX。

  師:方方的呢?(教師出示方的吹泡工具)幼:XX。

  師:(出示記錄紙)老師把吹泡工具的樣子畫在這一列,請小朋友把,猜的泡泡的樣子,畫在他旁邊這一列。幼兒記錄。

  師:請早記錄完的幼兒把筆收好,回去和小伙伴說說你是怎么記錄的。

  師:請小朋友邊吹邊觀察,把尖的方的工具吹出泡泡的樣子,畫在后面格子里。在椅子后面輕輕取下工具袋。

  幼兒吹泡,觀察。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收好工具,記錄。展示記錄結果,交流(和小伙伴說說你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怎么記錄的。)

  師:你是怎樣記錄的?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

  如有異議,我們再一起觀察驗證,老師吹,幼兒觀察。

  師:哦,原來尖的方的吹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師:快看,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出示PPT)你會發現外面的泡泡更奇妙,來孩子們,我們去外面吹泡泡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1、培養幼兒從小愛科學和對科學的興趣;通過活動,使幼兒感知風的大小與風車轉動的速度有關。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1、知道小風車轉動的速度與風的大小有關,激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各種卡紙、紙杯、等材料制作簡易風車,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1、麥桿、卡紙、剪刀、紙杯、圖釘等。

  2、風扇、扇子、等。

  活動過程及方法:1、發現小風車轉動的原因,做個小風車玩一玩。

  2、試試怎樣讓風車轉的快。

  活動過程:(一)看一看

  出示一個大風車利用班級里面的自然風觀察風車的轉動(可以在班級開門產生對流風,或是用風扇使風車轉動)

  提問看看風車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轉起來的,引導幼兒說出風使風車轉動起來。

  (二)做一做

  給幼兒提供制作風車的卡紙、紙杯,麥桿、剪刀和圖釘,讓幼兒自由選擇學習制作風車

  方法略

  (三)玩一玩

  讓幼兒動手玩一玩自己親手制作的小風車,讓幼兒感覺與發現怎么使自己的風車轉動起來。

  (四)比一比

  誰的風車轉的快,引導幼兒采用多種方式使風車轉的更快。

  (五)想一想

  想一想風車為什么有的轉的快,有的轉的慢,引導幼兒說出實驗結果。

  教學反思: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百科:風力機是將風能轉換為機械功的動力機械,又稱風車。廣義地說,它是一種以太陽為熱源,以大氣為工作介質的熱能利用發動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優秀]11-0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反思06-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首页在线 | 亚洲综合色区中文字幕首页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尤物亚洲入口一区 | 在线亚洲欧美专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九九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