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錦集五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旅媸切【帪榇蠹沂占挠變簣@小班數學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ㄒ唬┗顒幽繕耍
1、初步感知游戲中數字3的數量,對數學活動產生興趣。
2、樂意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3、了解簡單的作客禮儀,樂意與朋友友善交往。
。ǘ┗顒訙蕚洌
掛圖、小雞母雞頭飾、胡蘿卜毛毛蟲材料若干、籮筐
。ㄈ┗顒又笇В
1、情景導入
(1)認識新家
情景:雞媽媽和雞寶寶搬家了
母雞:寶寶們我們一起去看看我們的新家好不好?(出示圖)
母雞:這里有幾座房子呀?三座 123
母雞:我們住在哪里?你怎么知道的?我們的旁邊住著誰?
小結:原來藍色的房子是我們的新家。我們的旁邊住小貓和小兔子。小貓住在紅色的房子里,小兔住在黃色的房子里。
2、拜訪新鄰居
“做客”,掌握數量3。
。1)幼兒討論作客的禮儀。
母雞:雞寶寶們,媽媽帶你們去拜訪我們新朋友吧。那我們一定得做個有禮貌的小客人,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交流)那咱們出發吧!
。2)拜訪小兔子、
母雞:小兔子正好再著急呢,請我們幫忙拔蘿卜,你們愿意幫助他嗎。
一個寶寶拔三顆,誰愿意來幫助小兔子呢?
請個別幼兒操作
(3)去小貓家作客。操作“吃小蟲”。 小貓非常歡迎我們來玩,還捉了好多的毛毛蟲送給我們。開心嗎?可是小貓捉的`蟲子只能夠每個寶寶拿三條,寶寶會不會自己數呀?他都準備在桌子上了,請雞寶寶找一個位子,拿只小碗在盆子拿三只毛毛蟲吧。
3、結束
今天和新朋友認識開心嗎?謝謝小貓的禮物,不早了,我們應該會自己的新家了,跟小貓再見,帶著小貓的禮物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領域:
游戲化的教育活動,正確排序;顒忧霸u析最近發現許多幼兒對排序不太了解,通過這堂課能有所進步。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學習按石頭的特征有規律的進行排序
3、發展幼兒的數數和分類、排序的能力
活動準備小豬洗澡的圖片,1―5圓點卡片和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實錄 (一)引題
回憶故事,引導幼兒一起去鋪路
(活動一開始通過老師簡短的話,既幫助幼兒復習了有關故事的角色,同時也揭示了本次活動的主題。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和去幫兔姐弟來引起幼兒鋪路的興趣。為整個活動的有序開展奠定了基礎。)
(二)撿石頭
1、觀察石頭 1)看看這里有多少石頭?
2)這些石頭是怎么樣的?
3)小結:原來石頭是各種各樣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進一步掌握、了解石頭的特征,并突出了石頭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為后面的根據石頭的特征進行排序埋下了伏筆。同時在這一環節中,既發展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又使他們的語言得到了發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幼兒不僅說出了石頭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還有的幼兒說出了石頭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樣,這些都說明了幼兒比較細致的觀察能力。如果在教學中老師能及時的抓住幼兒的這一回答引導幼兒再細致的進行觀察、描述,那么更加體現了多種教育內容的整合?梢娎蠋熜闹袘摃r時裝有整合的目標。使整合真正落實、體現,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整合而整合。)
2、撿石頭――能數量撿石頭
1)聽口令撿石頭
2)聽拍手聲撿石頭
3)石頭排隊,你撿了幾塊石頭?
(第一次讓幼兒撿石頭的環節中老師給了幼兒多種的刺激,通過聽口令、拍手、小鈴的聲音等不同的方法來讓幼兒撿相應的石頭。然后又讓幼兒自己數數撿來的石頭一共有幾塊。同時老師又把石頭的數量控制在6以內。使的幼兒能數的清楚、正確。然后讓幼兒根據石頭的.光滑、粗糙的特征分類,使得幼兒對于石頭的這兩個特征有了進一步的鞏固了解,又為下一環節的撿石頭奠定了物質的準備。)
3、分類
把撿到的石頭送回家:光滑的石頭放在紅筐里,粗糙的石頭放在綠筐里
4、撿石頭
1)要求幼兒在規定的時間里撿不同的石頭
2)數數你撿到了多少石頭?
(再一次讓幼兒來撿石頭,而這次撿石頭老師充分的放手,讓幼兒自由的撿石頭,但是在放手的同時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讓幼兒一塊一塊的撿不同的石頭,主要是為后面的排序作好準備。由于幼兒動作有快慢,撿的時候有的幼兒一塊一塊的在挑選,有的則見一塊撿一塊。因此幼兒撿的數量都不一樣,這樣在數數的時候也顯示了差距。同時每位幼兒不同數量的石頭也為后面的排序鋪路造成了數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學的時候,老師的時間沒有很好的控制,給幼兒的時間稍長了點,導致有的幼兒撿了17、18塊石頭,數量過多。不僅為數數帶來了難度,更影響了后面的排序。)
(三)鋪路
1、幼兒自由鋪路
2、交流:你用石頭是怎么鋪的?(老師把幼兒的鋪法陳列在黑板上)
3、學別人的方法鋪路
4、學習按間隔的方法進行鋪路
(用石頭鋪路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由于有了前面對石頭特征的了解的鋪墊,因此在幼兒自由鋪路的時候,有的幼兒是按照大的石頭排好再排小的石頭,有的幼兒則是先排光滑的石頭再排粗糙的石頭。而有的幼兒雖然整條路是沒有規律的,但是在路的某一段有一定的規律,如有的幼兒用大小間隔的方法拍了四塊石頭。有的幼兒用光滑粗糙間隔的方法拍了三塊石頭。老師在孩子自由鋪路的時候進行了細致的觀察,敏銳的觀察到孩子的排序方法。在孩子交流的時候讓他們把好的方法說給同伴聽,并通過在黑板上的現場圖示,讓幼兒更加的看清楚排序的方法。在圖示的基礎上讓幼兒根據圖示來進行對應的排序。在幼兒自己經驗的基礎上老師加以提升,讓幼兒學習間隔的排序方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于幼兒原有經驗的提升顯得著急了點,如果在提升的時候能更仔細、詳細就更加完美了。)
(四)延伸活動
1、今天我們一起鋪了一條石頭路,上次我們去哪里走過?
2、一起去踩踩自己鋪的石頭路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當我看到《收集東 收集西》
這篇有趣又富有幻想的散文詩時,就迫不及待地把它講給班上的孩子們聽。詩歌從自己的收集延伸到他人的收集,進爾延伸到自然界,以媽媽的收集為結尾,既滲透著母愛,又拉近了文學作品與幼兒生活體驗之間的距離,為幼兒的理解,模仿及創造提供了空間。
正值秋季,戶外活動的孩子們經常撿拾院子里掉落的小葉子,小花瓣,花種子,樹根,甚至小石子,像找到寶貝似的攥在手里。這些在成人看來毫不起眼的東西卻分外吸引孩子,他們還套用了散文詩里的句子————這是他們的收集。我想既然孩子們那么喜歡拾撿自然物,何不滿足他們,讓他們把自己撿拾的自然物收集起來呢?在撿拾和游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點數及類概念還不太清楚,因此,幼兒的收集正是積累分類經驗的好機會,還能發現他們的點數能力。
活動目標
1. 利用文學作品激發幼兒收集的興趣。
2. 利用幼兒收集的自然物,發展幼兒點數及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欣賞散文詩《收集東 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紙,小筐等。
活動過程
1. 激發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許多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寶貝,尹老師發給每個人一個小信封中,看誰收集的寶貝多,而且它們的樣子還不一樣。幼兒自選信封。
2. 到戶外指導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
老師: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種最多?還能收集到什么其他東西么?
老師:你撿到的樹葉真多呀,還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寶貝嗎?
老師:你都有什么寶貝?是從哪撿到的?
3. 回教室指導幼兒把收集的寶貝進行分類。
老師:你們收集的東西真是太豐富了,尹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大大的白紙,把你們收集的寶貝都倒在大白紙上,看看你收集的寶貝有沒有長得一樣的,我們把它放在一起。
老師: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兒:我收集到了好多種樹葉。
老師:它們都是樹葉,都有什么樣子的樹葉呢?
幼兒:有楊樹葉,小扇子葉,像小手的葉子,好多種呢。
老師:這是什么葉子呢?
幼兒:楊樹葉。
老師:你能挑出和這片葉子一樣的樹葉放在一起嗎?
幼兒:我撿到的東西名字都不一樣。
老師:都有什么?
幼兒:小花瓣,小草,還有樹葉,還有……都數不出來了,我先把一樣的放在一塊兒再數就行了。
老師:對,那我們把一樣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數數。
幼兒:我找到了5樣寶貝呢。
幼兒:老師,我自己分了11種。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分分好嗎?
幼兒:花種子放在一起,小樹枝放在一起…….原來我撿到了4類東西呀,我撿到了11片核桃葉,還以為是11種東西呢。
幼兒:我收集到8種東西。樹枝是一種,但是有楊樹枝和泡桐樹枝,樹葉是一種,也有很多種樹葉。
老師:一種東西也可以分很多類,對么?
幼兒:因為它們都不是一種樹上的樹枝和樹葉……..
4. 利用集體分類幫助幼兒更加明確類的概念。
老師把幼兒收集的每類中取出一個,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們帶著自己分好類的寶貝去給它們找家。
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分好類的收集分別放在屬于它的家中,看看我們全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幾類寶貝。
5.我們今天收集了許多寶貝,小朋友們平時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園中發現了什么新鮮的東西還可以收集起來,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寶貝玩游戲。
延伸活動
1. 鼓勵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游戲的玩法,如,比比誰的樹葉項鏈長,樹葉拼擺畫,樹枝長短的排列,裝飾畫等。
2. 家園配合激發孩子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興趣,如各種各樣的書等。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發展幼兒對花朵色彩、數量的感知。
2.幼兒能嘗試簡單的分類。
3.體驗快樂的情緒。
教學準備:
紅、黃、綠紙花若干;紅、黃、綠圓點即時貼若干;平衡木、做小河的彩布條;音樂磁帶《郊游》;紙杯制成花狀,花心分別為紅、黃、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師:今天我們要去萬花園玩玩。瞧,我們必須先過小橋,再跨過小河,才能進入萬花園。讓我們一起出發吧!幼兒隨著《郊游》的音樂出發去萬花園。
(這個環節增強了活動的情景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撿花
1.走進“萬花園”
師:地上這么多漂亮的花朵,我們快來撿花朵吧!
幼兒分散撿花朵,老師參與幼兒活動。
(美麗的花朵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活動氣氛很活躍。)
2.感知1和許多師:瞧,我也撿了幾朵花。你們來幫我數一數吧!
幼兒數不清,能力強的幼兒就說:“老師撿了許多花!弊層變罕容^1和許多。
3.請幼兒把花朵貼在自己的衣服上(讓幼兒貼花朵,一是練習發展幼兒的小肌肉群,二是為在下面活動中幼兒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別人花朵的數量奠定基礎。)師:瞧,你們都變成花寶寶啦!
老師提問幼兒:你開了幾朵花?有哪些顏色的花?
(鞏固幼兒對數量和顏色的認識。如果有超過4個以上的,可以讓幼兒用“許多”來表示。)
三、送花兒回家
1.師:現在花朵該回家啦,我們把她們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顏色的籃子?紅花應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綠花應該送到什么顏色的籃子里……
2.幼兒把花朵送到相應顏色的籃子里。如果老師發現有送錯的花朵,請幼兒自己糾正。
(幼兒第一次嘗試按顏色分類。個別幼兒有分錯的'現象,老師加以引導。)
四、找朋友1.引導幼兒按照紙杯花心顏色去粘貼相同顏色的花瓣。
師:瞧,那里還有些白色的紙杯花,他們的花心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請小朋友們根據花心的顏色去粘貼和它相應的花瓣。
引導幼兒可以用紅、黃、綠圓點做花瓣,并強調一片花瓣貼一個圓點。
幼兒每人拿一只紙杯花,找相應的圓點來裝飾。
(讓幼兒用粘貼的方法,滲透一一對應的概念,這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并讓幼兒第二次進行顏色配對練習。)
五、回家,活動結束師:今天我們來到萬花園,做了好多事情,你們真能干!現在讓我們帶著小花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感知"1個"和"許多個"。
2、通過實際操作活動體會"1"和許多的關系。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雞、小鴨的卡片,每種動物卡片需要5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1"
1、談話引導: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小動物嗎?你們最喜歡的動物是什么?"
。2)幼兒自由發言,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
2、教師展示小動物卡片(每種小動物拿出一張卡片)。
。1)將卡片依次粘貼在黑板上。
。2)提出問題:"老師這里有許多可愛的.小動物,你們喜歡其中的哪只動物呢?"
(3)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中的小動物名稱,如:一只貓;一只小狗。
(4)教師依次舉起小動物卡片,幼兒一一說出動物名稱后,教師帶領孩子總結說出:它們都是一只。
二、感知"許多"
1、教師展示小動物卡片。
。1)把動物卡片依次排開,把一只小動物的貼在一邊,把剩下的動物卡片全部粘到一邊。
。2)教師:"小動物們都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你們看!它們來了,來了許多小動物。"
2、區別"1"和許多教師舉起一張動物卡片強調說出"一只貓",指著黑板上全部的小貓卡片說"許多貓"。重復幾次,并帶領孩子說出。
三、聽覺分辨"1"和許多
1、情節引導:"小貓很高興認識你們,它想給小朋友唱一首歌。你們仔細聽,她在唱什么?"
2、教師拿起小貓的卡片,模仿小貓叫一聲,"聽!小貓叫了一聲,喵……"教師模仿小貓叫許多聲,"聽!小貓叫了很多聲,喵……喵……喵"
3、請小朋友分別模仿小雞、小狗、小鴨叫一聲,叫許多聲。
四、實際操作感知"1"和許多教師先把若干1個和許多個物品或圖形卡片放到一個盒子里,請小朋友分別從盒子里拿出一張卡片看看上面有一個還是許多個。幼兒操作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一開始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很高,就整個活動設計來說,安排是很科學、很合理的。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計劃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去理解、分析、比較,可以說孩子們都能得到自主地發展。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活動的第三個環節、還有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幼兒找一找有哪些是一個,哪些是許多個。繼續以秋游故事貫穿,設計一個小游戲,而不是用一些簡單的圖片,這樣幼兒的積極性會更高,目標會完成的更好。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配對08-2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排序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