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和孩子相處了兩年,我發現幼兒對媽媽的情感和依戀遠超過對爸爸的情感,于是慢慢滲透了很多關于爸爸的活動。幼兒開始更多的關注他們的爸爸,知道了許多爸爸的本領,而父親中有不少人的教育態度不夠正確或因工作忙碌忽視了對幼兒的關心,這些從幼兒平時的談話都能聽到。
其實爸爸對于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來做老師,向孩子們介紹自己的工作,既可以樹立爸爸的形象,了解孩子的世界;又可以間接了解教學,拓展孩子們的視野?芍^一舉多得!所以我就預設了此活動讓幼兒更全面地關注自己的爸爸職業,進而對爸爸產生景仰、熱愛、崇拜等情感。
活動目標:
1、愿意用簡短的語句介紹自己的爸爸,能向同伴介紹爸爸的職業。
2、幼兒萌發了解不同行業的愿望,知道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3、理解爸爸工作的辛苦,樂意大膽表達對爸爸的愛。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事先請幼兒觀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的職業。
家長準備:身穿工作服,自帶職業工具。
教師準備:
1、選定王澤宇、王瑜玲、谷子奇的爸爸為我們的目標對象,一方面他們有著繁忙的工作,孩子都交給祖輩帶,另一方面他們的工作(軍人、醫生、IT經理)是孩子非常感興趣,喜歡的職業。
2、為家長準備展現技能的舞臺,提供環境。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談話話題!拔覀兠恳粋人都有一個爸爸,每個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我們請小朋友來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他的職業是什么?”
2、引導幼兒圍繞“我的爸爸”自由交談。
3、聽聽爸爸的故事。
——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三位爸爸,這些爸爸可厲害啦!你們知道他們是干什么的嗎?
——教師邊請出角色形象“爸爸”,邊講述有關爸爸的故事。
——你現在知道這個爸爸是干什么的了嗎?你是怎么聽出來的?
4、三位爸爸老師向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工作,并耐心解答小朋友提出的問題。
5、小組活動:幼兒自選爸爸老師作為模仿對象,進行游戲,在游戲中了解部分行業的職業特點。
6、我發現啊你們爸爸的本領都很大的,每天上班很辛苦的,那你愛不愛他?你為爸爸做過什么事來表現你很愛他的呢?你可以和周圍的朋友商量一下可以為爸爸做些什么事讓爸爸高興。(抱抱、親親、給爸爸倒水,捶背等)。
7、一起為爸爸唱歌《我的好爸爸》。
延伸活動:
1、“爸爸調查表”和爸爸媽媽一起完成爸爸調查表。比一比誰的爸爸本領最大。
2、我的爸爸本領大:爸爸的本領、爸爸還會干什么、爸爸的衣服、爸爸的習慣、爸爸和我等等。
活動反思:
1、我在構思談話活動時,選擇了幼兒比較熟悉的話題“我的爸爸”,引發幼兒積極而有趣的交談。能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談話活動,讓幼兒在老師的指導下,很好地展開活動。
2、談話活動設計的結構合理,我通過三個步驟完成此次談話活動的。
第一步:通過語言和照片實物創設談話的情境導入談話的內容;
第二步:要求幼兒利用照片圍繞話題在小組和集體面前自由交流,對“我的爸爸”的認識;
第三步:通過提出問題“你喜歡爸爸嗎?”“為什么喜歡爸爸?”“你愿意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對幼兒進行啟發,引導進一步拓展談話的范圍,使幼兒在交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到新的談話經驗。
3、當然,我在組織分組談話這一環節中,感覺有些困難,因為小班幼兒對談話活動的規則意識不強,所以如何協調而有效地開展活動,使活動開展得既有趣更有序還需要進一步的摸索。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活動過程】
1、示范活動:
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通過教師準確的示范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2、操作活動:
第一次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此時不必強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用筷子的姿勢,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個逐漸改進的過程,學會主要動作要領就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會越來越準確。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通過品嘗食物進一步練習和鞏固筷子的使用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并體驗其中的'樂趣。
3、游戲活動:
大班幼兒處于游戲的高峰時期,設計一些諸如"搭建筷子"等游戲,讓幼兒充分體驗筷子帶來的樂趣。孩子們通過使用筷子打擊節奏、搭建游戲等活動中,他們的創造思維得到了發展。
4、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為幼兒提供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讓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最后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教學反思:
在課堂教學時,幼兒表現出對筷子的喜愛和熟悉,回答問題也十分踴躍積極,因為生活中筷子是非常熟悉的一樣東西。但是在課程教學中,發現幼兒雖然對筷子十分的熟悉,但是會正確拿筷子的幼兒卻不多,大部分幼兒只是用右手握著,不知道應該用手指頭拿好。
在活動過程發現幼兒的積極性都很強,由于課堂提供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等食物,幼兒都十分興奮的拿著(握著)筷子在夾小碟子里面的食物,正確拿著筷子的幼兒可以很快就夾起小碟子里面的食物,相反,其他的幼兒就有點困難了。
教師在課堂中的講解幼兒是否還不夠理解,所以我想,如果讓幼兒在吃飯的時候盡量的拋開湯匙進而使用筷子這樣會不會慢慢改進幼兒拿筷子的錯誤拿法呢?在實際生活中盡量讓幼兒實行這一措施。
課堂的氣氛還算穩定,幼兒的注意力基本上都有集中在教師身上,只是幼兒能不能正確的拿好筷子進餐這方面還需要大大的加強!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2.說出郵票的基本特征。
3.認識郵票上的數字。
4.認讀“郵票”。
活動準備:
?/FONT>1.搜索有關郵票的`圖書、圖片、集郵冊。
2.每人一個放大鏡,一張郵票。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一張郵票。
2.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看郵票上有什么?代表什么?
如:寫有“中國郵政”“ china”是中國“100分”表示金額費用。
3.鼓勵幼兒找出與別人不同的問題,發現郵票上的秘密。如T代表特種郵票;J代表紀念郵票;“1900”代表發行年代--------
4.認讀“郵票”。
5.讓幼兒互相欣賞郵票,能說出各種郵票的區別。
活動建議:
在觀察郵票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引導其觀察、思考,發現問題并合力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強加給幼兒。
延伸活動
讓幼兒自己設計郵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書包的結構和作用,區別書包的異同點,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及認真傾聽的習慣。
3、敢于想象,大膽表現,發展幼兒創造力。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書包每人一個。
2、智、彩筆,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提問導入課題。
小朋友們馬上要上小學了,小學生每天上學必須帶什么?
2、發現書包的不同特點。
。1)提問引發思考: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書包,你們的書包都是一樣的嗎?有什么不同?
。2)分組討論:互相觀察、議論,發現書包的不同之處。
(3)集中交流:首先請一名幼兒代表小組發言,說說本組發現的書包不同之處,再請小朋友補充自己的發現。
。4)引導幼兒歸納書包在形狀、結構、顏色、圖案等方面的不同點。
3、發現書包的共同特點。
。1)提問引發思考:你們的書包有這么多不同的地方,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2)分組討論:互相觀察、思考、議論,發現書包的共同特點。
4、收拾整理書包讓幼兒學習整理書包。
活動反思:
捕捉到了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小學生的書包,并以此為出發點,讓學生了解小學生書包內的物品,從而為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本次活動環節,將每個問題設計更加嚴謹,先讓幼兒猜謎語導入活動的主題,進而引入:“小學生要背書包上學?書包里應該裝些什么呢?”從而自然過渡過第二個環節(對各種學習用品經驗交流分享),在兒歌的學習中緊扣活動內容的問題,讓學生更有效地進行學習,避免了一問一答的單調提問。
活動動靜搭配,調動積極性與主動性:活動中,老師提供給每個學生相應的'操作機會,從談話(表達對學習用品的認識)——與同伴分享自己所帶來的學習用品——學習兒歌——表演兒歌——畫書包,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能夠與兒歌進行完整全方位的接觸。
存在不足之處:
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朗誦兒歌時,能夠注重提醒學生對兒歌的情感處理,但是對于兒歌、詩歌類的朗誦方式還需提高,完整但過于平淡。
調整策略:
對于詩歌朗誦的情感處理,應在日后的每個語言教學中,首先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老師有了朗誦的激情,才能更好地帶動參與到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過程
1.參觀紙工藝品展覽,幫助幼兒初步了懈一些紙工藝品的名稱及其藝術特色。
(1)讓幼兒欣賞剪紙和撕紙部分,引導幼兒觀察,并啟發他們思考。
、僖龑в變河^察剪紙部分,提問:這是什么?(窗花……)它是怎樣做出來的?(剪出來的) 這樣剪出來的工藝品叫做什么?(剪紙) 你們覺得剪紙作品美在哪里?(對稱、細致等)②引導幼兒觀察撕紙部分,并就剪紙和撕紙的不同風格作一些比較。讓他們知道,剪紙比較細致,撕紙比較粗獷;剪紙作品有的對稱,撕紙作品一般不對稱。
。2)帶幼兒參觀卷紙和折紙部分,在向幼兒介紹名稱和制作方法之后,可給幼兒一些紙,讓幼兒嘗試著卷一卷或折一折。引導幼兒欣賞展品的精美之處。
。3)引導幼兒說出看到過的.各種紙工藝品。
你還在別的地方看到過哪些紙工藝品呢?
(4)教師。
這些用紙做出來的非常漂亮的工藝品,叫做紙工藝品。紙工藝品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做各種紙工藝品還能使人心靈手巧。
2、幼兒嘗試制作紙工藝品開展剪紙、撕紙、卷紙、折紙等活動,讓幼兒學會初步的制作技能。
活動延伸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引導幼兒交流欣賞。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故事教案11-04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11-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