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按一定規律排隊
2.借助自身的特征來排序,進一步體驗排序的`規律和方法。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大小、顏色的蠟光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蠟光紙排隊。
1.出示蠟光紙,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紙的形狀、顏色、大小。
2.啟發幼兒給他們排排隊。
3.觀察幼兒操作,發現其中交替排序的例子。
4.請按兩種顏色交替排列的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說說自己的排法。
5.全體幼兒再次學習排序。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將數量和顏色(或大。┙惶媾判。如一個大,兩個小,兩個紅,一個黑等。好朋友排排隊。
6.請兩組幼兒男女各四人,分別站成兩排。
7.請男隊和女隊間隔排序,把兩組的幼兒排成一排。如:一個幼兒站,一個幼兒站又一個幼兒站一個幼兒蹲。
二、禮物排排隊
1.翻幼兒用書,鼓勵幼兒獨立完成。
2.引導幼兒互相檢查,交流排得是否正確。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引導幼兒熟練地點數3以內的數量,并能迅速說出總數。
2、引導幼兒學習用動作、聲音感知3以內的數量,并能準確地將點卡、實物卡按量匹配。
3、通過操作,引導孩子學習感知3以內的數序,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1—3的圓點卡、動物數群卡。
學具:3以內的點卡或水果數群卡各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活動過程:
一、游戲活動,復習等量匹配。
1、教師出示圓點卡,幼兒看圓點卡,做相應數量的動作:請小朋友拍一次肩膀,請小朋友拍兩次手,請小朋友拍三次腿。
2、看數群卡做相應數量的動作:出示1—3的兔子數群卡,讓幼兒學習兔跳,一只兔子跳一次,依此類推。
二、擺一擺,感知3以內的數序。
1、出示小狗數群卡,請幼兒說說每張卡上有多少只動物,幾只動物要用幾個圓點來表示。
2、請個別幼兒給動物卡和點卡排隊:誰來給小狗排排隊?他是怎么排的?還可以怎樣拍?
三、幼兒操作——給點卡或水果數群卡排隊。
1、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在你們桌子上拿一個袋子,袋子里有水果卡或圓點卡,請小朋友給點卡和水果卡排排隊。
2、請個別幼兒描述操作結果:分別介紹按照從少到多和從多到少的不同排列方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們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2、知道不同的家庭成員的數量會有差異。
3、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一開始是誰的“全家!庇捎诨顒有枰∨笥褞б患胰腋5恼掌,目的是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能收口一致的進行數數。但是考慮到地處鄉村幼兒園需要帶一家全家的照片有點困難,那怎么辦?既要完成活動又要不影響活動的目的,于是我進行了適當的調整,進行了直觀簡單的圖片教學,把它設計成了小朋友喜歡的小動物的一家,3只猴子,4只小貓、5只小雞,簡簡單單、輕輕松松的完成了手口一致的數數,并能很好的感知了數量,孩子們求知欲非常的強烈,在歡樂的氣氛中非常自然地進入第二環節。
在第二個環節時我把從小動物的家庭延伸到了自己的家庭,我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幾個人啊,他們分別是誰啊?你能數的清楚嗎?”孩子們的回答都很好,很令我滿意,有的幼兒說:“我家有5個人,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有的說:“我家有7個,有老爺爺、老奶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焙⒆觽冋f到家里人都非常的興奮,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這時我發現平時不太愛舉手的李欣嵐小朋友也高高的舉起了小手,為了鼓勵她的積極性,我連忙請她來回答,只聽見她說:“我不知道有幾個?”“沒關系,你數來我們聽一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我”我接著問:“還有誰呢”“沒有了”“怎么會沒有了呢”因為我知道她家里媽媽剛生了個小妹妹呢?可是沒想到她卻說:“就這么多,沒有了”“那妹妹呢?”“我沒有妹妹:”怎么會沒有呢?“就是沒有嗎,不見了,被人家報走了,我就是沒有妹妹,我就是不認識、爸爸在黃姑,媽媽也在黃姑”邊說邊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怎么回事呢?我知道她爸爸媽媽是兩邊做家庭的,剛生了一個妹妹,那欣嵐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問:“是不是妹妹在外婆家啊”“是的,妹妹不是我們家的”說著眼淚一下子就流下來了,我也被她弄的心里怪難受的,小孩子的想法非常的簡單,不在自己家里的就不是自己的親人,真的很可憐啊,自己的親妹妹也不認識,我想這樣的想法對于她來說是不好的,于是我蹲來對她說:“欣嵐。媽媽生的`就是你的妹妹,也是你的家人,我們是親親的一家人啊,只不過她暫時在外婆在住,以后會回來的啊,記住我們是家人知道嗎?”“恩,知道了”活動還是在繼續進行著,可是氣氛卻冷場了好多,最后,在孩子們的無語中結束了本次教學活動。可是,這種壓抑的氣氛一直延續打上午吃飯的時候,只見她也沒有好好吃飯,看來今天的事情對她來說,還是有影響的啊。
一堂課卻引發了一個故事讓人深思。我在想現在這樣的家庭是越來越多了,明明是兩姐妹卻要分開,成了陌路人,親情淡漠了,感情疏遠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受到了不良影響,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大家共同關注,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創造和諧的環境,使這些嫩芽們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快樂!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并區分物體的大小,學說這是大XX,這是小XX。
活動準備:
大小蘑菇、小兔一只、幼兒操作材料:大小籃子兩只、大小標記。
活動過程:
一、小兔采蘑菇(認識大。
、保ǔ鍪拘⊥茫┬∨笥涯阏J識它嗎?(小兔)你知道小兔喜歡吃什么嗎?
。1)(蘿卜、青菜等)小兔除了喜歡吃這些還喜歡吃蘑菇。
。2)(喜歡吃蘑菇)
⒉這里有還多的蘑菇。(學說蘑菇)小兔采了兩只蘑菇。我們來看一看這兩只蘑菇一樣大嗎?(不一樣)(一起認識并學說:大蘑菇、小蘑菇)
⒊再換兩只蘑菇,F在你能找出哪一只是大蘑菇?哪只是小蘑菇呢?(個別幼兒上來找一找)其他幼兒再次學說大蘑菇、小蘑菇。
二、幼兒操作(幫小兔采蘑菇)(繼續區分大小)
、毙∨笥褎偛艓托⊥脜^分了蘑菇的大小,真棒!草地上還有好多的蘑菇,現在小兔請小朋友每人采一只大蘑菇、一只小蘑菇。(幼兒操作)
、材悴傻酱竽⒐搅藛?采到小蘑菇了嗎?(集體檢查)
⒊操作錯誤的幼兒進行及時的'改正。
三、幫小兔送蘑菇(分類)
、毙∨笥颜姘簦《疾傻搅四⒐。我們要幫小兔送回家?催@是什么?是小兔的房子,這兩間房子是一樣嗎?幼兒觀察,比較房子的大小,這是大房子還是小房子?對,這是大房子,這是小房子,房子的上面還有大標記,還有小標記,那小房子里送什么蘑菇呢?(小蘑菇)讓幼兒說說。那大房子該送什么樣的蘑菇呢?
、灿變阂黄鹚湍⒐交丶。師講評:糾正送錯的蘑菇。
、承∨笥褞托⊥貌闪撕枚嗟哪⒐,小兔真開心。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知道數字還可以表示物體的位置。
2.愿意在理解的基礎上大膽、清楚地進行講述。
(二)活動準備:
1、一幢5層樓的房子
2、1——5的數字卡
3、5個動物(大象、小熊、小雞、小兔、青蛙)
4、小紅旗
(三)活動過程:
1、復習5以內的數量。
師:“今天我們小一班來了幾位動物客人?讓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誰?有幾只小動物?有5只小動物那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呢?(出示數字5)”
2、引導幼兒幫助動物排隊,初步感知理解序數的意義。
“動物朋友出去做游戲了,我們先給小動物排著一條整齊的隊伍出去,我們來幫助它們排隊,好嗎?(出示小紅旗),排隊要有個要求,要從紅旗這里排,從左往右一個一個排在紅線上。
。1)你們真棒,很快就幫小動物們排好了隊。
。2)排在第一個的是誰?誰排在第三個?大象排在第幾個?
3、給動物找序號,理解數字還可以表示動物的位置。
。1)為了讓大家能一看就知道誰排在第幾個?你們能幫它想個好辦法嗎?
。2)老師這里有一些數字牌,分別是幾?數字1發給誰,為什么?那數字2呢?小雞那應該放數字幾呢?表示小雞排在第幾個。
。3)現在有了這些數字牌,我們就能一眼就看出誰排在第幾個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4)小結:原來這個數字不僅可以表示有幾個動物,還可以表示小動物排的位置呢。
4、引導幼兒幫動物找房子,從縱向來學習序數。
。1)玩好游戲,小動物們要回家了,這里有一幢房子,小動物們就住在這里,我們來幫助小動物,把它們送回家。
。2)大象由于身體比較笨重,所以它住在第一層里,誰來把大象送回家。小熊住在第二層;住在第五層的是青蛙……
(3)小結:原來數樓層的時候,我們是從下往上數的,數字還可以表示樓層呢?
5、玩排隊游戲,鞏固對序數的理解。
。1)請5個幼兒排成一排,先想一想從左往右自己排在第幾個?然后根據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如請第3個幼兒拍兩下頭。
。2)相同的隊伍,從右往左玩排隊游戲。
。3)小結:原來排隊的方向不同了,你們排的位置也就不同了,原來xx排在第五個,現在方向換了,她的位置就不同了,現在排在第四個了。
6、幫熊貓老師貼上車廂的數字。
。1)第二天,動物們坐上小火車去秋游了,我們來給他們分分座位好嗎?請一名幼兒上來幫助小動物們分座位,為了讓大家能一眼看出小動物分別坐在第幾節車廂,請你把數字貼在相應的車廂上并說一說,xx動物坐在第幾節車廂。
。2)幼兒操作
。3)請你去給客人老師看一看,你做對了沒有,并告訴客人老師,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節車廂里。
7、小結
反思:
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認識1~5的序數,學習確定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數詞,會用第幾準確地表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動中是用動物卡片來讓幼兒認識了解序數,為了能使幼兒更直觀的看到并用第幾說出物體在序列中的位置,我請幼兒扮演小動物來代替動物卡片,這個環節的設計無意中更加激發了幼兒參加活動并積極投入活動的積極性。我請了5名幼兒扮演小動物站站成一排,每個小動物都有一個象征性的動作,這樣就能使幼兒容易辨別什么“小動物”是排在第幾位的。中間在加進了一些游戲的元素,如請其中一個小朋友蹲下,問“什么動物累了?他是第幾個?”等。在排成一橫排的基礎上,我又考慮到序列是多樣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因此,在以后的序數教學中,我們應多進行一些序數變化方式,如:
1、辨認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橫直排的,縱向排的,斜向排的,弧線排列的,曲線排列的,不規則排列的等。
2、從不同的方向確認序數,如:從左到右是第幾?從右到左是第幾?從上到下上第幾?從下到上是第幾?
3、確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一排小雞,哪只是第幾?也確認不同種類物體的序列,如:蘋果、娃娃、筆、碗??排成序列,每個物體排第幾?
4、在變化的情景中確認序數,如確定了序列中物體的序數后,變換序列中的物體,再認一認變換后的物體排第幾?這樣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數的概念,也有利于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認識1和許多,了解他們的關系。
2、學習滾接大皮球。
二、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兩個幼兒一個大皮球。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1)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桌子上面放著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2、小貓學滾接球的本領,雙手將球向前滾。
。1)1只小貓學本領。
。2)許多只小貓學本領。
。3)兩只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四、活動延伸。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善于觀察的好習慣,了解生活中的圓。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3、引導幼兒用添畫的形式對圓形進行裝飾、完善。
4、培養幼兒喜歡繪畫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用圓形變成各種物品,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 泡泡水、臘筆、白紙、各種顏色的圓形、圓形玩具:皮球、鐵環、陀螺、呼啦圈、小籃球架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放音樂《餅干歌》,教師帶幼兒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們累了吧,先休息一下!毙∨笥押屠蠋煻甲聛!敖裉炖蠋熃o小朋友帶來了好玩的東西,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們請出來!背鍪九菖菟。
(1)教師自由的吹泡泡,吹出的泡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2)幼兒仔細觀察泡泡是什么形狀。
2、師:孩子們,剛才老師吹出的泡泡漂亮嗎?(漂亮)小朋友喜不喜歡它們?(喜歡)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說出圓形。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小伙伴,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想)請小朋友閉上眼睛,出示圓形寶寶,讓幼兒說一下它的名稱。(圓形寶寶)
3、小朋友你想不想跟圓形寶寶交朋友呀?(想)那老師問一下圓形寶寶想不想跟小朋友成為好朋友。老師跟圓形寶寶說悄悄話。
剛才圓形寶寶告訴老師,它非常愿意跟你們交朋友,但是它有一個小條件,就是我們必須找出和它長的一個樣子的`東西,這樣,它才和我們做好朋友。引導幼兒自由發言。(太陽、氣球、等等……)對說得好的孩子給予鼓勵。(好朋友握握手,好朋友親一個……)
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你們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有點累了,要去休息一會了。小朋友再見!
三、幼兒變魔術,老師指導。
(1)教師:剛才圓形寶寶和我們小朋友成了好朋友,它很高興,但是圓形寶寶告訴老師,它還是很寂寞,因為它的家里沒有和它一個樣子的朋友。它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幫它變出些好朋友來。那小朋友想不想幫它的忙?(想)
師:那就請小朋友做神奇的魔術師,幫圓形寶寶變出好玩的東西呀!
讓我們瞧瞧哪個小朋友的法術最厲害,變的東西最棒。(小朋友畫畫)(放輕音樂)
(2)展評幼兒作品。(選擇幾名幼兒的作品,請他自己講述,教師總結。)
(3)小朋友們都真棒,那我們把變的作品送到圓形寶寶家里好不好?(好)
三、活動延伸:在生活中去發現有那些東西是圓圓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手口一致地數5以內的數,說出總數,并嘗試學習按數量分類。
2.愿意大膽參與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畫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4個斑點、5個斑點的紙制大小瓢蟲若干。
2.樹葉若干片,上畫1—5的點子各4組。
3.小蟲若干條。
4.兒歌《小瓢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小瓢蟲》導入。
出示一只小瓢蟲,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游戲“小瓢蟲”。
師:一(兩、三)只小瓢蟲呀,(上下彎曲手指);爬呀爬呀爬呀(四指作爬行狀);追上壞壞蟲呀(加快爬行速度);啊嗚吃掉它呀(停下做吃狀)。
二、利用圖圖片練習手口一致的數5以內的數,說出總數。
(通過數瓢蟲和瓢蟲身上的圓點,學習數數1、2、3、4、5。)
教師出示5只瓢蟲寶寶,提問:
1、來了幾只瓢蟲?
2、背上有什么?
3、伸出食指數一數分別有幾個圓點?(請個別幼兒上來手口一致的數瓢蟲)
師:每個瓢蟲寶寶背上的圓點數都一樣多嗎?
小結:原來每只瓢蟲寶寶背上的.圓點數是不同的。
師:請小朋友到后面去抓一只瓢蟲寶寶,數數你的這只瓢蟲寶寶背上有幾個圓點?
三、利用游戲,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
1、瓢蟲寶寶餓了,幫瓢蟲寶寶抓害蟲。
(1)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我們幫瓢蟲寶寶去抓害蟲吧。但是有一個要求,捉的蟲子的個數和瓢蟲身上的點子的個數要一樣多。
請同伴間相互檢查結果,邊檢查邊說:“我把幾條蟲子送給幾個點子的瓢蟲吃!
(2)教師巡回指導。
2、瓢蟲寶寶玩累了,送瓢蟲寶寶去休息。
(1)讓幼兒把不同斑點的瓢蟲寶寶在樹葉上畫上相應圓點。
師:“瓢蟲寶寶的媽媽出差去了,想請小朋友幫忙照顧瓢蟲寶寶,請你們送它們去樹葉上休息。請你到后面去撿一片樹葉,如果你的瓢蟲寶寶背上是1個圓點的就在樹葉上畫上1個圓點,那如果是2個圓點,你的樹葉上應畫幾個圓點呢?
(2)集體驗證。
師:我把x個點子的瓢蟲送到個x圓點的樹葉上,請個別幼兒講述。
3、幫瓢蟲寶寶找媽媽。
師:瓢蟲媽媽出差回來了,請你們跟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下,想一想這只瓢蟲寶寶的媽媽會是誰呢?(教師出示三個圓點的瓢蟲寶寶)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并說出理由。
小結:瓢蟲寶寶身上的點子的個數跟瓢蟲媽媽點子的個數必須一樣多。
師:現在請你數數看上面這五只大瓢蟲哪個是你瓢蟲寶寶的媽媽?請你把瓢蟲寶寶放到自己瓢蟲xxx身邊。
集體驗證。
讓我們一起來數數1個圓點的瓢蟲媽媽有幾個?
四、結束活動。
現在請拿藍色瓢蟲寶寶的小朋友帶上你們的瓢蟲媽媽一起到外面的草地上去玩耍吧!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學教案07-13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配對08-20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