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8-29 20:56:2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7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7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大膽講述豆芽的生長過程及外形特征。

  2、學會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生長的過程。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貫徹能力,激發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過程

  一、講述豆子生長過程及外部特征。

  1、“上星期小朋友都種了一些豆子,誰來說說你種的豆子現在怎樣了?”

  2、“誰來說說你的豆子是怎樣發芽的?”

  3、“你種的豆芽長的是什么樣的?”

  4、“你種的豆芽和別人一樣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和小伙伴說一說。”

  5、“誰愿意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6、教師總結:“今天小朋友觀察上午豆芽是生長在水里的,其實豆芽在土里、沙里也可以發芽,你們回去可以再試一試。”

  二、記錄豆芽生長過程。

  1、出示豆芽生長照片

  2、幼兒用畫的方式記錄豆芽生長過程。

  3、教師總結。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四:刷子用處大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刷子完成不同的勞動任務,體驗勞動的快樂。

  2、探索并了解不同刷子的用途與使用方法。

  3、能用簡短的語言表達自己對刷子的.認識和對刷子的探索過程。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①幼兒和家長、教師一起收集不同種類的刷子。②認識牙刷,知道牙刷定期就要更換。

  2、材料準備:不同種類的刷子如杯刷、鞋刷、奶瓶刷、眉刷、油漆刷、胭脂刷、廢舊牙刷等等;紙箱、顏料、鞋油、痰盂、杯子、梳子及化妝用品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鞋刷,讓幼兒說說鞋刷的作用,并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還見過什么樣的刷子。

  2、請幼兒挑選一把自己最喜歡的刷子,介紹它的用途。

  3、逐一介紹勞動任務(刷墻、洗奶瓶、洗痰盂、化妝等),請幼兒找出最合適的刷子參與活動。

  4、幼兒勞動。

  5、交流討論自己勞動的方法。

  6、說說廢舊牙刷的用途。

  活動延伸:

  1、在主題探索活動區里投放不同用途的刷子讓幼兒繼續觀察并嘗試使用。

  2、利用廢舊牙刷進行刷畫、做牙刷相框等美工活動。

  3、用刷子幫助家人刷鞋、洗杯子,做爸爸媽媽的小幫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我帶的是中班幼兒,我認為這節活動很適合我班孩子。我是在小班活動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將觸角往外延伸了一下。其實鼻子的話題很多,除了本節活動涉及的結構、功能外,還有鼻子的不同之處。還有動物的鼻子……讓幼兒感覺到雖然是一個小小的鼻子,但聊起來很有趣。通過這節課,我想幫助幼兒認識鼻子的部位,了解鼻子的作用。鼻子除了呼吸之外還有其他作用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聞各種各樣的氣味。不同的東西有不一樣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能幫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對用鼻子識別氣味的活動感興趣。

  2.嘗試用觀察、比較、分類等方法識別氣味。

  3.知道鼻子的用處,懂得要保護好鼻子。

  活動準備:

  1.裝有陳醋、花露水、啤酒、純凈水的透明杯子和紙杯各一份。

  2.各種不同氣味的物品:香氣(香水、香皂、空氣清新劑)、酸氣(白醋、陳醋、酸菜)、酒氣(白酒、紅酒)、無味(石頭)。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師:你們喜歡畫畫嗎?說說看,最喜歡畫什么?

  師:如果把你們的這些東西合在一起,一定是一幅很美的畫。我也很喜歡畫畫,今天我來畫一樣東西,請你們邊看邊猜,我畫的是什么?

  二、了解鼻子的結構。

  1.教師畫鼻子,邊畫邊問:快猜,我畫的是什么?

  2.師:剛才我畫的第一步像小山一樣的是鼻子的哪里?(鼻孔)摸一摸有幾個鼻孔?

  3.師:你還知道鼻子的其它地方叫什么嗎?(引導幼兒認識鼻尖、鼻梁、鼻翼)

  小結:你瞧,一個小小的鼻子有好幾部分組成,那你有鼻子,我有鼻子,大家都有鼻子,為什么我們要長鼻子呢?

  三、知道鼻子的功能。

  1.鼻子可以呼吸。

  師:光有鼻子就可以呼吸嗎?(嘴巴)你嘴巴什么時候呼吸的?還有什么時候用嘴巴幫助呼吸?

  小結:一般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用鼻子呼吸,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跑步累了的時候,游泳的時候,感冒了鼻子不通的時候等等,你可以用嘴巴幫一個小忙。

  2.鼻子可以聞氣味。

  (1)師:講到這兒,我們知道了鼻子的第一個本領——鼻子可以呼吸,鼻子還有一個本領呢,是什么本領?(聞東西)

  (2)師:你聞過什么氣味?(香味、臭味、油煙味等)

  (3)師:老師這里有四個杯子,里裝著四種不同氣味的東西,你來看,里面是什么?

  (4)既然眼睛看不見,就得找另一個東西來幫忙,找什么東西呢?(鼻子)

  (5)誰上來聞一聞?你們會聞東西嗎?怎么聞呢?

  (6)請3-4位孩子上來聞一聞,并說一說是什么氣味。

  小結:你們用鼻子把這四樣東西都一樣一樣聞出來了,第一個杯子里是酸酸的醋,第二個杯子里是酒,第三個杯子里是香香的花露水,第四個杯子里是沒有味的白開水,所以氣味是不一樣的。有的酸,有的辣,有的香,有的'臭,而有的是沒有氣味的。小鼻子能幫助我們鑒別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要記住:不是所有的氣味都對人體有好處,如:煙味,油漆味等,所以當你聞一樣東西時,要記得老師教你的辦法,學會了嗎?

  四、比較、分類(找朋友)。

  1.出示各種帶氣味的物品,交代分類要求:先用鼻子聞一聞這些物品是什么氣味,如果聞到的氣味和剛才聞到的四杯氣味差不多,就把他們分別送到相應的桌子上。(幼兒操作)

  2.幼兒給物品分類并驗證。

  師小結:鼻子的用處很大,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有時候鼻子也會失靈,比如感冒、鼻炎或者鼻子受傷了,它就不能發揮自己的本領了。所有我們要好好保護鼻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能夠辨別不同的氣味,并嘗試講述自己的感受。了解簡單的保護鼻子的方法。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出自己的鼻子,我用手指指出了自己的鼻子,然后引導幼兒們也指出認識了鼻子的結構,鼻梁鼻尖 鼻孔。第二個環節是發現鼻子的特殊功能,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讓孩子說說鼻子的功能,然后又出示了四個小杯子,醋、酒、香水、水 。分別請幼兒們來用自己的小鼻子聞一聞是什么,在聞味道的過程中告訴了幼兒怎樣去聞。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自己去分類。最后我還教育幼兒保護鼻子,引出了思考: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鼻子?讓幼兒垃圾以后怎樣去保護自己的鼻子不受到傷害。

  活動結束后,我反思到這節課有著不足的地方,老師們的點評更是讓我茅塞頓開,這節課我應該讓孩子多說(放開讓孩子說)、多做、多練(說完讓孩子練習體驗),老師不要限制包辦,在第二個環節讓孩子聞氣味中,我就應該顧及到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聞一聞說一說。在課前準備所需東西時也要考慮到是否每個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豐富。在教育孩子保護鼻子的環節中,我應該讓孩子們去思考,讓孩子們去說一說結果。科學是比較嚴謹的,一定要讓孩子先猜想在驗證。老師們到位的點評讓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又有了一個更大的提升。我應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盡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學習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一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讓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周圍事物有探究的興趣和愿望,體驗連接成功的快樂。

  2、嘗試用各種方法將不同的物體連接起來。

  3、了解各種連接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內容為《猴子撈月亮》的動畫節選和生活中的連接)。

  2、操作材料:

  第一次操作材料:固體膠(每組1個)、訂書機每組1個、紙寶寶、夾子、牙簽。(第一次材料用了收回)

  第二次操作材料:

  1)穿:串珠、線、吸管、橡皮泥

  2)釘:訂書釘、訂書機、紙盤

  3)擰:螺絲釘、瓶子

  4)拼:雪花片、潛力軟膠插子

  5)夾:夾子、彩色紙條、布條、紙盤

  6)粘:牙膏盒、藥盒、固體膠、紙盤

  (材料分別用幾個箱子放在一起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材料然后到座位上去操作)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興趣。

  1、觀看動畫片段 (播放動畫片節選)。

  師:小朋友們,你們聽過《猴子撈月亮》的故事嗎?故事里的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水里的月亮的?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讓幼兒自由的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小猴子們是怎樣撈月亮的呀?

  教師小結:

  大家都觀察得很仔細,剛才某某小朋友用到一個詞--連接,小猴子們一只抓住一只,一只連著一只,是用連接的方法撈水里的月亮的。(引導小朋友們說出猴子是用連接的方法撈的)

  二、找連接、說連接

  1、嘗試連接。

  1)出示紙條,請幼兒嘗試用連接的方法將兩張紙連接起來。

  師:你們瞧,老師請來了紙寶寶和我們一起做游戲,請你們想辦法把它們連接起來,你們可以使用一種小工具,看看誰的辦法好。

  2)幼兒嘗試操作,教師適當指導。

  3)請幼兒說說實驗的結果。

  師:小實驗成功了嗎?請你們說一說你是怎樣讓紙寶寶連接起來的呢?

  (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讓幼兒通過簡單的操作,感受一些基本的連接方法。這個環節比較簡單,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2、發現連接

  1)提出新問題:小朋友們真會想辦法。剛才我們用訂的方法、粘的方法、穿的方法、夾的方法,幫紙寶寶接連在了一起。你們真是太棒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的連接,讓我們來找一找吧。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喲!

  2)和幼兒一起找找說說生活中的連接。

  師:(1)你們瞧,這是什么,是用穿的方法連接起來的,太漂亮了!(ppt展示項鏈、門簾等圖片)

  (2)柵欄用螺紋釘連接起來變得更加牢固;(展示柵欄圖片)

  (3)水管用擰的.辦法連接起來把自來水送到千家萬戶。(展示水管圖片)

  師:請你們想一想,你們還發現了哪些連接?誰先說?(請小朋友們踴躍發言)

  教師小結:連接的作用可真大呀,小小的連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

  三、試連接、做連接

  讓幼兒大膽嘗試,用各種方法將教師所提供的材料連接起來,做成有趣的或是有用的東西。

  教師交代要求:

  1、今天,我們的連接工廠馬上就要開工啦!在你們的身后有一些奇妙的箱子,里面有好多好多材料,待會兒,請你們打開看一看。開動小腦筋,用合適的方法把它們連接起來,做一件你想做的的東西。好,現在就請你們去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箱子吧。看看誰是今天的連接小能手。

  2、幼兒分組進行操作,嘗試連接。

  3、師幼一起交流總結,共同分享。

  師:好了,現在就請你們自己來介紹一下你們的作品,并放到展示區展示。

  四、結束

  教師:你們真是太有創意了,個個都是連接小能手,今天,我們用穿、粘、夾、 擰、拼等方式把東西連接起來了,小朋友們回家后再想一想,問問爸爸媽媽,還有沒有其他的連接方式。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飲料是多樣的,在自制飲料的過程中發現有些物品能溶于水。

  2.嘗試用常見的飲料粉自制飲料,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

  3.體驗積極動手嘗試自制飲料的快樂,懂得安全飲用飲料的常識。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1.課件。

  2.飲用水、奶粉、橘子粉、可可粉、酸梅粉、糖、透明一次性杯、吸管、攪拌勺,教師用自制好的各種飲料布置的“飲料展覽會”。

  活動過程

  1. 參觀“飲料展覽會”,知道飲料是多種多樣的。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給大家帶來很多美味的飲料,我們先來看一看,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些飲料是什么口味的。

  (2)幼兒猜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比較飲料的顏色,也可以讓幼兒聞一聞飲料的氣味,發現不同之處。

  (3)品嘗。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吸管嘗一嘗,說一說他們的味道,看看剛才猜得對不對。

  2.幼兒動手自制飲料,觀察物品的溶化過程。

  (1)教師示范。

  教師:小朋友,剛才這些美味的飲料都是老師自己制作的。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制作的?

  a.出示自制飲料的材料,并進行介紹。

  b.示范制作飲料的過程:盛1勺飲料粉放入杯中,加入半杯水,邊用攪拌勺攪拌邊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飲料粉在水中的變化。教師:飲料粉去哪了?水發生了什么變化?(了解溶解及水變色的原因)然后根據自己的口味添加糖。

  (2)幼兒第一次調飲料:嘗試用一種材料制作飲料。

  請幼兒自主選擇1種材料制作飲料。鼓勵幼兒互相欣賞配制好的飲料,并互相比較它們的.顏色、氣味,然后各自品嘗自己的飲料。說一說喝了自己制作的飲料有什么感覺。

  (3)幼兒第二次調飲料:嘗試用兩種材料制作飲料。

  a.和幼兒討論:這些飲料粉可不可以混在一起制作飲料呢?哪兩種混在一起能更好喝呢?

  b.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嘗試用兩種飲料粉配制飲料,探索發現兩種飲料粉溶化的奇妙變化。

  3.幼兒品嘗飲料,知道應該安全飲用飲料。

  (1)引導幼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自制的飲料,將配制好的飲料與小伙伴共同品嘗,分享快樂。

  (2)喝了這么多飲料,你有什么感覺?

  幼兒共同討論喝飲料時應該注意的問題,引導幼兒懂得劇烈運動后不能喝飲料,喝飲料適應適量,少喝冷飲及碳酸飲料等。

  4.課件學習。

  出示課件,了解常見的、健康的飲品的制作方法,請感興趣的幼兒回家制作。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

  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陀螺的構造,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2、引發幼兒對探索科學活動的興趣,能嘗試說出自己的發現。

  3、幼兒在了解陀螺構造的基礎上自制陀螺,鍛煉幼兒的動腦、動手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5、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制作陀螺的方法。

  教學難點:找出圓的中心點。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陀螺若干個;

  2、各種紙片、彩筆、剪刀、圓形瓶蓋(供畫圓用)、短尺、小木棒、火柴棍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導入活動,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玩具?(出示陀螺)你們玩過什么樣的陀螺?

  幼兒爭著說自己玩過的陀螺。

  (玩過木陀螺 、玩過鐵陀螺 、玩過塑料陀螺和紙陀螺)

  二、基本環節

  1、幼兒分組玩轉陀螺,教師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陀螺的構造以及轉動起來是什么樣子的;

  2、引導幼兒討論:陀螺是用一個紙片和一根小木棒制作成的,涂上顏色的陀螺轉動起來后變成了一圈圈色環,很漂亮!

  3、幼兒動手制作陀螺(向幼兒介紹材料,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幼兒展示作品,玩自己制作的陀螺。(幼兒玩,教師細心觀察)

  幼兒甲:咦,我的陀螺怎么轉不起來?

  幼兒乙:我的怎么歪歪斜斜轉幾下就倒了?

  幼兒丙:我的剛做好的時候就能轉,現在有不能轉了?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做的.陀螺與老師帶來的陀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教師與幼兒共同尋找原因、修改:制作陀螺的紙片太薄;圓孔不在紙片中心;小木棒轉軸太長……。)

  三、結束環節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四、活動延伸

  今天,小朋友們都懂得了怎樣制作陀螺。下面請小朋友再去用其他材料制作陀螺,想一想怎樣才能使陀螺轉得又穩又快,并選出轉動得時間最長的一個準備參加幼兒園組織的轉陀螺比賽。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孩子們開動腦筋,自己的發現創造,他們很感興趣。在活動中,幼兒才是真正的活動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輔助者。整個活動程序的安排,能遵循《綱要》中組織與實施中的教育性、互動性、針對性的原則,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因此,我想通過這樣的一個活動,孩子們不僅學會制作陀螺,而且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也會通過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及與同伴交流等方法來解決問題。

  小百科:陀螺指的是繞一個支點高速轉動的剛體。陀螺是中國民間最早的娛樂工具之一,也作陀羅,閩南語稱作“干樂”,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了解動物耳朵的異同點,并說說誰的耳朵靈。

  2、了解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音樂、圖片

  活動流程:

播放各種聲音——了解動物的耳朵——念兒歌——幼兒操作

  活動過程:

  一、播放各種聲音意圖: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傾聽,了解耳朵的作用。

  提問:聽聽這是什么聲音,你是怎么知道的?(小鳥、水聲等)用什么聽到的?(耳朵)對了,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耳朵,小耳朵最愛聽聲音了。

  二、了解動物的耳朵意圖:通過觀察,了解各種動物耳朵的異同點。

  1、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分辨他們的耳朵有什么不同、用處。

  2、找找說說哪些動物的耳朵靈,如:貓、狗、兔子等,以及耳朵靈給它們帶來的好處。

  三、學念兒歌《誰的耳朵靈》

  意圖:能念出兒歌的內容。

  1、剛才我們了解了很多的動物的耳朵,今天,老師用一首兒歌來說說這些動物的耳朵。

  2、教師念兒歌。

  3、幼兒學念兒歌。

  4、師幼共同念兒歌。

  5、聯系自己的經驗進行補充,開展對歌的游戲。

  誰的耳朵長,誰的耳朵短,誰的耳朵遮住臉?

  驢的耳朵長,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住臉。

  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聽得遠?

  貓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圓,狗的耳朵聽得遠。

  四.幼兒操作意圖:

  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更好的了解動物的耳朵的特點。

  用一次性杯子,想象它們是什么動物的頭部,為每個動物剪貼屬于它們自己的耳朵。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中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畫有不同排列規律的圖片三幅。

  厚薄不同的圖書,顏色不同的紙杯,大小不同的折紙小鴿子。

  幼兒操作材料:大小、顏色、形狀不同的可操作的圖形若干。

  活動目標

  發現事物不同的排列規律。

  嘗試自己設計排列規律,并能用較準確的語言表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組織幼兒坐好。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察教師按不同規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紙制品,如:紙杯、圖書、折紙小鴿子等,引導幼兒發現并說出排列的規律。

  2、請幼兒觀察圖片,發現并說出不同的排列規律。

  出示兩組高矮不同的樹,請幼兒想想可以怎樣有規律地排列?引導幼兒說出按高矮、高矮、高矮排隊或矮高、矮高、矮高排隊。

  3、游戲:“猜猜看”,讓幼兒觀察圖形的排列規律,并能快速說出空位置上的.相應的圖形是什么圖形。

  4、出示按數量遞增的排列規律,讓幼兒尋找規律,并嘗試繼續往下排列。

  5、啟發幼兒創造新的排列規律,如:綠紅、綠綠紅、綠綠綠紅。

  6、幼兒操作。

  三、結束部分

  啟發幼兒自己設計排列規律,用操作卡片拼擺出來,并與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優秀]11-0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幼兒園中班影子科學教案反思06-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国产V日韩V欧美V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综合久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网站 |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最新国产专区 | 色依依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