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匯總六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參與“小猴找家”這個數學活動時,我班幼兒很快就能按照物體數量的多少進行正向、逆向排序,延伸活動時我帶他們到戶外觀察周圍環境中還有什么樣的序列,操場上早操用的“定點小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他們邊觀察小花的排列順序邊議論紛紛,有的說:“這些小花豎著看,一排就是一種顏色。”有的說:“橫著看就是一朵紅花、一朵黃花接連排著隊。”我園操場的定點小花豎著看一列是一種顏色,橫著看一行就是兩種顏色交替重復出現,這樣的排列順序與幼兒平時接觸到的不太一樣,引發了他們的好奇心。
看著孩子們疑惑不解的樣子,我感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于是,設計了一個關于兩種物體按顏色、形狀等不同特征排序的數學活動,以更好地引導幼兒探究兩種事物按規律排序的特點,促使他們進一步理解什么是有規律的排序。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探索,學會按兩種物體的形狀、顏色特征進行ABAB或AABB式有規律的排序;嘗試根據兩種物體的數量不同,進行ABB式排序。
2.能獨立按物體的兩種特征進行有規律的排序,培養初步的推理能力,增強創造力和審美意識。
3.積極參與排序和裝飾活動,體驗生日舞會中蘊含的溫馨、友愛、愉快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師幼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彩紙做成的大、小蝴蝶結,紅色的菱形、綠色的圓形圖形,綠條紋、紅條紋圖案);幼兒人數一半的未裝飾的紙腰帶和裙子。
2.邀請卡、畫有魚紋排序圖案的生日蛋糕(實物)、PPT、音樂等。
活動過程
1.創設“參加生日舞會”的故事情境,激發幼兒操作的興趣
(1)教師出示一張漂亮的邀請卡,導入:“看,這是什么?”(幼兒觀察卡片并猜想:)“一張邀請卡,這是今天我收到的小貓寄來的漂亮卡片,一起來看看里面寫了什么?”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邀請卡:“親愛的中一班小朋友,我是小花貓,今天是我的3歲生日,想邀請大家來參加生日舞會,希望你們打扮得漂亮點!”
(2)配合出現PPT,小貓的直觀形象和生日會場的溫馨布置讓幼兒感到親切,萌發了參與生日舞會的愿望。
(3)互動討論,回憶已往過生日經歷:“今天小花貓辦了一個生日會,往年你們是怎么過生日的?開過生日舞會嗎?你的生日是幾號呢?和同伴說一說。”
(4)指導語:“參加小貓的生日舞會,我們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點。這里有許多材料,大家看看可以用它們來做什么?”
(5)教師出示紅色的菱形和綠色的圓形彩紙,兩個大兩個小的蝴蝶結,一條未裝飾的彩帶,幼兒觀察并討論。
(6)指導語:“大家想了許多打扮自己的好辦法,等下可以動手慢慢做。現在,我們先用這些材料做一些彩帶幫助小貓美化房間,還可以用彩帶來裝扮自己。老師一個人做太慢了,還沒有全部粘好,小朋友一起來幫忙完成,好不好?”
2.幼兒自由探索用蝴蝶結和幾何圖形進行排序來裝飾彩帶
(1)教師邊出示材料邊提出任務:“小朋友,你們前面有兩個操作筐,一個筐里有大小不同的兩種顏色的蝴蝶結和沒裝飾的彩帶;另一個筐里有形狀不同的兩種顏色的幾何圖形和沒有裝飾的彩帶,我們自己選用蝴蝶結或是圖形來裝飾彩帶吧!看看哪個小朋友裝飾得最漂亮。”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材料裝飾彩帶。
(3)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
①增強幼兒排序時的審美意識:“小朋友想一想怎樣才能裝飾得漂亮呢?”
②多數幼兒會選擇按物體形狀、顏色的不同特征以ABAB方式排序;如果有幼兒出現用AAB或ABB方式排序,也應該給予肯定。
(4)引導幼兒把做好的彩帶粘掛在前面的彩繩上。師幼共同評價誰做的彩帶最好看。
①評價時要求幼兒做到兩點:一是要把彩帶上的排序的方式說出來,比如,“這條彩帶是由紅菱形、綠圓形、紅菱形、綠圓形組成的。”二是要注意用語的準確性,比如,對幾何圖形“菱形”的稱謂要正確。
②讓幼兒評選出自制作品中最美的兩條彩帶,對其排序情況進行點評。
③指導語:“像圖1這樣紅菱形、綠圓形、紅菱形、綠圓形重復出現的排序,我們叫它‘有規律的排序’,這是按形狀和顏色的不同進行ABAB式排列圖形。那么,像圖2這樣的排序,美在哪里?”
(幼兒表述:……)
指導語:“說得真棒。我們一起說第二條彩帶是按‘兩個大紅蝴蝶結、兩個小綠蝴蝶結、兩個大紅蝴蝶結、兩個小綠蝴蝶結’的方式排序的。”“這是按AABB方式排列的。”
④小結:“今天小朋友裝飾的彩帶都很漂亮,多數都是有規律的排序。你們發現了嗎?老師今天準備了一條漂亮的彩裙送給小花貓做生日禮物,大家來看看這條裙子上的花紋是什么樣的,你覺得好看嗎?”
3.教師展示作為小貓禮物的紙質裙子,引導幼兒探索發現按物體數量不同的規律排序
(1)讓幼兒帶著問題觀察裙子的排序規律。
實錄1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我帶來的漂亮裙子上有什么小秘密呢?”
雅雅說:“有紅豎條條和綠豎條條。”
心怡說:“老師,我發現了一條綠、兩條紅、一條綠、兩條紅的豎條條。”
師:“對,這是按照一條綠條紋、兩條紅條紋、一條綠條紋、兩條紅條紋的規律排序的條紋裙子。這個小秘密被發現了,你們真聰明。”
(2)啟發幼兒對比裙子排序方式和剛才的彩帶排序方式有何不同。
實錄2
師:“小朋友發現了嗎?我裙子的條紋排序和剛才的彩帶排序一樣嗎?”
宇奇說:“顏色一樣。”
悠然說:“不一樣,前面的兩種圖案一樣多,但是裙子的紅綠條紋不一樣多,是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
師:“你們說得對,綠條紋比紅條紋多。雖然只有紅綠兩種顏色,但我的裙子是按照紅綠條紋的數量不同排序的,這種排序方式叫ABB式排序。”
(3)個別幼兒自愿上前完成裙子上的`排序,嘗試按ABB方式進行排序。
實錄3
師:“小朋友,我的裙子后面的條紋還沒排滿呢,誰來幫老師按照前面的規律,繼續將這條裙子排滿呢?”(把紙裙子的空白面粘貼在黑板上。)
師:“靜雅小朋友愿意來試試看。可以先從操作筐里拿紅綠條紋紙,按照裙子前面的樣子接著排序。”
靜雅上前操作,師點評。
師:“大家看看,靜雅排得對嗎?嗯,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她試著按照數量不同來排序,成功了。”
4.分組操作,鞏固排序經驗
(1)提出新的任務:“老師還有許多更加漂亮的腰帶和裙子送給小朋友,你們自己打扮得漂亮點去參加小花貓的生日舞會。不過老師還沒裝飾好,想請小朋友來幫幫忙,你們愿意嗎?”
(2)操作要求:“小朋友仔細聽,每組都要裝飾舞會用的腰帶和裙子。在腰帶上有規律地貼菱形和圓形兩種圖形,在裙子上有規律地貼紅條紋和綠條紋兩種圖案。”
(3)教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操作材料,有腰帶、裙子、紅綠條紋等。幼兒分組操作。
(4)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
①強調按照一定的規律粘貼裝飾材料。
②用自己操作筐里的操作材料,輕拿輕放。注意:粘貼的時候要輕輕地按一下,要對準貼,不要貼斜了。
③多余的操作材料要放回操作筐,不要亂扔。
④對能力弱的小朋友,盡量讓其按照ABAB簡單的規律排序,并引導他們借鑒已有掛在繩子上的彩帶圖案進行裝飾。
⑤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美麗而有規律的圖案。
指導語:“小朋友做好了嗎?舉起來給老師看看,請先做好的小朋友和大家分享你的排序規律。”幼兒邊講邊展示評價自己的作品,對富有創造性的排序方式進行表揚。
實錄4
欣悅:“我的腰帶是按一個菱形、一個圓形、一個菱形、一個圓形排序的。”
菲菲:“我裙子是按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排序的。”
師:“我剛才看到大家都裝飾得很漂亮,很有規律,真能干!”
小夢:“我的裙子是按一條紅條紋、兩條綠條紋、一條紅條紋、三條綠條紋、一條紅條紋、四條綠條紋排序的。”
師“小夢說得太棒了,很有創意!認真動腦筋想出來的就是不一樣,很漂亮也有規律,很好。大家可以試試看小夢的這種排序方式,它與我們的排序有不同的美感。”
5.用裝飾的彩帶和裙子打扮自己,分吃蛋糕,感受濃濃的生日會氣息
(1)指導語:“今天我們學習用有規律的排序裝飾漂亮的彩帶、腰帶和裙子,大家做的都很美!只要你們睜大好奇的眼睛,會發現在自己周圍有許多物品都是有規律排序的,也很漂亮。”
指導語:“小花貓的生日舞會馬上開始了,孩子們,系好自己裝飾的腰帶,穿上自己裝飾的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去參加生日舞會吧!”
(2)播放生日歌曲,幼兒用彩帶和紙裙子裝扮自己,體驗美所帶來的愉悅。
(3)教師拿出實物生日蛋糕,與幼兒共享生日會的喜悅。
結束語:“小貓請大家一起吃生日蛋糕,然后去表演區自由跳舞!”
活動延伸
幼兒在音樂聲中,先觀察和表述生日蛋糕上魚紋的排序規律再分吃生日蛋糕,感受參加生日會的喜悅之情。
將材料投放到表演區,讓幼兒體會用自制材進行表演的自豪感。
活動反思
本次數學活動利用小花貓過生日的故事情境,自然地把整個排序活動環節串聯起來,幼兒很感興趣。
活動環節設計層次分明,幼兒操作難度由淺人深。先讓幼兒按兩種物體的形狀和顏色進行排序,再讓幼兒按物體數量的差異進行排序,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按ABAB、AABB、ABB、AAB式進行有規律排序,達到了活動目標。
活動注重整合,在數學活動中滲透了語言領域的獨自語表達訓練和藝術領域的審美教育及社會領域的分享教育,使幼兒得到多方面發展。最后,教師拿出生日蛋糕時,將活動自然推向了高潮,幼兒興奮地吃著蛋糕,體會生日會帶來的喜悅。
專家點評
這是一次成功的排序活動,達到了教育目標。教師創設愉快氛圍吸引幼兒積極參與排序活動并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首先,教師以興奮的神情告訴幼兒小花貓過生日開舞會的信息,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幼兒自由探索裝飾生日禮物及參加生日舞會的衣物。最后,幼兒戴著自己做的裝飾品參加舞會。整個活動過程有序、有趣,幼兒參與度高,氣氛活躍,教師引導也有張有弛,難易結合,較好地達到了活動目的。
從活動中可見,教師注意到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在操作時的差異性需求,在提出任務時兼顧到能力強和能力弱的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由此可見,幼兒教師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應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隨機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生活處處有學問、處處有教育。”教師要善于引導幼兒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序列的美,促進幼兒逐漸形成主動觀察、敢于創新的良好學習品質。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特征進行多次分類,并用數字記錄。
2、使幼兒學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以及結果。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帽子圖、標記卡、數字卡若干,黑色水筆。
2、數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教學活動。
(1)學習用標記分類計數。
出示圖形一
師:圖上有什么?(帽子)
師:一共有幾頂帽子?可以用幾來表示?
師:用什么標記來表示這里記的是帽子?啟發幼兒說出帽子標記。
師:這7頂帽子是一樣的.嗎?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講述,教師和幼兒討論用什么標記來表示。例如:帽子上沒有花的可以在花標記上劃一條斜線表示沒有花。
(2)分類計數。
這些帽子有這么多的地方不一樣,哪每樣有幾個呢?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引導幼兒把數字貼在標記的左面。
(3)小結。
蓋住圖一,現在我們不看這幅圖能不能知道圖上有幾頂什么樣的帽子?每樣有幾頂?
你怎么知道的?(看標記的)
引導幼兒一起看標記來說一說。
二、小組活動。
1、看圖按標記印數字。
2、蓋點子游戲。
3、依照樣子涂色。
4、給數目最多的點子打勾。
三、活動評價。
請個別幼兒上來說說你們是怎么做的,討論做的是否正確。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指出15以內的一排物體中任意一個物體是第幾個。
重點難點:
1.指出15以內的一排物體中任意一個物體是第幾個。
活動準備:
1.掛圖:《第幾個》。
2.《我的數學》第20~21頁。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數一數畫面上一共有幾名小朋友,再通過教師的提問指出小朋友在隊伍的位置。
1.小朋友排成了一排,這里一共有多少名小朋友?
2.老師站在隊伍的最前面,請你從前往后數一數,第三個小朋友是誰?
3.戴眼鏡的`小朋友分別站在隊伍的第幾個?
4.穿點點連衣裙的小朋友站在第幾個?
5.站在隊伍第11個的是哪個小朋友?他長什么樣子?
二、請幼兒打開《我的數學》到第20~21頁,根據書上的問題圈出相應的小朋友。再請幼兒互相就畫面出題,找到畫面中相應的小朋友。
三、教師隨意拿取教室里的物品排成一排,請幼兒互相提問來找到對應的物體。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感知6 以內的數量是中班數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我班幼兒對6
以內的數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尤其是6
的數量。同時在活動中有機的結合了數數方法、復習數字、分類等數學方面的練習,及量詞的學習、合作意識、禮貌與情感教育等其它領域的滲透。讓幼兒獲得較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在創設的情境中,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2、體驗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重點:多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難點:正確感知6 的數量。
三、活動準備:
表示商品的`小圖片,場景布置。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活動情境:為熊媽媽買禮物,激發幼兒活動愿望。
2、引導幼兒按標記乘汽車去超市,并學習用各種動作表示6 以內的數量。
3、指導幼兒購物,感知數量。
以內的數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動主要是在此基礎上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6 以內的數量
(1)打電話形式了解購物要求,個別幼兒示范。(第一次聽鈴聲買相同份數的禮物,第二次買比標記卡數量多一份的禮物。)
(2)幼兒按要求購物并相互交流與檢查。
4、與幼兒一起送禮物,進一步感知數量。
引導幼兒在過路障的過程中感知數量。設置路障:過小河,鉆山洞等。
5、游戲:聽指令或按標記找好朋友給熊媽媽表演節目。
(1)聽指令,按數量找好朋友。
(2)按標記找好朋友。
五、活動體現的最大特色:
運用生活化的游戲內容,讓幼兒在創設的游戲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數學,是一門邏輯學很強的學科,但它又無時不刻在我們的身邊發生:一片樹葉、五只小鳥、馬路邊的廣告牌是方形的、我的紐扣是圓形的……既然它如此貼近我們,我們為何就不能讓孩子主動去發現、去探求其中能自己解答的奧秘?因此,我設計《玩夾子》這活動,讓孩子能在自由擴展的玩當中尋找一些數的規律,知道數字和數量的關系。同時以游戲的形式貫穿活動的各個環節,喻教于樂,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學習點數,正確點數10以內夾子的數量。
2、能按照顏色的不同分類,比較多少,出現相關的數字卡,辨認數字。
3、樂意參與活動,并愿意表達自己的成果。
活動準備:
橘、綠夾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玩夾子
1、介紹游戲規則: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夾子,小朋友愿意怎么玩?
2、幼兒玩夾子:可以夾在衣服上、褲子上、辮子上等等。
二、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1、幼兒自由的數數數看,我們的身上有幾個夾子?
2、個別展示
誰愿意上來數給大家看看。然后告訴大家你一共有幾個夾子?
看看誰的夾子也和他一樣多?
3、相互驗證
相互數數看,你邊上的好朋友一共有幾個夾子?
三、按顏色分類、認識相關的數字。
1、教師示范
小夾子說同一種顏色的'想在一起,你們說該怎么玩?
2、幼兒分類
現在,也把你的小夾子按顏色分開來玩吧。
問:你把夾子請到了什么地方?
有幾個橘色的夾子,有幾個綠色的夾子?請幼兒表達。
四、排列夾子
1、教師示范操作,幼兒尋找規律
2、理解排列,知道排列有基本規律
3、花樣排列
4、幼兒嘗試排列
5、展示并糾正
你的夾子在哪里排隊,是怎么排隊的?
五、收拾整理
請小朋友把綠色的小夾子送到綠色的小筐里,橘黃色的小夾子送到橘黃色的小筐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一、目標
1、感知6以內的基數和序數。
2、通過編小書的活動,發展幼兒思維的聯想力,創造力,觀察力。
二、準備
教師制作圖片4張,各種圖形若干,膠水,白書人手一本,筆,數字卡片
三、過程
(一)引題
談話:
——孩子們好,你們都進來了嗎?我們和各位老師打個招呼。找個位置坐下來。
——我們剛認識,是新朋友,我們來互相介紹一下。我是從三幼凱祥園區來的陳老師,今天由我一個人和大家學習,和我一道來的還有幾位老師,請他們站起來和我們認識一下。和我一道來的有幾位老師?
——現在請小朋友也做個介紹,從右邊開始數第3位孩子你叫什么名字?從右邊開始數第4位孩子你來介紹一下。從右邊開始數第五位孩子是誰?從左邊開始數第2位是誰?……
還有很多小朋友一會兒我們再來認識。
(二)感知序數與基數
1、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陳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圖片,數一數有幾張?
——你最喜歡哪張圖片?集體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有幾個什么形狀,可以用數字幾表示?你認為他像什么?)
——你還喜歡哪張圖片?上面有什么?像什么?
——這張圖片上有幾個什么形狀?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像什么?
——請個小朋友上來介紹一下這張圖片。
2、編制空白的圖片
——這里有兩張圖片怎么什么圖形也沒有呢?你想在上面貼幾個什么形狀?(教師貼)他像什么?
——這張圖片你想貼幾個什么形狀?圖形數量不能超過六個,請一幼兒操作。
3、訂書
剛剛有很多小朋友都發現了這個小數字,大數字與小數字一樣嗎?大數字表是什么意思?(大數字表示圖形的數量)小數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哦,我知道了,我在看書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書本每一頁的右下角都有個數字,我們可不可以把它訂成一本書呢?
——按照什么順序來訂呢?那一張放在最前面好?
小結:現在我們明白了,這個1表示一個圓形,右下角的1表示第一頁,原來
第幾和幾個是有區別的,第幾表示位置,幾個表示數量。
——給書裝上封面封底
——給書取個名字
(三)動手制作
1、幼兒操作
——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用各種圖形編一本屬于自己的書?我早就猜到了,所以我為你們準備好了好了編書的材料。不過在編書之前要聽好我的要求。第一要按照從第1頁到第六頁的順序來給書一頁一頁地編。第二每頁上的圖形數量不能超過六個。第三編好之后馬上做到位置上,如果還有時間和旁邊的朋友說一說你的第一頁貼了幾個圖形,它像什么。當聽到我的`鈴鐺信號馬上回到位置上。聽明白了嗎?
2、請個小朋友為我們介紹一下他的書。說清楚你用幾個圖形編了什么。
結束:我們的小朋友編的書也相當的精彩,我們回教室互相介紹介紹,還要給書取個名字,回家們的爸爸媽媽幫忙寫上。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精】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1-1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熱】11-30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優]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