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模板匯總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 認識區分“1”和“許多”。
3. 知道“1”和“許多”的分合關系。
活動準備
鋼琴、一位老師、一幅大掛圖、一個小籃子、幾個蘋果和橘子、一個面包、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小紅帽、與幼兒數量同樣多的插花、一扇假大門。
活動過程
1. 音樂導入
小朋友,請你跟我做(一位老師彈歌曲〈〈小紅帽〉〉,幼兒跟老師做律動)。小朋友,剛才是什么兒歌呀?對,是小紅帽。昨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了小紅帽的故事,有一天小紅帽去看外婆,經過大森林的時候碰到了大灰狼,大灰狼騙了小紅帽,把小紅帽和外婆給吃了。最后是獵人打死了大灰狼,救出了小紅帽和外婆。
2.認識“1”和“許多”與它們的分合關系
今天外婆給小紅帽打電話了,外婆說:“小紅帽,來看看外婆吧,外婆想你了。”
于是,媽媽給外婆準備了許多禮物,讓小紅帽拿給外婆。
看,這是什么(拿出一個面包)?
老師手里有幾個面包?
小朋友看看媽媽還準備了什么(拿出一個蘋果)?
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
小紅帽說:“媽媽,一個蘋果太少了,你在拿出幾個蘋果吧!”(老師分4次拿蘋果,每次只拿一個,每拿完一次就提問‘老師手里有幾個蘋果’)。
小朋友看看現在一共有多少蘋果呀(引導幼兒說有許多蘋果)?
這許多的蘋果是由剛才一個一個的蘋果組成的,所以,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
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
(老師再拿出5個橘子)小朋友,這是些什么?
老師這里有多少橘子?(把面包、蘋果、橘子放在小籃子里)小紅帽拿著媽媽準備的.一個面包、許多蘋果和許多橘子去看外婆了。
小紅帽走啊走啊,有走到了那片大森林,小紅帽害怕了,她怕在遇到大灰狼。
于是,她問小朋友:“小朋友,你們可以一起和我去看外婆嗎?”
小朋友,你們想和小紅帽一起去看外婆嗎?
小紅帽聽到小朋友愿意和她一起去看外婆可高興了,她說:“謝謝你們,請你們也戴上小紅帽吧!”(老師拿出準備好的小紅帽)小朋友,老師這里有多少小紅帽?
(請每位小朋友拿一頂)現在小朋友頭上戴了多少小紅帽?老師手里還有小紅帽嗎?剛才老師手里的 許多小紅帽被小朋友拿走后,就變成一個一個的了。所以,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
小朋友,跟老師說一遍‘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戴好你們的小紅帽,我們一起出發吧!
3.鞏固
(墻上掛著大掛圖,上面插著花)小朋友,這里有花哦,看看有多少花呀?我們采些花給外婆送去吧!每個小朋友只采一朵花。(在小朋友采花時提問個別幼兒‘你采了幾朵花’)小朋友,現在你們手里有幾朵花啊?草地上還有花嗎?它們都在哪了?對,草地上的許多花都被小朋友采走了,變成小朋友手了一朵一朵的花了。許多分成了一個一個的1。小朋友,現在請你們把花都放到老師的籃子里吧!籃子里現在有多少花?小朋友手里還有嗎? 剛才小朋友手里一朵一朵的花現在變成了籃子里的許多花了,一個一個的1可以組成許多。小朋友,我們繼續走吧!
4.延伸活動
(到了外婆家,一位老師扮外婆,開門。)外婆見來了這么多小朋友,可高興了,于是給小朋友出了一個問題。她問:“小朋友,在你們家里見過什么是一個的東西,什么是許多個的東西?”(請幼兒回答,最后老師總結)外婆聽到小朋友找到這么多一個的東西和許多個的東西,夸獎小朋友真聰明!她又說:“小朋友,在外婆家的周圍還有許多東西是一個的和許多個的,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看掛圖,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區別兩個物體之間的上下關系。
2、在操作中能正確使用方位詞表達兩者之間的上下關系。
3、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玩具娃娃一個、帽子一頂、襪子一雙。
2、水果、蔬菜圖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冊活動過程:
一、常規活動:指五官幼兒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師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師生共同探索。
1、教師出示玩具娃娃,請幼兒說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關系。
2、教師給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襪子。請幼兒說出帽子和襪子的.上下關系。
三、游戲"捉迷藏"。
1、教師蒙上眼睛,幼兒分別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師找到誰,誰就說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請幼兒互相找,互相說。
2、小動物捉迷藏。教師搖鈴鼓,幼兒將動物卡片藏起來,然后說一說把小動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兒用方位詞表達,比如:枕頭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組活動。
1、做《操作冊》第59-60頁的活動。
2、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上、樹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說出其上下關系。
五、活動評價,表揚做的又快又正確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區分物體的“高矮”。
2.在不同數量的基礎上學習按高矮規律進行排序。
3.對有趣的數學排序現象產生興趣。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準備:
操作紙板人手一張(上面貼有雙面膠),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頁,活動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組,分別為:三個一組兩份,四個一組一份,五個一組一份。
重點:
幼兒能夠按照物體的高矮特征,從高到矮或是從矮到高進行排序。
難點:
在排序物體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礎上,仍然能夠進行高矮排序。
活動過程:
一、游戲:高瓶子矮瓶子,為幼兒做好概念的鋪墊。
師:寶貝們!熊寶寶那個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見了,你們見到過嗎?
誰記得高高瓶子的樣子,請你學一學。誰記得矮矮瓶子的樣子,也請你學一學。
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嘗試排序。
師:我這里有幾個瓶子,不知道哪個是高的,哪個是矮的?請你幫忙分一分。
1.請個別幼兒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體做確認。
2.教師邀請幼兒用瓶罐嘗試排序。
①請幼兒第一次嘗試排序。
師:我又請來了一個瓶子,我們一起數數看現在有幾個瓶子了?(三個)誰會給他們排排隊呢?你是怎么排的?誰排最前面,誰排最后面?
②再次請幼兒排序,并與上一組排好的瓶罐作對比,尋找相同或不同之處。
師:我這里還有一組瓶子,誰會給它們排出跟它(指前一組排好的瓶子)不一樣的隊伍呢?請你說說你是怎么排的?
小結:原來排隊可以隨意排,還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順序來排排隊,這樣的排隊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這樣可以讓我們的隊伍看起來更整齊,更漂亮。
三、提升經驗,學習排序。
1.教師示范操作排序,幼兒觀察交流。
①從矮到高排序。
師:老師這里有許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個,誰來幫幫我?(后面的依次類推)
②從高到矮排序。(可以請個別幼兒操作)
2.根據幼兒的經驗給予不同量的瓶罐組合(4個,5個),并進行排序。
師:我這里還有許多瓶瓶罐罐,誰愿意來挑戰一下,給他們也按高矮排排隊呢?
3.經驗遷移:請5個高矮差距較明顯的幼兒作為示范,其余幼兒對其進行高矮排序。
小結:不僅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還有許多東西,只要它們高矮不同,都是可以進行排序的。
四、加深認識,練習排序。
1.幼兒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請你輕輕的回到位置上也給它們按高矮排排隊吧!
2.教師邀請個別幼兒(操作正確的與操作錯誤的)講述自己的操作經驗,其余幼兒將自己的操作結果與之作對比。
師:你是怎么排序的?誰排第一個?誰排最后一個?
五、感受排序的多樣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還會有哪些不一樣呢?讓我們來聽聽、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做歌曲表演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積木等至區域活動中,供幼兒繼續練習。
2.提供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兒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細、長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種特征一組擺放好,請幼兒探索排序。
教學反思:
在執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了解他們的關系.
2、學習滾接大皮球.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二)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著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只小貓學本領.(3)兩只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三)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長方形,說出它的名稱,初步能分辨長方形與正方形。
2、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種長方形的物體。
3、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操作。
活動準備:
教具:由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組成的大客車圖片一張。
學具:小盤子、分類盒若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長方形標記各一張及各種圖片若干。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油畫棒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觀察大客車:
出示大客車圖片,提問:
許多小朋友要坐車出去玩,他們坐的是什么車引導幼兒認識大客車。
請幼兒觀察并講述:大客車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發現:大客車的'窗戶是正方形的,輪子是圓珠筆圓的,燈是三角形的。
重點觀察在客車的身體是長方形的。
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請幼兒觀察比較,知道長方形是長長的,正方形是方方的。
鼓勵幼兒再找找教室里哪些東西象長方形的,進一步認識長方形。
二、幼兒操作活動:
1、送圓形寶寶回家:請幼兒觀察分類盒上的圖形標記,看看小盤子里有什么圖形?按圖形標記把圖形片送回家。
2、找出長方形: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P10頁,看看說說:畫面上有什么圖形?請把長方形寶寶圈起來。
3、長方形寶寶在哪兒?請幼兒觀察汽車由哪些圖形組成,請給長方形寶寶涂上你喜歡的顏色。
三、活動評價:
展示幼兒的操作請幼兒說說是給什么圖形涂上了顏色?為什么要給它們涂上顏色?認識它們都是長方形。
表揚大膽講述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區別3個物體的大小、長短,并能按大小、長短等量的差異給3個物體排序。
2、學習整理物品,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按序擺放物品。
3、積極參加排序活動,初步體驗活動的有趣。
4、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5、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娃娃超市"的場景布置,分3~4個區域。每個區域中擺放物品的柜臺(桌面或臺面)上均有一條橫線,橫線左邊有一個紅旗
2、提供幼兒熟悉的'大小、長短不一的多組物品。
活動過程:
1、教師創設游戲情境,提出問題。
⑴教師:"娃娃超市"的東西真多啊,可是,超市物品擺放不整齊,我們來幫忙整理物品吧!
⑵幼兒嘗試給一組物品排隊。
教師:瞧,這里有瓶子、娃娃……每種物品都有好幾個,它們都一樣大嗎?試試拿出一種物品,比比它們的大小,再把它們排在"超市"的柜臺上。
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柜臺上的排序標記,明確物品在橫線上的,且排在紅旗后面。
教師請幼兒找出一組物品,然后按大小或長短的順序給物品排隊。
2、幼兒扮演營業員,按序整理物品。
⑴教師:我們來當"娃娃超市"的營業員,一起動手整理這些物品吧!
(2)幼兒當超市營業員,自主選擇整理的區域,嘗試在"貨架"上擺放一組物品。
3、分享成功,體驗快樂。
(1)幼兒介紹自己擺放的物品。
(2)教師與幼兒一起欣賞" 娃娃超市" 擺放的物品。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玩玩、說說、擺擺中感知不同大小、顏色的石頭。
2、能夠愉快地用石頭進行分類、排序等操作活動。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玩石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操作盒人手一個:盒子下面分三格分別是紅、黃、藍石頭的家,盒子上面是紅黃藍三條小路。
2、紅、黃、藍,大、中、小不同的石頭每人各一份放在盒子里。
活動過程:
一、感知石頭的特征。
1、出示用布蓋好的禮物,請幼兒猜一猜。
2、和石頭玩一玩,感受石頭的特征。
3、認識紅、黃、藍的石頭,感知石頭大小的不同。
4、總結:原來我們的`禮物是不同的顏色、不同大小的石頭啊!
5、石頭玩累了,把石頭送回家:石頭的家在哪里?(送石頭回家)你是怎么送的?
二、認識大、中、小三種石頭
1、去石頭家做客。
2、以“敲門做客”的游戲進行:認識紅爸爸、紅媽媽和紅寶寶。說說為什么覺得那個是爸爸、媽媽、寶寶?(最大的是爸爸,最小的是寶寶,還有一個中間的是媽媽)
3、分別和黃爸爸、藍寶寶打招呼。
三、 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1、石頭們要玩排隊的游戲。
2、出示小到大排列的紅石頭。提問:看他們是怎么排的?
3、小結:寶寶排在前面,爸爸排在后面,媽媽排在中間。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4、紅石頭變魔術:出示大到小排列的紅石頭。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變化?
5、小結:爸爸排在前面,寶寶排在后面,媽媽排在中間。是從大到小排列的。
6、按照剛剛的方法給黃、藍石頭排排隊。
7、介紹:你的石頭是怎么排隊的?
四、游戲
1、石頭們都排好隊了,我們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吧!
2、紅寶寶和紅媽媽躲在家里面,紅爸爸躲在家外面。
3、黃寶寶躲到了黃爸爸的身上。
4、藍寶寶躲在藍爸爸的身體下面。
活動結束:
石頭真好玩,讓我們帶著石頭們繼續去玩更好玩的游戲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的數量,能按點卡匹配相應數量食物的圖片。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1-5點卡、毛毛蟲貼畫、紗巾各若干條。
2、大圖書一本,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
1.教師:今天天氣真好,毛毛蟲們快到草地上來玩吧!
2.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模仿毛毛蟲快樂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尋找食物,感知5以內的數量。
1、教師:寶寶們肚子有點餓了吧?我們去找些東西吃。
(1)師生在草地上邊爬邊尋找食物,教師依次向場地撒小圖片。
(一個蘋果,兩只梨,三根香蕉,四顆葡萄,五片樹葉。)
(2)根據幼兒在場地上聚集的情況,可不斷變換著方向向空處撒小圖片,
保證幼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2.提問:你找到了什么?數數有幾個?
教師:趕快把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兒“啊嗚啊嗚”,將圖片放進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賞故事,拓展對數量的認知。
1.教師:寶寶們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幼兒圍坐在老師身邊)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蟲,它也出來找東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東西呢?
2.師生共同閱讀大圖書
讓幼兒在看看、說說、數數、猜猜中,鞏固對數量的認知。
四、點卡找朋友,匹配相應數量的食物。
1.出示點卡,點子數代表第×天
提問:毛毛蟲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動。
幼兒每人 取一張點卡,將兜兜中的小圖片,按數量匹配到卡片中相應點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動評價。
操作正確的小朋友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獎勵,在同伴和教師幫助下完成的幼兒
同樣在其額角上貼上毛毛蟲貼畫以示鼓勵。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08-3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圓》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