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4-24 17:58:2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九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集合九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名稱:里面有什么

  目標:

  1、知道空氣是實實在在存在的,身邊到處是空氣。

  2、知道空氣是無色、無味的。

  3、在科學活動中,用語言大膽地說己的發現。

  準備:

  1、塑料袋若干

  2、各種實物,如積木等

  3、水缸、充氣塑料袋

  過程:

  1、教師讓幼兒摸摸幾個塑料袋(其中有積木、空氣等)

  通過幼兒對固體、液體的感覺,引出對空氣的性質的發現

  教師同時點一下三態的'性質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進水缸中,“發現了什么?”

  2、“哪里有空氣?”教師記錄

  3、幼兒找空氣

  4、交流分享最后得出結論“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課題生成:

  信息時代的今天,有必要增加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科學啟蒙知識,以拓寬幼兒視野,豐富幼兒知識,開發幼兒潛能。為此,設計了這節科學活動“各種各樣的汽車”。本活動從幼兒年齡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活動的電化教育手段,引導幼兒積極運用多種感官,主動感知和認識各種汽車及其發明過程。電化手段的運用,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使幼兒身臨其境,將事物發展的抽象過程集中在一個相當短的時間內展示出來,直觀生動、感染力強,是一次知識性、趣味性較強的教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汽車的種類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有不同的用途。

  2、使幼兒簡要了解汽車的發明過程,激發幼兒當“小發明家”的愿望。

  3、發展幼兒比較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汽車發明過程的自制抽拉復合燈片一套,幻燈機。

  2、木偶表演臺,布袋木偶:小兔、小猴、老爺爺、小孩各一個。

  3、布置出一個“汽車展覽會”,各種汽車玩具若干,各種汽車圖片(自繪圖片8張)。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木偶小兔:“今天天氣真好,我想去看看住在很遠的奶奶。坐著汽車去可方便了,一會就到了。再見。”(小兔坐在轎車上,說完下場)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乘汽車很方便,你們知道汽車是怎么發明的嗎?

  2、簡要了解汽車的由來。

  (1)教師操作抽拉幻燈片1:“最早的時候,人們沒有交通工具,只能用腳走路。”

  (2)幻燈片2(復合抽拉片)。

  ①“經過馴化的動物成了人們重要的運輸工具,人們騎著這些動物旅行,用它們馱運貨物。這些動物有牛、馬、象、駱駝等。”

  ②“人們發明了輪子,于是出現了最原始的車。”

  “又出現有輻條的車輪,車的結構就輕巧了。”

  ④“后來,美國人生產出了大量輕便實用的`汽車,現在汽車的種類就更多了。”

  (3)提問:誰能說說汽車的由來?引導幼兒說出過程:走一動物一輪子一有輻條車輪一美國人發明汽車。

  3、了解汽車的種類及不同的用途。

  (1)教師引導幼兒動腦筋思考:“你們見過什么樣的汽車?”

  幼兒討論后回答。(隨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汽車圖片并簡要提問。卡車、轎車、公共汽車、出租車、灑水車、警車等。)

  (2)情境表演,認識消防車、救護車。

  ①表演:小猴(木偶)著急地說:“哎呀,不得了啦,我們家著火了,小朋友們快幫我想想辦法,我該叫輛什么車呢?”

  幼兒:救火車。

  教師:“小猴,你趕快叫輛救火車,——又叫消防車。”(拿救火圖片)

  小猴:“謝謝,我去救火啦。”

  ②認識消防車。(專門用來救火的。)(是紅色的,能拉警報。)

  木偶老爺爺、小孫子上,走著走著,老爺爺忽然倒下,小孫子大喊“爺爺心臟病發作了,這可怎么辦呢,我該叫輛什么車呢?”(救護車)

  ③認識救護車(專門用來幫助突然得了重病的人。)(車身上有十字標記,能拉警報。)

  ④教師:“咱班小朋友真是愛幫助別人,不僅幫助了小猴子,還幫助了有病的老爺爺,謝謝你們。”

  4、在玩中鞏固知識。

  (1)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主要認識了救火車即消防車和救護車,有卡車、轎車、公共汽車……汽車的種類很多,作用真大,對人們有幫助,是一種很方便的交通工具。”

  (2)以參觀“汽車展覽會”結束教學。

  (3)讓幼兒在玩各種汽車中鞏固知識,開闊視野。

  評價分析:

  幼兒通過生動有趣的幻燈,就像看電影一樣,直觀地了解了汽勺由來。接下來的情境表演,是通過展示幾種汽車的專門用途的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汽車的用途的認識。通過后來的幼兒玩汽車,為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汽車的外形構造提供了空間。整個活動,幼兒都饒有興趣、思維活躍,較好地達到j標。

  一、專家點評

  在現代技術日益發達的今天,有些老師誤以為用計算機為載體的教學是最佳的,因而會嫌棄傳統的幻燈片。其實,對幼兒來說,幻燈如圖書一樣,同樣有趣。只要合理選擇,幻燈教學會獲得好效果。

  二、反思與討論

  你認為此活動設計的知識點(量),是否適宜?如果讓上這節課,你同意本活動設計的過程嗎?如何修改?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觀察并快速記憶正方體積木的數量及其顏色序列,提高有意注意和記憶能力。

  2.體驗對壘游戲的快樂。

  準備:

  1.廢舊紙筒(也可用PVC圓管替代)若干個,紙筒高約30厘米、直徑約6厘米,外面分別包上紅紙和金紙。

  2.正方體積木24塊,邊長為3.5~4厘米,其大小要恰好能放到紙筒內使之豎立。每個正方體積木的六個面貼上相同顏色的紙。

  玩法:

  1.幼兒三人結伴游戲,游戲前先協商,一名幼兒做裁判員,兩名幼兒做對壘賽手。裁判員取一紅色紙筒,將各色正方體積木放置在桌子中央。兩名賽手各取一個金色紙筒,準備游戲。

  2.游戲開始,裁判員先報出一個數字(比如"4",根據紙筒高度,筒內最多放不超過8塊的積木,所以所報數字要控制在8以內),然后取相應數量的積木(顏色可任選)投入紅色紙筒內。

  3.裁判員在桌子上搖動已放入積木的紅色紙筒,使積木在紙筒內堆疊成柱,接著輕輕提起紙筒,呈現堆疊的彩色積木柱。兩名幼兒迅速記憶積木的數量及其顏色序列,稍后,裁判員重新用紅色紙筒套住這個彩色積木柱。

  4.裁判員發出"開始"口令,兩位賽手根據自己的記憶,按裁判員堆疊的積木數量及其顏色序列迅速在各自的金色紙筒內有序放置積木,然后三人各自同時在桌子上輕輕搖動紙筒。

  5.三人同時提起紙筒,看看兩位賽手各自的金色紙筒內的積木數量及其顏色序列是否與紅色紙筒內的一致。

  規則:

  1.游戲也可有多名幼兒同時參與,紅色紙簡內的積木既可由裁判員放入,也可由賽手放入,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戰性。

  2.金色紙筒內的積木數量及其顏色序列與紅色紙簡內的相同者為勝,否則為輸。

  3.提紙筒時要注意控制手腕的力量,注意不要讓紙筒碰倒彩色積木柱,若積木倒塌則重新游戲。

  4.該游戲也可變換花樣,比如,在積木的六個面貼上不同的幾何圖形、數字,讓幼兒玩"圖形記憶""數字記憶"等游戲。

  評析:

  "搖搖筒"游戲設計的.亮點有二:一是取材簡便,教師巧妙利用了紙筒封閉的特點,讓幼兒觀察和記憶正方體積木的數量及其顏色序列,從而訓練了幼兒的有意記憶能力。二是玩法和規則獨特,游戲既可以雙人對壘,也可以多人參與。游戲中,幼兒需自主商議分配角色。本游戲雖然以發展幼兒有意記憶為主要目的,但在游戲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幼兒之間的積極互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知道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2、激發幼兒動手操作和對顏色的興趣。

  3、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薄手工紙、裝有紅、黃、藍、綠、紫等眼力的盤子。

  活動一:

  1、出示紅、黃、藍的玻璃紙,讓幼兒說出顏色的名稱,在說一說活動室里及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哪些東西的顏色和這些相同。

  2、幼兒自由擺弄、重疊色紙相互交談自己的發現。

  3、師以變魔術形式把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出另一種顏色,激發幼兒興趣和好奇心。

  4、組織幼兒自己動手將兩種顏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混合起來會變成另一種顏色。

  活動二:噴焰火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介紹玩法。

  3、請幼兒與教師合作噴焰火讓幼兒說一說噴的焰火有什么顏色?顏色混在一起是有什么變化?

  4、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色噴焰火,提醒幼兒不弄臟衣服、桌面。

  自由觀賞、評價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多種多樣的鳥,發展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初步具有愛鳥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我們的鳥類朋友

  2、布置活動室環境

  活動過程

  一、以參觀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1、這幾天,我們和小鳥交了朋友,老師和小朋友還收集了許多小鳥的圖書、圖片、標本、碟片,

  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講一講,你認識的小鳥叫什么?長得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請小朋友坐下來,把你看見的小鳥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誰來告訴大家,你看見的是什么鳥?是什么樣子的。

  二、了解鳥的異同點

  1、小朋友認識的小鳥真多,這些小鳥長得都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呢?

  我們再仔細去看看、找找,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自由結伴觀察講述)

  2、提問:你發現小鳥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好嗎?

  (請個別幼兒回答)

  3、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了小鳥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那么你有沒有發現小鳥在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呢?

  (相互交流后,再個別回答)

  三、了解小鳥的`本領

  1、小朋友看得真仔細,發現小鳥有這么多相同的地方,小鳥真可愛。那么小鳥有些什么本領呢?

  請小朋友先想一想,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請個別幼兒回答)

  2、一起學學做做動作

  3、小鳥除了這些本領以外,還有很多的本領,現在就讓小鳥表演給我們看。

  四、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鳥類

  小鳥有這么多的本領,那么你們喜歡小鳥嗎?為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五、結束

  今天我們和很多的小鳥做了朋友,還有很多的小鳥也想和我們交朋友呢,

  等會兒我們再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我們不認識的小鳥。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引導幼兒觀察某些物質的溶化過程。

  2、比較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體特性。

  活動準備 大水盆、水杯、小勺、固體飲料,各種能溶于水和不能溶于水的物品,如面粉、白砂糖、鹽、粉筆、紙片、糖紙、塑料插片、玻璃球等。

  活動過程

  1、出示三杯白開水

  (1)在其中的一個杯子里放進一勺白糖攪拌至糖化在水中。

  (2)另一個杯子中放進一勺鹽,攪拌一會至鹽完全化在水中。

  (3)讓幼兒品嘗三杯水的味道。

  討論:三杯水的味道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糖和鹽哪兒去了?

  2、讓幼兒將幾種不同的'東西投入水盆中,注意觀察它們的變化。

  教師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討論:什么東西在水中能化?什么東西在水中不能化?

  3、讓幼兒用準備好的固體飲料自制桔子水、橙汁、山楂汁等。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杯子中的變化。

  4、比較怎樣化的快。

  帶領幼兒比較不同條件下的溶解情況。

  (1)兩塊同樣多的肥皂分別放進熱水和冷水中,看看哪塊肥皂化的快。

  (2)同樣多的一塊肥皂和一些肥皂粉,放進一種水(熱或冷)中,它們化的一樣快嗎?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各種溶化現象,并積極動手操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意圖:我們幼兒園里面的小區就有健身器械,每次散步的時候小孩都特別感興趣,都想去玩玩。但有些器械師不適合幼兒玩的。通過這節課,想讓孩子都能了解各種器械的用處,并能知道獨自玩這些器械可能發生的危害。

  活動目標:

  1、認識、了解小區里運動器械的名稱、作用。

  2、知道多運動可以強身健體,但有些器械不能獨自玩耍,會造成傷害。

  活動準備:小區健身地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今天我們一起到小區健身的地方去觀察觀察各種運動器械,然后我們回來要完成個任務,要說出一種你喜歡的器械,它是什么樣的?是怎么玩的?幾個人玩的?

  二、觀察各種器械,了解各種器械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上面怎么有個大圓圈啊?”

  ——“上面是扶手”

  ——“這個上面有個大腳丫是什么意思呢?”

  ——“是可以踩到上面的”

  ——“哦,是踩到上面然后扶住扶手。”那你們猜猜這個是鍛煉什么的'呢?

  ——幼兒相互猜測。教師可以示范模擬。

  ——原來這個事鍛煉腰部的,叫扭腰器。

  ——教師一一帶幼兒進行探索了解。

  三、了解各類器械的危險性

  ——教師故意不按健身規則進行活動引導幼兒發現存在的安全隱患

  ——引導幼兒知道獨自玩這種器械的危害。

  四、鞏固認識

  ——回到教室,師幼討論。

  ——你最喜歡的器械?是怎么玩的?幾個人可以一起玩?

  ——教師總結。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8

  制作意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及認知規律利用廢舊物品,科學性的制作了趣味性與知識性皆強的自制玩具“彩球升空”。使幼兒在體驗中不斷探索總結,同時發展幼兒手眼肢體的協調和手臂的力量、手腕的'靈活與控制力。冉冉升起的彩色氣球給幼兒美好視覺感受的同時,使幼兒產生一種要攻克難關并不懈努力的積極向上的精神。并且此項活動還可以延伸到自然界中去觀察風的大小會帶來的影響,展開一系列的科學探索與發現。

  教育價值:鍛煉幼兒臂力與手及腕部的控制與靈活性,同時引發幼兒思考、探索自然界中存在科學性的事物。

  選用材料:廢舊硬紙箱(大小各一個)、廢紗網(一個)、廢舊泡末塊、塑料膜、色卡紙、膠、彩色氣球、扇子。

  制作過程:

  (1)先將塑料膜卷成筒狀,固定。

  (2)小紙箱量距,挖洞,將紗網覆蓋洞口,固定;裁片與小紙箱同寬的硬紙卡,一面接于小紙箱開口處,一面接于洞下底部。

  (3)將卷筒口與紙箱洞口對接,固定。將風筒與風道置于大紙箱內,四壁用泡末塊固定牢固。

  (4)裝飾玩具的外觀。

  操作方法:

  取扇子對準進風口處煽風,控制好氣流的連續與煽風的節奏和頻率,在有限時間內,將氣球由桶內煽出,落地為準。比較煽出氣球的數目,數多為勝!

  備注:1、按幼兒年齡大小計時間的長短。2、操作過程中不能用手直接取氣球。

  適用年齡和地點:4歲以上均可;室內外皆可進行活動。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油燈、蠟燭、煤油燈、電燈,了解燈的簡單演變過程,知道電燈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2、通過觀察對比,簡單了解各種燈所存在的缺點,培養幼兒思維的批判性。

  3、讓幼兒體驗和使用照明工具,感受光明帶來的幸福感。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布置一個山洞;油燈、煤油燈、臺燈各1"2盞;小兔頭飾一個;風爺爺頭飾;錄音機、磁帶、電話機、圖片一張;手電筒、礦燈、蠟燭許多;絨毛玩具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幼兒感受黑暗。

  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提問:怎樣才能在黑暗的地方看清東西?

  (二)認識油燈、蠟燭、煤油燈、電燈、簡單了解其缺點和優點。

  1、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向幼兒逐一介紹各種燈,并請幼兒觀察。

  2、幼兒操作:給四種燈排列前后發明使用的順序。

  3、教師向幼兒講述正確的排列順序。

  (三)引出手電筒和礦燈。

  1、游戲《小雞找蛋》,引出手電筒帶來的方便。

  2、游戲《小熊家停電了》,引出礦燈帶來的`方便。

  3、教師小結:針對電燈的缺點,人們發明了手電筒和礦燈。

  (四)體驗活動:游戲《營救行動》

  教師布置一個山洞,讓幼兒自己選一種照明工具,想辦法照亮后,去山洞營救動物和娃娃。

  (五)結束活動

  集體舞《兔子舞》。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我們的鼻子_中班科學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優秀科學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環保科學教案06-02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9-28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夏天玩水_中班科學教案07-19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西瓜》04-26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馬鈴薯》04-27

螃蟹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04-26

幼兒園中班動物睡覺科學教案09-25

幼兒園中班《吹泡泡》科學教案08-2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