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環保是我們一貫堅持的幼教主題之一,在生態環境嚴重受到威脅的今天,教育幼兒從小做起、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更是迫在眉睫。而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正是將環保這一綜合性的主題融入其中,兒歌本身的韻律簡單、易記、朗朗上口,并且淺顯易懂。因此,我在設計教案時,以兒歌為切入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適合中班幼兒學習的活動。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會兒歌,同時產生愿意、樂意去愛護環境、愛護家園的愿望。
教學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學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2、感受大自然的美,對人類惡劣的破壞行為造成的后果感到難過。
3、愿意加入環保的行列中來,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教學準備:
①教學課件一個:A、先呈現一幅大自然的環境未破壞前的場景,通過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污染大自然的工廠污染源等等破壞環境的`行為后,呈現了一幅破壞的難看大自然景象;B、設置環保專家“牛博士”,點擊能飛出星星。
②已打亂的拼圖(大幅),關于大自然又恢復美麗的景象。
、奂垺⒐P、水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ㄒ唬┩ㄟ^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自己去發現大自然前后的變化。
1、引導幼兒感受美麗的大自然,說說看到的美麗的大自然中都有些什么漂亮的景色?(大地是綠的,天空是藍的,江河很清……)
2、引導幼兒去發現大自然的變化(又臟又丑),提問:這種變化是怎么樣產生的?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人類的某些不好的行為造成了惡劣的后果)
。ǘ┯變夯ハ嘀g討論,教師提出問題:
1、“對被破壞的大自然,你們喜歡嗎?你們想讓大地怎么樣?(要讓大地綠起來)想讓天空變的更加怎么樣?(要讓天空藍起來)…………”,引導幼兒依次說出兒歌的原句,請幼兒說說自己要怎么做。
2、教師小結:對啊,我們要讓我們居住的家園變的更美麗,所以要從自己做起,“要想環境好起來,人人從我做起來”。
3、引導幼兒將兒歌連起來朗誦
。ㄈ┯變翰僮,拼出未來的人工園林。
1、教師出示大自然的拼圖,講解拼圖的方法,同時告訴幼兒拼圖完成后就是一幅大自然的美景圖。
2、幼兒操作,分四組,集體操作。
。ㄋ模┘w聲明,畫環保宣傳畫報
“小朋友們,我們剛才看到了美麗的人工園林,真是漂亮,要想有這么美麗的環境,一定要請所有的小朋友、爸爸媽媽一起來保護環境,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設計環境保護的宣傳畫,告訴所有的人:‘環境保護靠大家吧’!
活動反思:
用紙圈來滿足幼兒爭搶玩塑料圈的欲望,達到了出乎我意料的效果。在操作探究活動中,幼兒的語言、經驗交流比平常多,互相學習、共同合作的機會也多,想象力得到充分地發揮,人人體驗到活動的樂趣。紙圈的探究活動使我感到:隨機教育已向我們每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精心地呵護幼兒的求知欲望,為幼兒創設探索的條件,才能和他們一起在愉快的探究活動中獲得更豐富多彩的知識與經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對故事的理解,學習詞:“大、縮”。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大膽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愿意向小老鼠那樣幫助別人,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準備:米皮皮的圖片衣服、魔棒一根、米皮皮頭飾一個、小苗苗、大苗苗圖片、小胡蘿卜、大胡蘿卜圖片、小蘑菇、大蘑菇圖片,故事圖片五幅
活動過程:
一、 出示米皮皮的圖片,這是一只叫米皮皮的老鼠,你知道嗎?他今天可高興了,他今天得到了一個寶貝,他幫助了許多的小動物,聽一聽他是怎樣幫助的?請聽故事《米皮皮的魔棒》。
二、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1) 米皮皮得到了一個什么寶貝?
。2) 為什么這是一根神奇的.魔棒?
。3) 他對他們是怎樣說的?(長長長)
教師引導幼兒把對華說完整。他對小苗苗說:“長長長”。小苗苗就長大了!
游戲:幼兒用手指當魔棒,教師出示小苗苗的卡片,引導幼兒是用手指磨棒說:“長長長”教師迅速的出示長大的苗苗卡片,方法同上出示胡蘿卜和蘑菇的卡片,學習詞語:“長、縮”
三、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再聽一邊故事。
教師出示故事圖片講故事提問:
。1)米皮皮幫助了小苗苗、小兔子、小狗和小鴨子,有發生了什么事情?
。2)狼叔叔撿到了魔棒、他做了什么?
。3)誰幫助了狼叔叔,怎樣幫助它的?
四、學習游戲“米皮皮的磨棒”
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好嗎?我來當米皮皮,請小朋友當小苗苗、胡蘿卜、小蘑菇、狼叔叔,當我用磨棒指著問:“你是誰?”你要告訴我:“我是小苗苗”我說:“長長長”你就要扭扭身體舉起手來說:“我長大了!”當我說:“縮縮縮”你就要扭扭身體蹲下說:“我縮小了!”
第一遍游戲老師來當米皮皮。幼兒當小苗苗、胡蘿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
第二遍游戲清兩個幼兒一組互相扮演米皮皮以及小苗苗、胡蘿卜、小蘑菇、狼叔叔的角色玩游戲。教師指導幼兒邊用動作表示邊來說:“我長大了,我縮小了!”
五、結束:磨棒神奇嗎?你喜歡米皮皮嗎?為什么?他用磨棒做了什么?
教師小結:米皮皮幫助了別人,所以所有的小動物都很喜歡它,就向小朋友喜歡它一樣。所以我們要多幫助身邊的小朋友,這樣你的朋友才會更多!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3
教育目標:
1、感受故事中夸張的情節所產生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情節的`猜測和想法。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知道老鼠是四害之一,了解什么是地下室。
2、物質準備:膽小先生、老鼠圖片;動畫課件;背景圖。
活動過程:
一、老鼠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1、猜想:老鼠來了,怎么辦?
二、中斷講述故事,設置懸念引發幼兒大膽表達。
問題一:膽小先生捉住老鼠后,老鼠會怎么說呢?
問題二:大老鼠生了很多小老鼠后會對膽小先生說什么?大老鼠為什么要和膽小先生換房子呢?
問題三:老鼠第三次提出無理要求的時候膽小先生會怎么做?幫膽小先生想想辦法。
三、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提問:故事的名稱叫什么?故事里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聽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覺?
四、完整欣賞動畫故事,圍繞膽小先生這一形象組織幼兒討論。
1、提問:故事一開始,剛開始膽小先生是個什么樣的人?膽小先生最后有什么變化?經過這件事,以后膽小先生碰到老鼠還會害怕嗎?
2、情感教育:鼓勵幼兒要做勇敢的人,遇到事情不害怕,不做膽小的人。
活動延伸:
語言角投放《膽小先生》圖片,讓幼兒自由翻閱講述。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
2、感受春節歡樂熱鬧的氣氛,體驗與同伴合作朗誦的快樂。
3、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4、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活動重、難點:
學說兒歌并感受春節歡樂熱鬧的氣氛。
活動準備:
1、環境布置,營造春節氣氛。
2、春節拜年聲、鞭炮聲的錄音以及與之有關的歌曲,課件《紅鞭炮》。
活動過程:
一、用歌曲《過新年》導入,幼兒快速進入新年喜悅的情境中,為后面的活動做好鋪墊。
二、聽聽、講講、看看理解兒歌內容,學習兒歌。
1、教師播放拜年聲、鞭炮聲的錄音,提問幼兒聽到了什么?什么時候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教師小節:拜年和放鞭炮的聲音,過春節的時候能聽到這些聲音。
2、經驗交流,教師提問:春節你們是怎么過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教師小節:過春節的時候人們會穿上新的'衣服,買好多好吃的東西,貼上對聯,燃放煙火、互相拜年,寶寶還會受到很多壓歲錢,來慶祝新年,新年里,每個人都覺得非常高興。
3、欣賞兒歌,教師播放課件《紅鞭炮》
恭喜恭喜新年到,歡天喜地放鞭炮。
禮花炮,沖云霄,還有支支沖天炮。
大人笑,孩子鬧,歲歲平安樂陶陶。
4、學習兒歌,通過各種形式朗誦兒歌。
(1)、利用課件,教師和幼兒共同朗誦兒歌。
。2)、請部分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朗誦。
三、幼兒聽音樂《恭喜恭喜》帶著愉快的情緒出教室,結束教學活動。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幼兒在課后可根據自己興趣制作小鞭炮、對聯及賀卡,剪窗花等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與教師互動的非常好,氣氛活躍,主要是幼兒對春節比較喜愛和熟悉,在此基礎上,教師與幼兒相互交流了自己在春節的所見所聞所感,一同欣賞兒歌,并請幼兒分角色表演兒歌,激發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加深了幼兒對兒歌的理解,使幼兒感受到了春節歡樂熱鬧的氣氛。整個活動環節銜接自然,幼兒參與積極,基本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布的特征,并能用語言大膽表達。
2.增進對布及布制品多樣性的認識,初步了解布的用途。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各種布制品的物品,如:布衣褲、布娃娃、床上用品、布袋、布鞋、桌布、布書、手絹、帽子等,在班級里布置成展臺。
2.用來做對比的塑料桌布和皮鞋。
活動過程
一、感受布和其他材質的區別
1.教師出示塑料桌布與布質桌布,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師:這里有兩塊漂亮的桌布,我們看看,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師:現在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來摸一摸,有什么布一樣?布做的桌布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更喜歡哪一塊?為什么?
2.出示皮鞋和布鞋,引導幼兒比較與討論。
師:這里還有兩雙鞋,它們又有什么不一樣呢?看一看、摸一摸,布鞋給你什么感覺?
師:穿在腳上試試看,有什么不同?
二、看看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布制品。
1.出示布制品展臺,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感受各種布制品。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各種布做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用什么布做的。
師:布還可以做什么呢?
師:如果請你用布做東西,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三、觸覺游戲。
教師準備依個大袋子,里面放用布、塑料、陶瓷、橡皮做的玩具。
請一個幼兒上來,閉上眼睛,在袋子里摸布玩具。確定后,其他幼兒喊"一、二、三",拿出來看一看。如果他摸到布玩具,其他幼兒為他鼓掌獎勵,如果沒有摸到布玩具,可以請他再試一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找一找,生活環境中有哪些布質的物品,共同填寫"各種各樣的布"調查表。(詳見"附")。
活動提示
(1)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充分感知與體驗的時間,幫助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官感知布的特征,并且鼓勵幼兒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
(2)有的幼兒可能只從表面理解問題,如只從表面的特性,如顏色、圖案等來區別布和其他材質。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導與追問,幫助幼兒深入了解問題,如材質,的軟硬、光滑與粗糙等。
(3)該活動可以進一步向語言領域擴展,請幼兒細致描述布制品,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在本活動結束后,將幼兒帶來的各種布制品展示出來,布置"布的世界"主題墻和展臺。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主要情節,能大膽講述故事中的內容。
2、體驗故事中深厚的母子依戀之情。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配樂:《圣母頌》,《愛的禮贊》、《午夜之光》。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
1、欣賞前提問:看,畫面上有誰?(教師介紹小熊的名字——珂皮珂)
2、提出要求: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關于小熊珂皮珂的故事,名字叫《每一次,珂皮珂》,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ǘ┩暾蕾p配樂圖畫故事《每一次》
提問:1、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2、 故事里發生了什么事呢?
。ㄈ┓侄沃攸c欣賞
1、在這個故事里,你覺得什么地方感覺高興,很快樂呢?媽媽和小熊是怎樣捉迷藏的?(欣賞捉迷藏的片段)
2、討論:每次媽媽為什么總是不慌不忙、一下子就把小熊找到了?
3、什么地方讓你感覺有些害怕、很擔心呢?
。ㄐ蕾p并講述故事中小熊跑丟后的情景)
4、討論:故事里原來小熊想把每一次說幾遍的,后來說了幾遍?為什么?
(三)播放課件畫面故事:
這個故事真感人,有的地方讓人不由得很快樂,有的地方讓人感覺有些擔心也有些害怕,有的地方又讓人感覺非常感動也很幸福。讓我們再來好好欣賞這個故事,你也可以自己來講講這個故事。
。ㄎ澹 總結:
1、說說你和你的媽媽什么時候也和小熊和他的媽媽一樣相親相愛,也有很讓人感動、幸福的事情發生呢?
2、總結:不管小熊走到哪里,媽媽每一次都能把他找到,因為小熊是媽媽的寶貝;我們每個小朋友也都是媽媽的寶貝,所以,無論走到哪里,媽媽也總能把我們找到!
3、今天是什么日子,母親節,是我們最親愛的媽媽的'節日,你想對你媽媽說些什么呢?請你把你想告訴媽媽的話畫在愛心上,帶回去送給媽媽,好嗎?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7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聽聲音編故事》含反思適用于中班的語言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敢于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能認真傾聽不同的聲音,學習根據線索發揮想象,創編表達,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聽聲音編故事》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應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及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的體會到: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3-4歲是書面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應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自由的語言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敢于傾聽和表達,樂于想象和創造。為此,我設計了《聽聲音編故事》的活動。我首先以聲音導入,又以小動物作為主線貫穿始終,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通過聽聲音引導幼兒積極動腦思考,充分發揮想象,并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言表能力思維能力。
活動名稱:
語言
活動內容:
聽聲音編故事
活動目標:
1、能認真傾聽不同的聲音,學習根據線索發揮想象,創編表達。
2、敢于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活動重點及難點:
重點:使幼兒注意傾聽聲音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能在教師提示下根據聲音或繪本創編故事。
活動準備:
1、自制繪本: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各種聲音、放音機。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1、傾聽熟悉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小耳朵注意聽,猜猜是什么聲音(拍手的聲音及凳子的聲音)。
--幼兒聽并回答。
小結:這是小手和凳子發出的聲音,它們的語言不一樣,小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我們來聽一聽吧!
(二)基本部分1、放錄音,猜猜我是誰。
--師: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誰來了。(播放青蛙叫聲:呱呱,呱呱呱)。是誰在講話呀?請小朋友猜一猜小青蛙想說什么呢?(出示青蛙頭飾)--幼兒:自由的表達想法。
--教師:附和幼兒的想法。引導幼兒學青蛙跳一跳。(給予鼓勵)小結:噢!小青蛙今天心情很好,它呀準備帶一樣好吃的東西出門。我們來聽一聽小青蛙出去遇到什么困難,要怎么辦呢?
2、幼兒根據聲音,幫助小青蛙想辦法解決困難。
(1)師:放錄音,幼兒仔細聽聲音,(打雷下雨的.聲音)。幼兒仔細辨別是什么聲音。然后幫助小青蛙想辦法解決問題。(青蛙沒有帶傘,要怎樣避雨呢?我們幫幫它吧)。
--幼兒:自由地發表意見。師回應鼓勵幼兒。
小結:小青蛙終于找到避雨的東西了,快快往前走吧!可是又遇到困難了,我們來聽一聽吧!
(2)放錄音,幼兒仔細聽一聽。(小河嘩嘩流水的聲音)。
師:因為下大雨,小河的水滿了,小青蛙要怎樣過河呢?我們想辦法幫助它吧!
--幼兒:自由發表見解,教師鼓勵幼兒的好辦法。
小結:哦!小青蛙安全的過河了,小朋友們很高興,它就要到朋友家了。
。3)放錄音,幼兒仔細聽一聽。(敲門聲:咚咚咚,接著小貓的叫聲:喵喵喵。出示小貓頭飾)--師:提問青蛙來到哪個小動物家里啦?幼兒回答。它帶好吃的東西來小貓家干什么呢?
--幼兒:猜一猜,說一說。
。4)放錄音,幼兒聽一聽。(生日快樂的音樂)--師:小青蛙來小貓家干什么呢?
--幼兒:回答提問。
--師:全體幼兒一起唱一唱生日歌,歌唱完了,小貓許了一個愿望,小朋友說一說許了什么愿望呢?
--幼兒:自由的表達。
--師:生日過完了,小貓要對小青蛙說一聲什么呢?(謝謝)小結:小青蛙原來是帶生日蛋糕去給小貓過生日了,小朋友們也要給你的好朋友過生日好嗎。
。5)聽一聽完整的聲音,看一看繪本,編一編好聽的故事。
--師:好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完整的聲音(提示幼兒認真聽),看一看圖片,編一編故事吧!
--師:請個別或幾個幼兒完整地編一編故事。(引導幼兒)
。ㄈ┙Y束部分
教師完整地看繪本講一遍故事。好了,小朋友們今天講了這么精彩的故事,真開心(音樂,笑聲),下次我們再來講故事,再見!
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向我反應:孩子在吃完半只西瓜后,不停地擺弄西瓜皮,還一個勁地問半圓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我告訴家長這證明孩子有較強的創造欲望,應該為孩子積極的提供創造條件,引導孩子動手、動腦。邊向家長介紹就有一個想法在我的腦海中產生:結合童話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童話故事《小老鼠吃西瓜》正好適合這個設想。這篇童話通過老鼠種西瓜——想辦法吃西瓜——請動物們來喝西瓜汁的情節,塑造了兩個活潑有趣、熱愛生活的老鼠形象,并證明了一個真理:愛勞動、愛動腦筋和愛同伴的人是快樂的。在幼兒想象西瓜皮可以做什么的同時自己動手將瓜皮做成玩具,最后將操作過程編入故事結尾中。
作品中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了西瓜之大,老鼠之小,因而產生了老鼠如何吃西瓜的問題,老師將問題投給幼兒,讓孩子們尋找解決的辦法。以生動有趣的內容給幼兒極大的啟示,幼兒可以從中體會到勞動與收獲的快樂,意識到大膽想象和創新的快樂,還可以感受友愛和分享的快樂?傊嘶顒恿⒅疽龑в變簾釔凵。積極向上、樂于創新。
二、活動目標
1、感知童話故事結構,嘗試在認識和想象的基礎上,改編故事結尾,并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
2、培養幼兒愛勞動,愛動腦和愿意與同伴分享勞動成果的好品德。
3、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三、活動準備
1、課件《小老鼠種西瓜》
2、西瓜四個、車輪、風帆、橡皮泥、小木棍、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等。
四、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
1、教師以提問的方法引出故事名稱,引起幼兒注意。
2、講述第一遍故事,邊講邊播放課件。(出現大西瓜和小老鼠在屏幕上,突出西瓜大、老鼠小)
3、講述第二遍故事,邊講述邊播放。(動畫型式播放故事基本內容)
4、提問:
白老鼠種的西瓜怎么樣?白老鼠怎么想辦法吃西瓜的?它和朋友想了哪些辦法?這些辦法行不行?為什么?白老鼠最后是怎樣吃西瓜的?它請了什么人來一起吃西瓜了呢?故事里的白老鼠是什么樣的白鼠?你喜歡嗎?如果你是白鼠,你怎么吃西瓜呢?(想一個跟故事中白老鼠不一樣的辦法。)
5、教師引導幼兒歸納:白老鼠種西瓜——是愛過去的白老鼠;用吸管吸西瓜汁——是愛動腦筋的白老鼠;免費供應西瓜汁——是關心別人的白老鼠。
。ǘ┯霉掀ぷ鍪裁?
1、向幼兒提供一定工具與材料,鼓勵幼兒想象和操作。(小車輪、風帆、彩色紙、漿糊、剪刀、刀、完整瓜皮、半圓瓜皮)
2、根據班上幼兒的年齡與能力,興趣特點分組活動。
、僬迟N活動。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幼兒完成想象和添畫過程。
、趯嵨锊僮骰顒,教師參與活動給幼兒提示、啟發教師可啟發幼兒用西瓜做汽車、蒙古包的小房子、帆船等。注意提醒幼兒在操作中想象發展簡單情節。
。ㄈ┫胂笾v述
在前面階段活動基礎上,要求幼兒為故事想象一個新的故事結尾,并在集體面前講述。
1、向幼兒提問:白老鼠的西瓜吃完了,瓜皮可以做什么?
2、引導幼兒運用個人操作活動的經驗編完整的故事:假定小動物們一起做了一樣有用的東西,請你幫他們想一下,然后編入故事。
五、延伸活動
學習歌表演《種西瓜》,感受體驗老鼠勞動收獲的樂趣。
六、活動反思
一通過活動的實施,感到制定目標還有不足。
在老師指導操作時·個別幼兒講述故事時,有些幼兒沒有仔細傾聽,老師雖隨機教育幼兒有禮貌的聽他人講述,但還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將“培養幼兒有禮貌的傾聽他人講話的習慣!绷腥肽繕耍蠋熢诨顒迎h節前就會提出要求,效果會更好。
二課件利用率較低。
課件制作的時間較長,但在活動中僅僅只用于作品欣賞這一環
節,使得課件的利用率較底。如果在課件中預設幾種故事結尾于幼兒編述結尾后,讓幼兒在課件中找到自己理想的故事結尾,完整欣賞新故事。這樣使得課件的利用率提高,增加了課件與幼兒的交互作用,又使得幼兒對自己編述的故事有一個完整的概念。
三分組活動、操作活動重視個別差異、重視
活動過程。
操作過程中考慮幼兒的不同差異,制定了不同的操作目標,每一位幼兒都能獲取操作的經驗,對后面編述故事的結尾提供了素材。
四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比較適度。
這里所說的關系主要是指在語言活動的系列活動中,幼兒主活動與教師參與活動的比例關系。教師與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與主導關系,根據具體的活動內容、活動要求發生變化:
1幼兒活動前準備狀態很興奮,加上活動前半部分利用動畫幫助幼兒欣賞作品,所以活動的開始教師參與組織成分較少。
2活動中出現的一些新的技能,對幼兒而言,主要有作品的新的語言要求,美工操作等新的技能要求,其中應以語言要求更為重要,難度較大,所以老師對幼兒理解作品、想象講述中參與組織較多,美工操作組織較少。
3對于天真爛漫的幼兒,最成功的教育方式莫過于在他們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從而感受到安全,愉悅的情況下,他們的自主探索動機得到激發,并在積極主動的交流和探索中,身心兩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所以設計教學活動強調要立足于幼兒已有的發展水平,以幼兒的興趣和內在發展需要為基礎,營造寬松,愉悅的教育氛圍,使幼兒在自主情緒主導下積極參加活動,從中得到全面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10-23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02-02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家》10-09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微笑》02-06
【精】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03-13
【熱】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03-13
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微笑》09-29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金色的房子》09-29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15篇10-23
幼兒園中班語言公開課教案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