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知道比5少的數有1、2、3、4。培養幼兒分析判斷的能力。
2、學習制作比5少的點卡,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五種冰激凌(數量各位1—5)。
學具:點卡,每張桌子一盒蠟筆;人手四張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幼兒準確點數5以內的數。
1、夏天來了,小朋友最喜歡吃什么呢?
2、出示5種冰激凌:這里有許多冰激凌,看看這些冰激凌都是什么口味的?(紅——草莓,黃——香蕉,綠——西瓜,棕——巧克力,紫——葡萄)
二、引導幼兒歸類計數。
每種冰激凌有幾個呢?怎樣才能數得更清楚?
三、比較多少。
你覺得哪種冰激凌多,那種冰激凌少呢?(引導幼兒運用一一對應比較的方法進行比較)哪些冰激凌比葡萄冰激凌少呢?(引導幼兒完整說出比5個葡萄冰激凌少的是......比5 少的是.......)
四、學習制作比5少的點卡。
1、老師示范畫比5少的.圓點,畫好后引導小朋友說出老師畫了幾個圓點?小朋友看,比5少的點卡有幾個呢?引導幼兒說出1、2、3、4的點卡。
2、分發幼兒操作材料,引導幼兒做比5少的點卡。教師巡回指導。
五、展示部分幼兒制作的點卡,集體驗證。
六、收拾用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幼兒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本次數學活動《春天的花》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幼兒在鞏固顏色的同時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并學習3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匹配,提高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2、能按顏色分類,并能將同一種顏色的花朵“種”在相應顏色的花盆里。
3、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并對3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紅、黃、藍三色的“花朵”,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自制的紅、黃、藍“花壇”各1個。
3、自制記錄單一張(附有顏色和3以內的點子數)。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講述故事《三只蝴蝶》,引出“花朵”的顏色。
(1)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三只蝴蝶》。
(2)教師提問: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它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3)教師出示自制的“花朵”,引導幼兒觀察,并鼓勵幼兒大聲的說出“花朵”的顏色。
2、按花朵顏色分類:花壇里的花。
(1)教師出示“花壇”,引導幼兒根據“花壇”的顏色,說出將相同顏色的花擺放在對應顏色的`“花壇”里。
(2)幼兒操作,并鼓勵幼兒一邊放花一邊說:×顏色的花種在×顏色的花壇里。
(3)師幼共同檢查花朵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里都是×顏色的花。
3、根據記錄單貼花朵,進行點物匹配。
(1)教師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了解,根據記錄單上的點子和顏色的標記,來貼花朵。
(2)教師請個別幼兒根據記錄單的要求示范貼花。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引導幼兒欣賞作品,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為娃娃家提供購物單,請幼兒按購物單上的花色及點數到“花店”買花。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辨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因為幾何圖形認識過程中往往過于單調,幼兒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兔的家》。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設計符合幼兒興趣點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三角形、圓形、方形。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帶有三角形、圓形、方形坑的小路一條,三角形、圓形、方形的圖形若干。
2、小兔的家。
3、音樂三段,小兔子頭飾、仙女頭飾、魔法棒一個。
活動重點:
能分清三角形、圓形、方形。
活動難點:
知道三角形、方形的區別。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情境:小兔子:嗚嗚嗚……
小魔仙:小兔子,你怎么啦?
小兔子:昨天晚上刮了臺風,把我家的房子吹倒了,我沒有地方住了。
小魔仙:小兔子,你別傷心了,我用我的法力給你造一間新房子吧,說著一間新房子就變出來了。
小兔子:太謝謝你了,親愛的小仙女。
二、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
1、寶寶你們看,小兔家的房頂是什么形狀的?三角形有幾個角,幾條邊,呢?
2、那小兔家的門會是什么形狀的呢?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呢?
3、你們猜猜看小兔家的窗子會是什么形狀的呢?圓形是什么樣子的呢?有角嗎?
4、現在我們知道小兔家的房頂是三角形的,門是方形的,窗子是圓形的,教師出示三角形、方形,你們看這兩個圖形寶寶長得一樣嗎?
5、教師小結: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方形的角和邊都比三角形多哦。而圓形的身體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
三、游戲—-修補路
1、小兔子要在它的新房子里開個宴會,請寶寶們和老師一起參加,你們愿意去嗎?那我們一起出發吧!去小兔子家要經過一條路,你們看這條路怎么啦?路面有很多坑,這些坑都是什么形狀的?小兔子和寶寶們走在都是坑的路上會怎么樣呢?你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走在這條路上不摔跤呢?(把坑填平,路補好)
2、你們真聰明,我們一起來修補路,把壞掉的路修補好。這里有這么多材料,怎樣來修呢?請幼兒示范修補路。
3、教師小結:把圓形寶寶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寶寶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方形寶寶放進方形的坑里。(強調把坑填滿、填平)
4、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每人拿兩塊材料,根據坑的小、形狀進行修補,啟發幼
四、結束部分
1、教師帶幼兒一起驗證坑都填平了嗎?發現問題,啟發幼兒解決。
2、現在路補好了,以后小兔走在這條路上再也不會摔跤了,小兔子很感謝你們,小兔子還在家等我們到它家開宴會呢。我們出發吧,沿修補好的小路到小兔家做客。
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以情境貫穿整個活動,如先用小仙女、小兔子情境表演導入,充分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第二個環節中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方形,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于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環節中,我們以游戲情節貫穿始終,讓幼兒和教師一起當魔法師,念咒語一起變小兔子家的'房頂和窗子,然后再辨認圓形、三角形、方形,比較三角形、方形的不同,活動中幼兒與教師的互動也很多,寶寶們都很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在第三個環節中教師出示了坑坑洼洼的小路吸引幼兒,再通過修補路的游戲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進一步鞏固了對幾何圖形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不過活動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活動中的情境以小兔子的家前面那條路壞了,當小朋友們幫助小兔子把路修補好了,小兔子應該出來感謝一下小朋友們,這樣正好首尾呼應,不然給人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對于這次開展的成熟型教師教學活動,雖然有不經人意之處,但是經過這次活動前前后后摸索學習,讓自己也得到了鍛煉,多多鍛煉才會更好的成長。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生活中鮮艷亮麗的顏色對小班年齡段的幼兒是十分有吸力的,但是他們有時候會叫不出這些顏色的名字或者是叫錯名字。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慢慢引導幼兒正確認識這些常見的顏色,并說出相對應的名字以及進行分類。用故事和小游戲引入教學活動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在這個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游戲,積累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愿意幫助動物寶寶回家
2.能力目標:能夠分清紅、黃、藍三種顏色,并正確說出他們相對應的名稱。
3.認知目標:能對紅、黃、藍三種顏色進行分類,讓動物寶寶回到正確的家。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編一個森林警察幫助迷路的動物寶寶回家的故事。
2.物質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卡紙分別制成的房子和動物頭飾(紅色的小雞、黃色的小鴨、藍色的小兔)。
3.情境創設:集體活動情景(找三個人分別飾演紅黃藍三座房子)。
活動重難點重點:幼兒能清楚說出所看到的顏色。
難點:對相對應的顏色進行分類。
活動過程
一、以懸念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今天啊,我遇到了動物王國的.警察叔叔,他說他現在需要小朋友們的幫助,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二、引出三個動物寶寶: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
1."警察叔叔說他手里有一個迷路的案子,有三個小寶寶在森林玩耍的時候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只知道他們身上穿的衣服和家的顏色是一樣的。(小雞、小鴨、小兔分別穿著紅色、黃色、藍色的外套)"
2."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看看,他們身上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吧!"
三、開火車,送小動物回家
1."嘟嘟嘟······火車出發了。"(一個帶著紅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見面有一所紅色的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雞),"好了,小雞找到家了,我們和小雞說再見吧。"
2."嘟嘟嘟······火車又要出發啰。"(一個帶著黃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鴨),"好了,小鴨回家了,我們和小鴨說再見吧。"
3."嘟嘟嘟······火車又要出發啰。"(一個帶著黃色頭飾飾演房子的人站出來)"看,前面有一所房子,那應該是誰的家呢?"(小兔),"好了,動物寶寶們都找到家了,我們和小兔說再見吧。"
四、任務完成,小朋友們也要回家了
1."好了,小朋友么今天都做了些什么呀?"(送動物寶寶回家)"怎么送的呀?"(引導他們說出紅黃藍三種顏色)
2."那我們來看下,哪些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是這些顏色呀。"(加深小朋友們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印象)活動延伸"小朋友們今天都認識了哪些顏色呀,我們可以在外面玩的時候看看有哪些東西的顏色和我們認識的是一樣的呢,回家也可以仔細觀察下家里哪些物品是這些顏色呢。"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 教案方針:
1、 通度日動,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并劈頭區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2、 造就幼兒對數教案的樂趣,并學慣用語言來舉辦表達。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操縱游戲教案,讓幼兒感知“1”和“很多”。
難點:劈頭進修區別“1”和“很多”兩個差異的量。
三、 質料及情況設計:
小雞人手一只,套蛋人手一只(紅、黃、綠三種顏色)
四、 設計思路:
按照小班幼兒進修數的特點來看。孩子學數較量形象、直觀。因此,設計了這一解說教案。讓幼兒通過老師所提供的特定的質料來感知“1”和“很多”這兩個差異的`量,使幼兒在愉快的空氣中感知數觀念。
五、 流程設計:
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提高實驗
解說手段:師講——>個體游戲——>師生接頭——>集團游戲
(一)、提出問題——>實驗教案:
師:“嘰嘰嘰,誰來了?”(小雞來了)。
出示小雞:師:有幾多小雞?(很多小雞)想不想和小雞做游戲?(想)每個小伴侶和一只小雞做游戲。
(二)、提出問題——>實驗教案——>反饋接頭:
師:咯咯咯,誰來了?(雞媽媽)雞媽媽要讓雞寶寶返來(幼兒送小雞回家,放進筐里)
適才家里沒有小雞,此刻怎么了?(很多小雞)
師:雞媽媽要和我們來玩一個小母雞生蛋的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些什么樣的蛋蛋?(有紅蛋蛋、綠蛋蛋、黃蛋蛋、我們的蛋是彩色的蛋蛋)。
交接游戲法則:挑一個你喜歡的蛋蛋,只拿一個,一邊拿一邊說:“我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蛋?”
師:(請每位幼兒拿一個蛋蛋)我這里有幾個蛋?(很多)。本來我有很多蛋蛋,此刻我把它分給小伴侶。你一個、我一個。
請幼兒各自說說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三)、提高實驗:
1、 師:此刻我們要到草地上去生蛋,一邊生蛋一邊說:“小母雞,真醒目,生下一個大蛋蛋,生好了蛋蛋回家了。”(幼兒游戲)
師:適才草地上沒有蛋,此刻怎么拉?(很多蛋蛋)
師:你生一個,我生一個,釀成了很多蛋蛋。
2、 師:蛋蛋放在地上我不安心,我們來幫雞媽媽把蛋拉回家,一邊撿一邊說:“我撿了一個什么顏色的蛋?”
(四)、講評:
1、適才籮筐里沒有蛋蛋,此刻怎么拉?(很多蛋蛋)
2、匯報幼兒下次再來玩游戲。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數量的多少。
2、學習在標記圖上從左右的擺放物體。
3、養成大聲講述操作的習慣。活動準備:排隊標記圖,小動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圖片,瓶子與蓋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排隊標記
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呀?對了,這是排隊標記圖,排隊標記圖表示要給小動物或者小物品排隊了,應該在哪里排隊呢,對,要從紅旗后面開始排,排在紅線上面,一個跟著一個排。
二、給小狗吃骨頭
教師:小狗出來玩啦,狗媽媽叫小狗要排好隊才能出去,小狗遇上了難題,我們不會排隊怎么辦呢?小朋友會排隊嗎?一起幫幫小狗吧。
示范小狗在排隊標記圖上排隊
教師:小朋友們,小狗排好了隊,在外面玩得很開心,一會兒后,它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分肉骨頭給它們吃好嗎?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起來分一分。
示范一一對應地給小狗分骨頭
教師:咦?是不是全部小狗都有骨頭吃了?沒有,一只小狗沒有骨頭吃,那是小狗多還是骨頭多?
引導幼兒說出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只小狗吃一根骨頭,一只小狗沒有骨頭,小狗比骨頭多。
三、瓶與蓋比多少
1、 情景導入
教師:狗媽媽在家大掃除的時候,找出了許多瓶子和蓋子,你能幫瓶子找到蓋子嗎?
教師: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
2、重疊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一樣大的瓶子和蓋子若干,與幼兒討論。教師: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將瓶與蓋重疊對應(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瓶子上),再說說誰多誰少。
3、并列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一套,與幼兒討論: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4、教師:如果不用蓋子蓋瓶子的方法,還有什么辦法能找出瓶子與蓋子誰多誰少呢?引導說出并列對應的方法。
四、活動結束
小狗謝謝你們幫它們排了隊,分了骨頭,謝謝你們,瓶子和蓋子也在你們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大家再見。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配對08-2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