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11-19 04:13:4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錦集9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燃燒現象,了解火的用途與危害,增進幼兒安全防火的意識。

  準備 蠟燭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爐等。

  過程

  1.燃燒蠟燭

  點燃幾支蠟燭,觀察蠟燭燃燒的過程。注意火焰的.顏色、形態,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將一張紙用燭火點燃,觀察紙燃燒的過程。讓幼兒用手在蠟燭附近烤一烤,并說說有什么感覺。

  教師提醒幼兒火能燃著許多東西,火會燙傷手指和皮膚。不能隨便玩火。

  2.玻璃杯“滅火器”

  教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全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被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蓋住三支燃燒的蠟燭,觀察三個杯子里哪支蠟燭先熄滅。想一想為什么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大小杯內空氣的多少不同,影響燃燒的時間)。

  3.討論

  火有哪些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火對人有什么危害?(如燙傷皮膚、燒毀房屋、森林)。

  怎樣防止火帶來的災害?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介紹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隨意玩火,不在火爐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請幼兒參與做點心,然后用小烤爐烘烤點心。實際體驗火給人帶來的快樂。

  建議

  教師在引導幼兒認識火的同時,要特別強調安全防火要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點子記錄的方法統計送各種禮物的人數。

  2、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禮物圖片、統計表每組一張,大統計表一張、鉛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我給媽媽送禮物。

  1、教師:小朋友,平時媽媽照顧我們非常辛苦,你們想不想送一份禮物給媽媽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禮物,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禮物?請幼兒看看禮物,一共有幾種禮物?(8種)8種禮物,我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呢?(出示數字8)

  2、那誰來說說,你想送給媽媽什么禮物?

  3、幼兒挑選一樣自己最想送給媽媽的禮物。

  二、計禮物數量。

  1、你選了什么禮物送給媽媽?

  2、我們每個小朋友送的禮物都不一樣,有什么好辦法讓別人一看就知道全班送圍巾的有幾個人,送項鏈的有幾個人呢?幼兒說一說。

  3、出示統計表

  (1)師:老師請來了一張統計表幫忙。小朋友,我們一起看看,這個統計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呢?

  (2)幼兒認識統計表:上面一排是禮物,統計人數,中間的這一段格子是讓你把禮物貼到禮物標記的下面。比如:你們組有一位小朋友選了包包送給媽媽,就把禮物貼在包包的標記下面的格子里。另一位小朋友選了項鏈,那他應該把禮物貼在哪里呢?(項鏈下面的格子里)等你們組所有小朋友的禮物都貼好之后,選一位小朋友用點子記錄送各種禮物的人數。記錄在下面一排的格子里。

  4、幼兒統計,教師指導

  5、展示小組統計表,教師再統計。

  (1)看看,第一組小朋友的統計表,送媽媽圍巾的有幾個人呢?送項鏈的'有幾個?

  第二組小朋友來說說看,你們組的統計結果。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第三組小朋友的統計結果。

  (2)除了看禮物,還有什么辦法知道第四組有幾個人送了圍巾,有幾個人送了項鏈呢?(教師將禮物部分用白紙遮掉,引導幼兒看點子)

  (3)我們全班送媽媽圍巾的一共有幾個人呢?我這里有一張大的統計表,我們一起把每組統計的結果都匯總到這張大的統計表上吧。

  請個別小朋友說說全班送花朵的有幾個人。記錄在哪里?試試看。點子匯總好了之后,教師用數字統計。

  (4)比較一下,送哪種禮物的人數最多,送哪種禮物的人數最少?

  三、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統計表記錄了送每種禮物的人數,有了統計表,讓我們一看就知道我們班里有幾個人選了圍巾,幾個人選了項鏈,有了統計表可真方便!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

  2.產生對圖形學習的興趣。

  3.引導幼兒做,進一步鞏固幼兒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圖形的能力。

  活動材料

  各種顏色、大小、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卡片1套(幼兒活動資源包),記錄表。

  活動過程

  1.游戲——找朋友,能不受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正確辨認和命名同類圖形。

  出示各種圖形圖片,請幼兒分別找出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半圓、橢圓形,并鼓勵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戲——拼圖形。

  (1)幼兒自由用各種圖形拼擺成不同圖案,引導幼兒不受大小、顏色、空間擺放位置的影響,說出圖形名稱和數量并做好記錄。

  (2)說一說同類圖形之間什么相同,什么不同,為什么這些圖形都成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小結:

  雖然大小、顏色、擺放位置不一樣,但是只要有三條邊三個角的都是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以此類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各種各樣的小型動物。

  2.激發幼兒觀察和認知小蜘蛛的興趣,發展幼兒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蜘蛛在哪里

  2.課件:圖片-蜘蛛

  3.ppt課件:巨型蜘蛛

  動畫片

  幼兒園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謎語:一個小珠子,吐絲結網子,網子粘蟲子,吃成小胖子。

  2.教師:你們知道蜘蛛在哪里嗎?

  二、 展開

  1. 你們想看小蜘蛛的動畫片嗎?

  播放動畫片:蜘蛛在哪里,幼兒觀看。

  讓幼兒說一說蜘蛛長什么樣子。

  2.利用蜘蛛圖片,細致的'觀察蜘蛛的外形特征。

  (1)蜘蛛的頭胸部長著什么?它的腹部是什么形狀的?

  (2)小結:蜘蛛的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頭胸部有蜘蛛的口器、八只步足,腹部一般為圓形和卵圓形,能紡出絲的紡織器在腹部。

  3.了解生活習性。

  (1)你在哪里見過蜘蛛?蜘蛛是怎樣捕食的?

  蜘蛛喜歡吃什么?

  (2)小結:蜘蛛生活在樹上、草間、石下、水邊、洞穴、灌木叢等處,能適應各種環境,有的蜘蛛結網捕食,有的蜘蛛四處找吃的,還有的生活在洞穴中,蜘蛛以昆蟲、多足類動物為食物。

  4. 了解蜘蛛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1)蜘蛛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幫助?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蜘蛛?

  (2)小結:蜘蛛能捕捉農田里的很多害蟲,有的蜘蛛還可以入藥。

  因此,蜘蛛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和利用蜘蛛。

  5.了解蜘蛛的種類

  (1)Ppt課件:巨型蜘蛛

  (2)通過觀察,讓幼兒知道蜘蛛有很多種類型,還有毒性蜘蛛。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觀察生活中常見的其他小型動物,激發對小動物觀察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了解鍬形蟲的生長環境和生長過程。

  重點難點:

  體驗呵護微小生命的辛勞,感受飼養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來養鍬形蟲吧》、飼養盒、泥土、樹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方法布置鍬形蟲的家,并將鍬形蟲放置其中,建議養一雌一雄兩只鍬形蟲。

  二、根據飼養的過程,讓幼兒自由分工完成及個小組。每一組可以固定在每周的.某一天進入區域,自行分工完成布置環境,更換泥土和枯木,抓幼蟲,觀察變化等任務。

  三、請每一組在當值的那一天做好觀察筆記,在觀察筆記上要寫明日期,星期以及當天鍬形蟲發生的事情。

  四、提供照相機,讓幼兒拍攝飼養過程中的花絮。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爬行植物,認識幾種常見的攀爬植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2.借助提問的線索,學會有序的觀察觀賞植物和果蔬類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特性。

  3.能認真的觀察植物,快樂的表演小手爬。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2.收集各種爬行植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兒歌【螃蟹歌】

  二、教師模仿螃蟹爬

  師:小朋友,你來猜一猜,這是誰在爬阿?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會爬?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啟發幼兒仿編兒歌。

  三、觀察【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師:除了動物會爬,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會爬的植物呢!你知道哪些植物會爬嗎?

  四、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感知各種爬行的植物

  (1)幼兒自己看圖閱讀畫面,在在集體面前交流自己看到的爬行植物。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探索爬行植物攀巖爬墻的特征。

  師:看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嗎?它長在什么地方?

  師:這種植物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樣生長的?

  師:你覺得它爬的高嗎?如果沒有墻,沒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嗎?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攀爬植物,說說: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么爬上去的?

  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么?猜一猜,看一看這個卷須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師:小動物是用腳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須就是植物的小吸盤,它們不停生長并緊緊地吸住墻體和支架向上攀爬。

  五.啟發幼兒想一想

  西瓜,南瓜是爬行植物嗎為什么?如果給它一個支架它能爬上去嗎?為什么不讓它爬上去呢?

  鼓勵幼兒大膽的想一想:這些爬行植物有什么用?

  教師小結:爬行植物的品種很多,它們都有長長的可以攀巖的.藤。在爬行植物中有綠色葉片,紅色葉片的爬山虎和能開花的紫藤這些觀賞植物;有葡萄的藤,習慣的藤這些水果植物;還有葫蘆藤,絲瓜藤這些蔬菜植物。觀賞植物一般種植在墻邊和廊檐下,供人么觀賞乘涼;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讓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長長的藤上結出更多的果實,或者種植在農田里,讓長長的瓜藤滿地爬行,結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么品嘗。

  六.討論活動:你還知道哪些爬行植物,這些植物有什么用?

  七.音樂活動【小手爬】

  師:小動物會爬,植物會爬,我們小朋友的小手會爬是嗎?讓我們隨著音樂表演小手爬的動作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表演【小手爬】,改變音樂的節奏,帶領幼兒進行小手慢慢爬和快快爬。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不同紙吸水后的變化現象,能用語言與同伴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用觀察、嘗試、探究、討論的方法客觀記錄事實。

  3、知道愛惜紙張,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卡紙、糖果紙、牛皮紙、即時貼、面巾紙、電光紙、報紙、手工紙等。

  2、水盆六只,抹布若干、酸奶瓶、糨糊、毛筆等。

  3、貼有相應紙卡的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小朋友看看桌上這些是什么紙?

  2、猜猜如果把這些紙寶寶放到水里洗澡,它們會變成什么樣呢?

  3、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的想法:哪些紙洗了可能會爛?哪些紙可能不爛?在記錄紙上記下來,你認為洗了會爛的給它打個勾,不會爛的給它打個叉。

  二、探索過程

  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動手來試一試,把這些紙放到水里去洗一下,看看到底會怎樣,要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放入水中,用手搓搓。(驗證剛才猜想的結果)。并把實驗中的發現在記錄紙上記下來。

  (在洗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一張一張地洗,將紙沉入水中,用手搓搓。引導每個孩子在猜猜、洗洗、議議、找找、比比、記記、講講的過程中,發現紙的變化:潮了、軟了、就爛了、 吸水了、紙搓破了、也爛了…… )

  三、交流討論

  請小朋友把你記錄好的紙貼到黑板上我們一看。

  提問:你記錄的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猜的'?又是怎么玩的?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哪些紙會爛?哪些紙不會爛?(請幼兒將探索過程中的發現說聽。)看看剛才猜對了嗎?

  四、拓展經驗

  1、你知道還有哪些紙?給他們洗澡會怎么樣?

  2、洗爛了的紙還有用嗎?那我們應該怎么辦?教育幼兒愛惜紙張,不要隨意把它們損壞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中班科學:馬路上的車

  設計意圖:

  幼兒天生對富有動感的對象有濃厚的興趣,這些對象極易進入他們的視線。快與慢,所表達的速度現象正是存在于動態過程之中。

  環境中的快與慢無處不在,馬路上的車速度有快有慢,動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運動有快有慢,就連吃飯、洗手、穿脫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綱要》指出,“教育活動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車是幼兒熟悉并喜歡的物體,為了引發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快慢現象,感知事物的差異性,思考為什么有快有慢,于是,我們選擇并設計了此項中班科學活動《馬路上的車》。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多種方式體驗速度的快慢,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初步了解快慢的相對性。

  2、學習記錄車輛行駛的快慢現象。

  3、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與氛圍中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馬路上的車》(一)(二)。

  2、學具:記錄盤25個;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車方向盤模型、摩托車、自行車車頭模型各9個。

  3、場景布置:操作區、馬路

  活動過程:

  一、 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兒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師介紹游戲名稱和玩法:孩子們,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摸摸xx跑回來”。老師說摸摸大門跑回來,你們就跑去摸摸大門,看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

  2、幼兒游戲一次后,教師提問:誰最先跑回老師這里?為什么?幼兒說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兒再進行游戲二次。

  二、 看一看,說一說。初步理解車輛行駛的速度有快有慢。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有趣的錄像,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畫面上有什么?

  1、觀看多媒體畫面(一),提問:

  (1)你看到畫面上有什么?

  (2)畫面上的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在干什么?

  (3)它們誰跑得快,誰跑得慢,請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邊的小伙伴說一說。

  2、觀看多媒體畫面(二),提問:

  (1)小汽車比誰跑得快?小汽車還比誰跑得快?

  (2)摩托車比誰跑得快?

  三、學一學,演一演。學習運用兩兩比較的方法區分快慢,進一步感受、體驗速度的快慢是相對的`。

  1、學一學。

  師:我們來學一學這些車是怎樣跑的?它們的速度是怎么樣的?

  教師小結:小汽車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進;摩托車跑得慢一些,打開雙腳跨上摩托車,用稍慢的速度前進;自行車跑得最慢,抬高雙腿用力踩,慢慢地前進。

  幼兒用動作模仿不同車的行駛方式,并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師與五位幼兒自選一種車的模型,并自由選擇一種與自己不同的車兩兩結成車隊,進行車速表演。其它幼兒當指令員發口令,游戲結束后師幼共同小結表演情況:小汽車和摩托車比,小汽車快,摩托車慢;摩托車和自行車比,摩托車快,自行車慢;小汽車和自行車比,小汽車快,自行車慢。

  四、比一比,記一記。引導幼兒把觀察表演的結果記錄下來。

  1、介紹記錄盤、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師:每個小朋友有一個小簍子和一個記錄盤,小簍子里有許多的車,記錄盤上有兩條馬路,每條馬路前面有一個小動物,馬跑的快作為快標記,烏龜跑的慢作為慢標記。請小朋友把剛才看到的表演結果記錄下來,先想一想,什么車和什么車比,它們誰快誰慢,把跑得快的車放在快標記后面,跑得慢的車放在慢標記后面。

  2、幼兒進入操作區進行記錄,教師巡回指導。

  3、請個別幼兒介紹記錄情況。

  五、玩一玩。幼兒在游戲《愉快的旅行》中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

  1、幼兒自主選擇一種車的模型。

  2、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并進行安全教育,幼兒按要求進入場景二——馬路。

  師:小汽車跑得最快站在前面,摩托車比小汽車慢,站在小汽車的后面,自行車速度最慢,站在摩托車后面。我們去旅行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車要跑在馬路上,并注意保持車與車之間的距離。

  3、幼兒根據音樂快慢的變化控制車速進行游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里看不見摸不著的特點,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2、培養幼兒學習探索事物的簡單方法和細致觀察的'能力,提高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動過程 :

  一、引起興趣 教師做深呼吸,幼兒也模仿著做深呼吸。 提問:我們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氣在哪兒?能用眼睛看到嗎?

  二、嘗試活動:裝空氣

  1、幼兒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動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氣。(告訴幼兒先張開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緊袋口)

  2、提問:你們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氣?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空氣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有。

  3、討論:想一想,你見過、用過、玩過的哪些東西里有空氣?

  4、總結。

  三、嘗試活動:手帕的變化

  1、請幼兒每人拿一玻璃杯,讓他們看看杯子里有東西嗎?(杯子里沒有東西,杯子是空的)

  2、請幼兒將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觀察發生了什么現象?教師個別指導幼兒按要求進行操作,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3、討論:手帕為什么沒有濕?水為什么進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4、請幼兒將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將茶杯倒扣傾余著放入水中,觀察有什么現象發生?同時提醒幼兒觀察手帕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5、討論: 第一次手帕為什么沒濕? 第二次手帕為什么濕了呢?

  6、總結。

  四、活動延伸

  將一只昆蟲和一盆花分別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觀察它們的變化。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熱】12-28

幼兒園中班《玩冰》科學教案03-30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溶解》05-3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滾動01-08

(推薦)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7-24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aⅴ另类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