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繼續學習并運用10以內加法的運算。
2、發展觀察力,運算能力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洞洞板學具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歌謠:我來問,你來答。
師:一只小鳥天上飛,兩只小鳥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只鳥兒飛?
幼:一共三只鳥兒飛。
師:兩只蝴蝶空中飛,三只蝴蝶后面追,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只蝶兒飛?
幼:一共五只蝶兒飛。
師:三條小魚水中游,兩條小魚后面游,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幾條魚兒游?
幼:一共五條魚兒游
二、復習“+”
師:在加法計算中我們要用到一個符號,叫什么呢?
幼:加號,等于號。
師:(出示“+”)“+”表示加起來,合起來的意思,它出現在哪里就表示要把它兩邊的兩個數加起來。
三、幼兒觀看多媒體學習看圖列算式。
1.師:天上飛來了3只蝴蝶,又飛來了4只蝴蝶,問天上一共有幾只蝴蝶?
幼:7只蝴蝶。
師:算式怎么列呢?先飛來的三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
幼:用數字3表示.
師:后飛來的4只蝴蝶用數字幾表示呢?幼:用數字4表示。
師:那合起來一共有幾只蝴蝶我們要用到什么符號呢?幼:加號。
師:3+4=?幼:7.
師:這道題我們列的算式是“3+4=7”。
四、幼兒觀看多媒體并在洞洞板上操作。
1.師:聽音樂取學具。
2.師“打開棋子盒,取出藍色的.數字1的那柱棋子按1到10的順序擺在洞洞板的第10行數字10的后面。取出藍色的帶“+”
的那柱棋子把“+和=”擺在第9行數字9的后面。剩下的棋子送回棋子盒。
3.師:草地上有2只小猴,又來了4只小猴,問草地上一共有幾只小猴?這個算式怎么列呢?
幼:2+4=6
師:(出示多媒體)2表示的是什么,4表示的是什么6表示的是什么?
幼:2表示先來草地上的2只小猴,4表示后面來的4只小猴,6表示合起來一共有6只小猴。
4.師:天空中飛來了2架飛機,又飛來了3架飛機,問一共有幾架飛機?
請小朋友取出紅色的帶飛機圖案的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下角紅柱子上,開始操作。
(等幼兒擺好后,看多媒體進行驗證)
師:一起說一說列的算式。
幼:2+3=5
5.師:水中有4條魚,又游來3條魚,問一共有幾條魚?請幼兒在洞洞板上直接擺出算式。并請一名幼兒來前面擺算式,然后集體驗證。
6.(沒有圖,老師讀題,讓幼兒在洞洞板上列算式。)
師:草地上有5只小雞在吃蟲,又來了3只小雞,問一共有幾只小雞?請幼兒在洞洞板上列出算式。
幼:5+3=8
五、請幼兒自己創編應用題并口頭列算式。
六、聽音樂收學具。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復習認識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含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能夠不受空間排列形式和物體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擾,正確判斷物體的數量。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和思維的敏捷性,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可鑲嵌的泡沫板若干(一半是數字板,一半是與之匹配的不同大小、形狀的物體板)、立體大樹一棵、演示用1~6數字卡各一張、磁性黑板一塊、1―6數字胸卡若干、帶點卡的形象拼板每個幼兒一套、塑料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不受干擾發現數字板與物體板之間的關系,深刻理解數字與物體數量的關系。
(在通往活動室的路上,教師事先用泡沫板鋪一條路,整條路面左邊為相連接的數字板,右邊為斷斷續續的物體板。)
① 提出問題,引導幼兒發現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數字朋友家做客,(走到泡沫板前做驚訝狀說)呀,前幾天下的大暴雨把我們要走的路給沖壞了,我們只有把路修好才可以過去,可是怎么修呢?(教師手舉一對相匹配的泡沫板)咦,這一段路沒被沖壞,請小朋友來看一看,為什么要把這兩塊板子修在一起。”
②幼兒觀察總結后,按照數字板與物體板相匹配的規律,將所有板子一一拼對好。
③教師以檢查路面的形式進行,發現有不相匹配的板子,以路面不結實為由,請個別幼兒來修改。修改結束后帶全體幼兒從上面通過。
2、以做客的形式,復習認讀6以內的數字和數序,理解數字的意義。
①幼兒按自己胸卡上的數字找帶有相同數字的座位。
教師:“小數字的家到了,他們為我們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座位,請小朋友自己找一找和自己胸卡上數字一樣的座位。”
② 幼兒不受干擾找數字、認讀數字。
(出示一棵大樹,將數字1―6若隱若現地藏在樹葉之中。)
教師:“這些小數字真調皮,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請小朋友在這棵樹上把他們找出來。”個別幼兒找著后指認出來,分組或全體幼兒做相應數量的動作或模仿相同數量的'動物叫聲來請數字出來。
③ 數字全部找完后,請個別幼兒排數序,比較數字間的大小關系。
教師可提問:這六個數字中誰最小?誰最大?比1多1是幾?比4少1是幾?比5多1是幾?
④幼兒操作活動: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拼起來,構成一種物體。
教師“小數字給我們準備了好玩的拼板玩具,你只要將拼板上的點卡按從1到6的順序排成一排,就可以拼成一樣好玩的東西來。”
3、開展種花的活動,引導幼兒按數取物,增強幼兒環保意識。
教師:“天色已晚了,我們要回去了,為了防止小路再被暴雨沖壞,我們要在小路兩邊種一些花,請小朋友選和胸卡上數字一樣多的花,把它種在相應的數字板旁。”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內容】
1.通過觀察不同顏色物體的排列順序,判斷物體遮住部分的顏色和排列位置,并用標記表示。(重點)
2.能根據標記提示的排列規律正確地穿項鏈。
3.學習記錄自己活動的結果。
難點:通過觀察、判斷動手操作等一系列過程之后能夠嘗試記錄自己的活動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能夠將三個以上物體按大小或者形狀進行排列。
物質準備:
1、一串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彩色紙剪成)項鏈(兩頭繩子不連接),數量為4組;可以掀開蓋子的長方體盒子,方便幼兒看到里面的花瓣及其排列狀況;空白記錄紙兩張,顏色筆若干。
2、幼兒人手1份:幼兒用書第7頁《串珠卡片》、第29頁《猜一猜》的操作材料,顏色或形狀交替排列的木珠串,可以掀開蓋子的長方形盒子,摸箱。
【活動過程】
開始活動
一、感知一串花瓣項鏈排列的規律。
1、教師出示一串花瓣項鏈。
師:這串花瓣項鏈漂亮嗎?說說這些花瓣是怎樣排列的。
2、請幼兒一起說說花辮排列的順序。
3、教師將幼兒講述的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基本活動
二、感知環形花瓣項鏈的規律。
1、教師將直線形項鏈連接,變成環形項鏈。
師:現在,你還能看出花瓣是怎樣排列的嗎?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以往感知環形物體的經驗,找到項鏈的起點,沿著一個方向觀察,并說出其排列順序:紅、黃、黃,紅、黃、黃……教師同時用標記記錄。
3、引導幼兒觀察、判斷剛才記錄單上的標記能否表示所說的順序。
師:如果我們從相反方向觀察,能否用剛才的標記表示?為什么?
4、師幼共同沿相反方向觀察,并記錄排列的規律:黃、黃、紅,黃、黃、紅……
5、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辮排列的順序。
三、猜想、判斷隱藏部分花瓣的位置、顏色。
1、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我要將這串項鏈中的.一些花瓣藏在這個盒子里,然后請你猜猜盒子里藏的是什么顏色的花瓣,排在什么位置。請大家閉上眼睛。
師:這里面藏了3個花瓣,猜猜它們是什么顏色的,怎樣排列的?你是怎樣想的?
2、請1~2位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并記錄下來,然后打開盒子驗證其猜測是否正確,并對判斷準確的幼兒給予表揚。
3、再次游戲:教師將項鏈從盒子中穿過,隱藏4個花瓣,請幼兒猜想、判斷。
教師:這一次里面藏了4個花瓣,請你們仔細看看,再想一想,盒子里面會是什么顏色的花瓣,排在盒子的什么位置?
4、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結果和理由,并記錄下來,然后打開驗證。
四、幼兒操作。
1、第一組、第二組:盒子里藏著什么顏色的木珠。
師:請小朋友觀察盒子外面木珠的排列規律,猜猜并記錄盒子里的木珠是怎么排列的,各是什么顏色?
2、第三組、第四組:串項鏈
師:請小朋友從摸箱中摸出一張串珠的標記卡,根據標記提示的顏色、數量串項鏈。
3、第五組、第六組:猜一猜。(幼兒用書第29頁)
師:山洞和大樹后面藏著什么樣的動物和娃娃?請你在不干膠材料上選擇合適的標記貼在空白的地方。
結束活動
五、請1~2位幼兒將自己玩“猜盒子里藏的木珠”活動的記錄單說給大家聽,并驗證猜得是否正確,記得是否清楚。
教學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律,用動手操作去發現規律,用動作去體現規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統計圖表進行數量的比較。
2.學習10以內數量的簡單統計。
重點難點:
運用統計圖表進行數量的比較。
活動準備:
《我的數學》第11頁。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翻開《我的數學》到第11頁,一起認識統計圖表。
1.圖上的小朋友要票選明天要吃的點心,他們都在看一張表,我們也來看看。你在表上看到了什么?
2.每一個點心的上面是小朋友的名字,數一數三個點心的上面分別有多少個人名?
3.有什么辦法能不數就知道有多少人?(對應著看數字欄)
4.你知道明天要吃什么點心嗎?為什么?
5.哪一種點心選的人最少呢?
二、教師在黑板上畫統計表,帶領幼兒就最喜歡的點心進行統計,讓幼兒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方法。
1.你們喜歡吃的.點心有哪些?我們來統計一下哪一種點心是我們班上最受歡迎的點心。
2.我們要怎么做這個統計表呢?各種點心要畫在這個表的什么位置?人名要記錄在哪里呢?
3.現在數一數,每種點心各得到了多少選票?哪一種點心最受歡迎?為什么?
活動反思: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能夠運用統計圖表對數量進行比較。孩子們學習了10以內數量的簡單統計并能夠進行簡單的統計。在活動中孩子們學習興趣濃厚,參與性高,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上學期我班幼兒對數字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能用小棒、圓點表示5以內物品的數量。開學后,我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孩子們找數,但在活動中發現孩子們經常會發生錯誤。因此結合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考慮到孩子們剛接觸5以上的數,且發展
存在差異性,因此我在材料的投放上注重了生活化、多樣化、層次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在活動中獲得滿足與成功。
活動目標
1.能不受物體的影響,正確感知5~10的數。
2.能理解數的意義,有良好的操作習慣,并積極與材料互動。
3.在操作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數卡、實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貼有動物頭像和數字5一10)。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人活動
師:春天到了,花兒開了,公園里的小動物想請我們去玩,你們高興不高興?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帶什么禮物給它們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動物園聽動物們說,它們最想看你們把數與實物配對的本領,瞧,我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師:那我們先來看看,準備的是什么禮物(信封)。
二、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數與實物的配對
1.這個信封上有幾個三角形?用什么數字來表示呢?(信封上是幾個三角形就放數卡幾)請一幼兒到前面來操作。
2.我們再來看這個信封,上面是數字.里面放了許多實物,它要我們做什么呢?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幼兒相互討論。(數字是幾就放幾個實物)
3.喲.這個信封上有數字,里面放了筆和紙,要我們做什么呢?(要我們看數在紙上畫上相應數量的自己喜歡的東西)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操作。
三、幼兒分組操作
1.介紹做法及要求:幼兒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幾個圖形就放幾的數卡,是數字幾就放幾個實物卡。
2.教師個別輔導。(教師可用抽卡片形式幫助幼兒將數與實物配對)
3.幼兒互相交流、檢查。(說說信封上是數字幾或是幾個實物卡,里面就放幾個實物卡片或數字幾。)
4.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測。(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講講為什么這樣放,其他幼兒幫助檢測操作得對不對,如不對幫助糾正。)
5.獎勵每人一顆五角星。
四、游戲:送信
1.教師講解游戲的玩法及要求:全體幼兒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坐“火車”去動物園。
2.幼兒根據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動物身上的數一樣多)。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信送得是否正確。
4.全體幼兒隨音樂《逛公園》,和小動物一起做游戲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延伸
在巧手區、操作區放一些信封、卡片、實物圖片,鼓勵幼兒積極去探索。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5以內序數
設計意圖:
幼兒以能夠掌握單排不同方向的5以內序數的練習(即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本次活動主要為突破從不同方向通過辨別第幾行第幾列能夠準確找出相對位置。
幼兒的思維有著直觀、形象性的特點,而序數卻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兒心理特點和知識水平的限制,單一的圖片加上老師的講解等,往往不易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為此,我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通過優美的動畫配以輕快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感觀,使幼兒在輕松的狀態下積極的學習。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幼兒能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使幼兒掌握物體不同方向的排列次序(第幾行、第幾個)
3、能力目標:
1)激發幼兒的創造性
2)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
1. wawayaya軟件,
2. 水彩筆每人5支、記錄單(如圖1)
3. 5色蘑菇棋子若干、小熊棋子每人5顆、有標記的棋盤(如圖2)
活動過程:
1.看wawayaya活動軟件,探索5以內序數
通過軟件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利用wawayaya活動軟件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學習看第幾行,第幾個的方法
總結:如果在一排里找東西要這樣做:一是要想好從哪個方向數,二是要數出是第幾個;如果要在幾排里找東西在哪,就要橫著數第幾個,豎著數第幾個,才能找到這個東西
2.在棋盤上設計“種樹”的位置并記錄,嘗試進行5以內序數練習
1)請幼兒觀察棋盤上有什么變化
幼兒自己確定種樹方向
2)根據自己的想法設計植樹的方法,能夠準確說出某某棵樹的位置(第幾排,第幾個)
3)請幼兒把每棵樹的位置記錄下來
3.根據藏寶圖尋找寶貝,鞏固5以內序數
1)出示藏寶圖,請幼兒把根據藏寶圖尋找藏寶貝的相應位置
2)幼兒操做并能說出自己在什莫地方找到寶貝的`,進一步練習5以內的序數
活動延伸:
請幼兒排成兩隊去尋找寶貝,詢問幼兒的位置復習序數的運用,能向生活中遷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幼兒進行5以內序數喜淚活動中的一次活動,主要目的是進行行與列的序數練習。通過教學軟件的使用,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的興趣濃厚,能積極的參與找寶活動,進行5以內序數的練習。通過種樹、藏寶等活動的進行,活動設計有一定的連續性,使幼兒始終在游戲的情景之下嘗試練習5以內的序數活動。
數學活動來源于生活,也同樣要在生活中應用。在遷移活動中,我設計的排隊活動正是為了讓幼兒能夠把學到的知識遷移到生活中去,使幼兒學有所用。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570) 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動物
名稱:中班數學教案――聰明的小動物
一、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數數的興趣。
2、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思維的敏捷性。
3、 學習9以內數的點數,按數取物,分類計數。
二、 活動準備:
1、 大圖畫4幅,每幅畫有房子4間。塑料幾何圖形片若干。
2、 畫有9只小兔的背景圖1幅,分類計數表1張,磁性數字卡0――9,磁性黑板。
3、 玩具保齡球2袋。
4、 活動前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印章蓋在手上。
三、 活動過程:
1、“小動物”(幼兒)自己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裝飾房子。
(1) 創設情境,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 出示操作材料,介紹裝飾房子的方法:房子上的數是幾,就放上幾個幾何圖形片。
(3) 幼兒操作,教師巡視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把幾何圖形片擺成漂亮的圖案。
(4) 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3、數小兔。
(1) 出示小兔的背景圖。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只小兔?
(2)教師按小兔的特征進行提問并引導幼兒計數。如:穿蘭色衣服的小兔有幾只?既穿紅衣服又穿紅褲子的小兔有幾只?等等。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6以內的序數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6以內的序數
活動目標
指導幼兒認識6以內的序數。
活動準備
1.各種動物卡片。
2.準備一張畫有6個格子的紙,并在紙上做一個記號。
3.幼兒作業紙。
動物運動會開始了!你能按前后順序,分別說出第幾跑道的什么動物跑在第幾嗎?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將動物卡片擺成一排,教師事先在幼兒的桌子上貼一個紅色圓點。參考提問:數一數一共有幾只動物,分別是什么動物?從紅色圓點這邊數起,小雞排在第幾位?排在小雞后面的是什么動物,排在第幾位?排在小雞前面的是什么動物,排在第幾位?排在最后的是什么動物,排在第幾位?
2.請幼兒拿出畫有格子的紙,從畫有記號的這邊數起,把第二格涂成紅色,把第五格涂成藍色,并在藍色格后面畫一朵花,說出這是第幾格?
3.引導幼兒看作業紙。參考提問:動物運動會開始了!請小朋友說一說,在第一跑道的是什么動物?松鼠在第幾跑道?跑第一的是什么動物?小鴨子跑第幾?
活動延伸
1.“猜猜他是誰”。參考提問:從左邊數他排在第四,從右邊數排在第二,請問他是誰?一共有幾個人在排隊?
2.“把第四朵花染成紅色”(沒有要求幼兒從哪邊開始數)。
活動講評
在上面列舉的活動中,教師注意了由易到難這樣一個原則。一開始就確定了數數的方向,不讓幼兒造成認知上的沖突,便于幼兒理解、表達物體的排列次序。在延伸活動中,幼兒會出現沖突,主要表現在沒有統一起始的方向,通過對沖突的討論、分析,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序數的意義。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動物住哪里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小動物住哪里
活動目標
1.能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物體的排列順序,會排出5以內自然數列,并能正確運用序數詞。
2.能從不同方向(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確定物體排列順序。
3.培養完整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火車圖片、火車音樂,1~5數字卡兩套,動物貼飾:小兔、小豬、熊、青蛙、貓各兩套(其中一套小動物身上編上1~5序號),樓房掛圖(窗戶立體設計可開合)。
學具:操作卡(樹、蘋果、蛋糕圖形各一排,每排數量均為5),蠟筆。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動物坐火車
1.伴隨火車開動的音樂,出示火車圖片,提問:什么開來了?火車有幾節?(幼兒用點數的方法確定火車節數)誰來用數字表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節車廂呢?引導幼兒觀察火車頭,從左到右貼數字卡。
2.今天小動物們要坐火車回家去,火車就要開了,它們卻不知道自己該上哪節車廂,我們來幫幫它們好嗎?(出示小兔圖片)小兔的車票上有數字幾?它應該上第幾節車廂呢?(請幼兒操作。用同樣的方法依次送小豬、熊、青蛙、貓上火車。音樂起火車開動,收好圖片。)
二、游戲:小動物住哪里
1.小動物回到了自己的家里,看看它們住的房子有幾層呢?(出示房子掛圖)誰來用數字表示一層、二層、三層、四層、五層樓呢?引導幼兒從下到上貼數字卡。
2.每層樓住著誰呢?老師依次打開窗戶,幼兒說出××小動物住在第幾層樓上。
3.我們請小動物下樓來玩好嗎?我們先到第幾層樓請誰?又到第幾層樓請誰?幼兒說出序數詞,依次請所有動物下樓。
4.老師將小動物排成一排,請幼兒說出:誰排第一、第二?交換小動物位置,再說說各個動物排第幾。
三、圖卡操作
請幼兒取出操作卡,老師逐一提出要求:請給第三棵樹涂色,請給第一、第四個蘋果涂色,請給第二、第五塊蛋糕涂色。老師巡回檢查。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感知4以內的數量。
2、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并說出總數。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春天背景圖一張,圖片1個春姑娘,2朵花,3只小鳥,4只小白兔,1-4的數卡,三只禮品盒;幼兒人手一份1-4的點卡。
活動過程
1、看一看師:春天到了,春姑娘來了(出示背景圖),我們來看一看有幾個春姑娘(1個)(師出示點卡1)。花兒也開了,(師出示花)我們來數數有幾朵花,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2朵),,(師出示點卡2),小鳥也飛來了,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只小鳥,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3只)。(師出示點卡3),小白兔也到草地上來做游戲了,數數有幾只小白兔(4只),要求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4只)。(師出示點卡4)。
小動物們玩得很開心,想邀請小朋友們一起玩。小動物們給小朋友準備了幾份禮物,小朋友們想不想要禮物啊?小動物說要和小朋友做個游戲,只有小朋友完成了游戲才能得到禮物。
2、動一動游戲:聽音找點卡。
師:老師為小朋友每人準備了一份點子卡片,請小朋友豎起耳朵聽仔細,老師拍了幾下桌子,你們就找出幾的點子卡片。
3、摸一摸師出示三只禮品盒:"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三只禮品盒,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盒子里是什么?"。請個別幼兒上來觸摸感知,其余幼兒一起驗證。
4、結束活動: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
師:小動物們玩得正高興,突然啊,老狼來了。老狼要把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抓起來。老狼說:"你們陪我玩個游戲,玩的好我就不抓你們了。"現在請小朋友們到前面來,小朋友們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師回答幾點,小朋友就找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裝成石頭的樣子,這樣老狼就不會抓到小朋友們了。
小朋友們玩的開心嗎?其實啊,老狼也只是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并沒有惡意。我們原諒老狼了好不好?
活動延伸
繼續探索教室內、家中4以內的物品,鞏固按物數數的.方法,并說出總數。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的教學對象是中班幼兒。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設計了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揮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更好地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數一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既遵循了概念教學的規律,又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使幼兒學有興趣、學有所獲。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7的分合,知道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嘗試記錄其結果。
2、在觀察和探索操作活動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數字。
3、會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4、感知總數與部分數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教具:人手一個小盤子,7個雪花插片,數字卡片1--7。
2、學具:幼兒用書、鉛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復習"碰球"游戲。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5,與幼兒共同玩"碰球"游戲。
教師: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幼兒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師可以變換數字卡片,與集體、小組、個別幼兒玩,也可以請個別幼兒上來出示卡片帶領大家玩碰球游戲。
(2)學習7的組成。
①引導幼兒報出盤子中雪花插片的總數,并將自己盤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兩份,鼓勵幼兒嘗試多種分法。每當幼兒說出一種分法,教師就記錄下來,直至幼兒講完所有的分法。
②讓幼兒數一數共有幾種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記得又快又好。幼兒想辦法,師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進行排序,就不易錯漏。
③帶領幼兒找一找前后數字的排列關系,通過觀察感知并發現前后數字變化的`規律:前面的數字逐漸變大,而后面的數字卻由大變小。
2、操作活動。
(1)依樣涂色進行7的分合,并記錄7的分合式。
引導幼兒觀察圖上辣椒的數量及顏色的變化,請你按序
涂色,并看圖記錄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
觀察點卡分合式,請你在方框內,畫出相應數量的圓點填寫分合式。
(3)觀察數字7,學習在日字格中,正確地描寫數字。
(4)游戲:天上七顆星,師生共同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最后一句每說一個就數一個手指頭
天上七顆星,
地上七塊冰,
臺上七盞燈,
樹上七只鶯,
墻上七枚釘。
吭唷吭唷拔脫七枚釘。
喔噓喔噓趕走七只鶯。
乒乒乓乓踏壞七塊冰。
一陣風來吹來七盞燈。
一片烏云遮掉七顆星。
3、活動評價。
(1)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操作活動,其他幼兒邊看邊念分合式,鞏固對7的認識。
(2)教師展示幼兒的操作材料,對書面整潔、操作正確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復習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梯形5種圖形,并能深刻的記住它們的特征。
2、通過“坐火車”的游戲,學會幫助圖形寶寶們歸家,分類。能做到仔細觀察。
3、通過看風景,和食物,知道圖形寶寶可以變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能說出這些東西是由那些圖形寶寶變出來的。
4、培養幼兒的動力能力,給幼兒若干個不同的或相同的圖形寶寶,讓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變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出來。
活動準備:
1、“布娃娃母子”一個。
(將它們綁在一張椅子上。
)2、“圖形地毯”一張。
(將圖形全部剪了出來,剩如的系圖形的空格子。
)然后將那些剪出來的'圖形分給幼兒,讓他們補回去。
3、每人一張圖形的火車票。
(其中包括梯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三角形若干張。
)4、一輛箱子制作時的小火車,(5節的車廂,分別貼有三角形,圓形,梯形,長方形,正方形。
)5、貼了屋子,大樹,冰糖葫蘆,糖果的展示畫一張。
6、每人一張白紙,每人若干個圖形娃娃,雙面膠。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孩子們,你們看到什么啦?(布娃娃被綁在椅子上。)]
1、教師講述故事:有只大灰狼把小猴子和猴子媽媽捉住啦,然后把它們可憐巴巴的綁在椅子上。
你們想把它們救出來嗎?大灰狼說,只有一個辦法才能把它們給救出來。
可惡的大灰狼把磁磚給拆啦。
要我們把它們拼對啦,才能把猴子放走。這些圖形老師撿起來,給你們啦,是否能把它們救出來,就靠寶貝們的啦。吳老師手中也有幾個圖形磁磚,讓吳老師先來拼上。
2、教師示范。幼兒一起操作。
二、寶貝們真聰明,也很善良,都把地毯拼好啦,救走了猴子們。它們很感激我們,給我們送來了每人一張的火車票,讓我們邊看風景,邊吃東西。
1、出示火車票,(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三角形)。并孩子們,它們的名稱,介紹這幾種圖形的特征。
2、和配班教師,一起分發火車票。每人一張。
(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
)3、請幼兒在相應的車廂投入火車票,并請配班教師做監督員,投錯的幼兒再投一次。投對了,才能到“風景區”坐下。
三、進入風景區,從幼兒觀察有哪些風景,(屋子,大樹),并提問這屋子和大樹分別由哪些圖形寶寶變出來的。
并看看圖中還有些什么?
猴子準備招呼幼兒的兩種食物(冰糖葫蘆,糖果。
)并提問這兩種食物分別由哪兩種圖形變出來的。
四、圖形寶寶可以變出我們生活中許多有用的東西,現在請寶貝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桌子上的圖形寶寶變出一些東西,不一定要和老師一樣的。
五、幼兒操作,教師巡示,認同鼓勵。
六、展示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并學習進行記錄。
2、 鍛煉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 幫助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
根據標記正確點數相應的圖形數量。
難點:
對總數標記的認識
活動準備
教具:幾何實物圖片1張(紅色、藍色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統計表一張。
學具: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正確感知10以內的數量。
教師:“圖上有什么?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顏色、形狀不同)“它們分別有幾個?”
2、認識統計表,學習記錄。
教師:“這張表格上有什么?”幫助幼兒理解統計表的含義。重點幫助幼兒認識各標記的含義。
教師:“這是什么標記,表示什么意思?”(圓形標記,表示所有的圓形;這是紅色圓形標記,表示紅色的圓形。)
教師:“這個統計表該怎樣進行記錄?” 幫助幼兒在圖表相應的位置上記錄。
提醒幼兒根據標記將所點圖形的數量記錄在標記后面的橫線上。
3、幼兒根據標記點數圖形數量,教師記錄。
二、小組活動:圖形分類記數。
1、教師講解活動要求:在對應的標記后面點數圖形的個數,用數字進行相應的記錄。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三、活動評價
將個別幼兒的作業進行展示,引導幼兒集體進行評價。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6-12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09-30
《5》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4-27
《對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4-2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過橋06-1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粗細》04-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橘子》04-26
幼兒園中班《有趣的排序》數學教案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