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夏天到來了,天氣越來越熱,在進行戶外活動時如果天氣熱,我們會酌情的縮短在戶外的時間,天氣的炎熱,有的孩子會出汗并且會心情煩躁,有的孩子在家中中午不聽家人的勸告往外跑。通過本次活動目的是讓他們了解到夏天的天氣和感受到太陽的火辣,懂得幾種防曬的方法,使孩子們愉快地度過炎熱的夏天。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感受太陽的火辣,嘗試仿編兒歌。
2、初步了解幾種夏天防曬、保護皮膚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一個做成太陽狀的刷子道具。
2、《夏天防曬好方法》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出活動主題。
紅紅的臉蛋掛天上,又大又圓照四方,它讓萬物來生長,豐收需要它幫忙。
2、感受夏天太陽的火辣。
(1)談話: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了?(夏天來到了)如果你站在外邊太陽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很熱)你還發現太陽照在什么地方?(照在買菜的人身上、照在汽車上、照在蓋房子的人身上等)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3、請幼兒欣賞詩歌《夏天的太陽很頑皮》,感知太陽的熱量。
(1)出示太陽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夏天的太陽很頑皮,像把紅刷子,到處找人刷,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它刷到了那些人?
(2)教師一邊演示教具,一邊朗誦兒歌《夏天的太陽很頑皮》。
提問:詩歌中夏天的太陽究竟把誰刷得火辣辣的呢?
(3)教師演示教具,幼兒根據詩歌做動作(比如:游泳、爬上、騎車等)
(4)一名幼兒演示教具,其他幼兒邊做各種動作邊說詩歌。
4、引導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加以想象性描述,進行仿編詩歌。
提問:夏天的太陽還會把誰刷得火辣辣的呢?(教師整理后)夏天的太陽很頑皮,拿把紅刷子,到處找人刷。
刷刷蓋房的人,刷刷買菜的人,刷刷種地的'人,刷刷割麥子的人。
5、室外體驗太陽的炎熱。
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空地上,和幼兒在太陽底下站立一會兒。(在陽光下活動應控制時間,不能太久。)教師將兒歌中的角色變成幼兒的名字或幼兒身體的某一部位。如:刷刷***,刷的***火辣辣;或刷刷小朋友的頭頂,刷的頭頂火辣辣等。
6、了解幾種夏天防曬、保護皮膚的方法。
(1)引導幼兒討論:
提問:剛才你在外面感覺怎么樣?(曬得火辣辣的)如果站的時間長了會怎么樣?(曬壞皮膚)
(2)夏天應該怎樣防曬、保護皮膚。
啟發幼兒說一說:夏天天氣很熱,太陽火辣辣的,怎樣才能防曬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自由回答。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說一說夏天防曬都有什么好方法?
教師小結:躲在樹蔭下、中午太熱的時候最好不要出去、戴帽子、口罩、打遮陽傘、擦防曬霜等。
結束部分:請幼兒回家把詩歌說給媽媽聽。
【活動反思】
因為夏天的炎熱孩子們在太陽下都能感受到,所以能夠較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詩歌時,孩子們邊做動作邊說非常的感興趣,特別是最后一句:“火辣辣的,”孩子們一起扭動著身體非常喜歡做這一動作,仿編詩歌時孩子們說的很豐富,不但發散了幼兒的思維,使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對怎樣進行防曬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對度過夏天有很大的幫助。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3以內的實物,懂得最后一個數,代表所屬物品的總數。
2、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小熊、小兔、小貓、小狗頭飾,一個生日蛋糕、五份生日禮物盒
學具:糖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到導入課堂
教師: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們來一起看看都有誰來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情景一:小兔來了
小兔敲門:咚咚咚
教師:我們來看一看誰來了?(小兔)
小兔:小熊你好,見到你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只小兔,你是怎么知道的`?(用眼睛看到的)劉老師還有一個辦法,我們來“數一數”,拿出食指數一數。
教師:小兔今天還帶來神秘的禮物送給小熊呢!
小兔:今天是你的生日,祝你生日快樂!(把禮物送給小熊)
小熊:謝謝你。
教師:小兔送給小熊什么生日禮物?送了幾個?我們來數一數?
情景二:小貓來了
小貓:喵喵喵,(輕輕的走來)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
教師:原來是小貓來了,來了幾只小貓呢?(兩只)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1,2.來了兩只小貓,數到最后一個數是它的總數,我們數數的時候是12的數,說出它的總數的時候是用兩只表示。
教師:每只小動物給小熊帶來了一份生日禮物,那兩只小貓帶來了幾分生日禮物?(引導幼兒說一說)我們一一看。
小貓:小熊,送給你,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我們來“數一數”小貓帶了了幾分生日禮物。
情景三:小狗來了
小狗:旺旺旺,小熊你好,見到你們真高興。
小熊:歡迎你來我家做客。
教師:來了幾只小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數一數)三只小狗那他們帶來了幾份生日禮物?我們一一看。
小狗:小熊,祝你生日快樂。
小熊:謝謝你們的禮物。
教師引導幼兒數一數。
二、讓幼兒動手點數禮物,把禮物送給小熊
教師:你們想不想參加小熊的生日會?(想)那我們也像小動物一樣,帶著禮物參加小熊的生日會。劉老師也給你們每人準備了禮物讓你們送給小熊,現在我們拿出來看一看數一數,有什么禮物,有多少?可以跟旁邊好朋友說一說。(讓幼兒拿出放在椅子下面的禮物杯,數一數)
教師:請你說說你的禮物杯里裝著什么禮物,有多少,你是怎么知道?數一數!(請幾個小朋友說一說)
教師:劉老師也給小熊準備了一份禮物,我把它送給小熊。小熊,祝你生日快樂,我把三個糖果送給你。(教師示范送禮物)
三、活動結束,參加小熊的生日會
教師:今天是小熊三歲的生日,我們拿出生日蛋糕,為小熊插上生日蠟燭,三歲生日插幾根生日蠟燭呢?(引導幼兒知道插三根生日蠟燭)
小熊:謝謝你們,我很開心。生日會馬上開始,我們一起出發吧!
教師組織幼兒到外面,邊走邊唱生日歌!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到吹泡和發現秘密的快樂、成功,獲得自信;
2、在操作活動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探究,并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實驗知道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尖的方的吹泡工具都會吹出圓圓的泡。
活動重點:
不同的吹泡工具吹出泡泡的不同點和相同點。
活動難點:
觀察并記錄,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活動準備:
粗細吸管,圓的'尖的方的自制吹泡工具,泡泡水,記錄單,抹布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入場,教師吹泡,幼兒玩泡進教室。教師示意幼兒坐好。
2、探究粗細不同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
師:小朋友發現沒,老師剛才用什么工具吹的泡泡?(教師持有吸管的手背后)
幼:XX。(老師出示吸管驗證幼兒的答案)
師:老師還有一根(出示備用細吸管)這兩根有什么不一樣?
幼:XX。
師:不同粗細的吸管,吹出的泡泡會有什么不一樣呢?請小朋友邊吹泡邊觀察。在椅子下面,輕輕拿出,泡泡水和吸管。
幼兒吹泡、觀察、討論。教師巡回指導。(教育幼兒,不要把泡泡水灑在地上,衣服上,更不能沾到嘴上。不要沖著伙伴的臉吹。安全、衛生、禮貌教育。)
師:請小朋友,把吸管收好和泡泡水放回原處。
師:你兩根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樣?(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幼:XX。
師:原來,粗吸管容易吹出大泡,細吸管容易吹出小泡。
3、 探究尖的方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的泡泡。
師:老師還制作了不同樣子的吹泡工具,這是什么樣子的?幼:XX。師:圓圓的吹泡工具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教師用圓吹泡工具吹泡,幼兒觀察)
幼:XX。
師:尖尖的吹泡工具會吹出什么樣子的泡泡?(出示尖的吹泡工具)幼:XX。
師:方方的呢?(教師出示方的吹泡工具)幼:XX。
師:(出示記錄紙)老師把吹泡工具的樣子畫在這一列,請小朋友把,猜的泡泡的樣子,畫在他旁邊這一列。幼兒記錄。
師:請早記錄完的幼兒把筆收好,回去和小伙伴說說你是怎么記錄的。
師:請小朋友邊吹邊觀察,把尖的方的工具吹出泡泡的樣子,畫在后面格子里。在椅子后面輕輕取下工具袋。
幼兒吹泡,觀察。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收好工具,記錄。展示記錄結果,交流(和小伙伴說說你吹出了什么樣的泡泡,怎么記錄的。)
師:你是怎樣記錄的?
幼:XX。
師:誰還有不同發現?
如有異議,我們再一起觀察驗證,老師吹,幼兒觀察。
師:哦,原來尖的方的吹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活動延伸:
師:快看,這么多漂亮的泡泡。(出示PPT)你會發現外面的泡泡更奇妙,來孩子們,我們去外面吹泡泡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說一說、做一做等一系列活動,讓幼兒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知道屁是怎么形成的。
2、引導幼兒說出飲食中容易放屁的食物,以及放屁時應注意的禮儀。
3、鼓勵幼兒學會與同伴共同探討研究問題,體驗合作的快樂。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氣球五只、裝滿水的透明水缸五只。
2、《放屁》教學掛圖、臭鼬鼠圖片。
3、幼兒圍坐成弧形,桌子圍在教室旁邊(實驗操作時用)。
活動過程:
1、教師設置懸疑,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捏著鼻子說:“呀!怎么這么臭啊?誰放屁了呀?”
(2)“你放過屁嗎?你知道我們為什么會放屁嗎?”(幼兒討論猜測)
2、出示掛圖,讓幼兒了解放屁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以及放屁是怎樣形成的。
“我們人人都會放屁,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那到底為什么會放屁呢?哦!原來是當我們吃東西時,把周圍的空氣也吞進獨子里了,然后空氣從我們的肛門跑出來,就形成了屁。原來,屁就是我們肚子里的.空氣啊!”
3、實驗操作,觀察放屁的原理。
(1)交代實驗操作要求:
①“瞧!這是什么?(氣球)”
“這氣球就象是我們的肚子,我們把空氣吹進氣球里,然后捏緊氣球口,把手伸進水中,再把手慢慢松開,觀察一下:水中有什么現象?”
②自己自由結合,五人一組,互相輪流合作實驗。
(2)幼兒開始自由結合操作實驗,教師巡視,參與幼兒的談論研究。
4、引導幼兒相互討論,了解哪些東西吃了會容易放屁,哪些東西吃多了,放得屁會比較臭?(幼兒相互討論,教師巡回傾聽,并參與幼兒的討論活動)
(1)放屁還和我們吃的食物有關系哦!你們猜猜看:吃哪些食物會容易放屁呢?
“豆類食品、奶制品、胡蘿卜、面包……”
(2)那吃什么食物放得屁會比較臭呢?
“肉類食品、臭類食品(如:大蒜、洋蔥等)、……”
5、讓幼兒懂得放屁時的禮儀。
“我們每個人都會放屁,所以大家不用緊張和怕難為情。如果憋著不放,我們會感到肚漲和肚子疼哦!那我們要放屁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到旁邊人比較少的地方去放屁,不要在人群中放屁。……)
6、討論,讓幼兒知道人和動物是會放屁的,花草樹木和一些物品等都不會放屁。
“除了我們人會放屁,那還有誰也會放屁呢?”(還有動物)
7、設置懸疑,激發幼兒對下次活動的興趣。
出示臭鼬鼠圖片,提問:
“誰來了?你認識它嗎?”
“它叫臭鼬鼠,它會放屁嗎?”“它的屁可厲害了,有很大的用途哦!你們信嗎?想知道的,我們下次來研究討論吧!”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恐龍生存的三個時期。
2.知道部分恐龍的生存時期。
3.了解展板的意義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重點難點:
1.知道恐龍生存的三個時期。
2.知道部分恐龍的生存時期。
3.了解展板的意義并合作完成展板的制作。
活動準備:
三種不同的顏色的泡沫板或海報紙,較大版面的空墻面,幼兒熟悉的部分恐龍的圖片,生存與各時期的部分恐龍的名稱。
活動過程:
一、展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圖片,了解恐龍生活在地球上的三個時期的名稱及每一個時期恐龍的最要特點。
1.恐龍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地球上,它們存在的時期分為三個階段,你在這張圖上能看出來嗎?
2.第一個時期叫三疊紀,看起來是三個時期里最短的,你們看出來是哪一個色塊了嗎?
3.在三疊紀的晚期出現了恐龍,早期的恐龍是小而輕的。
4.到了侏羅紀,恐龍的種類越來越多了。在侏羅紀晚期,是巨型恐龍最多的.時代。侏羅紀是什么色塊表示的?
二、出示圖片,帶領幼兒一起制作展板。
1.我們分別用什么顏色來表示三疊紀、侏羅紀。
2.它們的大小都一樣嗎?
三、教師將個別較熟悉的恐龍的圖片根據出現的時期張貼到展板上,幫助幼兒學會看、用這個展板。(由于在三疊時期出現的恐龍,幼兒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師可以直接出示幾種恐龍,告知恐龍的名字。)
活動反思:
活動的重點是認識三個時期有代表性的恐龍,通過學習,幼兒基本達到了學習的要求。在組織幼兒討論中因為他們很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所以幼兒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發言。活動的效果比較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區別里外,增加空間知識。
準備:
1.1個菜盤,7個茶杯。
2.紙盒1個,里面裝一個玩具小狗。
3.地上畫圓圈、梯形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出示紙盒,把盒蓋打開,拿起盒子使幼兒能看到里面的小狗,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在盒子里,把小狗拿出來,放在紙盒的旁邊,啟發幼兒說出小狗在盒子外面。告訴幼兒紙盒里也叫紙盒內。幼兒跟著說:小狗在盒子(外)面。
2.出示盤子和杯子,盤子里擺4個杯子,盤子外面擺3個杯子,讓幼兒說出盤子里外各有幾個杯子。
3.指地上的`圓圈,向幼兒解釋,圓把地面分成三部分:圓內、圓外和圓上。請5、6、7個幼兒分別站到圓內、圓外和圓上,讓幼兒說出圓內、圓外和圓上各有幾個人。注意說出里外。按口令,幼兒站到梯形內、梯形外和邊上。讓幼兒說出梯形內、梯形外和邊上各有幾個人。
4.關上房門,引導幼兒說出我們在房子里面玩,讓3個幼兒站到外面,啟發幼兒說出房子外面有3個小朋友。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了解動物不同的生活環境。
學習詩歌,并嘗試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動物”組圖;《小動物的家》詩歌音頻及圖片;《小動物的家》詩歌圖譜。
紙面教具:《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動物”,鼓勵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一說不同動物的家。
我們班來了很多動物朋友,看看都有誰?
這些動物的家在哪里呢?
播放詩歌音頻及圖片《小動物的家》,引導幼兒欣賞詩歌,了解不同動物的家。
動物朋友們給我們編了一首好聽的詩歌,它們的家在哪里呢?答案都藏在詩歌里。
1.播放詩歌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初步理解詩歌。
詩歌里介紹了哪些小動物?它們的家在哪里?
2.再次播放詩歌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用詩歌中的句式回答問題。
清清的.小河是誰的家?
蔚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肥沃的泥土是誰的家?
黑黑的樹洞是誰的家?
茂密的竹林是誰的家?
遼闊的沙漠是誰的家?
播放詩歌音頻及圖譜《小動物的家》,引導幼兒學念詩歌。
1.播放詩歌音頻及圖譜,鼓勵幼兒跟念詩歌。
2.鼓勵幼兒看著圖譜嘗試念出詩歌內容。
3.師幼對念詩歌,教師念上半句,幼兒念下半句,之后輪換。
師幼交流,引導幼兒嘗試根據詩歌句式仿編詩歌。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的家在哪里?
請你把它們編進詩歌里。(如:遼闊的沙漠,是駱駝的家)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科學區投放紙面教具《小動物的家》,鼓勵幼兒將動物與對應的家連線。
2.在美工區投放紙和筆,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動物和它的家畫下來,并用詩歌中的句式描述。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共讀動物相關繪本,進一步了解不同動物的生活環境和習性。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2 、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教學實驗材料:有蓋的罐子若干 、黃豆 報紙 米粒 碗 勺 等
2、 實驗記錄:記錄單、繪畫方式記錄
3、 時間安排:20——30分鐘
活動過程
1 、教師出示裝有東西的罐子,搖一搖。
T、咦,怎么回事?猜猜這個罐子怎么會發出聲音?
C、有東西。
T、有什么東西呢?
2 幼兒猜想,大膽表述
3、介紹制作材料:黃豆、報紙、米粒
T、選擇一種材料裝入罐子,蓋上蓋子,聽聽是什么聲音?要求裝時小心,不把材料灑出來。
4、交流記錄:
T、你用什么材料裝進去,發出什么聲音?
5、游戲:我們一起搖一搖。
請幼兒搖動罐子,聽聽聲音一樣嗎?為什么?
幼兒了解裝的東西不一樣,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6、幼兒再次操作,再次記錄,
做個和第一次不一樣的罐子,裝不一樣的材料。
再次提醒幼兒操作時不把材料灑出來。
7、活動交流:
展示幼兒記錄,鼓勵幼兒大膽交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探索發現玩具汽車在不同材質的橋面上跑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2.通過實驗驗證預測,能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結果。
3.體驗合作探索的快樂。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探索發現玩具汽車在不同材質的橋面上跑動的速度是不一樣的。
通過實驗驗證預測,能用記錄表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反映光滑—粗糙、軟—硬的橋面各若干組(每組橋面上都貼上號),玩具汽車若干輛。
2.幼兒用的實驗記錄表人手一份,全班實驗統計表兩張。
3.已經探索過在相同材料,不同坡度的橋面上,汽車跑下來的速度不同。
活動過程
一、回憶做過的實驗: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
引導幼兒回憶: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是怎樣的?在坡度越大的橋面上跑,汽車跑得怎樣?在坡度越小的橋面上跑,又是怎樣?
二、出示橋面,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1.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2.激發幼兒思考:橋面材料不一樣,那汽車在上面跑,哪輛汽車跑得快呢?
三、幼兒進行預測,并記錄。(先預測一號橋和二號橋,然后預測三號橋和四號橋。)
1.請幼兒猜測并說出理由。
2.幼兒把自己的預測記錄下來。
3.教師記錄幼兒的預測情況。
四、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
1.幼兒兩兩合作進行比較實驗,并對實驗結果客觀記錄。
2.交流實驗情況,教師記錄幼兒實驗結果。
教師:“你是怎么做的實驗?在實驗時你有什么發現?你的實驗與你的預測一樣嗎?”
3.討論:為什么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快?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慢?這是什么原因?
4.教師小結:原來汽車在橋面上跑得快慢與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在比較粗糙的橋面上跑得慢,在比較光滑的橋面上跑得快。它還與橋面的軟硬有關,在比較軟的橋面上跑得慢,在比較硬的橋面上跑得快。
五、結束部分,帶幼兒再次玩玩具汽車,尋找新的發現。
過程描述
第一環節:回憶做過的實驗。
本次活動之前,幼兒已經探究過汽車從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所以,活動一開始,我就引導幼兒回憶上次的實驗結果。引導幼兒說出汽車在不同坡度的橋面上跑下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坡度越大的橋面上跑得越快,在坡度越小的橋面上跑得越慢。
第二環節:出示橋面,比較橋面材料的不同。
在回憶的基礎上,我向幼兒展示新的橋面,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又準備了一些橋面,要請小朋友來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并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小伙伴。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發現這些橋面的坡度是一樣的,但橋面的材料不一樣。1號橋面比較粗糙,2號橋面比較光滑,3號橋面比較軟,4號橋面比較硬。在幼兒發現的基礎上,我又適時提出問題:這些橋面的材料不一樣,那汽車在上面跑,快慢一不一樣呢?激發幼兒動腦思考。
第三環節:幼兒先進行預測,并記錄。
在這一環節中,我先請幼兒預測兩輛汽車同時在1號橋和2號橋上跑,哪輛汽車跑得快?為什么?然后請幼兒把自己的預測記錄下來,認為汽車在橋上跑得快的,打個“√”,認為汽車在橋上跑得慢的,打個“×”。幼兒記錄完后,教師統計幼兒的預測結果。接著再請幼兒預測兩輛汽車同時在3號橋和4號橋上跑,哪輛汽車跑得快?為什么?預測結束后讓幼兒記錄,最后教師進行統計。按照這樣的順序,讓幼兒感覺條理清楚,做事要有一定的順序。
第四環節: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
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首先,我對幼兒提出要求:找自己的好朋友,兩個人合作,可以先到1號、2號橋上試,再到3號、4號橋上試;也可以先到3號、4號橋上試,再到1號、2號橋上試,試完后,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幼兒實驗時,我針對幼兒的實驗情況,及時給予指導。當發現有的組幼兒一人拿一輛汽車實驗,放手的時間有先后,影響實驗結果時,我就引導他們可以讓一個人拿,另一個人觀察,然后交換;當發現有的組只實驗一次時,我就引導孩子多實驗幾次。實驗結束后,組織幼兒交流實驗情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做的實驗,在實驗中發現了什么,和自己的預測是否一樣,并對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在統計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快?有的橋面上的汽車跑得慢?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后,我及時為幼兒梳理經驗,進行小結:原來汽車在橋面上開得快慢與橋面的光滑程度有關,在比較粗糙的橋面上開得慢,在比較光滑的橋面上開得快。它還與橋面的軟硬有關,在比較軟的橋面上開得慢,在比較硬的橋面上開得快。
第五環節:結束部分,帶幼兒再次玩玩具汽車,尋找新的發現。
在這一環節中,我關注到孩子玩汽車意猶未盡,所以帶他們到活動場地上自由玩一玩,尋找新的發現。
活動反思
反思本次活動,我認為有以下的亮點:
1、教材的選擇符合新《綱要》的精神。
小汽車是幼兒經常見到的玩具,也是他們喜歡的玩具。利用常見的玩具開展科學活動,會使幼兒體驗到自己探究的內容比較有意義,會使他們發現和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神奇,領悟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從而產生對周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新《綱要》也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所以,利用玩具汽車開展科學活動是必要的'。根據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為幼兒準備了漂亮的玩具汽車,橋面上還標上號數,打上起跑線,更加激發了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欲望。
2、讓幼兒充分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
對于幼兒來說,科學是一種過程,是一種觀察、思考、操作的過程;科學是一種態度,一種對世界的好奇、探究的態度。因此,我在活動中盡可能的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如:在感受橋面材料的環節,我鼓勵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來感受橋面材料的不同。在預測環節,我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大膽預測并做好記錄。在實驗環節,我針對幼兒的實驗情況,及時給予指導。當發現有的組幼兒一人拿一輛汽車實驗,放手的時間有先后,影響實驗結果時,我就引導他們可以讓一個人拿,另一個人觀察,然后交換;當發現有的組只實驗一次時,我就引導孩子多實驗幾次,然后再做好記錄,處處讓幼兒感受到自己就是一位小科學家。
3、注重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
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方式應該以操作性學習為主。本次活動中我注意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在操作中學、在與材料的互動中學,通過手動、心動、人動獲取相應的科學知識,掌握科學的方法與技能,發展科學的態度與精神。如:在感受橋面材料的環節,在驗證預測的實驗環節,幼兒都積極的動手操作,獲取經驗;在預測環節,幼兒積極動腦,認真思考,為自己的預測尋找知識支撐;在和伙伴的合作中,在和教師的交流中,幼兒都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解決自己的認知沖突,發展自己的科學概念。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蟲基本特征和習性,知道它們都是昆蟲。
2.了解昆蟲和人們的關系,知道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蜻蜓
2.課件:動畫片-蝴蝶
3.課件:正確找出昆蟲的名字
趣味練習
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話題
教師:小朋友,你知道那些昆蟲嗎?請你說一說。
你們想知道這些昆蟲更多的'秘密嗎?
二、觀看動畫片:蝴蝶
1.動畫片中的昆蟲叫什么名字?(蝴蝶)
2.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頭上有什么?數一數有幾隊翅膀?有幾對腳?
蝴蝶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三、ppt課件:蜻蜓
1.還知道哪些昆蟲?
2.觀看各種蜻蜓
蜻蜓長的什么樣子?
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隊翅膀;
腹部一節一節的兩側有氣孔,是呼吸用的。
3.蝴蝶和蜻蜓它們共同的名子叫什么?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名字叫昆蟲。昆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
有些昆蟲(如七星瓢蟲)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如蚊子。)
四、初步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么?
2.昆蟲里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蝴蝶在幼蟲時有吃嫩菜葉等害處,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4.ppt課件--了解蝗蟲
通過觀看了解,蝗蟲是危害莊家的害蟲。
五、討論怎樣對待昆蟲
1.我們該怎樣對待昆蟲里的益蟲和害蟲?
2.我們應該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捉和殺死益蟲。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倒垃圾,
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積聚使害蟲無法生存等。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幼兒園中班06-30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3-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手機》09-20
關于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6-0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范文10-23
肥皂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11-09
(精華)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18
(精)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04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紙》11-1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顏色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