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4-07-28 08:48:29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知道鵪鶉蛋在鹽水中能浮起來。

  2、學習用猜測、實驗、觀察、比較的方法進行驗證,進一步感知鵪鶉蛋在清水和鹽水中的不同。

  3、知道要真實地記錄自己看見的東西。

  活動準備:

  透明塑料杯如干個藍色、紅色瓶子(鵪鶉蛋、水、鹽、記錄表)攪棒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今天,我們要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我這里有一個蛋寶寶和一瓶水,猜猜看如果把這個蛋寶寶放在水里,會怎樣呢?"(出示實驗的材料,直接揭示課題并質疑,一下子激起了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出示表格并介紹"請你們先猜一猜,把你猜的結果記錄在問號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里。再把動手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小手標記旁邊的藍色瓶子里。"(把整個記錄表格先完整地講解了,然后再指導幼兒先猜想了記錄,再進行實驗記錄,這樣效果就比較好,幼兒基本上都掌握了這樣的記錄方法。)

  三、幼兒操作記錄四、簡單小結幼兒記錄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通過比較讓幼兒明白猜想和結果不一定是一致的。)

  五、引出新的實驗課題

  1、"剛才小朋友將蛋寶寶放在藍色的清水瓶子里,發現蛋寶寶是沉在水底的,現在再給你們一個紅色的瓶子,還有一小杯鹽,怎樣讓紅色瓶子里的水變成鹽水呢?"(這里沒有直接出示鹽水,而讓幼兒自己來制作鹽水,給幼兒一個運用生活經驗的機會,并且可以觀察到鹽溶解的過程。)

  2、幼兒操作,將清水變成鹽水。

  3、"如果把蛋寶寶放在鹽水里,蛋寶寶會怎樣?請你們先猜一猜,還是將你們猜的結果記錄在問號旁邊的紅色瓶子里,再去做實驗,然后把結果記錄在小手旁邊的紅色瓶子里。"

  六、小結幼兒記錄結果。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記錄表,"你猜的是怎樣,結果又是怎樣呢?"(在上一次的記錄中,還是有個別幼兒出了點差錯,在第二次的記錄中,幼兒全部都記錄正確了。)

  七、總結,活動延伸

  1、"剛才,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蛋寶寶放在清水和鹽水里有什么不一樣?"(將幼兒所做的兩種實驗結果展示出來,進行總結,讓幼兒在視覺上再次用語言來表述,加深概念,也為下一步進行經驗的遷移作鋪墊。)2、出示兩瓶水:一瓶鹽水,一瓶清水"猜猜看哪瓶是鹽水,那瓶是清水,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這里讓幼兒充分想象,可以說出不同種區分的方法,可能幼兒對這方面經驗不多,基本上幼兒沒能說出多種方法來,不過有了上一個環節的鋪墊幼兒還是說出了用蛋寶寶放在兩杯水中以沉浮來分辨清水和鹽水,我覺得幼兒能想到用這個方法說明他們已經有了這個經驗。)3、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東西放在清水里沉下去,放在鹽水里卻會浮起來?請你們回家后試一試,再把你發現的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通過“圖形分家”的操作活動,繼續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片的顏色或形狀或大小等特征進行多次分類的方法。

  2、 發展幼兒觀察比較、積極思維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重點與難點:

  用語言進行多維的命名。

  三、活動準備:

  教師:大轉盤一個,圖形操作材料一套。

  幼兒:人手一份圖形操作材料。

  四、活動過程:

 。ㄒ唬、初次嘗試游戲“圖形寶寶分家”

  1、 觀察分類材料:看看盤子里有些什么?(有許多圖形寶寶)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分家家”的游戲。

  2、 交代游戲名稱與規則:

  師:圖形的家在哪里?(處示盤子)分成幾家?(兩家)

  師:分的時候有要求,把相同的寶寶放一家,等一會兒把老師給你的圖形寶寶分完,分好了取個名字記在心里,待會兒告訴老師。

  3、 幼兒操作“給圖形寶寶分家”。

  4、 討論:你們是怎么分的?

 。ㄕ垘孜挥變鹤呱蟻恚瑤煄推洳僮鹘Y果貼出來)和他一樣的有沒有?

  小結:分家家,可以根據圖形的顏色來分成兩家,可以根據形狀分成兩家,還可以根據大小分成兩家。你們還想再試一次嗎?

 。ǘ、再次嘗試:

  1、 要求:等一會兒分家家的時候要求不一樣了,再取兩個好聽的名字,要和現在的名字不一樣。

  2、 幼兒操作提示: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要分的不一樣。

  3、 討論:第一次怎么分的.,第二次怎么分的?(請1-2名幼兒)

  請幼兒和旁邊的幼兒相互講講自己分的結果。

 。ㄈ、提高嘗試:游戲“大轉盤”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好看的圖形。(

  師分盤子)請你們用小眼睛看,誰的小眼睛亮?看看這些圖形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形狀、顏色、大。

  1、 師:老師要和你們玩大轉盤的游戲,我們要和電視里的叔叔阿姨一樣看標記拿獎品,轉盤上的針指向哪個圖形,就請你拿一個和它一樣的。我們先來試試:“快樂大轉盤,大家一起玩。”看看,請你拿什么樣的圖形呀?(幼兒集體進行3-4次)

  2、 進行比賽:看誰拿得又快又對?

  3、 增加難度:看看這個轉盤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大。┠男┐,哪些?

  拿好了舉在手里

  4、 比賽:四個人一個隊,小羊、小兔、小猴、小熊,哪一個隊的小朋友都拿得又快又對,老師送你一朵小紅花。(還要幫隊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檢查一下,有沒有拿錯的)反復嘗試4-5遍。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玩了圖形寶寶分家的游戲和大轉盤的游戲,你們還想玩嗎?(告訴幼兒以后再玩)。

  評析:

  活動過程中,教師思路清晰,很有條理,這對于一位新教師是難能可貴的。

  第一個游戲建議教師在材料的提供上應給幼兒再多幾份,讓孩子能保留操作痕跡,同時便于幼兒比較后找出新的分類方法,也便于教師幫助幼兒總結歸納幾種不同的方法。

  第二個游戲“快樂大轉盤”,在幼兒對圖形一個特征有明顯感知的基礎上,教師及時取出另一圖形來比較,并提問“取這個行不行”?幫助幼兒發現圖形的二維特征,這個手段用得好,通過自己思維獲得發現比直接引導孩子觀察第二種特征更易于被幼兒接受。不過,建議第二個轉盤設計中作改進,因為出現了“大小”這一第三維特征,所以設計時應有意識地將有大小區別的同形狀的圖形放在一起,便于幼兒觀察、比較、獲得發現。此外,活動中,可在材料及提問方面多注重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要求,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區域工作時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紙杯吸引,他們把紙杯變成機器人,又把紙杯變成很多東西,我看到孩子們對紙杯變化那么感興趣。所以設計這節活動,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進一步探索紙杯的變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想象探索用各種方式或使用各種輔助材料是紙杯變化。

  2、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過程:

  1、用紙杯接一杯水喝,問:我剛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紙杯除了喝水還能干什么呢?

  3、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4、評析。

  5、教師總結:“生活中有很多可變的東西,只要我們愛動腦子,一定會讓更多可變得垃圾變得有用。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動物在奔跑、跳躍、游泳等方面的高超本領。

  2、產生探究動物本領的興趣,樂于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收集關于動物本領的圖片、圖書等資料。

  2、體育活動場景圖1張,不干膠粘紙1張。

  3、《動物的超級本領》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己觀察掛圖,說一說這些動物在干什么并自由模仿。

  2、引導幼兒交流“動物運動之最”。

  鼓勵幼兒介紹自己收集的資料,并互相講一講這些動物中誰最有耐力?誰跳得最高?誰是大力士?誰是最有名的“雜技演員”?

  3、玩游戲“動物本領大比拼”。

 。1)和幼兒一起商討動物運動會的項目,并確定適合不同動物參加的運動項目。如:長跑、跳躍、游泳、舉重、雜技等項目。

 。2)結合幼兒資源包中有關“動物的超級本領”的操作卡,引導幼兒按“比賽項目”對各種動物進行粘貼分類。

  4、教師和幼兒一起交流,初步了解人們運動和動物運動的關系。

 。1)請幼兒想想說說,自己了解人類的哪些運動項目是從動物那兒學來的`。

 。2)教師小結:人們從動物的運動中得到啟發,創造了很多運動項目,如:游泳、拳擊、賽跑、跳遠等。

  5、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搜集有關動物本領方面的圖片或圖書并與同伴交流、分享。

  教學反思:

  每個環節缺乏科學合理的小結,特別是在最后總結動物超級本領與人類的關系時,沒能表達人類的本領還有很多,不僅是模仿學習,能舉出實例會更好。雖然環節之間自然過渡,但是語言組織還是缺乏科學嚴謹性和邏輯性,需要多要斟酌。由于緊張,語速有些過快,操作環節,給幼兒留的時間有些短,沒機會讓幼兒進行充分討論,我會在以后的活動設計中,合理分配時間,爭取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到吹泡和發現秘密的快樂、成功,獲得自信;

  2、在操作活動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探究,并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實驗知道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尖的方的吹泡工具都會吹出圓圓的泡。

  活動重點:

  不同的吹泡工具吹出泡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活動難點:

  觀察并記錄,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活動準備:

  粗細吸管,圓的尖的方的自制吹泡工具,泡泡水,記錄單,抹布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入場,教師吹泡,幼兒玩泡進教室。教師示意幼兒坐好。

  2、探究粗細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

  師:小朋友發現沒,老師剛才用什么工具吹的泡泡?(教師持有吸管的手背后)

  幼:XX。(老師出示吸管驗證幼兒的答案)

  師:老師還有一根(出示備用細吸管)這兩根有什么不一樣?

  幼:XX。

  師:不同粗細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會有什么不一樣呢?請小朋友邊吹泡邊觀察。在椅子下面,輕輕拿出,泡泡水和吸管。

  幼兒吹泡、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教育幼兒,不要把泡泡水灑在地上,衣服上,更不能沾到嘴上。不要沖著伙伴的臉吹。安全、衛生、禮貌教育。)

  師:請小朋友,把吸管收好和泡泡水放回原處。

  師:你兩根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幼:XX。

  師:原來,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

  3、 探究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師:老師還制作了不同樣子的吹泡工具,這是什么樣子的?幼:XX。師:圓圓的吹泡工具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教師用圓吹泡工具吹泡,幼兒觀察)

  幼:XX。

  師:尖尖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子的泡泡?(出示尖的吹泡工具)幼:XX。

  師:方方的呢?(教師出示方的吹泡工具)幼:XX。

  師:(出示記錄紙)老師把吹泡工具的樣子畫在這一列,請小朋友把,猜的'泡泡的樣子,畫在他旁邊這一列。幼兒記錄。

  師:請早記錄完的幼兒把筆收好,回去和小伙伴說說你是怎么記錄的。

  師:請小朋友邊吹邊觀察,把尖的方的工具吹出泡泡的樣子,畫在后面格子里。在椅子后面輕輕取下工具袋。

  幼兒吹泡,觀察。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收好工具,記錄。展示記錄結果,交流(和小伙伴說說你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怎么記錄的。)

  師:你是怎樣記錄的?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

  如有異議,我們再一起觀察驗證,老師吹,幼兒觀察。

  師:哦,原來尖的方的吹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師:快看,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出示PPT)你會發現外面的泡泡更奇妙,來孩子們,我們去外面吹泡泡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借助物體來辨別前后、兩邊等方位。

  2、在游戲中學習完整講述句子,學習方位詞:上下、前后、里外

  活動準備:各種毛絨小動物或頭飾

  活動重點:感知前后、兩邊等方位。

  活動難點:能完整的講述句子。

  活動過程:

  1、初步辨認以自身為中心的方位:

  —“你的'鼻子(耳朵、屁股)在哪里?”(在前面、在后面、在旁邊)

  2、游戲—找方向:

  —“你們做兔寶寶,我來做兔媽媽。我捏捏鼻子你們就到我的前面來;我拍拍屁股你們就到我的后面來;我拉拉耳朵你們就到我身體的兩旁來。好,我們現在來試試吧!

  教師邊拍屁股邊說:

  —“快到我的后面來。”

  依次:邊捏鼻子邊說:快到我的前面來。

  邊拉耳朵邊說:快到我的旁邊來。

  幼兒根據老師的指令行動。

  教師轉身,改變方向,只拉耳朵不說話。

  —“為什么還是拉耳朵,你們要變方向?”

  師生共同小結:改變了方向,旁邊也跟著變了。

  3、游戲—捉迷藏:

  —“動物們在森林里玩捉迷藏游戲,讓我們趕快把它們找出來!”

  請幼兒找出并說出小動物躲藏的準確位置。

  分組游戲:請一半幼兒抱著動物們躲藏,另一半幼兒尋找并說出躲藏地。輪換進行游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彎曲性,了解常見物體彎曲的必要性。

  2、學習觀察彎曲形狀物體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3、體驗彎曲的物體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活動準備

  1、自制眼鏡一副,真正的眼鏡一副。

  2、兩部電話線不一樣的電話機。第一部的電話線是彎彎繞繞的;第二部的電話線是直的。

  3、課件。

  活動過程

  一、實驗一:鏡腿直直。

  1、教師出示兩副眼鏡,請兩個幼兒分別戴上然后與教師一起做游戲。

  (1)咦,這個小朋友的眼鏡為什么一直掉下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這個小朋友的眼鏡為什么不掉下來?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彎腿跟直腿的區別)

  教師:哦,原來直直的鏡腿不能勾住耳朵,容易掉下來;真正的眼鏡有彎彎的鏡腿,能勾住耳朵,不容易掉下來。

  二、實驗二:電話線直直。

  1、教師出示兩部電話機,拿起第一部電話機聽筒,邊做接電話狀,邊走動幾步,使彎繞的電話線伸長。

  2、教師拿起第二部電話機聽筒,邊做接電話狀,邊走動幾步,由于直的`電話線不能伸長,把電話機拖過來掉到地下。

  提問:你們發現什么了?為什么呢?(引導幼兒發現彎彎繞繞的電話線和直直的電話線的區別)

  教師:哦,原來彎彎繞繞的電話線可以伸長,所以我們可以走來走去接電話,用起來很方便;直直的電話線不能伸長,只能在原地接電話,很不方便。

  三、討論:假如它是直的

  1、出示有山、汽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討論:這輛汽車能上山嗎?為什么?

  2、出示圖片(衣架、躺椅……)提問:它是什么形狀的?

  討論:假如它是直的會怎么樣?

  教學反思

  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科學探索活動很感興趣。但是在假設環節中,如“假如蚊香是直的”,我覺得如果有可操作的模型蚊香,幼兒就體會更深了,現在光憑想象效果不佳。但盡管如此,孩子們還是很積極,都能參與到討論中。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一、活動題目:土壤——植物生長的搖籃

  二、活動目標:通過實驗和動手活動,使幼兒感知土壤里有水、空氣、腐爛物等成分和與植物的關系。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及動手操作能力。

  三、適用對象: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三盆土(粘土、壤土、砂土)、挖土的鏟子、衛生紙、可以種植的菜秧、一小盆水、三只盤子、四個紙杯(其中三個杯子杯底扎些小孔,一個杯子裝水)、一只量杯。

  五、活動過程:幼兒提前兩天到種植園,拔出幾棵青菜和小草?匆豢矗参锬懿荒茈x開土?觀察前幾天拔出的青菜和小草。

  (1)青菜和小草都干枯了。

  (2)因為它們的根離開了泥土,離開土壤就會干枯。

  探究的問題:土壤中有什么?用小鏟子挖泥土。

  (1)土壤里有樹根,還有爛了的樹葉。

  (2)土壤里有死蟲子。

  (3)土壤里有蚯蚓、

  輕輕捏捏衛生紙包的泥土。

  (1)紙濕了。(2)泥土里有水分。

  把泥土放入有水的杯子中。

  (1)有氣泡。(2)泥土中有空氣。

  說一說,植物為什么會在土壤里生長?

  (1)植物在土壤里生長,是因為土壤里有肥料。

  (2)因為土壤中有水分和空氣。

  比一比,三種土壤(粘土、砂土、壤土)有什么不同?將三杯土放在三只盤子上,用量杯分別向三杯泥土中澆同樣多的水。

  (1)砂土里的水很快流到下面的盤子里去了。

  (2)壤土里的水只流了一點,其他都被土壤吸收了。

  (3)粘土里的水都在杯口,滲不下去,下面的`盤子里沒有水。

  想一想,植物種在哪一種土壤中,根吸收到的水分和養分最充足?種一種,哪種土壤最適合植物安家?幼兒將青菜秧種在三種土壤中,引導幼兒每天觀察記錄青菜的生長情況。記錄青菜在三種土壤中的生長情況。

  六、注意事項

  1.幼兒取泥土包入衛生紙中時,教師注意引導幼兒選取較濕潤的土。這樣,紙濕的效果較明顯。

  2.幼兒向三杯土澆水時,水不宜多,以防水從杯口溢出流到盤中,影響觀察。

  七、拓展思路啟發幼兒觀察、探索仙人掌為什么能生活在沙漠里,了解不同植物對土壤條件有不同的需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手機》09-2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18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5月色综合色综合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亚洲中 | 中文字幕欧洲另类二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肏屄久久网站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