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集合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10以內物體數量并比較多少。
2.能正確運用數字記錄每次所夾種子的數量。
3.能大膽地講述自己操作的過程與結果。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找一找有多少
2.自制記錄單,水筆;提供3種種子(蠶豆、花生、玉米),每組擺放1種種子;人手一雙筷子、1個小碗。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我們要玩什么游戲嗎?
(讓幼兒觀看筷子和花生米等。)
2.教師:對,我們要玩“看誰夾得多”的游戲。
用筷子夾哪些東西呢?這些東西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種子。
二、感知10以內數量
幼兒第一次游戲。
1.提出游戲要求。
教師:今天我們不僅要看誰夾得多,還要看誰能準確地把自己夾了多少種子也記錄下來。
2.教師出示記錄單,并介紹游戲規則。
教師:你夾的是什么,就在記錄單上找到相應的標記,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數字記錄你一共夾了幾顆。
聽到開始口令時才能夾,聽到停止口令時就要放下筷子。
3.幼兒游戲。
4.幼兒交流。
教師:誰來介紹你夾了幾顆什么?
你夾的種子和記錄的'數字是一樣多嗎?誰比他夾的種子的數量多?
5.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干,不僅數對了,而且也記對了。
三、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多少
幼兒第二次游戲。
1.提出第二次游戲前的要求。
2.幼兒游戲。
3.幼兒交流。
四、怎樣夾得多
幼兒第三次游戲。
教師:每人想一想,怎樣夾才能讓自己夾得更多?
這次夾完后不但要記錄你夾了幾顆種子,還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記錄中,哪一次夾得最多,
請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對最多的一次做上標記。
五、趣味練習
找一找有多少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排序(即序列)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或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材料排隊,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自由排序,讓幼兒在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嘗試和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并體驗排序活動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3、了解排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并學習將排序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活動準備:
排序材料:積木、幾何圖形、吸管、數字卡、玩具等等。
日常用品:有關排序圖案的衣服、杯子、帽子、項鏈、毛巾、建筑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玩“給物品娃娃排隊”的游戲,讓幼兒按自己的興趣和想象,嘗試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向
幼兒介紹各種物品娃娃,并請幼兒給物品娃娃玩排隊的游戲。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娃娃進行排隊,自由探索排序的方法。
二、交流排序結果,教師引導幼兒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方法。
1、提出問題:你是怎樣跟物品娃娃排隊的?
2、根據幼兒的操作結果,引導幼兒發現不同的排序方法。
教師小結:排序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按物品的大小、形狀、顏色、數量、長短等特征來排隊,排序的規律也有很多,如:abab、aa、abcabc????
三、引導幼兒再次嘗試,探索用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師根據幼兒實際情況,提出如下問題:除了上面這些排法,還有其它不同的排法嗎?誰想到了?除了橫著排,還可以怎樣排?
2、幼兒自己選擇物品,探索同一材料創造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3、教師巡回觀察,鼓勵幼兒排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
4、交流探索結果
教師小結:原來同一種的物品可以按不同的規律排出很多不同的排法。
四、談談排序跟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我們的生活中,什么地方會運用到排序的方法?(如:舞蹈的動作編排、晝夜的更替、服裝的裝飾??)
五、延伸活動:裝飾服裝。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在〈一樣的小熊在哪里〉的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色彩鮮艷的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比較,辨別事物間的細小差異,并給小熊配對,提高幼兒的視覺辨認能力。
一:活動目標
1、能按順序的`進行細致的觀察,將衣著相同的兩個小熊找出來;
2、提高幼兒的視覺辨別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掛圖:〈〈視覺辨認〉〉;
2:幼兒用書:〈〈我的數學〉〉第22頁;
3:小熊卡片24張,褲子線條、顏色一樣的,各6張,分4組;
4:水彩筆、粉筆。
三:活動流程
1:引入活動;游戲:“猜猜我是誰”;觀察有條紋小熊的卡片;集體游戲;個人操作。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熱鬧了,人來人往,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走丟了,小熊哥哥找不著小熊弟弟很著急,所以,想請小警察幫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個環節。
(二)游戲:“猜猜我是誰”
玩法:教師依次出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依次出示4張不同衣著的小熊卡片,讓幼兒觀察,分別說出每張卡片上小熊褲子的顏色。
(四)集體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
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后,在4個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里。(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五)游戲:“找到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一樣的小熊在哪里〉〉圖上的10個小熊的衣著,然后讓幼兒找出衣著相同的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
2:發書讓幼兒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與小熊弟弟用彩筆圈起來。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秤一秤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2、在探索過程種,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培養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幼兒人手操作簍子一個、投影儀、操作卡片、天平、小積木
活動過程:
一、利用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引出課題,比較兩樣物體的輕重。
1.秋天來了,果園里各種水果都成熟了,小朋友們,我們一一看吧。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課件出示情境圖。)
2.這時候小兔子,跑來了,它說:“我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你愿意把你的水果分給我吃嗎?”小兔子說:“可是我想吃比較重點的水果,你可以在蘋果和橘子之間,找出那個重,哪個輕嗎?
3.小朋友,老師這里有蘋果和橘子,你覺得那個更重?(學習詞匯:掂一掂)
4.我們可以把兩樣水果分別放在自己的手里,用小手去掂一掂,并告訴老師掂完之后是那樣水果重?
5.幼兒操作簍子里的.兩樣物體,激發幼兒比較這兩樣物體的輕重。
教師:
原來兩樣物體比較輕重的時候,不能光用眼睛看,有時候是要用小手,才能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二、繼續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比較小鴨和小雞身體的輕重。
1、咦,什么聲音?(播放課件,小雞小鴨吵架的聲音,比較差、誰輕誰重)
2、小朋友,你們可以幫助他們嗎?還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較它們身體的輕重?通過使用像似蹺蹺板的天平來比較小鴨小雞身體的輕重。(跟幼兒介紹天平)
3、在出示的天平秤上秤出兩塊不同形狀的小積木的輕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天平兩邊的變化,提問: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學習:沉下去的一邊是重的,蹺起來的那邊是輕的。
4、引導幼兒猜測小鴨小雞誰輕誰重。你是怎么知道的?(播放課件)
三、繼續欣賞課件,引導幼兒比較三樣物體(小鴨、小雞、母雞媽媽)的輕重。
引導幼兒相互商量:怎樣才能比出三樣物體的輕重呢?
幼兒討論得出結果:先兩樣兩樣比,找出重的,再拿走輕的,把剩下的兩樣再比,再找出最重的,最后把兩樣輕的再比,得出最輕的。
出示三樣形象重量差不多的小水果:小番茄、紫葡萄、小青棗,先請幼兒掂一掂,然后感覺掂不出來嘗試用天平秤一秤。
操作時引導一幼兒幫忙,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出它的好辦法,一幼兒操作,引導幼兒判斷出到底誰最輕、誰最重。
四、分組操作。
教師介紹操作活動:
第一組,用掂一掂的好辦法比較簍子里任意兩樣物體,并在重的后面打上ü。
第二組:使用天平秤出三樣水果的輕重,并進行記錄。
第三組:引導幼兒看圖找出誰最輕誰最重,并進行記錄。
五、幼兒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判斷物體的多少,認識數的不變性。
2、能熟練運用對應排列的方法判斷出多少,并且靈活運用變成一樣多的方法,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氣球、燈籠圖片若干;畫有多少不一兩組物體的卡片。
不同顏色的積木若干。
幼兒操作用白紙、彩筆。每人一份不同顏色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游戲:師舉畫有多少不一兩組物體的卡片,請幼兒快速判斷,如果是一樣多的,就把手舉過頭頂;如果是不一樣多的,就把手抱住膝蓋。比比誰的反應最快。
二、動物王國的迎國慶聯歡會正在熱熱鬧鬧地準備著,這幾天長頸鹿和大象可忙壞了。大象力氣大負責吹氣球,瞧,它吹了好多氣球。出示紅氣球(6個)綠氣球(5個)
1、請幼兒分類并且對應排列
2、比比兩種氣球是否一樣多,哪種顏色的氣球多(少),多(少)幾個?怎樣才能使他們一樣多?
打亂對應排列的形式,如:不綠氣球擠在一起或把紅氣球變
成豎形排列,問:現在紅氣球和綠氣球是不是一樣多?(引導幼兒知道不管怎么排列它們的數量沒有變化)
三、長頸鹿脖子長,它負責掛燈籠,它第一次掛上了4個紅燈籠,第二次掛上了6個燈籠(兩排對應排列)
1、兩次掛得是否一樣多?多(少)多少?
2、怎樣才能使兩次掛得數量一樣多?(去掉多的兩個、加上兩個或多的'給少的一個)
四、為了招待客人,它們還準備了許多積木。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紅、綠、黃),這些不同顏色的積木也想來比多少,怎么辦?(幼兒自由回答)
1、示范教幼兒對應記錄比較的方法。如紅的和綠的比較,先確定記錄符號,紅的用紅圓圈表示,綠的用綠圓圈表示。記錄時,拿一個記錄一個,強調要對應排列,進行比較。(師生共同記錄)
2、請幼兒進行記錄:紅的和黃的比較(教師邊出示幼兒邊記錄)。分別用紅筆和黃筆作記錄。
3、請幼兒拿自己的一份積木,邊拿邊記錄。得出比較結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9-1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7-25
幼兒園中班《比高矮》數學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數06-1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范文05-08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序》03-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對稱》03-2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精華]08-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排隊05-12
[優]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