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圓形積木、紐扣、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畫面,由圓形組合成的花、太陽、小雞、鳥、鐘等畫面)。
3、用硬紙板做的斜坡8個,牙簽,中心有小孔的圓片,有軸的.長方形積木,輪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1、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師:"看,誰來了?"(出示春姑娘送禮物的課件)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關圓形的東西,初步感知圓形。(出示禮物箱)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禮物?再玩一玩。玩的時候看看它們長的什么樣?"(把"禮物"發給幼兒后自由玩)師:"有些什么禮物呢?"幼:薯片。
師:薯片罐長的什么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么禮物呢?"幼:八寶粥。
師:八寶粥罐長的什么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么禮物呢?"幼:紐扣、積木。
師:那它們長得什么樣?
幼:紐扣、積木都是圓圓的。
師小結:原來春姑娘送給我們的禮物里都藏著一個圓形寶寶(出示課件)。它長得圓圓的,滾來滾去非常好玩。
師:"我們趕快把藏在禮物里的圓形寶寶找出來吧。找到后可以和圓形寶寶手拉手做好朋友。"幼兒找出粘在禮物上的圓形,撕下后粘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ㄔu析: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引導幼兒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貼貼,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氣,為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創造了條件。)
3、嘗試在圖上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
師:"調皮的圓形寶寶們滾呀滾。怎么不見了,到哪里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們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說一說。"幼兒自由講述圓形寶寶藏在哪里了。
師:"圓形寶寶藏在哪里呢?誰來告訴大家?"幼A:圓形寶寶藏在太陽里。
幼B:藏在花里。
幼C:藏在小雞的身體里!瓗煟"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看圓形寶寶還藏在哪里了?"(出示圓片和輪子)(評析:通過電教手段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松的"捉迷藏游戲"氛圍里自由地與同伴交流,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言的信心。)
4、分組嘗試制作有趣的小輪子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體驗活動的樂趣。
"調皮的圓形寶寶還藏在圓片和輪子里,它們還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選材料制作,有的幼兒把兩個中心有小孔的圓片用牙簽接起來變成一對小車輪,還有的幼兒把帶軸的長方形積木裝上4個小車輪,就成了一輛小汽車等。然后孩子們嘗試著讓它們從斜坡上往下滾動。
。ㄔu析:在做做玩玩中,氣氛顯得更加輕松、自由,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活動結束:
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寶寶變的?
2、給圓形娃娃涂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科學《大象的長鼻子》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大象,了解大象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2、通過拼圖和模仿表演大象的長鼻子,進一步感知大家的主要特征。
3、愛護動物,初步具有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公象、母象圖片各一張,不同姿態的大象拼圖若干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可用謎語導入,老師說一個大象的謎語,請幼兒猜出出謎底。
二、觀察大象,認識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出示大象圖片,請幼兒觀察:大象是什么樣子的?
大象看上去怎么樣?它的眼睛是什么樣子的?耳朵呢?它的尾巴看上去怎么樣?它的腿呢?
出示公象和母象的圖片,提問:這兩頭大象長得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小朋友都喜歡大象的長鼻子,這長鼻子有什么用呢?
大象喜歡吃什么?
三、智力游戲:拼圖
引導幼兒將畫面剪成塊狀,進行拼大象的活動,比誰拼得快。
四、游戲活動《碰一碰》
提問:你拼出了什么?你喜歡大象的什么地方?我們一起用雙手合起來做大象的長鼻子,你想用長鼻子做什么呢?
讓幼兒自主地做一做動作并帶領小朋友學大象走路。
下面我們一起跟著音樂玩“碰一碰”好嗎?
教師帶領幼兒隨著邊唱邊表演大象走路,并根據教師的評議指令,碰一碰身體的`相應部位。 活動準備時除了準備了教學掛圖,還從網上搜集了不同姿態的大象圖片若干。為了讓幼兒理解因為環境問題導致動物們生活困難的圖片,讓幼兒通過直觀的感知來激發保護自然的情感。
活動反思:
用謎語導入活動一下就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另外因為教學掛圖很清晰,很直觀,便于幼兒觀察、比較。加上幼兒對大象充滿了好奇和喜歡,所以活動中幼兒始終很認真。很多孩子對大象已經有所了解(平時在電視里、動物園里和書上看見過,也聽過大人講過),因此在活動中能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對于不了解的地方也能專心聽老師講解。通過活動幼兒進一步認識和了解了大象,知道原來公象長著長長的象牙而母象沒有,知道象喜歡站著睡覺,象的鼻子會做很多事情等。幼兒都表示要愛護大象,要保護自然。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使風車轉起來,。
。2)能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的發現。
。3)激發幼兒對風車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多于孩子人數的雙、單輪風車、盆子、米若干。
2、在角落里擺放一只電風扇和若干風車用布遮住。
3、幼兒平時玩過風車。
三、活動過程:
(一)玩單輪風車,初步獲得讓風車轉起來的經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1、教師出示五顏六色的單輪風車,提問: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看看我身上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你們想不想和我一起玩?請小朋友和我玩的.時候要仔細觀察,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
2、幼兒自由挑選插在米里的單輪風車,選一個空的地方玩。
3、幼兒自由探索,教巡回觀察。
。1)觀察孩子探索單輪風車的玩法,抓住個別典型的玩法。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
4、引導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玩單輪風車的發現。
。1)讓孩子停止玩風車,坐下來休息,教師:小朋友帶著風車寶寶回家了。你們看老師的風車寶寶多聽話,我叫它停它就停,叫它休息它就休息。小朋友你們的風車寶寶聽不聽話,我們也讓它休息下吧。小朋友和風車寶寶玩的開心嗎?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師:“你是怎樣玩風車寶寶?”請幼兒演示給同伴看,同時請同伴一起嘗試風車的玩法。
。3)小結:通過吹,撥,跑、甩讓單輪風車轉起來。
。ǘ┩骐p輪風車,引導幼兒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
1、教師激發幼兒玩雙輪風車的興趣,教師:風車寶寶還有許多的
好朋友想不想找出來玩?我們一起把它叫出來,風車寶寶你好,快出來吧。(模仿風車寶寶)小朋友門好,我是雙輪風車寶寶,你們想跟玩嗎?你們跟我玩的時候看看我會不會轉,來跟我一起玩吧。
2、幼兒自由挑選插在米里的雙輪風車,選一個空的地方玩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1)教師觀察幼兒玩雙輪風車的玩法,抓住個別玩雙輪風車典型的玩法。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交流自己的玩法和發現,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
4、講述發現
。1)教師引導幼兒休息,教師:小朋友帶著風車寶寶回家了。風車寶寶說
今天和小朋友玩的真開心,不過我有點累了,讓我休息一下吧。小朋友你們看這雙輪風車寶寶會不會轉起來?
(2)引導幼兒比較兩種風車的不同玩法,教師:你是怎樣讓風車寶寶轉起來的?這個雙輪風車寶寶和剛才的單輪風車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它們玩的時候有什么不一樣?
。3)小結:雙輪風車寶寶除了可以吹、撥、甩、跑讓它轉起來,還可以用在地上推讓雙輪風車寶寶轉起來。
(三)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風車的興趣,拓展幼兒的思維。
1、教師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可以讓很多的風車一起轉起來,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很多轉的風車)請你們猜猜看是什么東西讓許多風車一起轉起來?小朋友猜猜得對不對呢?(出示電風扇)小朋友除了電風扇還可以有什么辦法使風車寶寶轉起來?
2、幼兒相互討論。
小結:小朋友想了這么多東西讓風車寶寶轉起來,讓我們可以再來玩一玩。
。ㄋ模┭由旎顒
1、利用戶外活動引導幼兒探索風車,讓幼兒知道風可以讓風車轉起來。
2、收集扇子、玩具電動吹風機等工具引導幼兒區域活動時繼續探索風車。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 篇4
【活動意圖】
幼兒喜歡做游戲,通過游戲使幼兒練習雙腳并攏跳、手腳著地爬的動作,同時使幼兒認識果蔬的顏色,并按顏色將果蔬分類,分別放到相應的箱子內,寓教于樂,使幼兒在游戲中既鍛煉了幼兒身體的協調性,又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并攏跳,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2、能按顏色將果蔬玩具分類并放到相應的箱子內。
3、喜歡模仿動物的動作,積極參與游戲。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筐子各一個、四種顏色的塑料果蔬玩具若干、《走路》音樂光碟、小貓、小兔頭飾、小鼓
【活動重點】
練習小兔子雙腳并攏跳和小烏龜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活動過程】
創設情境播放《走路》音樂光碟,引導幼兒模仿動作,進入游戲情境。
介紹游戲玩法:
戴上小貓的頭飾,向幼兒介紹場地和游戲的材料:"小兔子們,小貓有一些箱子,你們看有什么顏色的?""有幾個箱子?""我們一起數一數吧!"介紹游戲玩法規則:"小貓媽媽的果園里有許多的'果子(將四種顏色的塑料果蔬玩具撒在地上)"請小兔子幫忙撿1個水果或蔬菜回來,動腦筋想一想,小兔子撿到1個紅果子要放到什么顏色的箱子里呢?""如果撿到一個黃果子呢?撿到一個綠果子呢?撿到一個藍果子呢?"小兔子要怎樣走路?(提示幼兒兩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分開放在頭頂上,兩只腳要并緊了向前跳。)"小兔子們,聽到貓媽媽的小鼓一響就一起開始跳到果園里撿果蔬,準備好了嗎?"合作玩游戲《送果蔬回家》
四名幼兒分別站在箱子前做小老師,其他幼兒撿拾果蔬玩具放在箱子里,看看他們放的對不對。
①觀察幼兒的動作和取放玩具的情況
②變換不同的動物幫助貓媽媽運果子,例如小烏龜發展幼兒手腳著地爬的動作;
、鄹鶕變旱娜》徘闆r,不斷增加取放的數量,可以是2個、3個。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繼續玩送果蔬回家的游戲。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顒拥哪康氖桥囵B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果蔬,就是水果和蔬菜的簡稱。是指可食用的水果和蔬菜,相對于肉食,是食物的一個類別。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華】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四篇10-27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范文10篇09-26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匯編9篇10-23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范文五篇05-27
有關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3篇10-18
【熱門】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3篇06-02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4篇10-15
有關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4篇04-27
幼兒園小班公開課科學教案合集五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