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4-23 19:30:4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錦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能邊唱歌邊和同伴拉成圓圈順著一個方向合拍地走。

  2.感知空間位置的變化。

  3.體驗和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準備:

  1.幼兒在集體中進行過有簡單隊形要求的音樂活動。

  2.教師在鋼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錄制成音頻資料,并配上提示語保存于u盤中。

  音樂開始前的'提示語:小手拉小手,大家手拉手,圍個圓圈走走。(停頓,給幼兒留出拉手的時間)準備好了嗎?我們要開始了!

  玩法說明:

  幼兒根據音頻中教師的提示語,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聽著音頻中的歌聲,嘗試邊唱歌邊和同伴順著一個方向合拍地走,并保持圓圈不變形,在歌曲最后一句的句末,按照歌詞的提示拉著圓圈蹲下。

  指導要點:

  1.幼兒拉手圍成圓圈行進是活動的難點,幼兒可能只顧著走而不唱歌,各人走的方向也會不一致,教師不要急于要求幼兒邊唱邊走,可以讓幼兒先面向圓心站立,然后拉起小手,試著朝右手方向即逆時針方向行進。

  2.如果發現圓圈變形,可以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圓圈為什么會變形,從而引導幼兒知道拉成圓圈行進時要保持間距,注意不能隨意往圓心或與圓心相反的方向走。

  3.有的幼兒可能不按歌曲的節奏走,教師可引導其觀察同伴的動作,也可用突出節奏的伴唱或自身肢體語言提示幼兒有節奏地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2、樂意參與活動并體驗快樂。

  3、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重難點:

  初步學習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的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尋找到高矮不同的物體。

  能用語言將比較的結果表述出來。

  準備:

  房子兩間、長頸鹿一只、小貓一只、大樹一棵、小兔與小鳥、高人走與矮人走的音樂、兩個盆子、高矮不同的物品若干等。

  過程:

  一、以小動物住房子引入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動物王國的國王為小動物們蓋了兩間房子,你們瞧,多么漂亮的房子呀,(老師貼圖片,專門請幼兒幫老師取磁扣,先請個子矮的幼兒,夠不著,再請個子高的幼兒,幫老師取下了磁扣,)老師請幼兒說一說為什么第一個孩子沒有取到磁扣而另一個幼兒取到了?讓孩子初步感知高與矮。

  二、學習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并再生活中尋找。

  1、小朋友國王蓋的這兩間房子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說出不同之處,表達出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矮。

  2、 這是誰的房子呢?原來是長頸鹿和小花貓的房子,小朋友想一想,長頸鹿應該住哪個家?小花貓應該住哪個家?為什么?引導幼兒將長頸鹿與小花貓比比個子,要讓他們站在一條線上,得出長頸鹿高住高的房子,小花貓矮住矮的房子。

  3、 老師叫兩名幼兒比較高矮,然后請矮的幼兒站在椅子上,再次比較發現矮的變高了,可實際上他的個子矮,說明比較高矮時兩個物體必須站在同一個地方,這樣才可以比較。

  4、老師請矮的幼兒下去,請高的幼兒與老師比較,發現高的幼兒變矮了,初步體驗高矮的相對性。

  5、小朋友比較高矮,小動物們也要比較高矮呢。你們看樹上的小鳥對地上的小兔子說:‘我長的比你高’小朋友看對不對?為什么?引導幼兒發現他們不在同一個地方不能比較,老師將小鳥飛下來與兔子站在同一條線上比較發現兔子高,小鳥矮。

  6、請孩子們找找我們活動室中什么高什么矮?

  7、幼兒操作。請幼兒將圖片比比高矮,高的放在桌子上的盆里,矮的放在椅子上的盆里。老師先示范,幼兒再放。

  三、結束部分:剛才我們在活動室找了找高矮,現在讓我們到外面找找高矮吧。

  活動反思:

  通過此活動,孩子們不但學會比較兩個物體高矮的方法,在對比中初步了解了高矮的相對性,并且將數學領域的活動目標與語言領域的活動目標進行了整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本節活動以幼兒為主體,通過孩子的`操作與表達將目標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真正地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

  本節活動設計符合小班孩子的認知特點,老師利用孩子們喜愛的動物引入,可以大大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動物住新房對房子高矮、動物高矮的比較與認知,孩子們明白高矮的比較方法,并利用兩兩比較的方法潛移默化地提示孩子高矮的相對性,孩子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中輕松的探究、觀察與發現,進而找到比較高矮的方法,最后的嘗試活動時對孩子經驗的總結與展示,幫助老師了解孩子的掌握情況,為下次目標的設定提供基礎。

  本次活動中有4個孩子沒有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當中來,這是因為有的孩子在觀察中沒有領悟到同一平面的含義,還有的孩子因為語言的匱乏,無法將自己的發現表述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老師在活動中要積極引導,幫助孩子用語言總結,另外兩位幼兒老師要利用個別化的教育幫助孩子理解,進而使每個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獲得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顏色王國里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后,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里吵了起來。“紅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綠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 ……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后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

  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為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并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里)那么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么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么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里,(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廣東民間兒歌的風格,按節奏朗讀童謠,用活潑歡快的情緒來演唱《排排坐》,并進行歌詞創編活動。

  2、練習用木魚和其他打擊小樂器為歌曲演唱伴奏。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廣東音樂,經過對本課的學習,能更進一步了解廣東。

教學難點

  歌曲《排排坐》中附點節奏的準確演唱。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聽音樂《排排坐》進入課室。

  2、用課件出示圖畫,看圖說話。

  3、分小組把一幅幅圖串起來編講故事,并為故事起名,看看那一組講得最好。

  4、老師也編一個小故事《排排坐》,說說你喜歡故事里的哪個小動物?為什么?(小豬、小狗拉柴燒火做飯給姑婆吃,小貓拿凳子給姑婆坐,小老鼠看戲讓位給小豬等)

  二、學習新課

  1、聽聽歌曲,朗讀童謠,跟著老師做動作。

  2、提示注意聆聽歌曲,讓學生學著創作一些新的動作或姿體律動來配合歌曲。

  3、試一試看看能否一邊動作一邊學唱歌,先用lu來哼唱,熟悉旋律后再唱歌詞。(注意: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樂句來練一練,特別是有切分節奏和附點的地方)

  4、自由在課室里走動,模仿故事里的情節,一邊表演一邊演唱。

  三、“福建知多少”,“我為福建添光彩”

  1、出示水果圖片,準備一些適時的水果,每一組一分,嘗一嘗,說一說自己喜歡吃的水果。教師提問“你們知道這些水果當中哪些是我們福建的特產嗎?”

  2、“你還知道廣東些什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把結果用簡單的圖畫表示出來。

  3、哦,福建原來有這么多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好看的,還有許多名勝古跡,旅游景點、風俗等,教師可以補充說明,簡單介紹給學生。

  3、假設你是一個設計師,你會為泉州設計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議讓泉州人生活工作更加舒服和方便?用畫筆把自己的設計方案用簡筆畫畫出來,并作說明。

  四、為歌曲創編歌詞

  1、(教師語:排排坐真好,可以吃果果,出點子)聽一聽老師敲木魚(ХХХ|ХХ;ХХХ),說一說那種方法比較適合《排排坐》,大家也來敲一敲,唱一唱。

  2、看看誰能即興最后一句編創新歌詞。(樂呵呵、笑哈哈、幸福多、添光彩、)

  3、聽著《排排坐》的音樂,唱著自己喜歡的歌詞走出課室。

  設計亮點:1、教師編故事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2在“福建知多少”,“我為福建添光彩”過程中內容設計非常豐富多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表演唱歌曲《小蝌蚪》。

  2了解小蝌蚪是青蛙的后代,從而保護青蛙和小蝌蚪。

  教學準備:磁帶,小蝌蚪頭飾。

  教學過程:

  一、發聲練習

  1邊唱律動《小動物的叫聲》邊做動作,集中幼兒注意力。

  2做發聲練習。

  1 3 5 3 ┃1 - - -┃1 3 5 3 ┃1 - - -┃

  啊 咦

  二、故事導入

  1小朋友們愛不愛聽故事呀?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找媽媽》,教師放故事磁帶。

  2故事聽完了,小朋友們喜愛小蝌蚪嗎?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它們的媽媽是誰?老師教你們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就叫《小蝌蚪》。

  三、教授歌曲

  1教師范唱。先聽老師給你們唱一遍,教師戴上小蝌蚪頭飾范唱。老師唱完了,這首歌好聽嗎?小朋友想不想學?

  2一邊拍手練習歌曲的節奏,一邊手熟悉歌詞。好,跟老師拍手說:

  × ×┃× -┃× ×┃× -┃× ×┃× -┃× ×┃

  小 蝌 蚪, 大 腦 瓜, 黑 身 子, 細 尾

  × -┃×××┃×××┃××××┃××┃×-┃

  巴。 水里生,水里長,長著長著 起變化。

  小朋友拍手拍得真好!努力!努力!我要努力!耶!!!

  3老師教唱歌曲。

  小朋友喜愛小蝌蚪嗎?應該帶著喜愛小蝌蚪贊美小蝌蚪的感情去唱,讓聽你唱歌的人都喜愛小蝌蚪,好不好?!!!

  4教授第二段,方法同上。

  四、創編動作

  1給小朋友戴上小蝌蚪的頭飾,激發跳舞和模仿小蝌蚪的`興趣。

  2啟發小朋友根據歌詞創編動作。

  五、表演鞏固

  1分組表演唱。

  2個別表演唱。

  3創設情境表演,用綠色的地毯當池塘,小朋友頭戴小蝌蚪頭飾,唱歌跳舞真快樂,好像一群快樂的小蝌蚪咱們再來唱一遍。

  4積極評價,表揚、贊美、鼓勵。

  六、總結延伸

  小朋友這首歌會唱了嗎?你們喜愛小蝌蚪嗎?小蝌蚪是青蛙的孩子,它長大后就變成青蛙了,捕捉害蟲保護莊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它們?所以我們要保護小蝌蚪,保護青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通過實驗知道什么是導體,什么是絕緣體,并能結合實際辨認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會用簡單電路檢驗某種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和歸納概括能力(歸納概括出導體和絕緣體的性質)。

  3、結合教學對學生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教學準備

  1、電池、小電珠、導線及各種可以用來檢驗是導體還是絕緣體的材料。(既有導體,又有絕緣體)

  2、鉗子、螺絲刀、燈頭、插頭、插座等實物。

  3、鑰匙、橡皮、塑料尺、鉛筆、紙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導入新課

  二、學習新課

  1、指導學生建立導體、絕緣體概念。

  2、認識導體和絕緣體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3、向學生進行安全用電教育。

  1、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連接簡單電路的方法,在連接電路時,為什么總要先把導線兩端的橡膠皮或塑料皮剝掉或把油漆刮掉后才連接呢?

  2、學生回答

  3、學生觀察:看課本第22頁上圖,提問:

  (1)這些導線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銅、鋁等)

  (2))這些導線中的表層和內芯在電路中分別起什么作用?

  (1)講解: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電流容易從銅、鋁等金屬物體中通過,這種現象叫導電,這些物體叫導體。電流不容易通過的物體,叫絕緣體。(板書課題)

  (2)判斷下列物體哪些是導體,哪些是絕緣體。(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將實驗結果分別填寫在第23頁的表格中。

  (4)講述:絕緣體是指不容易導電的物體,而不是“不能導電”的物體。因為有些絕緣體在特殊情況下也會導電,如干木材是絕緣體,而濕木頭就是導體;空氣在通常情況下是絕緣體,而在高壓下則可以導電,變成導體了。

  (1)(出示實物或圖)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物體嗎?

  (2)討論:這些電器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導體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絕緣材料做成的.?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3)學生討論后回答。

  ①插座中的銅片是導體,膠木外殼是絕緣體。膠木外殼是為了防止其他物體與插座中銅片接觸而發生漏電事故。

  ②燈座外面的膠木是絕緣體,其余部分是導體。絕緣體可防止其他物體與通電部分導體接觸而發生事故。

  ③拉線開關,開關芯的銅片是導體,外面的膠木和塑料拉線均是絕緣體,可防止開關中通電部分導體與其他物體接觸而發生事故。

  ④導線內芯的金屬絲是導體,導線表面的橡膠皮是絕緣體。橡膠皮的作用是防止兩根導線中金屬絲接觸,防止其他物體與導線中金屬絲接觸,金屬絲容易導電。

  (4)師生小結:導體和絕緣體具有不同的用途。在電器中,凡是需要電流通過的部分,都要用導體,導體外部或導體間需要隔離的部分一定要用絕緣體,以防漏電。一般來說,各種金屬都能導電,塑料、橡膠是常見的絕緣體,而人體、大地和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因此,在各種電工工具中,凡是直接與人體接觸的部分必須用絕緣材料做成,這樣人在操作時才能安全。

  (1)講述: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生產和生活中使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必須注意安全用電。因為人是導體,如不注意,當有強大電流流過身體時,就會把人電傷或電死。

  (2)討論:課本第擬頁的圖中,這些做法對不對?為什么?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4)教師小結:發生觸電事故通常有三個方面原因:一是電器質量不好,漏電;二是缺少安全用電的知識;三是麻痹大意,違反安全用電的規定。

  介紹安全用電知識:這兒有一首安全用電的歌謠,請同學們跟老師朗讀,記住里面的一些要求。這首安全用電歌,同學們不但要自己記在心里,而且回到家以后,還要向其他人宣傳一下,讓更多的人了解電的知識。

  課后感受

  學生對于導體與絕緣體有了一定的認識,特別知道了人體、大地和不純凈的水也是導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最新高清不卡视频 | 天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专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日韩在线欧美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