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8-29 15:50:3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范文匯總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排隊游戲

  活動目標:

  1、喜歡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感受規律的存在和美感。

  2、嘗試通過自己的排序活動,體驗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項鏈一串,有規律的事物,幼兒在拉排序方面有生活經驗和開放性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感受規律的存在,發現生活中的'規律,教師出示穿好的一串項鏈,進行提問:

  1、這串項鏈漂亮嗎?為什么?

  2、在項鏈上你還發現了什么?

  3、他是按照什么規律串起來的?如果你來穿你會怎樣穿?

  二、引導幼兒聯想生活中有規律的事物,是幼兒感受到規律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

  1、除了我們的下面互聯有規律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有規律的?

  2、他們是按照什么規律來排的?

  三、幼兒嘗試利用多種材料排序,體驗創造與表現的樂趣。

  1、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這么多東西都是按照一定規律排隊的,那今天我們也來玩排隊的游戲好嗎?(幼兒在教師中任選喜歡的材料為他們排隊,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完成。)

  2、在做之前提問:你為什么這樣排?你是按什么規律來排的?

  3、提示幼兒:如果你的排隊方法很多,怕記不住,可以自己去一張紙把自己的排隊規律記下來。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五、幼兒間相互交流,教師和幼兒有目的的一起參觀有重點進行排序的講解與評價。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4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鞏固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3、體驗幫助小豬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自制教具:三個小拖車,黃香蕉、紅蘋果、大鴨梨卡片各4張,其他磁性教具若干。

  2、《三只小豬》故事掛圖。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組織幼兒,激發學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三只小豬》。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配合掛圖講《三只小豬》的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幫小豬撿水果。

  (1)教師講到“走近一看,原來是黃黃的香蕉!”時,就問幼兒“怎么辦呢?快幫助老大撿到小拖車里吧。”

  (2)教師邊操作卡片,師幼邊共同數“一個、兩個、三個、四個。”

  (3)教師繼續講故事,并引導幼兒幫豬老二撿蘋果,幫豬小弟撿鴨梨,并練習手口一致的點數到4。

  2、幼兒繼續邊看掛圖邊聽故事(第二部分),幫助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

  (1)請幼兒猜想:誰撿的水果最多。

  (2)幼兒操作卡片,比比看誰撿的水果多。

  (3)教師示范并和幼兒共同總結比較的'方法。如 :數一數,數量一樣就是一樣多;一個對一個排排看就知道了。

  3、鞏固練習以及延伸部分。

  充分利用各種磁性教具,讓幼兒進行手口一致的點數。利用小朋友座椅子的游戲,讓幼兒練習比較數量的多少。

  三、結束部分 :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幫助小豬撿水果,幫小豬比較水果的多少,小豬們可高興啦!他們對你們說‘謝謝’你們應該對小豬說什么?對要說‘不客氣’。”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2、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排序方法,并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體驗數學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蘋果樹一棵、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圖片2套、2張有小紅旗標志的操作卡;錄音機及磁帶。

  2、學具:每個幼兒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蘿、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別放入7個盒子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蘋果樹,引導幼兒觀察。

  師:秋天到了,瞧,果園里蘋果樹上的蘋果成熟了,哪個小朋友想來摘蘋果呢?

  2、分別請2位幼兒上來摘蘋果,引導幼兒比較蘋果的大小。

  師:這2個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小?哪一個大?(小的、大的)

  3、教師再摘一個,引導幼兒比較說出最大的。

  師:老師也來摘一個蘋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這個蘋果和他們比一比是怎么樣的?(最大的)

  4、師幼共同小結:3個蘋果大小都不一樣,他們一個小的,一個大的,還有一個是最大的。

  二、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師:這些蘋果想學小朋友們排隊開火車的游戲呢,他們想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請把最小的蘋果當排頭,站在第一個,其它的蘋果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沿著這個小紅旗所指的方向排在這個蘋果的后面,應該先排誰呢?(請1--2位幼兒上來排)

  2、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請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將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邊排邊說: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兒探索從大到小的順序將蘋果進行排序。

  1、繼續出示3個大小不一的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們瞧,這里又摘了幾個蘋果呢?他們也有什么不一樣嗎?(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師介紹排序要求:這一次,這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想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請小朋友繼續在操作卡上試一試,排一排呢!

  3、幼兒操作活動,探索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師指導幼兒邊排邊說:大的--小的--最小的。

  4、請1--2名幼兒上來邊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師幼共同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啊,學會了給3個蘋果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還會一邊排一邊說: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戲:送水果。

  1、介紹送水果的游戲規則:

  師: 送水果前先請小朋友選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兩個好朋友一起比一比3個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排排隊,開著小火車送到我們小三班,好嗎?

  2、幼兒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較并協商按一定順序排隊送水果,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認識序數這個內容,靈活豐富,符合幼兒園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序數教學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數,也有初步的二維空間序數的認識,是對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一些零散的無意識序數感知的整合。我嘗試用情景游戲貫穿的形式,將認識5以內的序數作為教學內容,讓幼兒在輕松愉快地活動中自主探索學習。并能為以后學習10以內的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活動目標:

一、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探索學習的樂趣。

  二、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幫助幼兒在理解序數含義的基礎上,會用序數詞表示5以內物體排列的次序。初步學習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

  活動重點:感知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動難點:用序數詞來表示物體的位置。

  活動準備:

  課件、拼擺火車的操作材料、樓房圖片、動物圖片、水果圖片、游戲車廂等。

  活動過程:

一、幼兒排成一列火車,隨著音樂“火車開了”來到活動場地。

  二、“摸口袋”(內放三種水果),讓幼兒摸一摸,猜一猜里面裝著什么?

  三、看課件,讓幼兒了解秋天哪些水果豐收了,了解水果與堅果的不同。討論“怎樣把水果又快又多又便宜的運到城市來呢?”引出下一環節。

  四、利用拼擺火車的游戲情景,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5的序數。

  1、拼擺火車。讓幼兒說出從車頭方向數“××顏色的車廂排在第幾位?”“第×節車廂是什么顏色的?”

  2、給火車標車廂號。

  3、把水果裝上火車。讓幼兒說出“第×車廂裝的是什么水果?”“××水果裝在第幾節車廂?”

  五、給小動物送水果,進一步增強對序數的認識。

  1、給樓房標樓層號。

  2、幫小動物分房子。說出“××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層住的什么小動物?”

  3、送水果。“我把××水果送給了××小動物,它住在第×層。”

  六、游戲開火車,鞏固幼兒對序數的認識,理解序數的方向性。

  幼兒5人一組“開火車”,站在廢舊紙箱做成的車廂里,每人一節,播放背景音樂《火車開了》。第一遍音樂,“火車”向前開,音樂停止后,幼兒說出自己是第×節車廂。第二遍音樂,“火車”原地轉身往回開,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原來的第五變成了現在的第一,調整車廂,游戲繼續開始。

  七、活動延伸:在生活中鞏固幼兒對序數的認識與運用。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大和小

  【活動目標】

  1、學會目測有明顯大小差異的物體,懂得物體的大小是通過比較來認識的。

  2、通過游戲使

  幼兒

  初步體會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間的轉變,初步發展幼兒的多向思維。

  3、激發幼兒探索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硬紙魚20條(有大小差別)、釣魚竿若干、用大積木圍搭成一個“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裝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單孔、多孔、粗細不一)數量多于幼兒人數,氣球若干。

  3、可變大或變小的食物若干種,如餅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機、大白紙和畫筆,幼兒自帶小時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動過程】

  游戲一:釣魚

  1、每次請一名幼兒來釣魚,要求釣“池塘”中所有魚中最大的一條和最小的`一條。魚釣上來后,分別放在大魚筐和小魚筐里。

  2、嘗試:請幼兒自由地釣魚,仍舊要求釣最大的和最小的魚。

  游戲二:超級比一比。

  1、請幼兒將手放在眼睛前當望遠鏡,大家一起來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將幼兒分成兩組,玩超級比一比的游戲比比誰的鞋子最大?誰的頭最大?誰的嘴巴張得最大?誰的手最大?誰穿的衣服最大?……

  游戲三:大人和小人

  1、

  教師

  講述故事《大人國小人國》。

  2、照片分享:小時候的我……(小手小腳,坐在推車里,不會自己穿衣褲和穿鞋襪、吃飯。)

  3、提問:如果有一天你變大了,你是什么樣的?(個子高了,胖了,力氣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許多的事情,上學等。)

  4、啟發幼兒運用想像力隨意表現身體某部位的變化。將幼兒表現的身體輪廓印

  香在紙上。(可將胳膊伸長,兩腳分開來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腳收緊或綣起來的動作來表示小孩。)

  游戲四:吹氣球

  1、引導幼兒想一想:有哪些能夠變大和變小的物體?

  (游泳圈、氣球、蹦蹦床、折疊床、扇子、被子、雨傘。)

  2、幼兒嘗試讓氣球變大的方法。

  (1)請幾名幼兒用口將氣球吹大。

  (2)用口吹難度太大,可以用氣筒打氣。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讓氣球變小。

  (1)用自己的身體部位(用手戳破、用腳踩爆、用屁股壓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針刺破、用錘子或磚頭砸破、用釘子戳破)

  (3)將綁緊氣球的繩子解開,直接放氣。

  4、幼兒自由地到戶外玩氣球。

  游戲五:食物變變變

  1、大家圍坐在桌前,觀察餅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問:怎樣使食物變大、變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斷、真空包裝、曬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東西變小、變沒有。

  【活動延伸】

  1、繼續收集如望遠鏡、放大鏡、充氣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讓幼兒主動探索以進一步加深對大和小變化的認識。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長變化過程等各種動物的成長資料(書、圖片、錄音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長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潛在的、隱性的游戲。如從“拔河”可了解力氣的大和小、從“獨木橋”可比較膽子的大和小、從“大雨和小雨”可體驗到聲音的大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1-09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春游》02-0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實用]06-14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薦]07-2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09-2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瓢蟲》04-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優秀09-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精品】09-17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分類03-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A∨视频网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AⅤ | 婷婷久久高清国外AV免费 | 久久精品最新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2020天天堂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