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4-09-22 12:00:1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錦集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錦集五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引導幼兒探索、發現封閉式數數的方法,初步積累封閉式數數的經驗。

  2.發展幼兒思維的準確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數活動的興趣。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設計思路:

  1.主題活動中融入的數活動

  近日我班正在進行“動物世界真奇妙”的主題活動,在認識一些鳥類的過程中,孩子們開始對于各種各樣的蛋產生了好奇與濃厚的興趣,此時抓住孩子們的興趣點,將孩子比較熟悉與喜歡的四種鳥卵作為孩子們數數的載體,既幫助孩子們積累了相關的數經驗,同時也進一步地增強了孩子們對于各種鳥卵的興趣與認識。

  2.數活動中融入的趣味游戲

  數活動本身邏輯性概念性較強,而幼兒又是具體形象性思維,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數活動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戲環節中,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的操作,富有情節的游戲,在輕松的環境中,在愉快的'游戲中積累數經驗。

  3.本班幼兒數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有序數數對于我們班的孩子而言已沒有多大挑戰性,大多幼兒都能較為準確地點數,然而在幼兒的生活中,游戲中我也發現孩子們在點數一些排列成封閉狀的物體時,由于缺少方法,常常出現數錯與數不清的現象。孩子已經積累了較多的點數經驗,但是在點數中缺少方法,所以在數一些亂序排序與封閉式排序的物體時,出現了困難,因此,只要在方法上稍加引導,就能使幼兒較好地掌握了。

  4.活動中的生生互動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后,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活動準備:

  1.連線紙、水彩筆

  2.雞、鴨、鴿、鵪鶉圖片及蛋樣品各一只

  3.擺放成封閉式的平面雞蛋、鴨蛋、鴿蛋、鵪鶉蛋若干

  4.數字卡片

  5.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游戲《連線找客人》

  2.幼兒連線后,教師將幼兒作品貼在黑板上,并出示相應的動物圖片。(注意排序:雞、鴿、鴨、鵪鶉)

  二、配對

  1.教師出示雞蛋、鴿蛋、鴨蛋、鵪鶉蛋(特別介紹鵪鶉蛋)

  2.幼兒配對,將蛋放在動物邊上。

  三、數雞蛋

  1.教師出示雞蛋!

  “雞媽媽你們看它下了幾個蛋啊?”

  2.發現問題?引導幼兒想辦法解決。

  四、幼兒探索嘗試封閉式數數

  1.幼兒按意愿選擇不同的蛋進行數數。

  “請小朋友選擇一種你要數的蛋蛋。想想看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數的又快又對,怎么才能記住第一個數的那個蛋呢?”

  2.總結交流,數數的經驗。總結時,教師出示數字卡片。

  幼兒說對后,出示數字,比較誰生的最多

  五、游戲:母雞孵蛋

  1.交代游戲規則

  “著音樂一起學母雞圍著雞蛋走路。音樂一停我們就快去找一窩雞蛋蹲下附小雞哦”“快數數你一共附了幾個蛋?”

  2.游戲三邊

  活動反思:

  在學習活動中,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數活動中我多采用了分組教學的方法,一來在活動中教師能更為全面地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二來給幼兒較大的選擇與操作空間。此次分組,我主要是隨機抽樣分組,幼兒中存在個體差異、能力差異,在設計活動時我考慮到了給幼兒提供生生互動、相互交流的機會,讓幼兒在探索、發現數數方法之后,與同伴充分交流、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來教孩子,從中又使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不同的數數方法。

  小百科:數數兼具動詞和名詞詞性,指通過某種方式或途徑計算詳細的數字,通常采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里默念,為較普遍且較普通的一種數學行為。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點數5以內的數。

  2、 能根據物體數量多少進行正確的分類。

  3、 培養幼兒對按物體數量進行分類的興趣。

  教學準備:

  1、 足夠盒數的水彩筆。

  2、 3?-5不同數量的實物卡片。(第一類實物卡片上涂有3-5不同數量的紅色圓點,第二類實物卡片上涂有3-5不同數量的黃色三角形,并且兩類實物卡片的數量足夠。)3、 分別標有3、4、5,3所平面圖形房子。

  4、 數量足夠的紅色五角星。

  教學重點:按物體的數量進行正確的分類。

  教學難點:培養幼兒分類的興趣。

  教學過程:

  導入:復習兒歌《我家有幾口》

  師:噓,噓……,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我家有幾口》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組成三口是一家,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爺爺,有奶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組成五口是一家,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過程:

  1、師生共玩游戲《我家有幾口》

  師: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幼兒:拿出一支爸爸喜歡的水彩筆,師:有媽媽,幼兒:拿出一支媽媽喜歡的水彩筆。

  師:還有我這個小娃娃,幼兒:拿出一支自己喜歡的水彩筆。

  師生:點數1、2、3,組成三口是一家,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師: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爺爺,幼兒:拿出一支爺爺喜歡的水彩筆。

  師:有奶奶,幼兒:拿出一支奶奶喜歡的水彩筆。

  師:有爸爸,幼兒:拿出一支爸爸喜歡的水彩筆。

  師:有媽媽,幼兒:拿出一支媽媽喜歡的水彩筆。

  師生:點數1、2、3、4、5, 組成五口是一家,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用兒歌的形式點讀3--5的數。游戲結束后,教師立即讓幼兒把水彩筆教上。)2、按物體的數量進行分類師:瞧!這是什么呀?(教師把早已經準備好的第一類實物卡片中的一副貼在黑板上)幼兒:卡片。

  師:讓我們來數一數,每張卡片上紅色圓點的個數吧!(師生點數)師:請小朋友數數自己手中的卡片上有幾個紅色圓點!(稍停片刻)嗯,老師發現小朋友們已經點數完了,現在請小朋友們給自己的卡片找朋友吧。(說明:從這一排小朋友開始,以開火車的方式,給自己的卡片找朋友。如果自己的`卡片上有三個紅色圓點,那么貼在黑板上有三個紅色圓點卡片的下邊;然后依次類推。)幼兒:開始按物體的數量進行分類。

  (教師要適時及時的表揚表現好的小朋友,給表現好的小朋友的額頭上貼五角星,并鼓勵其他小朋友向他們學習。同時為進行書上的相等物體連線打下了基礎。)3、學習按物體的數量進行對應擺放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教師把標有3、4、5,3所房子平面圖貼在黑板上。)眼睛開開,看這是什么?

  幼兒:小房子。

  師:小房子上分別標有什么數字?

  幼兒:1 2 3師:小朋友真聰明,現在請你們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點數自己的卡片上,有幾個黃色的三角形!(稍停一會)好了,小朋友已經點數完了。現在天快黑了,我們把圖形寶寶送回家吧。(說明:如卡片上是3個黃色三角形,就把他送到標有3的房子下面,依次類推。)本環節最后,師生共同檢查,是否有的小朋友把圖形寶寶送錯了家,為什么?

  4、進一步理解3-5的數幼兒用書教學結束:

  師:小朋友,仔細觀察觀察我們周圍有3-5的實物嗎?(如3個皮球,4面窗戶,5盆花等等)教學延伸:課間玩《我家有幾口》。

  玩法說明:播放兒歌《我家有幾口》。讓幼兒圍成一個圓圈,邊走邊念兒歌,當念到我家有3(4/5)口時,幼兒趕緊3(4/5)個抱在一起。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剛從小班升上來,對數字沒有概念,只會簡單的唱數,為了讓幼兒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數字,因此我設計了這節數字課,讓幼兒能把數字與圖像一一對應,從而對數字有初步的認知。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數字1——5,能夠指認數字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數字寶寶與圖卡一一對應。

  2.初步認識數字,幼兒容易混亂,采用兒歌形式加深幼兒對數字的認識。

  活動準備

  1——5的數字圖卡及1——5的數字頭飾。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

  《5只猴子蕩秋千》,讓幼兒有數字1——5的印象。

  二、1.教師:

  “小朋友們好!今天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啊?在認識他們之前,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一定要記住他們的名字,要不他們會生氣的,就不跟我們做好朋友啦!”

  2.教師戴上寫有數字1的頭飾,用有吸引力的聲音自我介紹一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1”,很高興認識你們,我要和你們做好朋友,好不好?”(好)教師:小朋友,這個好朋友的名字叫什么啊?(1)出示圖卡1,讓幼兒記住。然后用同樣的.方式介紹出數字2、3、4、5,(介紹時可以打亂數字順序,這樣避免幼兒只會數數而不認識數字。)

  3.把數字1——5的圖卡拿出來讓幼兒復習認識,拿出圖卡“1”,問小朋友“1”像什么?讓幼兒自由回答。教師總結:“1”像鉛筆能寫字。同樣的提問方式并總結出:2像小鴨水中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紅旗迎風飄,5像秤鉤來買菜。

  三、游戲:

  請幾個小朋友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并讀出圖卡上的數字。然后再請幾個小朋友也分別拿上1——5的數字圖卡,其他的小朋友唱《找朋友》這首歌,拿圖卡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找到相對應的數字,成為一對好朋友。{可以多請幾組幼兒玩這個游戲。}

  四、結束:

  送數字寶寶回家。教師:今天很開心,數字寶寶們也很開心,他們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給他們說再見吧!幼兒:“1”再見,“2”再見,“3”再見,“4”再見,“5”再見。

  教學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認識了數字1——5。大多數的幼兒能把數字和圖卡相對應。但游戲部分不是很精彩,沒有做游戲的幼兒積極性不高。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一、談話導人

  1師:天氣漸漸涼了,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有只大熊肯尼準備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儲藏室里過冬

  2請幼兒猜猜大熊會在儲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

  二、播放畫面一至四:

  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

  1師提問:大熊都準備了哪些食物?(引導幼兒說一說什么樣子,什么顏色)大熊準備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準備把所有的食物都放進儲藏室里,可是儲藏室堆不下了,大熊決定整理一下

  2師提問:要怎么整理呢!誰來幫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辦法真不錯

  我們來看看大熊是怎么做的大熊說:讓我來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類放吧!

  三、播放故事畫面五、六,概括顏色特征,認識顏色標記

  1師提問:大熊他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類的?(顏色)大熊把食物按顏色分成了幾種?(黃、紅、綠三種、

  2認識顏色標記:大熊按食物的顏色來分,可以用顏色標記來表示如:香蕉、梨子、小魚干黃黃的就用黃色標記來表示

  3游戲“找錯誤”:大熊按顏色分,好像有一個錯了,誰來把錯誤找出來?大熊按照顏色分類可是這個方法好像不太合適儲藏室放不下

  四、播放故事畫面

  1師提問:這回大熊又是按什么分類的?(大小)

  2認識大小標記:大熊按食物的大小來分,可以用大小標記來表示

  3游戲“找錯誤”:這回大熊分對了嗎?請你把錯誤的找出來!大熊按大小分類,可是儲藏室的空間好像還是不夠!

  五、操作活動:

  幫大熊按顏色、大小特征給食物分類

  師:大熊按顏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難,那我們來幫幫大熊吧!

  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許多大熊帶來的食物,請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顏色又按大小來分一分

  3示范操作(集體與個別),根據操作紙上的標記進行分類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看清標記進行分類

  5講評:展示幼兒操作結果

  六、繼續閱讀故事,了解二次分類的方法

  師:小朋友真能干,根據食物的顏色、大小兩個特征幫大熊把食物進行分類,可是故事里的小猴子還有另一種方法來幫大熊分食物呢,你們想知道嗎’

  1閱讀故事后提問:小猴子用了什么方法?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呢?

  2小結: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種類,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來分的,這是一種二次分類法,我們以后會學到的

  七、觀看日常物品分類PPT,了解分類在生活中的運用

  1觀看PPT,師:運用分類的方法,使大熊的儲藏室看起來整整齊齊的,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地方要用到分類,我們一起來看看!

  2師總結:原來分類有這么大的用處,讓我們回到教室把圖書、玩具等物品分一分、理一理,讓班級看起來更整潔好嗎!

  設計意圖《大熊的儲藏室》是一本有趣的數學繪本,通過有趣的童話情景,巧妙地把幼兒階段的分類知識融人到繪本故事中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在已有感性經驗的基礎上,開始能對具體事物進行概括和分類,但概括分類的水平還很低,因此本次活動目標的制定、環節的設計主要以繪本情節為主線,以感知與操作體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力求通過活動讓幼兒能夠概括出食物的外部特征,根據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并感受分類的重要性發展數學思辨能力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中,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嘗試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征,學習按物體的兩個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教具:繪本故事PPT、日常物品分類PPT、顏色標記、大小標記學具:各種食物圖片、操作紙人手一份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正確點數數量為6的物體并說出總數,認讀數字6。

  2. 復習6以內的數,能按物取數、按數取物。

  3. 能大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操作結果。

  4. 引發幼兒學習數字6的興趣。

  5. 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5。

  物質準備PPT、展板3個、喜羊羊等圖片3張、青草和數卡(人手一份)、禮物若干、4組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以“幼兒園園慶,羊羊來祝賀”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我們幼兒園要過60歲生日了,羊村的羊羊們都來祝賀啦!”

  二、以“招待前來祝賀的羊羊吃草”,復習5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引導幼兒找出點點數量與羊羊身上數字一樣多的青草,送給相應的羊羊。

  2.教師與幼兒共同驗證青草是否送對,鞏固正確點數5以內的數。

  三、出示羊羊們送的園慶禮物,學習6。

  1.依次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送的5個紅氣球和5個黃氣球,引導幼兒依次點數紅黃氣球數量。

  師:“羊羊們送了我們許多的氣球。瞧,喜羊羊送給我們紅氣球,紅氣球有幾個呀,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伸出右手食指來進行點數)

  “1,2,3,4,5,紅氣球一共有5個,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呀?”(幼兒找出卡片數字5,PPT上相應出現數字5)。

  2.結合“沒有數到的黃氣球”,引導幼兒再次點數黃氣球數量。

  師:“哎呀,美羊羊說,我還有一個黃氣球你們沒有數到呢!”“現在黃氣球

  有幾個呢?我們再來數數。”“1,2,3,4,5,6,一共有6個,原來5個氣球添加上一個是6個氣球。6個氣球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呀?”(請幼兒找出卡片數字6,PPT上相應出現數字6)。

  3. 引導幼兒說說:數字6像什么呢?(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哨子圖片)。

  四、游戲《取禮物》,鞏固對6的認識。

  1.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尋找羊羊們送的其他數量是6的園慶禮物。

  “羊羊們除了送氣球,還送了很多禮物。不過只有數量是6的'禮物是送給我們中三班的,其他禮物是送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們不要找錯了。”

  2. 請個別幼兒上臺說說:你找到了什么禮物呢?

  3. 教師:原來6朵花、6棵樹、6個蘋果等等數量是6的物品都可以用數字6來表示。

  五、通過完成任務獲得參加羊村PARTY邀請卡,鞏固認識6以內的數。

  1.介紹材料,引導幼兒進行分組操作活動。

  任務一:制作手套

  根據手套上的數字,夾上和數字數量一樣多的圖片。

  任務二:羊村貨架

  將不同數量的實物放到相應的數字貨架上。

  任務三:排列羊村火車

  按照卡片上的實物數量或數字連接相應的數字或實物卡片,排列在自制火車上。

  任務四:裝飾羊村心愿樹

  根據新年樹上的數字或者實物來粘貼相應數量的裝飾圖片或者數字。

  2.教師引導幼兒共同驗證闖關操作結果,進行糾錯。

  3.完成任務,獲得邀請卡,師生共同參加羊村PARTY。

  活動延伸:

  在數學區中投放認識6以內的數的學習材料,鞏固認識6以內的數。

  小百科;6是5與7之間的自然數。是阿拉伯數字,是自然數字中的一員。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推薦】11-21

【精】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11-1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數06-18

幼兒園中班生活中的數學教案04-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有码日本精品在线视频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日本野外强奷在线播放97 | 婷婷丁香五月欧美在线播放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 性欧美黑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