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集合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經常有幼兒好奇的脫下鞋子,好像很感興趣似的,也有幼兒在玩滑滑梯的時候,調皮的脫下鞋子在鐵索上跳躍。該怎么讓幼兒正確認識鞋子和襪子呢。我利用了《小腳的朋友》這一課程,讓幼兒在認識小腳的朋友是鞋子和襪子的基礎上,學會正確的穿脫鞋子。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襪子、鞋子能保護自己的腳。
2、了解小腳的特征,學習穿脫鞋襪。
3、愿意和小腳一起玩游戲,從中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腳印人手一對、《小腳的朋友》教師教學資源、雪花片、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聽音樂《郊游》帶幼兒入場,律動《小手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頭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那小腳丫。”開始本次活動。
(二)過程:
1.認一認(脫鞋襪,認小腳)
師:“小手爬到了小腳丫上,現在,請小朋友脫下我們的小鞋子(提醒幼兒,兩個鞋子是好朋友,要讓他們親親熱熱在一起)”
脫襪子:師:“請小朋友一塊脫下我們的小襪子。”(兒歌引導:縮起小脖子,拉長小鼻子,彎起小身子,住進小房子。)
2.看一看(觀察小腳)
(1)師:“看一看你的腳上有什么?數一數一只腳上有幾只腳趾?另一只呢?”
(2)讓幼兒在腳底輕輕撓一撓,說出有什么感覺?
(3)我們的'小腳能干什么呢?(走路、跑步、跳繩、踢球)
3.走一走
教師帶領幼兒光著腳在地面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覺?(冷),然后再帶領幼兒在事先準備好的凸起的積木上走走,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覺?(刺腳)
教師總結:原來光著小腳走路很不舒服,而且容易受傷,那我們怎樣來保護我們的小腳呢?(引導幼兒說出穿上鞋子和襪子、每天洗腳、勤剪腳趾甲)
4.聽一聽
師“可是有一個淘氣的小腳丫丫就是想要光著小腳到外面走一走,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發生了什么事情?”
提問:小腳丫丫有幾個好朋友?分別是誰?小腳丫丫離開好朋友之后發生了什么?為什么說鞋子、襪子是小腳的朋友?
5.找一找
師:“摸摸我們的小腳有什么感覺?(涼)怎么辦呢?給小腳丫找朋友吧。”
穿襪子:兒歌引導“縮起小脖子,鉆進小洞子,拉起小鼻子,穿好小襪子。”(在幼兒穿襪子的過程中,要提醒幼兒特別注意腳后跟,避免穿反了)
穿鞋子(穿完后與地上的腳印對照,檢查是否穿對)
6.比一比
穿著鞋襪在地上和雪花片上再次體驗,感知并比較(舒服)
(三)結束:
現在請小腳丫帶我們去更好玩的地方吧,出發!
活動延伸:
帶幼兒去玩沙池、鵝卵石、木板、草地上赤腳行走,獲得不同的感受,引導幼兒辯認襪底,分清鞋子左右,學習穿襪子和鞋子。
活動反思:
小班年齡段的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都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于是我讓他們從自身開始來探索自己的小腳,找找小腳的朋友。我創設了一個探索的場景讓孩子感受,讓幼兒在游戲中萌發探索興趣,并讓幼兒能大膽將自己的探索結果進行表述,啟發、引導幼兒在探索過程中去尋找小腳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幼兒園多美麗。
2.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等好習慣。
3.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愛和美好的世界里。
活動準備:
幼兒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談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幼兒園操場上長有什么嗎?(有樹、草、魚等)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草長得怎么樣呀?(青青的、綠綠的)草的生命力很強,從小就很能干,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太陽當頭照,它都說:“我不怕,我不怕!”小朋友們說,小草是不是個乖孩子呀?(是)那小朋友是不是也要向小草學習呀,遇到困難也一樣堅強去克服?(是)
2.教師小結。
師:讓幼兒明白自己也應該像小草一樣堅強,生活上養成自己能做的.事就一定要自己做。
3.組織幼兒觀察金魚并進行交流。
師:小朋友們在水池里看到什么啦?(小金魚)有多少小金魚呀?(有許多小金魚)小朋友們看到小金魚在干什么呀?(在快樂地游玩)小朋友知道小金魚為什么敢自由自在地游泳,不怕有壞蛋來捉他們嗎?(不知道)因為小金魚的媽媽總是跟在小金魚的后面,發現有壞人后,馬上保護小金魚,就像我們的小朋友一樣,爸爸媽媽時刻在保護著你們,過馬路的時候抱著你,走路的時候手牽著你,是不是呀?(是)那小朋友們你們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愛不愛他們呀?(愛)
4.教師小結。
師:讓幼兒體會到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都愛著自己,自己也應該愛別人,關心別人。
5.請幼兒觀察大樹并交流想法。
師:小朋友看這大樹長得怎么樣呀?(很高、很大、葉子很多)太陽出來了,下小雨啦,我們可以躲到樹蔭下,擋太陽、擋雨,小朋友們愛不愛在樹呀?(愛)我們能不能用小刀還有別的東西來破壞大叔呀?(不可以)我們要愛護樹、草和其它的植物、動物,因為它們也在愛著我們。
6.唱歌。
教師領唱《我們的幼兒園多美麗》,讓幼兒體會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愛、美麗的世界里。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下期,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但他們的動作協調性以及靈活性還需要加強鍛煉。本班個別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不合群,性格比較孤僻。本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鍛煉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引導離群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活動目標
1、練習甩布塊,鍛煉上肢力量,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讓幼兒體會到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的培養鍛煉。
難點: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以及個別幼兒協調性的培養。
活動準備
氣球10個、青蛙頭飾、一塊大布、活動音樂
活動過程
1、開始:
青蛙媽媽帶著孩子跳入場地,帶領幼兒做準備活動。
2、游戲:
(1)荷葉與風(布塊的游戲)
教師出示布塊,引導幼兒將布塊展開變成大荷葉。幼兒分別站在布塊的.外邊,根據教師的游戲指令做布塊游戲。
(2)荷葉與露珠(氣球的游戲)
教師將氣球放在布塊上(模擬露珠出現了),引導幼兒數一數露珠有幾顆。觀察它的大小,模擬露珠在荷葉上輕輕滾動。
(3)青蛙躲雨(躲在布塊下的游戲)
教師:“哎呀,下雨了,怎么辦呢?”
引導幼兒提出到荷葉下躲雨的方法。引導幼兒將布塊高高拋起,鉆到荷葉(布塊)底下躲起來。
3、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1、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有些幼兒在活動中能自主創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能很好的發展下去;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鍛煉;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能參與到活動中,孤僻的行為有所改觀。
2、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我親自到其身邊進行解釋和示范,對個別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因此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
3、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得相對較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4、如果以后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致的考慮活動中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展較快的幼兒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比如:讓他們來發號指令,指揮幼兒的活動節奏等。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交往,以頭碰頭的動作以示友好。
2、學習短句:嘿,嘿,我們是朋友!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準備:
動物、娃娃等毛絨玩具若干水果玩具人手幾個.
活動過程:
1、以游戲引起幼兒學說:嘿,嘿,我們是朋友!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請來了許多的小客人,可是他們都很害羞,好聽小朋友說一句好聽的話才肯出來。(教師示范)誰出來了?我剛才是怎么說的`?(嘿,嘿,我們是朋友!)找到朋友碰碰頭,親親臉!(教師拿毛絨玩具與自己做親密動作)
(2)還有許多小客人都躲起來了,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請小客人出來。(一起學說短句)(教師拿毛絨玩具與幼兒做親密動作)
(3)請個別幼兒請小客人。
2、引起幼兒愿意與同伴交往,以動作表示友好。
(1)這次小客人為什么不出來?(師假裝聽小客人說話)原來小客人希望有兩個好朋友去請他。兩個好朋友手拉手,碰碰頭,抱一抱,請小客人出來一起玩。
(2)音樂:《找朋友》全體小朋友一起找個好朋友請客人拿水果禮物,提醒他們要說好聽的話,做好朋友的動作。
3、娃娃家游戲:給娃娃和動物寶寶吃水果,逗他們玩。
活動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與人交往這一現象我選擇了這節社會活動課,以情景再現的方式將孩子自然引入主題,通過幫助小狗,讓孩子們知道了什么是朋友,朋友是相親相愛有好的,體會用動作表示友好的快樂。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完成了目標,以情境的方式出現激發了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同時也體現了《綱要》中所提出的:以幼兒為主,為幼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的教學理念。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2、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大氣污染,使幼兒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重點: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難點: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資料。
2、小實驗所需要的物品。
3、故事、彩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請小朋友捏住鼻子,你有什么感覺?
師: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一起看一看,哪些事情對空氣有影響。
二、讓幼兒看有關圖片。
1、做飯時冒出的油煙。
2、工廠煙囪冒出的黑煙。
3、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4、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5、正在吸煙的人。
6、路邊燒烤產生的濃煙。
三、頭腦風暴。
1、看完圖片后你有什么感受?(難受、嗓子癢、想咳嗽)
2、你認為這些事情對大氣有沒有影響?
四、提問:污染的大氣對動植物和人類有什么危害呢?
五、小實驗。
將兩只昆蟲分別放入兩個玻璃瓶里,其中一瓶內懸掛幾支點燃的'香煙,另一瓶作為對比實驗。觀察結果:瓶內掛有香煙的昆蟲急噪、不安,想跳出去,而另一瓶內的昆蟲很平靜。
六、小結:空氣被污染不僅對動植物有危害,如果我們人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患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七、實地調查:帶幼兒進行戶外實地調查污染大氣的行為,并要求幼兒把結果用圖畫畫出或用符號標出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一、活動意圖:
為了讓幼兒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學習剝蛋殼的方法,我利用雞蛋實物讓幼兒區分生熟雞蛋并親身體驗剝蛋殼的樂趣,使幼兒對熟雞蛋有初步的認識。《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在幼兒嘗試剝蛋殼之中,培養幼兒大膽嘗試,體驗活動的快樂。
二、活動目標:
1、學習剝蛋殼的方法,并能大膽嘗試;2、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并能用語言表達;3、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勞動的`快樂,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剝蛋殼的方法,并能大膽嘗試。
難點:能區分生雞蛋與熟雞蛋,并能用語言表達。
四、活動準備:
PPT課件、熟雞蛋若干、生雞蛋一個、塑料小刀,容器,環保一次性桌布、蛋糕盤、紙巾。
五、教法:
1、利用多媒體教學。
2、實物展示,激發興趣。
3、動手操作,體驗快樂。
六、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PPT導入,引出雞蛋。
2、認知部分:結合實物,進行玩蛋、剝蛋、切蛋、嘗蛋。
3、結束部分:幼兒體驗勞動的快樂,并學會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勞動教案01-30
幼兒園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15
小班社會參觀幼兒園教案02-15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
幼兒園小班社會《玩具》教案03-26
幼兒園小班社會課教案03-25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