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美味雞蛋
活動目標
1、學習剝蛋殼的方法,體驗勞動的.快樂。
2、知道雞蛋有多種吃法,并喜歡吃雞蛋。
活動準備 1.熟雞蛋若干,塑料小刀。
活動過程
1、玩蛋
每位幼兒一個熟雞蛋。
讓幼兒自由探索雞蛋的各種玩法。(會滾動、能轉動。)
提問:猜猜你玩的雞蛋是生的?還是熟的?
2、剝蛋
鼓勵幼兒大膽敲碎蛋殼,并試著學習剝蛋殼。
教師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3、切蛋
讓幼兒嘗試把剝好的雞蛋用塑料小刀切成兩半。
觀察:熟雞蛋里面是什么樣的?
4、煎蛋
教師制作煎雞蛋,提醒幼兒觀察怎樣敲破雞蛋殼、怎樣制作雞蛋,并特別注意安全,不能讓油濺到身上和臉上。
5、嘗蛋
讓幼兒品嘗雞蛋,體驗勞動后的快樂!
6、討論:雞蛋還可以怎么吃呢?(打湯、炒蛋、鹵雞蛋等)
活動延伸
幫助幼兒區分生、熟蛋。生蛋(轉得慢),熟蛋(轉得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幼兒人手一面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人手一面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基本學會穿脫鞋襪。
2.培養幼兒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手眼協調性。
活動準備
場地布置:石頭路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
兩只小口袋,天天隨身帶, 要是少一個,就把人笑壞。
(襪子)
二、認識鞋襪各部分名稱
1.小鞋子在哪里?
引導幼兒做各種動作:搖搖鞋,踏踏腳等。
2.觀察鞋尖、鞋后跟、鞋底、鞋面。
三、教師示范講解脫鞋
1.手放在鞋后跟向下脫。
幼兒練習脫鞋。
2.脫鞋后,讓幼兒摸摸襪尖、襪后跟、襪筒。
3.指導幼兒脫襪:
手放在襪筒,向下脫。
四、游戲:小腳丫
師生共同光著腳丫去,手拉手,走在石頭路上,體驗光著腳踩石頭的感覺。
五、學習穿鞋襪。
1.請幼兒談談光著腳丫踩石頭的感受。
2.習穿襪:先把襪子放平,手拿襪筒,套在腳尖上,向上拉。
3.學習穿鞋:手拿鞋底,腳伸在鞋中,提上后腳跟。
4.幼兒穿上鞋后,體驗穿上鞋踩石頭的感受。
馬路上的車(小班社會教案)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鎮實驗幼兒園 馬桂芳
設計意圖: 設計這一節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了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活動目標: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
活動準備: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游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提問:今天早上你坐什么車來的幼兒園?啟發幼兒說說車的名稱、特征和用途?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車?
小結: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二導入新課
1、請看課本彩圖《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并學習兒歌:“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
2、認識交通信號燈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示交通標志: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三、經典游戲:交通信號燈(指導幼兒聽音樂做游戲,鞏固對紅綠燈的認識)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一起到馬路上瞧一瞧:請你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
活動延伸:
這節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么你到底喜歡什么樣的車?請你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認識、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萌發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食堂師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點心。
(2)請大班幼兒準備好能帶著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準備一些小班幼兒喜愛的布娃娃和各種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1.通過“開汽車”游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老師當司機,幼兒坐上“汽車”。老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每到不同處所,兒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變動。如:
(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點好吃的
(2)跑到活動室玩玩去,玩一會兒電動玩具
(3)跑到音樂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個舞
(4)跑到游戲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游戲
(5)跑到游戲場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
2.在參觀的.基礎上,學念兒歌《大家一起真快樂》
幼兒園里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戲,大家一起真快樂。
3.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1)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場所,并到游樂室玩耍,使小班幼兒親自感受到幼兒園是個好玩的地方,在幼兒園里生活很愉快。
(2)音樂活動:學唱歌曲《幼兒園像我家》,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小百科: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注意觀察周圍的變化,知道要關心周圍的人和事。
2、在與同伴通電話的過程中,學會關心同伴。
3、體會關心同伴帶來的滿足感。
(重點:學會關心同伴。難點: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同伴的關心。)
活動準備
1、事先和生病的家長聯系好。
2、準備一些彩紙、漿糊、筆。
活動過程
教師講故事《變魔術》、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故事里哪一個小動物生病了?誰來看望它的?小動物么來看望生病的小刺猬時,對它說了什么?小刺猬又說了什么?小刺猬病好 了以后做了一件什么事?它為什么壓迫這么做呢?”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今天誰沒來幼兒園。
1、教師可以用點名的方式或玩游戲“猜猜我是誰”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同伴,發現今天誰沒來上幼兒園。
2、教師:“.小朋友生病了,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呢?“剛才我們享想了很多的關心他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想的好辦法和故事里一樣,有的要講故事給他聽,有的要送他一副畫,告訴他小朋友很想他。”
師生共同探討怎樣在電話里關心別人。
教師:“我們和小朋友通電話的.時候,應該怎樣說話呢?對他說些什么呢?”教師啟發幼兒說出關心病人的話。
師生打電話給生病的小朋友。
教師交代要求,提醒幼兒注意語言。
電話結束后,師生共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關心病人的。
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可以將所觀察到的行為和語言巧妙地引入到幼兒的討論中,引起幼兒的關注。
教師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打電話給生病的小朋友,讓他覺得很開心,以后我們周圍如果還有還有人生病,小朋友要學著去關心他,為他做一點事情,讓他們早點恢復健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識并喜歡自己的新班級。
樂意接受新朋友,并能在集體面前表達。
活動重點
知道自己有了新班級、新朋友
活動難點
介 紹 自 己
活動準備
小魚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師: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我們是什么班啊?(出示小魚的圖片)以后啊,這里就是我們在幼兒園的家。
二、參觀班級
小朋友分組參觀班級(午睡室、廁所、教室)
三、自我介紹
師:我們看過了我們“溜溜魚班”的新教室,小朋友們覺得漂亮嗎?我們認識了新我們的新教室,現在來看看你身邊的小朋友,以后啊,你們就是好朋友了。首先呢,我們來介紹一下自己,讓小朋友們認識你,愿意和你做朋友。(介紹學號;姓名;年齡;最喜歡什么,比如動物、玩具、卡通形象、顏色;特長,如:喜歡跳舞,喜歡唱歌等)
四、和小朋友一起游戲
教師組織幼兒玩游戲、交談。
教學反思
因為是入園第一天,幼兒情緒尚未穩定,在認識新教室新班級時,我大致向幼兒介紹各個環境的作用,在認識新朋友的環節中,因對大家不熟悉,幼兒表現膽怯,不愿意在這么多人面前介紹自己,我在課上臨時改變方式,以每個幼兒的全家福入手,將幼兒全家福展示給所有幼兒欣賞,我慢慢引導幼兒介紹照片中的內容,問幼兒,這是誰的照片呀?里面有誰?幼兒反應積極,很愿意告訴大家并分享內容:這是我自己,這是我的爸爸媽媽,我們在哪里,在干什么。很多幼兒很積極表現自己,能夠大膽的借助照片完整介紹自己。在課后,我還將幼兒的全家福裝飾好并寫上幼兒的`名字,(如:29號朱夢圓小朋友的一家)并將照片掛在教師醒目的位置,在自由活動的時間,我看到很多孩子聚在照片下面,爭先恐后的找自己的照片,并跟大家在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及自己,孩子們臉上都洋溢幸福、自豪的笑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媽媽的幫助下熟悉幼兒園,熟悉老師和小朋友。
2.在媽媽的鼓勵下愿意和老師親近。
活動準備:
1.笑臉娃娃圖"歡迎新朋友"。
2.幼兒園布置得富有家庭特色,分成區域:玩具角、體閑區(靠墊、地墊)
3.幼兒用書第1冊第1-2頁。
活動過程:
教師熱情接待幼兒及家長。
1.來到玩具的世界,幼兒和媽媽一起游戲。
2.班級中的教師扮演孩子熟悉的動畫形象,如:天線寶寶、米老鼠,逐一出場,使幼兒更容易接受教師,對教師產生親近感。
3.教師扮演動畫形象表演小節目,可吸引幼兒參加。自由活動。
4.在教師的介紹下,請媽媽帶孩子熟悉班級環境,如:衛生間、臥室等,并進行上廁所、喝水等活動。
活動延伸:
1.請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小貼花,貼在自己的'物品上,如:茶杯、毛巾架、小床。
2.爬爬游戲:在松軟的草地上,媽媽一字排開,幼兒聽信號響自己的媽媽爬去。對完成任務的幼兒進行鼓勵,可送出小紅花。
3.看幼兒用書,說說是誰帶自己來幼兒園的,自己來幼兒園做了什么。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社會教案小班11-11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
小班社會認識幼兒園教案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