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11-05 22:21:0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合集6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運用圓形創作造型。

  2、發展幼兒想象力及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各色紙的大大小小的圓。剪刀、糨糊、圓形貼紙、畫紙、磁鐵、彩色等。

  2、幼兒數學用書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起興趣

  教師講故事《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

  二、運用操作法讓幼兒拼圖

  1、教師:請小朋友也當波波,用圓形色紙拼拼貼貼,看可以拼貼出什么造型。

  2、完成后請幼兒欣賞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用圓形拼貼出了什么。

  三、帶領幼兒打開《我的數學》第一頁

  啟發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讓幼兒給圓形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再說說圖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四、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境

  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圓的。

  故事:愛畫畫的波波的'故事

  小豬波波畫了好多大大小小的圓,哥哥姐姐看了好久,不知道波波的圓圈是什么,就問波波:“你畫的圓圈是什么呀?”波波說:“這個圓圈里有兩只手,一只長,一只短,從早到晚繞著轉。”哥哥說:“啊,我知道了,是時鐘”,姐姐說:“那這個是什么?”波波說:“它下面還有一條長長的線,要抓好,才不會跑掉”。姐姐說:“喔,是氣球”哥哥姐姐終于知道波波畫什么了。波波又畫了許多圓圈,連肚臍眼的圓都有呢?媽媽說:“波波真是個很棒的畫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手口一致點數,并能按顏色分類。

  2、在說說、玩玩中體驗和點點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課件、紅黃藍圓點衣服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起幼兒興趣師:今天有一個新朋友要來和我們做游戲,睜大眼睛仔細看,是誰來了?

  師:朋友、朋友:快出來!這個圓圓的像太陽一樣的是——"黃點點"(嗨!黃點點好!)過渡:告訴你們這個新朋友他的本領可大了,它有什么大大的本領呢?想知道嗎?它呀!

  會變魔術,它變魔術看過嗎?

  二、黃點點變魔術——從左往右手口一致點數

  1、數量變師:寶貝們我請黃點點來變魔術,看好哦!(點點點,變變變)提問:一個黃點點變成了幾個黃點點?你怎么知道是三個的?

  小結:從左往右數,一個黃點點變成了三個黃點點。

  2、顏色變過渡:黃點點還要繼續變魔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黃點點還會怎么變?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小結:點點點、變變變,黃點點變成了一個紅點、一個黃點、一個藍點啦。

  三、點點找朋友——從上往下手口一致點數

  1、黃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好幾個黃點點也來來我們一起玩,看看,一個有幾個黃點點?(老師操作、引導幼兒手口一致點數)小結:從上往下數,一共來了4個黃點點。

  2、紅點點找朋友。

  提問:還有幾個紅點點也來了,誰來把他們請出來。(幼兒操作)來了幾個紅點點?(手口一致點數)小結:一共有4個紅點點。

  3、藍點點找朋友。

  提問:只有藍點點的朋友還沒來,一共需要幾個藍點點,才能和紅點點黃點點一樣多?誰來試一試?(幼兒操作)小結:我們還需要3個藍點點,就能和黃點點紅點點一樣多,都是四個。(手口一致點數)

  三、變成點點做游戲——嘗試按顏色分類,體驗游戲的快樂

  1、排排隊。

  要求:點點們排隊啦,我們怎么排?(幼兒根據變化及自己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幼兒穿上點點衣,介紹:我是紅/黃/藍點點。)

  小結:紅點點一排,黃點點一排,藍點點一排,同種顏色的點點排在一起。

  2、找點點。

  要求:咦,天黑啦,點點去哪兒啦,你能找到他們嗎?

  3、做游戲。

  要求:跟著屏幕上的點點一起做游戲。

  4、小點點乘火車(離場)。

  要求:點點們去找新朋友啦,趕快上火車?你站在哪里?(幼兒根據畫面變化及自己和同伴身上點點的'顏色嘗試排隊)

  小結:原來同種顏色的朋友在一起真開心。

  結束語:讓我們也開著火車一起去教室找找一樣顏色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標記將物體樹葉分類擺放。

  2、能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初步體驗大小符號特征的意義。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卡

  2、大樹和小樹各一棵學具準備:哭臉和笑臉各二份,大小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樹葉,說樹葉大小。

  1、比較樹葉大小出示一片大樹葉。

  教師:瞧,今天我們班里誰來了?

  再出示一片小樹葉

  教師:又來了誰?

  我給樹葉送標記,給大樹葉送大標記,給小樹葉送小標記。

  2、認識大小標記出示大標記

  教師:有一個大大的人,而且兩臂張開,兩腳分開。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樣子。

  (幼兒按照標記上大人的樣子做動作)。

  再出示小標記。

  教師:小標記上人的樣子,兩手向下伸出,兩腳并攏。

  (幼兒按照小標記上人的樣子做動作)。

  二、找樹媽媽“分樹葉”

  1、游戲”分樹葉”

  教師:樹葉怎么到我們教室里來的呢? (讓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噢!原來呀秋天到了,樹葉慢慢得變黃了,從樹上一片片掉落下來,

  小朋友們利用星期天去撿的`,然后把它帶到了教室里。但這些樹葉寶寶感到高興嗎?

  (教師反過來出示哭的大樹葉和小樹葉)

  看:樹葉寶寶怎么啦?

  教師:為什么哭呢?

  教師:對呀!樹葉寶寶離開了家,離開了媽媽,離開了它們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

  那我們來做個有愛心的人,幫助他們找媽媽好嗎?

  2、看標記:

  出示兩棵樹媽媽(一大一小,并且貼有大小標記)。

  教師:那誰是小樹葉的媽媽呢?他們有標記嗎?

  3、復習大小標記。

  4、送樹葉回家:

  (1)教師示范送小樹葉到有小標記的樹媽媽那里。

  提問:大樹葉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師:瞧,樹媽媽還在哭呢?原來它還有許多的孩子沒找到家呢, 我們來幫幫忙吧!

  音樂播放,幼兒集體活動。(為大小樹葉找媽媽)

  (3)找出錯的地方:

  教師:來幫樹媽媽找找看,有沒有孩子找錯了媽媽。

  請個別幼兒幫助糾正。同時教師變樹媽媽的臉為變成笑臉。

  三、送圓形寶寶回家

  教師出示許多大大小小圓形圖片,請幼兒每人拿一個按大小標記將它們送回"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顆大樹(樹干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2、幼兒每人一個盒子,里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一、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么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里(老師指著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里?黃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里?綠樹葉寶寶在哪里?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重復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里面放2—4片樹葉。

  活動目標:

  1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計算活動是一門比較枯燥和抽象的學科,為了能讓孩子對所學的知識掌握的更好,我們必須抓住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們喜歡什么?愛好什么?在一次偶然動畫片活動時間,孩子們對白雪公主之類的動畫片興趣濃厚,尤其是它們住的城堡、宮殿,幻想自己也能住在其中,于是我設計了《學習2的加法》這節活動,讓幼兒動手操作,邊拿邊說,實現其滿足感,為幼兒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間。

  同時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能讓幼兒感受和體驗計算的樂趣,并選擇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保護了幼兒自主發現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列出得數是2的加法算式,理解加號、等于號的含義。

  2、感知加法算式所表達的數量關系。

  3、在活動中體驗游戲的愉悅,提高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城堡圖一幅(三層)第一層:魚塘第二層:花園第三層:水果店

  (1條熱帶魚+1條金魚=1條熱帶魚1條金魚)圖一幅

  2、幼兒操作材料(+、=40個,數字1、1、2各40張)、水果用具若干(每名幼兒兩種)、水果購物券84張

  知識準備:幼兒會以游戲的方式進行2的組成

  教學過程:

  一、開火車游戲:復習2的組成

  “小朋友,今天有一個國王要請我們到他的城堡里去做客,我們快快乘上2次列車出發吧,嗚嗚嗚,火車來嘍!”

  師:“嘿嘿,我的火車1點開,你的火車幾點開?”

  幼:“嘿嘿,你的火車1點開,我的火車也是1點開。”

  二、登城堡,看圖學習2的加法

  1、創設情境(1)“小朋友,看城堡王國到了,(出示城堡圖)國王的城堡一共有幾層?(三層)國王聽說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要考考我們,問題就在城堡里,我們快來登城堡吧。”

  “看,第一層城堡,有什么呀?(魚)有幾條魚?(1條)今天我們也帶來了1條魚送給國王,我們把它放進去,現在城堡里有幾條魚?(2條)噢,原來1條魚添上1條我們的魚變成了2條魚(教師語氣慢)誰再來說一說(請3-4名幼兒來說一說)

  (2)理解“+、=”

  “那我們用一個符號把它們合起來(出示+)你認識它嗎?(認識的幼兒給予表揚)

  ‘+’的用處可大了,它要把 1條魚和1條我們的魚合起來,我們把它放在中間,誰來找一找它的位置(請1名幼兒到黑板上來操作),加號是什么意思來?(幾名幼兒回答后,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

  小結:加號它把前面的數和后面的數合在一起,它的位置放中間。

  “現在前面是幾條魚(2條)我們把前面的魚放在這個方格里,后面的魚放在另一個方格里,小朋友仔細看,你發現了什么小秘密?”(一樣多)

  “也就是相等,我們也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它的名字叫‘等于號’,誰來找找它的位置?(請幼兒來試一試)你來說說‘=’有什么意思?”

  小結:等于號前面兩個數的結果和后面的數是相等的。

  “現在我們把小魚都用數字來表示,也要用上‘+’‘=’,誰來試一試?(1+1=2)他用數字擺出了一個算式,你能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思嗎?(讓幼兒說一說)

  (3)幼兒動手操作

  “小朋友太厲害了,我們快去看看第二層城堡吧,有什么呀?(花)有幾種花?(1種花)國王為了歡迎我們,又派人去買了1種花來打扮他的花園,問問現在花園里一共有幾種花?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用一個算式告訴我你的結果,算式中要有數字1、1、2,記得用上‘+、=’,列出式子后放在位上不動。”

  (4)分享、交流

  “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請個別幼兒來說一說)現在老師給你2分鐘的時間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是怎樣擺的。”

  三、內化遷移——游戲:買水果

  “國王說,這些小客人真聰明,現在國王要請小朋友用桌子上的水果券到我這兒來換水果吃,每個小客人兩張水果券,一張水果券換一種水果,現在小客人可以去換水果吃了。”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和發現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狀的餅干,能按形狀對餅干進行分類。

  2.會用視覺、觸覺等感官感知餅干的形狀。

  3.樂于參加數學活動,能夠邊送餅干邊講述"給你吃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餅干"。

  活動準備:

  1.餅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餅干的小包裝)若干,食品盤子5-6個。

  2.幾何圖形若干(幼兒用書第7頁),小盤子若干(每個盤子里有3-4個幾何圖形片),瓶子寶寶(雪碧瓶子制作的瓶寶寶或紙箱做得,嘴巴分別是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若干。

  3.活動前請幼兒將手洗干凈。

  活動重點

  能按形狀對餅干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樂于參加數學活動,能夠邊送餅干邊講述"給你吃圓形(正方形、三角形)餅干"。

  活動過程

  一、認認、嘗嘗餅干。

  1、教師出示有小包裝餅干的盤子。

  教師:瞧,這個盤子里有許多好吃的餅干,請每人拿一袋餅干,摸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形狀的餅干。

  2、教師:餅干寶寶真多呀!看看餅干寶寶長得 一樣嗎?(鼓勵幼兒打開小包裝餅干,仔細觀察)

  3、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餅干有各種各樣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圓形,有正方形……

  4、教師:聞一聞,餅干香不香?嘗一嘗,餅干是什么味道的?餅干吃在嘴巴里有什么變化?

  二、瓶寶寶來做客--幼兒觀察瓶寶寶嘴巴的形狀。

  教師出示瓶寶寶。

  教師:我們班來了許多可愛的瓶寶寶,看看這些瓶寶寶有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引導幼兒觀察瓶寶寶,發現瓶寶寶嘴巴的形狀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

  三、瓶寶寶吃"餅干"--按形狀分圖形片

  1、觀察"餅干"。

  教師出示圖形片:瓶寶寶肚子餓了,我們一起喂它們吃"餅干吧"!這是瓶寶寶吃的"餅干",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這些"餅干"是什么形狀的?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餅干"有圓形的,還有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引導幼兒摸一摸"餅干",著重讓其感受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2、一起喂瓶寶寶吃"餅干"。

  請幼兒自主地選取一個小盤子和幾塊餅干,引導幼兒根據瓶寶寶的嘴巴形狀,喂其吃相同形狀的"餅干"。

  鼓勵幼兒邊喂邊說:瓶寶寶,給你吃ⅩⅩ餅干。(提醒幼兒把小盤子里各種形狀的"餅干"喂完)

  小結:小朋友我們到走廊上找找有沒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物體。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1-09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09-2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優秀09-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瓢蟲》04-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02-0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實用]06-1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薦]07-25

(熱)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形狀》02-2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日本人成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中出在线 |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