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范文錦集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圖片并大膽猜測故事發展的線索,理解故事內容。
2.知道廢舊物品也可以變成有用的東西,初步形成環保意識。
3.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破皮鞋的圖片。觀察圖片,激發幼兒的興趣,對故事展開聯想。
提問:你喜歡這只皮鞋嗎?為什么?
二、分段欣賞故事
1.出示兔子,猜測小兔子的想法,講述第一段故事。
提問:小兔子看見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2.出示小松鼠,猜測它的想法,講述第二段故事。
提問:小松鼠看見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3.出示小鼴鼠。
①幼兒猜想:小鼴鼠也看見了這只破皮鞋,它的想法會和小兔小松鼠的想法一樣嗎?為什么?講述故事,驗證想法。
②幼兒猜想:如果你是小鼴鼠你會怎么打扮這只又臟又臭的破皮鞋呢?教師講述該段故事,印證幼兒的猜想。
③幼兒猜想:小鼴鼠要把打扮好的皮鞋做成什么?
4.提問:有了這么漂亮的皮鞋車,小鼴鼠會開著皮鞋車去干什么呢?①幼兒猜測故事進展。②結合圖片講述故事③小鼴鼠送小兔去上學,小兔是怎么說的?小鼴鼠給小松鼠送果子,小松鼠是怎么說的?
5.請小朋友給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三、和幼兒一起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小鼴鼠嗎?為什么?
四、活動延伸:
生活中還有哪些廢舊材料可以再利用?引導幼兒搜集廢舊材料,開展制作活動。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盡量做到以幼兒為學習主體地位,設置開放式的提問,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畫面,通過看看、說說,理解圖畫內容,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再如:如果你是鼴鼠,會怎么打扮這只又臟又臭的破皮鞋呢?等。通過開放式的`提問,幼兒的聯想更豐富了,暢所欲言,語言也更生動了,講述的積極性、主動性非常高,真正的成了學習的主人。我努力讓幼兒自己去感受和體會故事中角色的情緒變化,如:鼴鼠在為又臟又臭的破皮鞋打扮時,雖然很累,可是它很快樂,因為一個強烈的視覺沖擊,小朋友們真的看到了這是一輛鼴鼠的皮鞋車,非常興奮,真正在體驗到了變廢為寶的快樂情緒。這里,我抓住“破皮鞋變成皮鞋車”這條線索,很好地突破了活動的難點。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在聽聽、講講故事的過程中理解故事內容,體會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大膽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活動準備:
幼兒已有經驗:認識各種動物,知道他們的共同點。
教師經驗準備:知道家禽家畜如何分類。
材料準備:動物、食物圖片、場景。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第一遍
1、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你聽到哪里很有趣?
2、你們聽到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們再來聽聽,為什么小狗變顏色了。
二、完整欣賞故事第二遍,分析理解故事有趣的地方
1、變成小白狗(1)怎么會變成小白狗的?
(2)還有什么變了?
2、你們是誰啊?要找誰?"(1)為什么小豬會不認識他們,哪里變了?
3、抖落了身上的雪變成了(1)學學什么是"抖"(2) 除了可以抖一抖,還可以怎么辦?
4、不會變顏色的小狗(1)小狗真的變顏色了嗎?小豬是開玩笑的,原來小豬也是一只有趣的.小豬。
:原來是雪下在了小狗的身上,讓小狗變成了白色,小豬差一點不認識好朋友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第三遍,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1、三只小狗去小豬家玩的時候在,怎么說的?--------高興地說。
2、小豬看見他們怎么說?-------奇怪地說。
3、三只小狗又怎么回答呢?--------著急地說。
4、小豬現在有說什么呢?--------開心地說。
根據幼兒學對話情況進行。
四、延伸:
將故事投放到個別化學習活動中,進行故事表演。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語言風格。
2.學習詩歌的內容,嘗試表演詩歌。
3.在朗誦詩歌中體驗與同伴嬉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PPT
活動重點:
學習詩歌,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語言風格。
活動難點:
學習詩歌的內容,嘗試表演詩歌。
活動過程:
1.觀看PPT圖片,了解小兔、梅花鹿、小花鴨、風兒的特征。
教師出示小兔、梅花鹿、小花鴨、風兒圖片,觀察它們的特點:小兔的長耳朵、梅花鹿頭上的角、小花鴨的小腳丫、風兒的特征。
師:今天,老師邀請來四位好朋友,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呢?
2.教師邊放PPT,邊念兒歌,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兒歌里一共有幾為好朋友?它們都是誰呢?朋友們來的時候都做了個什么動作呢?發出了什么聲音?聽到敲門聲以后,問了句什么話呢?又對來的朋友說了什么呢?
3.集體再次觀看PPT,感受詩歌中問答式對話的風格。
教師:第一位來敲門的朋友是誰?對小白兔說了什么?為什么要請小白兔給我們看他的耳朵呢?
教師:第二位敲門的誰呢?(觀看圖片提示,猜猜是什么小動物)怎么指導是梅花鹿?
教師:接下來誰又來敲門了呢?(圖片中會是誰的腳呢?)讓小花鴨給我們看看他的`什么呢?
教師:最后一位敲門的朋友是誰呢?又是怎樣回答他的呢?“果真是風”,為什么說“果真”,真的是風嗎?是怎么感覺到的呢?風來了,怎么樣啊?看的見嗎?還是東西被風吹得怎么樣?(飛起來了呢!)為什么邀請他從門縫進來呢?
教師:每次與朋友的對話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教師:這首詩歌很有趣,問一問、答一答真好玩,我們給這首詩歌取個名字,叫“請進來”。
4.幼兒參與表演,學念詩歌。
幼兒扮演主人角色,學念詩歌中的角色。
幼兒扮演朋友角色,學念詩歌中的內容。
戴上頭飾請孩子來表演詩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看圖欣賞故事,進一步了解出彩的名稱,感知故事中數量遞增以及對話重復的特點。
2、探索根據故事的結構,續編故事,清楚地講述參加蔬菜的數量、名稱以及與南瓜房子的對話。
3、遷移已有經驗,較快地替換蔬菜名稱,體驗創編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PPT、圖片
活動過程
一、歌唱活動《買菜》,引出南瓜。
1、提問:奶奶買了那些菜?
2、奶奶還買了另外一樣菜呢,看!(出示南瓜)奶奶把大南瓜變成了一座南瓜房子,放在了草地上(出示南瓜房子PPT)
二、觀察PPT,逐段欣賞故事。
1、這個大南瓜房子想做一件有趣的事,猜猜是什么?
2、老師邊講故事,邊放PPT。降至“來兩根黃瓜手拉手對南瓜房子說”,鼓勵幼兒說說,黃瓜會怎么說?南瓜房子說什么?
3、出示“洋蔥頭”PPT,提問:誰來了,他們會怎樣對南瓜房子說?南瓜房子又會怎么說?
4、“咕嚕嚕、咕嚕嚕”滾來了機制什么?誰來做小土豆對南瓜房子說(請女孩子做土豆,男孩子做南瓜房子)
5、出示“辣椒”PPT,引導幼兒分角色練習(5位幼兒做辣椒、一位幼兒做南瓜房子)
6、還有誰來參加舞會呢?(出示黃香蕉、紫葡萄、紅櫻桃PPT),他們會怎么對南瓜房子說,南瓜房子會怎么說?(幼兒回答)
三、討論南瓜房子不讓香蕉、葡萄、櫻桃進來的原因。
1、可南瓜房子不是這么說的,它說:“對不起,你們不能進來”
討論:如果你是香蕉、葡萄、櫻桃,聽了這話,會怎么樣?(引導幼兒說出:生氣、吵鬧)
2、他們擠在南瓜房子門口,吵著不肯走,你們猜猜,他們會吵些什么呢?(幼兒兩兩討論)
3、我也搞不明白,南瓜房子為什么不讓他們進來?(引導幼兒思考)
4、繼續講述故事至完。
四、總結并完整地講述故事。
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
五、探索續編故事。
除了番茄、黃瓜、洋蔥頭、土豆和辣椒可以來參加舞會,還會有幾個什么蔬菜來參加呢?請你來說一說。
六、游戲:快樂的舞會。
讓我們也一起到草地上去開個快樂的舞會吧!
附故事:南瓜房子
草地上有一座金燦燦的南瓜房子。
一只紅番茄挺著圓鼓鼓的`肚子走過來。他對南瓜房子說:“我可以進來嗎?”“歡迎觀臨!”南瓜房子用唱歌一樣的聲音說。紅番茄高興的推開門,進去了。
兩只穿綠長袍、頭戴黃花的黃瓜手拉手走過來。他們對南瓜房子說:“我們可以進來嗎?”“歡迎觀臨!”南瓜房子用唱歌一樣的聲音說。兩只黃瓜高興的推開門,也進去了。
“骨碌碌,骨碌碌”,滾過來三顆洋蔥,四個土豆。一串紅通通的小辣椒也蹦蹦跳跳的來了。數一數,他們一共有幾只?“歡迎光臨!”“歡迎觀臨!”“歡迎觀臨!”南瓜房子用唱歌一樣的聲音說。
這時候,一只黃香蕉、一串紫葡萄,還有一大推紅櫻桃也來了。可是南瓜房子對他們說:“對不起,你們不能進來。”黃香蕉、紫葡萄、紅櫻桃們不高興了。他們擠在南瓜房子門口,吵著不肯走。
就在這時候,南瓜房子里突然響起了好聽的音樂聲。南瓜房子用唱歌一樣的聲音說:“蔬菜們的舞會現在開始了!”黃香蕉、紫葡萄、紅櫻桃們馬上停止了爭吵,向南瓜房子揮揮手說:“再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并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嘗試利用拍打身體的方式進行固定節拍的練習,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3、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去郊游。
1、聽音樂踏步,來到了池塘邊。聽,有誰在叫啊?(青蛙)
2、青蛙看上去怎么樣啊(傷心、難過)
3、傷心難過的青蛙拿著花想去干什么呢?(幼兒大膽說說自己的想法)
二、 傾聽歌曲,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回憶歌曲內容,并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青蛙會找誰做老婆呢?(音樂播放第一段)
2、它找到了誰?青蛙認識它嗎?烏龜愿意做它的老婆嗎?烏龜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
聽一聽?我們也來學一學好嗎?(幼兒學唱)
(第二次、第三次以此類推。)
教師總結: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生的.事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 還可以用(拍肩、拍腿、跺腳等)
師:"每個小動物高興也都不一樣,(請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青蛙先生高興時會(……)烏龜會(……),公雞會(……),青蛙小姐會(……)。那我們也來做做青蛙先生。
2、完整的節奏練習。
四、請幾位小朋友出來扮演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著音樂來做游戲。
案例描述: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
原因分析:
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
調整策略:
將歌詞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松記憶歌詞。
幼兒表現:
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準確的把握歌詞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的語言是在生活中通過積極主動的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在孩子的生活中,動畫片已成為他們的好朋友,觀看后常常在一起情不自禁的談論動畫片中的人物故事情節。他們在觀看動畫片的同時,體驗到無窮的樂趣,對動畫片里的情節也有著獨特的見解。“我最喜歡的動畫片”這一話題,讓孩子們來各抒己見,大膽地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綱要》中明確指出:讓孩子在寬松和諧的語言環境里,讓他們有話敢說,有事可說、想說,心情愉悅創造性的說,從中幼兒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有良好的傾聽習慣,體驗交流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能耐心傾聽他人講話,在傾聽中獲取豐富的語言信息。
2、愿意與同伴進行語言交流,在集體面前敢于表達并能較完整清楚的說出自己的見解。
3、體驗語言交流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供休閑藤椅、圓桌、花瓶等,營造超級訪問現場直播的氛圍。
2、幼兒積累了豐富的觀看動畫片的'經驗。
活動過程:
1、教師帶幼兒進入“演播現場”,向幼兒介紹“演播現場和觀眾”,讓幼兒熟悉一下周邊的環境。
2、教師吸引幼兒進入超級訪問節目的角色中,鼓勵幼兒大膽的與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
3、邀請小嘉賓到臺上接受采訪。
教師隨機引導幼兒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的講話。
4、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最近播出的動畫片。
(1)出示最近播出的三部動畫片的卡通圖片,請幼兒猜出他們的名字。
(2)請幼兒自由選擇其中最喜歡的一部,并和同伴互相交流“你為什么喜歡看這部動畫片”?
(3)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到嘉賓席上代表自己隊談一談、說一說,臺下各隊幼兒可以補充。
(4)現場提問。
5、討論觀看動畫片應注意的問題。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大背心
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理解圖意。
2、學用較完整語言進行表達,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之情。
準備:
電腦幻燈片
流程:
經驗回憶——觀察講述——延伸
過程:
一、用已有生活經驗講述取暖方法
1、天氣冷了,小動物會不會冷?你有什么辦法幫小動物暖和起來?
2、大象沒有厚厚的衣服怎么辦?
二、觀察畫面并講述自己的理解
1、兔媽媽在干什么?它給誰織毛衣?為什么要織毛衣?
2、大象看到小兔的新背心,心里會怎么想?小兔看到大象沒有背心很冷,心里是怎么想的?
3、小兔把大象帶回家,對媽媽說什么?
4、小兔和媽媽在干什么?它們為什么要幫大象量身體?
5、這是什么時候?你從哪里看出來?小兔在干什么?媽媽在干什么?為什么媽媽晚上還要織毛衣?
6、我們在睡覺的時候爸爸媽媽在干什么?
7、大象穿上新背心,心里怎么樣?大象會怎么對兔媽媽說?
8、小結后完整欣賞。
三、延伸:
為小動物設計小背心。
活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幼兒講述真是太好了,他們能用很規范的詞語來表達圖片的意思而且含義也很到位。反過來我的表現不如他們好,沒有及時抓住幼兒的好詞進行拓展豐富;情感表達對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幼兒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感受體驗別人的想法并積極講述,我應該及時將幼兒的想法進行發展引導,使幼兒的.情感得到鞏固;活動是在主題背景下的活動,應該注重圍繞主題展開活動,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學習學習的方法;情感體驗的形式可以多樣有語言有動作,使幼兒切身體會幫助別人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本班的妞妞拿來一個圓形的抱枕,孩子們很喜歡,當做的球相互用來滾著玩。玩了會有孩子來問,為什么這個抱枕球不能像皮球一樣跳?
皮球里住著誰,是多么有趣的問題啊!這能大大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能激發幼兒學習的欲望,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的作用。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傾聽并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大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3、了解空氣對皮球的作用。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的作用
難點:皮球與氣球之間共通的理解
活動準備
1、小兔、輪子、喜鵲圖片各一張
2、氣球
3、幼兒用書《誰住在皮球里》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
操作圖片,教師完整講述故事,請幼兒帶著問題傾聽。
(1)故事里面說皮球里住著誰?
(2)為什么是它們住在里面?
2、誰住在皮球里?
(1)利用圖片引導幼兒回憶并提問:故事里說誰住在皮球里?為什么是它們?
(2)真有3個朋友在里面嗎?皮球里究竟住著誰?
教師:“想要知道皮球里面住有誰,問哪個比較好呢?”(皮球)
“我們要問皮球就可以知道皮球的里面住著誰啦,但是今天老師沒帶皮球,帶來了皮球的號朋友氣球,因為氣球和皮球里住著的是一樣。”
①給充氣的氣球放氣,請幼兒感受氣口出來的空氣。
②小結:氣球里面住的是空氣,皮球里同樣也是空氣,沒有小動物。是空氣讓皮球跳、滾、飛。
3、幼兒看書,教師再次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是誰住在皮球里,剛才老師講的故事就在小朋友們的書本里,請小朋友們輕輕翻開書本,找到故事《誰住在皮球里》一起安靜的聽老師再講一遍。
4、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程序上出現錯誤,但幸好有圖片教具,后面的提問環節達到預期效果。在剛講故事時孩子們提出的各種想法沒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誤。)目標的定制對本版孩子稍淺了些,應可以在提問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時還可增加除了兔子會跳還有誰會跳等,擴散孩子的思維,對孩子的.認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書的環節,前半部分還好,后半部分因沒能提前交代,孩子們在自己看書時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內容。對本節課的內容沒能鞏固加深,又是一失誤。總體上本課時的目標預期效果都達到了。但在過程中對孩子沒出現的不在預期中的反應利用與操作得不是很好。
小百科:皮球是一種有彈性的空心球,多用橡膠制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1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07-15
幼兒園中班語言《搖籃》教案08-12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語言出海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堂教案11-11
幼兒園中班語言《比耳朵》教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