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4-07-22 08:41:3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娚罨、游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了解4的分解組合。

  2.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系。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記錄的習慣,并發展幼兒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學習4的分解和組成。

  2、難點: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2、3數字卡片每人一份,數學練習冊,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復習3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3的組成和分解,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導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3)我們將數字3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兩種)分別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3的分解來玩一個游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3”。如:“我說1”、幼兒答出“我說2”。

  二、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里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里不過不知道怎么分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你們愿意嗎?有幾種分法?

  三、解決問題,了解4的分解組合。

  1、教師:“小兔有四條金魚,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魚缸里,可以怎么分呢?誰想來試一試?”“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兒我就忘了!

  2、教師:“教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請小朋友們都來分一分,分完以后做記錄!苯處煶鍪静僮鞑牧,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3、幼兒操作完后,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并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四、發現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著方便,不容易漏掉,為什么?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合起來總數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然后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字進行記錄。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兒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五、游戲“我的伙伴在哪里”聽音樂做游戲。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里,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卡片上的數字找到另一個數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通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的情節,使數學貼近于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系。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系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主題名稱 :

  我就是我

  課題名稱:

  烏鴉喝水

  活動目標

  1、理解《烏鴉喝水》故事中烏鴉能喝到水的原因,嘗試在新的問題情景下創編故事。

  2、通過實驗驗證,發展幼兒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烏鴉喝水》、圖片兩張。

  2、小石子、沙子、橡皮泥、玉米粒、碎布頭、海綿、棉花、紙張等各種投放材料。

  3、飲料瓶子若干、

  4、統計紙

  活動流程

  一 、觀看《烏鴉喝水》的課件,導入活動。

  1、觀看課件前半段(烏鴉口渴,找到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子):“小朋友,有一只烏鴉口渴了,它找到一個瓶子,喝到水了嗎?”(沒有)

  2、“你們能幫烏鴉想辦法喝到水嗎?”

  二、幼兒猜測并記錄烏鴉喝水的方法

  1、小組討論,將猜測的方法記錄下來

  “現在我們要五個小朋友一組,互相說說自己想出的辦法然后請一個小朋友當記錄員,將你們想的辦法畫下來!

  2、每組選一名幼兒述說本組的討論結果。

  三、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用石子和沙子進行探索“如何喝到水”實驗,并記錄。

  1、提出探索要求:一組中兩個小朋友當選材員去選擇不同材料進行實驗,并將多余的材料放回原處,大家觀察瓶里的水位有沒有升高,實驗成功與失敗的水瓶分別擺放在各自的陳列臺上,一名記錄員要將實驗結果與原先的猜測是否一致做上標記,還要有一名小朋友做實驗匯報。注意不能把材料掉在桌上,(培養幼兒從小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在小組合作探索中,幼兒先要自行分配角色,出現幾名幼兒爭當同一角色時,讓他們用猜拳形式來解決。

  2、幼兒小組合作進行探索,教師以噪音控制員的身份巡回指導。

  3、每組選一名幼兒將記錄結果進行講述(哪些材料實驗成功哪些材料實驗不成功)

  四、教師進行小結,并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獎勵小貼畫。

  五、讓幼兒完整看課件并欣賞故事《烏鴉喝水》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烏鴉想的辦法和哪一組小朋友的想法是一樣的!讓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故事。

  六、根據實驗結果、創編故事

  (價值取向:借助傳統的故事和實驗的驗證,以此作為幼兒創編故事的基礎,讓幼兒在說中鞏固實驗的結果)

  小朋友能根據我們剛才的實驗來編一個不一樣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嗎?(請幼兒看著前兩幅圖片和自己的實驗記錄的結果進行講述,講述時注意要提問:小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時是什么樣子的?小烏鴉是怎樣找到水的?找到水后是什么心情?當遇到困難喝不到水時是什么心情?小烏鴉想到了什么辦法?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烏鴉?)

  活動延伸

  1、讓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第2冊第35頁的圖片,給圖片進行排序。并把故事講給爸媽聽。

  2、在區角中開展設立《烏鴉喝水》的內容,引導幼兒繼續探索水、石子與能否喝到水的關系。

  小結及反思

  《烏鴉喝水》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剛看到這個故事時,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太熟悉了,而就是因為太熟悉,又讓我感到了把握這次活動的難度。作為傳統的`語言活動,要給予幼兒的可能更多的是理解故事,懂得其中的道理。按照原先的預設思路,我是準備先欣賞故事,再做小實驗。但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自己推翻,這樣做很有可能會得到一致的實驗答案:扔石頭,那么實驗也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將這兩個環節互換一下位置,或許故事的內容能在實驗的過程中被理解,被再現。調整后的預設環節果然效果頗佳,幼兒不僅對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次嘗試和體驗到了小組實驗的成功,而且創編故事時能根據實驗結果創出不一樣的故事情節,效果很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科學研究應從幼兒身邊事物開始,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常見事物,發現其中的趣味和奧妙,這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植物蘊藏著無數的秘密,大班幼兒對身邊常見的植物有了一些感性認識和經驗,而插艾草是端午節的一種習俗,端午節為什么插艾草?艾草有什么用途?這會讓幼兒產生強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本次活動引導幼兒暢游在探尋艾草的世界中,在搜集、觀察、交流活動中發現艾草驅蟲、食用、治病等多種用途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體驗探究、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認識艾草,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生長環境。

  2、能大膽探究艾草食用、生活、藥用等多種用途。

  3、感受艾草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對艾草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家鄉溝坡艾蒿的照片,教學課件。

  2、家長帶幼兒采摘艾草,搜集艾草的用途。

  活動建議

  1、談話交流,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提問:過端午節時,我們會在大門和窗子上掛什么?這些艾草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艾草也稱艾蒿、醫草、五月艾等,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路旁、草地、荒野等處。

  2、出示艾草,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特征。提問:艾草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艾草是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莖直立,質硬,莖上有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單葉,互生;葉片橢圓形,羽狀,邊緣鋸齒形,葉子上面暗綠色,少有白色軟毛,葉子下面灰綠色,有密集的灰白色絨毛;近莖頂端的葉無柄。

  3、討論交流,艾草生活、食用、藥用等多種用途。

 。1)引導幼兒交流端午節插艾草的由來,知道艾草驅蚊蠅凈化空氣等生活用途。

  提問:我們為什么要在端午節是插艾蒿?怎樣用艾蒿怎樣驅趕蚊蠅?

  小結:每到端午節,按照民間傳統,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艾葉,據老輩人說,這是為了“辟邪”,但更重要的是為了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所以,端午節歷來有“衛生節”之稱。夏天的晚上當我們在院子里乘涼時,可將曬干的艾蒿點燃,散發出來的煙霧可以迅速將蚊子熏跑;或者將艾蒿加水浸泡,用來拖地;也可將其煮成溫水,涂抹到身上,可以起到驅蚊水的作用;在房間里掛一根陰干的艾條,同樣也能起到驅除蚊子、飛蛾、蟲子。

 。2)利用教學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艾草的藥用價值。

  提問:艾草還有哪些用途?引導幼兒交流搜集的信息資料。

  小結:艾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它還具有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能夠治療各種炎癥、面癱、減肥;艾葉浴、艾葉泡腳能祛寒、除濕、通經絡。

 。3)引導幼兒交流搜集的信息資料,了解艾草的食用價值。

  提問:艾草可以吃嗎?艾草可以做哪些食物?

  小結: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4、制作“艾葉作用大”宣傳畫,鼓勵幼兒向家長宣傳,珍惜我們身邊的寶貴資源。

  我們的周圍很多地方生長著艾草,它的作用這么大,可是有很多的人并不知道,讓我們把這些知識告訴更多的人,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把宣傳畫送給喜歡的鄰居,把這些知識傳給更多的人。鼓勵幼兒幫爸爸媽媽采集艾艾草,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附:艾草的用途資料

  艾草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F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蒿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

  艾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葉中提取的艾葉油,則可作為多種香水、化妝品的原料。將艾葉曬干搗絨,作為艾灸的原料,點燃之后在人體皮膚、表面上(特定穴位或患處)進行溫灸,借艾火的熱力透入肌膚,以起到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

  把艾葉熬汁,然后對水稀釋沐浴,可除身上長的小紅疙瘩,對毛囊炎、濕疹有一定的療效。

  艾葉煙熏時產生的煙氣可有效抑制多種病菌在空氣中的傳播,但對人畜無害。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幾十幾的意義,會按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這些數,知道數的組成。

  2.培養學生的操作和交流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生能在數學活動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教學重難點】

  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這些數。

  理解幾十幾的意義,掌握幾十九后面一個數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準備】

  小棒2捆10根、光盤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已經認識了哪些數?你能按順序說一說嗎?

  他是按什么順序說的?還可以怎樣說?

  這里最大的數是幾?20后面還有很多數,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板書課題)

  二、操作研究。

  1.今天的學習中老師想請同學們幫忙,你們愿意嗎?數出23跟小棒,把它們擺在桌上,怎樣擺能看得很清楚?

  請兩位小朋友上來比一比。(兩位小朋友上臺展示)

  問:有什么不一樣嗎?你更喜歡哪一種?

  比比看,誰擺的又對又清楚?(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說明:1捆是10根,2捆是20根,再添3根是二十三根。

  提問:看著大屏幕,你能過說說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23嗎?

  指名回答。

  小結:一捆是1個十,兩捆是2個十,3根是3個一,2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23.

  現在老師請你拿出23根小棒,想想看怎樣最快?

  學生再次練習擺小棒。

  2.剛才小朋友表現得非常棒,下面老師要考考你們了,按要求擺出指定的數,看誰擺得最清楚!

  擺24根小棒,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擺的?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24?

  擺29根小棒,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擺的?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29?

  3.剛才我們已經擺出2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出示動畫)

  仔細觀察,你又想到了什么?

  說明:29根再添上一根是30根,這時,單根的小棒又滿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現在有幾捆小棒,是幾個十?

  延伸:三十九添上1是多少?四十九,五十九添上1呢?

  指名回答。

  4.談話:小朋友說得非常棒,現在你能很清楚地擺出八十五根小棒嗎?試試看!

  誰來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現在請小朋友接著一個一個數到九十九。

  學生一邊擺小棒,一邊數數,教師巡視。

  下面請小朋友看著小棒一起來數一數。(集體數數)

  下面我們不看小棒,誰能從八十五一個一個地數到九十九?

  指名回答。

  剛才小朋友已經擺出了九十九,想一想,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學生動手擺一擺,同桌討論。

  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想的?

  說明:99再添上1是100,這時,單根的小棒又滿了10根了,又可以捆成一捆了。

  現在有幾捆小棒?是幾個十?

  10個十是一個百(板書)

  現在你能10個10個地從10數到100嗎?

  現集體數一數,再指名數一數。

  三、鞏固練習。

  小朋友們認識這些數了嗎?

  我們今天學過的數,在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它們吧!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數一數我們教師里有多少張桌子,有多少把椅子?

  你有什么好辦法,告訴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討論,指名回答,有道理即可。

  集體交流:可以一個一個地數,數出有多少張桌子,多少把椅子。還可以通過班級的人數知道有多少張桌子,多少把椅子。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小朋友愛吃香蕉嗎?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香蕉,仔細觀察,你知道有多少根嗎?

  怎樣數最簡便?你會5個5個地數碼?

  學生數數。

  那么我們能不能5個5個地從5數到100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現在沒有圖了,你會數碼?

  從七十起,一個一個地數到一百。

  我們剛才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地數的)

  你能2個2個地數嗎?誰來試一試。

  誰還能5個5個地數?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一桶羽毛球:你知道里面有多少個羽毛球嗎?

  出示第一張圖片,提問:誰來說說這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出示第二張圖片,提問:第二幅圖里又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呢,合起來是多少呢?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小朋友們說得非常棒,老師準備了一些糖果送給大家,你知道這里有多少顆嗎?

  引導這么多的糖果,怎樣數才會不重復又不遺漏呢?

  生:每數10個就圈一圈。

  請小朋友自己圈一圈,數一數一共有多少顆?

  指名回答。

  6.猜猜看。

  同學們,猜猜看,老師今年多少歲?

  根據學生的回答,說猜的結果是大了還是小了。

  你們還想知道誰的年齡?小朋友們回家去了解一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今年各多少歲?

  四、全科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數,想想看你還在哪里發現過這些數?

  (指名交流)

  小結: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課后,請同學們做個有心人,找一找我們身邊哪兒還有這些數,請你告訴老師或者同學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知小猴子旅行歷險記,體驗其中幽默有趣的情節,知道要遵守公共規則,不做危害環境危險的事情。

  2、通過提問和閱讀警示牌的方式,把握小猴子旅行的經歷,感知調皮的小猴子轉變的過程。

  3、喜歡閱讀小猴子旅行的`圖畫故事,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二、活動準備:

  1、《七只猴子去旅行》的PPT。

  2、警示牌圖片:禁止摘花、禁止爬樹、禁止入內、禁止進入木桶、禁止穿行。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指示牌與警示牌,回憶已有經驗。

  1、教師:大班上學期我們認識了公園里的兩種牌子,一種是指示牌,一種是警示牌。指示牌和警示牌有什么區別呢?

  2、今天,老師又給你們帶來一些新的警示牌,你認識他們嗎?出示警示牌,幼兒認讀。今天老師帶來的故事里有七只猴子去旅行,看看他們在旅途中碰到的是什么樣的警示牌,他們又是怎么做的?

 。ǘ┩ㄟ^看看、講講,理解故事內容。

  1、認讀題目:童話《七只猴子去旅行》。

  2、出示PPT1—3,教師講述后提問:七只小猴碰到了哪些警示牌,他們有沒有按照警示牌的要求做?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遵守公共規則、破壞環境。)他們爬進大口袋會發生什么事呢?幼兒猜測后教師講述PPT4。

  3、出示PPT5,教師:我們一起來看怪獸會怎樣對待他們。教師講述,故事中出現一個好聽的詞語,出示:沒精打采。什么是沒精打采?用動作表示一下。七只小猴該怎么辦呢?有什么好辦法逃出去?出示PPT6,教師講述,又出現一個好聽的詞語:干勁十足。什么是干勁十足,他和沒精打采有什么關系?小猴們本來是沒精打采的,為什么突然間干勁十足了呢?怪獸上當了嗎?

  4、出示PPT7,怪獸看到了什么警示牌?他會怎么做呢?出示PPT8、9,最后怪獸怎么樣了?七只小猴終于戰勝了怪獸!

  5、出示PPT10,教師講述后提問:這次小猴會怎么做呢?這個答案藏在我們的故事里,聽完故事就知道了。這次小猴有沒有按照警示牌做?表揚他們。

 。ㄈ┙涣鏖喿x故事后的感受。

  1、教師:讀完故事,你們有沒有覺得奇怪的地方?大樹下的大口袋和牌子是誰放的呢?放在那里做什么?大木桶旁邊的牌子又是誰放的?放在那里做什么?

  2、你喜歡這個故事嗎?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為什么?

  3、你喜歡猴子嗎,為什么?

  (四)結束,延伸。

  這個好聽的故事在小朋友的書上也有,下課后我們去讀一讀這個故事,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

  2、活動中會聽信號按要求活動。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制作雪花。

  幼兒按意愿將紙(如掛歷、報紙、美工活動剩下的邊料)剪成或撕成各種長條或花邊,當作"雪花",每人自制若干。

  2、教師使用的籮筐、鈴鼓等。

  活動過程:

  1、開展游戲"雪花飄飄"。

 。1)每個幼兒向上縱跳的同時,將"雪花"拋向空中,然后盡力接住。比一比誰拋得高、接得準、接住的次數多。

 。2)幼兒自由結伴,一人拋"雪花",一人接,然后互換角色進行游戲,看誰拋得高、接住的次數多。

  教師注意觀察體力教弱的幼兒,與其結伴游戲,鼓勵他們用力向上拋。

  2、師幼共同開展游戲"風兒與雪花"。

 。1)幼兒手持自制雪花,扮"小雪花",教師扮"風婆婆"或"風爺爺",搖動鈴鼓。引導幼兒根據鈴鼓聲的速度、音量變化,在場地內慢跑、快跑、快走,隨著漸弱的鈴鼓聲慢慢原地蹲下來。

  (2)幼兒熟悉游戲后,可請個別幼兒扮"風婆婆"或"風爺爺",幼兒繼續游戲。

  3、組織幼兒玩"掃雪花"的游戲。

  教師扮"掃雪人",幼兒扮"小雪花"。掃到哪片"小雪花",哪個幼兒就把自己的雪花放在籮筐內,留作下次用。

  活動反思:

  今天的語言活動《雪花》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在活動開始我就播放了動畫,孩子們聽得可認真了,整個故事內容幼兒基本上都能理解,在分角色扮演這個環節,幼兒參加的積極性也都很高,不知不覺中活動還算順利。只是對于有關雪的一些特性,孩子們還不太清楚,有的幼兒覺得雪是有味道的,可惜現在這邊還沒下雪,不能讓幼兒自己去吃一吃雪到底是什么味道,只能通過我的描述來了解雪,但是幼兒并不能真正了解。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及反思06-09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幼兒園大班教案11-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黄A∨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videos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亚洲中文精品有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