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和狗一起玩耍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在情景中學習背狗追趕是的正確因對動作。
3、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小狗、大狗和男孩玩偶各一個。
2、邀請陪班教師進行表演。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談話,喚起幼兒關于與狗玩耍的已有經驗。
教師:1)小朋友們,你們 看誰來了?
2)你們喜歡和狗一起玩耍嗎?你是怎么和小狗一起玩的。
2、通過對話,知道和小狗一起玩耍時不能揪狗尾巴,不能打擾狗吃東西。
3、與幼兒共同觀察看教學掛圖,知道大狗追趕時的應對方法。
4、與幼兒共同練習背狗追趕時正確的應對方法。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周圍生活中一些紅色的東西,并學習聯想。
2、感知紅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表示各種意義的紅色圖片;
2、紅精靈禮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尋找紅色,對紅色展開聯想。
引導語:我是喜慶的紅精靈,紅色寶寶喜歡抱在我身上,小朋友找找看你身上有紅色寶寶嗎?
幼兒找一找自己和同伴身上的紅顏色,鞏固對紅色的認識。
二、了解紅色代表的意義。
1、有時候,紅色在說——好高興哦!
(出示PPT花轎圖)
提問:小朋友,猜猜他們在干什么呢?(結婚了,新娘的花轎來了!紅蓋頭、紅花轎、紅衣服,好多紅色呀!心里高興嗎?)
2、有時候,紅色在說——注意,小心一點!
(出示PPT消防車圖)
提問:嗚嗚嗚——前方的車子請讓路,這輛紅色的.車子要去干什么呀?(哦,去救火,紅色的救火用的車子我們叫它“消防車”。)
3、有時候,紅色在說——-好溫暖哦!
(出示PPT爐火、蠟燭圖)
小結:紅色讓我們高興,會提醒我們要小心,還會給我們帶來溫暖,我們一起來對它說聲“謝謝”。
三、紅精靈的禮物。
1、引導語:紅精靈還給我們小朋友送來了好多的禮物,請寶寶找找哪些禮物應該是紅顏色的,請給它們涂上紅色,看看紅精靈一共送了幾個紅顏色的禮物。
2、幼兒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小結:紅精靈真高興,寶寶們把他送的紅顏色的禮物都找出來了,他夸我們小朋友真能干。
四、活動生成及建議。
1、活動中,可充分發揮幼兒的聯想,請幼兒說說還有哪些見過的東西也是紅色的。
2、建議家長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紅色的小玩具帶到幼兒園。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增強上下樓時的安全意識。
2、知道上下樓梯時要遵守一定的規范。
3、了解上下樓的正確方法。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導語:今天是小狗的生日,我們小朋友要到小狗的家里做客,可是小狗的.家在二樓,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小朋友你們知道應該怎樣正確、安全的上下樓嗎?
二、展開
1、請幼兒說一說平時是怎樣上下樓的?
2、老師小結幫助幼兒了解掌握。
小結:小朋友在上下樓梯的時候,不要害怕也不要著急,靠右邊走,眼睛看著前方,右手扶住欄桿,腳踩穩臺階一級一級的向前走。
3、提問:人多的時候應該怎樣上下樓梯呢?(請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人多時要一個跟著一個上下樓,不擁擠,不搶先,上下樓時要考右邊走。
4、老師帶領幼兒練習上下樓,到小狗家送禮物。及時提醒、幫助動作不協調或有不安全行為的幼兒。
三、延伸
1、幼兒集體唱生日歌向小狗表示祝賀。請一名幼兒當"小狗"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小狗與小朋友告別。
2、活動延伸:在平日的活動中隨時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安全活動課很適合小班小朋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在日常幼兒園活動中,還需多進行練習,并用故事、兒歌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逐步掌握更多正確地日常習慣,幫助孩子們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鏡子的用途,知道鏡子能照出人或物體。
2、通過照鏡子和參與照鏡子游戲,感知鏡子中的我,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
3、樂意照鏡子,積極參與照鏡子游戲活動,對用鏡子觀察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見過、并用過鏡子。
2、物質準備:鏡子人手一面。
活動過程:
1、出示鏡子,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瞧!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的?
2、自由擺弄鏡子,探索、感知鏡子的特征。
讓幼兒自主玩一玩,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自己對鏡子的認識。
3、“照鏡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教師:鏡子里有什么?動一動鏡子,你還看見了什么?
教師:瞧一瞧,鏡子里的你是什么樣子的?
讓幼兒照鏡子做各種表情和動作。啟發幼兒說說:照鏡子時,你發現什么?
3、了解鏡子在生活中的.廣泛用途。
教師;你在哪里見過鏡子?還有誰用過鏡子?
4、引導幼兒開展“照鏡子”的游戲活動。
5、想幼兒介紹“照鏡子”游戲的玩法,啟發幼兒想一想: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鏡子里的人,老師做什么,小朋友應該什么?
鼓勵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著老師的動作而變化,感知鏡子里的人和照鏡子人的動作的一致性,體驗照鏡子的快樂。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讓幼兒自由的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初步探索、感知了鏡子的特征。幼兒在這個過程中都非常的感興趣。對著鏡子做著各種各樣的表情和動作,但是讓幼兒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的時候,幼兒還不能表達。最后的“照鏡子”游戲活動讓幼兒模仿老師的動作,跟著老師的動作而變化,通過游戲體驗了照鏡子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大家一起來洗手》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洗手,培養幼兒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2。 培養幼兒從小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學會認真洗手,培養幼兒從小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肥皂,洗手液若干;正確洗手方法的圖片一套;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朗誦兒歌《小手真干凈》導入活動
二。展開
(一)討論
平時是怎樣洗手的?能把手洗干凈嗎?洗手有什么好處?
(二) 看圖片,學洗手
教師帶領幼兒通過看正確洗手的圖片,練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三)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情況下要洗手?如何節約用水?”
三。幼兒動手洗手結束活動
幼兒到盥洗室內,聽老師念《小手真干凈》邊聽邊練習洗手,結束活動
附兒歌:
小手真干凈
擰開龍頭沖沖手,擦擦肥皂搓一搓
搓搓手心和手背,換只小手在搓搓
沖沖沖,沖手心沖沖沖,沖手背
關上龍頭甩三下,擦干手心和手背
小手洗得真干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豐富幼兒的色彩觀,提高其繪畫水平。
2、在線條結構的房子上進行涂色,色彩搭配美觀。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洋房
2、涂色-房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洋房:與幼兒一同觀察并分析結構,以及色彩的搭配。
2.指導幼兒學習選用鮮亮的色彩進行搭配涂色,重點示范色彩漸變。
3.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繪畫姿勢和握筆方法。
指導幼兒在涂背景色的.時候將油畫棒壓平,按照一個方向進行涂色。最后可以再完整的勾畫一遍輪廓,使畫面更清晰。
4.房屋博覽會
幼兒作品展覽,探討那座房子漂亮,說說理由。
5.表揚幼兒在作畫過程中的良好習慣,對完成較好的作品進行適當點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秋葉飛舞飄落的情景,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2、能根據不同的信號,走跑交替做動作。
二、重點與難點
1、了解風和樹葉之間的關系。
2、能根據信號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身體動作。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風姐姐頭飾一個、鈴鼓1個,道具掃帚1把。
2、幼兒事先觀察過風吹小樹和樹葉的情景。
3、錄音機、音樂磁帶若干
四、設計思路
1、小班上學期的幼兒走和跑的動作還分辨不清,在控制身體動作變化方向尚有一定的困難。通過此游戲的玩耍,既豐富了幼兒對于秋天季節的感受;對節奏變化的體驗,又促進了幼兒運動素質特別是平衡能力的提高。
2、老師在組織游戲時,應適當控制幼兒的活動量,小班幼兒不適宜跑得太多。
五、活動流程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和幼兒共同回憶:秋天的樹和樹葉給風吹了以后的情景:樹會搖晃,葉子會飄落下來
(2)念兒歌,模仿小樹長大。
小孩:我是一棵小樹苗,風一吹,雨一灑,慢慢慢慢長大了,變成一棵大樹來。秋風吹來啰,秋風吹來啰。
2、根據信號變化,調整身體動作。
(1)根據教師的語言信號,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扮風姐姐,說:“大風來了,幼兒邊跑邊做樹葉飛舞樣子,說:“刮小風了”,幼兒就慢慢地走說:“龍卷風來了”,幼兒就轉動著跑;說:“風停下來了”,幼兒就下蹲想象做樹葉飄落在地的各種動作。
(2)根據教師手中鈴鼓的`節奏變化,變換身體動作。
教師手中的鈴鼓搖得快,樹葉就在大風中跑。鈴鼓搖得慢,樹葉就在小風中走,鈴鼓啪得響,就代表風停了,小樹葉不動了。
(3)根據教師手中掃帚方向的變化,幼兒變化身體的活動方向教師用掃帚把幼兒扮成的小樹葉掃成一堆。教師不斷變換掃的方向,幼兒須跟著掃帚的變換方向奔跑。
3、游戲結束,放松身體。
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撿落葉的游戲。
教師:“呀,大風一來,掃好的是把地上的樹葉撿回家吧!”教師拍一下幼兒的頭,扮“落葉”的幼兒就慢慢跟在教師后面,直到落葉撿完,全體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回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一、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能充分展開想象,初步理解詩歌內容,并整首學習詩歌。2、感受詩歌中親情對話的愉悅,體驗美好的情感。
二、準備:
1、背景圖、青蛙頭飾、小蝌蚪頭飾、錄音磁帶
2、自然角飼養小蝌蚪、認識過小蝌蚪
三、過程:
1、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展開想象,去理解詩歌內容。
(1)理解第一句“小蝌蚪,細尾巴。”
師:“春天,小河邊的柳樹發芽了,河里長出了綠綠的水草,小朋友,你們看誰會來呢?”(出示背景圖片)
師:“小蝌蚪來了,他們在河里玩的真開心,小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樣的?”(細細的,長長的`)
“尾巴有什么用?”(游泳、扭來扭去)
師:“對了,小蝌蚪游泳就是靠細尾巴扭來扭去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游泳。(在表演時,教師可提示:小蝌蚪,細尾巴,游呀游,扭呀扭,游來游去真開心)
(2)理解第二句“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小蝌蚪在小河里,游啊游的,真開心。忽然聽到小鴨子在呷呷地叫‘媽媽,媽媽”。小蝌蚪聽到也跟著小鴨子叫‘媽媽’,鴨子媽媽笑著說:“我不是你們的媽媽,我是小鴨的媽媽”。小蝌蚪著急地說:“那我們的媽媽呢?我們快點去找吧”。(邊出事圖片邊講述)
師:“小蝌蚪是怎樣找媽媽的?”(東找找,西找找;東游游,西游游)
師:“小蝌蚪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我們可以說‘游來游去找媽媽’”。
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蝌蚪怎樣找媽媽的。”
(師生一起表演,教師提示幼兒“東找找,西找找,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在哪里呢?”并引導幼兒很著急地在這里游游,那里游游,這里找找,那里找找)
(3)用對話的形式理解最后三句,體驗母子親情。
師:“小蝌蚪游來游去怎么也找不到媽媽,心理多著急,如果我們小朋友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你會怎么辦?”(喊媽媽)
師:“是的,我們可以大聲一點喊媽媽,誰來試一試你心里著急時喊媽媽的?”(引導幼兒注意表情和語氣的變化,并做呼喚的動作,讓幼兒知道聲音可以傳更遠一點)
師:“我們來聽一聽,小蝌蚪是不是也是這樣做的呢。”(錄音:“媽媽,媽媽你在哪里?”)
師:“小蝌蚪和我們的辦法是一樣的,現在我們來幫小蝌蚪一起喊媽媽,喊的時候響一點,慢一點。(全體起立,做呼喚狀一起喊“媽—媽,媽—媽,你在哪兒?”)
配班教師(幼兒喊第三遍時,帶著青蛙頭時跳出來)邊跳邊親切地說:“來了,來了,我來了,我就是你們的媽媽——大青蛙”。(歡呼“我們找到媽媽了,我們找到媽媽了。”)
師:“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大青蛙)
2、幼兒通過看、聽、表演學習整首詩歌。
(1)欣賞整首詩歌,幼兒安靜、專心地聽一遍。
師:“小朋友真能干,老師把你們剛才幫助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叫《小蝌蚪,找媽媽》。
我們來聽一聽。(教師有激情地朗誦一遍)
(2)幼兒整首念詩歌二遍(邊看圖片邊念,注意引導對話時的語氣和表情)
(3)以游戲的方式表演、復習鞏固詩歌,體驗母子親情的愉悅。
師:“我們來做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你們做小蝌蚪,老師做媽媽。(戴上頭飾)
師:“你們剛才念的很好,但是在喊媽媽的時候,可以稍微輕一點,再慢一點,這樣的聲音媽媽才喜歡。現在我們再來做一遍,看誰表演最好。”
師:“現在老師來做媽媽,你們做小蝌蚪。(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語氣、表情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感受,在對話時,讓配班教師引導喊得好聽一點,這樣媽媽就會很快出來的)
3、活動,教師扮青蛙媽媽的角色,自然結束活動。
師:“孩子們,你們剛才表演地真棒,以后媽媽再也不和你們分開了,現在我帶你們到小鴨子家里去玩嗎,去告訴小鴨子,你們也找到了媽媽。
(幼兒聽歌曲《小蝌蚪找媽媽》模仿小蝌蚪游泳的動作,走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8-07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3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7-21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5
幼兒園小班教案[經典]07-28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8
[經典]幼兒園小班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