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4-16 16:56:37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集錦10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集錦10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偶爾情緒不是很穩定,早晨來園偶爾哭著喊爸爸,媽媽,怎么勸都不好用,我們特意設計了“笑娃娃和哭娃娃”的這次活動,將心育目標與語言目標有機融合。游戲是幼兒的生命,活動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戲中,發揮增效作用。并采用卡片聯想、生活經驗聯想來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活動目標】

  1、能從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中,觀察出人的情緒變化。

  2、能知道五官與表情的關系,會用簡單的方法表現哭與笑兩種不同的表情。

  3、能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

  4、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5、培養幼兒不怕困難、堅強、勇敢、積極向上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圓形卡片若干,彩筆。

  2、表現哭、笑表情的人物頭像各一幅。

  3、背景音樂《笑比哭好》

  4、“心情速遞”板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電視里的演員經常會笑會哭。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也當一次演員,給老師表演一下怎樣哭,怎樣笑。引起幼兒對表情的關注。

  2、出示哭、笑兩幅人物頭像。

  提問幼兒:說說他們怎么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幼兒知道:他們一個在哭,一個在笑。是根據他們的表情觀察出來的。)

  小結:笑的時候眉毛眼睛彎彎的,嘴巴往上翹;哭的時候、眉毛,眼角和嘴巴往下拉。

  3、知道哭、笑的原因,學會關心他人。

  師:小朋友我們來猜猜他們為什么哭?為什么笑呢?

  (引導幼兒說出:不高興,難過的時候會哭,高興,開心的時候會笑。)

  4、師:你遇到過讓你傷心的.事情嗎?講給大家聽聽。

  師:小朋友假如我們的好朋友哭了,怎么讓他們也快樂起來?(給好朋友講笑話逗他們開心,把自己的玩具送給他們一起玩,跟他們做游戲等等。)

  5、游戲:照鏡子

  請幼兒照鏡子,老師說五官,幼兒根據五官的名稱指出五官(讓幼兒了解五官的位置,并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

  6、請幼兒繼續照鏡子,對著鏡子做出哭和笑的表情,引導幼兒觀察不同表情中眉毛、眼睛、嘴巴的細微變化。

  7、分發幼兒圓形卡片,請幼兒利用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傷心和高興的心情。邀請畫好的幼兒出示自己的表情卡片,其他幼兒來猜猜他的心情。

  8、將制作好的心情卡片粘貼在“心情速遞”板上,一起觀察大家的心情,看看有沒有不開心的小伙伴需要我們的幫助?

  播放背景音樂“笑比哭好”幼兒自由結伴,互作笑臉,把快樂帶給同伴和好朋友。

  結束部分:

  帶領幼兒一起尋找別的不開心的小伙伴,幫助他們開心起來。

  【活動延伸】

  提醒幼兒每天結束幼兒園生活后,將自己一天的心情表現在“心情速遞”板上,對于不開心的幼兒及時關注,并讓他開心起來。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花燈節。了解相關的民俗文化。

  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么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為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為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復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3.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么樣的花燈,吃過什么餡的元宵。

  備注: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后,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恒為帝,即漢文帝。因為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了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服裝與季節的關系,如夏季穿薄一點,涼快一點的衣服等。

  2、愿意自己穿衣并基本掌握穿脫夏裝的技巧。

  3、積極參與上臺表演,有強烈的表演欲X。

  【活動準備】

  1、請家長為幼兒準備一套清涼的服裝,如泳裝、露背裝、洞洞裝……

  2、輕快的音樂磁帶。

  3、教師與幼兒共同布置好小舞臺,供幼兒演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套夏裝,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夏裝,又涼快又舒服,真漂亮。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夏裝。

  師:你穿了什么衣服?說說你穿這件夏裝的感覺?(涼快、舒服等)

  2、和幼兒討論夏天的衣服怎么穿?

  師:你的衣服是自己穿的,還是爸爸媽媽幫你穿的?誰來介紹介紹你是怎么穿上它的?

  3、“涼快一夏”服裝秀。

  師:小朋友穿上了這么漂亮的`夏裝,那就讓我們到小舞臺上表演一番吧!一定會很精彩。

  (1)配合輕快的音樂,請幼兒輪流上臺展示自己穿的夏裝,老師適時地配以旁白。

  鼓勵幼兒做出漂亮的定型動作。

  (2)教師與幼兒共同設計一場夏裝專場時裝秀,鼓勵幼兒合作表演。

  師:小朋友可以去找你的好伙伴一起來表演,誰來當今天的小主持。

  幼兒主持活動,教師間接指導,讓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

  4、幼兒說一說夏天服裝和冬天服裝的不同之處及原因。

  師:小朋友夏天穿的是夏裝,那么冬天呢?為什么?

  三、結束部分。

  全班幼兒和照一張“漂亮一夏”的服裝秀,張帖于教室門口。

  四、活動延伸。

  1、美工區活動:夏天時,穿什么樣的衣服最涼快?利用美工區的材料或家中的舊衣設計一種又透氣又涼爽的服飾。

  2、日常生活中,與幼兒談話“你還想發明什么樣的夏裝?為什么?”

  3、表演區中也可以繼續開展“涼快一夏”服裝秀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搓、剪、貼的來表現自己眼中的柳條、迎春花和桃花等。

  2、體驗與同伴合作設計、裝飾門簾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組織觀察認識迎春花和發芽的柳條,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

  組織幼兒學會用皺紋紙搓樹條,并且每人先搓好一條。

  綠色及黃色的`皺紋紙、剪刀、膠水等。

  教師做好迎春花門簾范例,《春天在哪里》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回憶說出柳條和迎春花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的顏色與形狀有什么不一樣?

  引發幼兒制作花門簾的興趣,了解做花門簾的材料和方法。

  (1)用語言或范例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2)出示已經搓好的柳條和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討論:怎樣用我們的材料讓這些枝條開花發芽?

  (3)請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師幼共同討論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紅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桃花,綠色的皺紋紙可以做柳條等,可以用撕、剪、扭等方法。

  幼兒在背景音樂的伴奏下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制作,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師提醒幼兒細心,粘貼時注意距離間隔和方向。

  活動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幼兒基本掌握了搓,剪、貼的手上細小動作,認識了柳條、迎春花的特征,但有些幼兒不能把動作做的很細致,迎春花剪得不太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感受故事內容

  2.進一步了解大豆的廣泛用途,產生探索豆類植物的好奇。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故事、各種生活中的豆制品、蛋糕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

  師:小朋友們請看這是什么?(出示蛋糕)

  師:今天我們班要舉行一個特殊的生日patt,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是誰過生日?

  師:(出示圖片:老豆爺爺)今天是老豆爺爺的生日,豆子寶寶們想給爺爺個驚喜,想把爺爺所有的子孫都叫來,可是豆寶寶們不知道家族中還有誰?于是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小朋友。

  師:小朋友猜一猜,除了豆寶寶外還會有哪些是老豆爺爺的子孫?(討論)

  二、初步欣賞故事,結合圖片欣賞故事。

  師:有一個有心的豆寶寶也在努力的尋找,它在網上找了很多老豆爺爺的子孫,小朋友們一起來聽聽都有誰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為什么小豆不讓他們來給老豆爺爺過生日?

  三、帶著問題再次欣賞故事。

  師:為什么肥皂、油漆、輪子、帽子也來為老豆爺爺過生日呢?

  師小結:原來啊肥皂、油漆、輪子、帽子都是用大都做成的,都是豆爺爺的子孫,所以來給老爺爺過生日。

  四、故事表演,活躍氣氛。

  1、理解故事,帶領幼兒討論:小豆長大了能做什么?

  2、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談一談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是用大豆做成的。

  師:你們想不想來做小豆呢?我們來邊聽故事邊表演吧。

  3、 教師小結:大豆制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而大豆做成的食物品種更是繁多,比如:豆腐、豆皮、豆腐腦、臭豆腐、豆芽菜等,他們都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所以我們要多吃豆類食品,讓我們的身體長得更高!更壯!更漂亮!

  五、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到區域中觀察、比較已投放的各種豆類,如:綠豆、扁豆、豌豆、蠶豆等,了解其用途。

  2、收集有關大豆用途的信息。

  小結及反思

  幼兒對農貿市場很陌生,大部分幼兒都沒有買菜的經驗,不知道怎樣去買菜,因此,我設計了《農貿市場真熱鬧》這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更多蔬菜的種類,營養與價格,同時讓幼兒自己去買菜,自己問叔叔阿姨菜的價格等等。幼兒非常感興趣,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愉快的社會實踐中豐富了自己的知識,我覺得本次活動很滿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目標

  1.共同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情景,了解幼兒園中部分成員(保健老師、廚師等)的工作及其與自己的關系.萌發互愛的情感。

  2.觀察照片、錄像、圖表、實物等,選擇有用的信息大膽交流。

  準備

  有關幼兒園生活情景的數碼相片,營養食譜,燒飯用的大、小鏟子,白大褂,白鐵盒,畫筆,畫紙。

  過程

  一、經驗回憶

  1.師(出示本班幼兒活動的數碼相片):照片上都記錄了哪些我們在幼兒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幼1:我們舉行升班儀式,陳老師扮成了小兔子。

  師:剛開學的事還記得,看來那次狂歡你們印象挺深刻的。

  幼2:那次我們還宣誓、唱歌到舞呢!

  幼3:我們和劉老師在做游戲。

  幼4:我看到丫丫和小易在吃飯。

  師:瞧她倆大口大口地,吃得多香!

  幼5:這種咖喱飯很香,我也很喜歡吃。

  師:對呀,幼兒園的飯菜特別香。

  幼6:還有陳老師在草地上給我們講故事!.

  師:幼兒園里快樂的事可真不少。唱歌、眺舞、開party,和劉老師做游戲.聽陳老師講故事。你們喜歡到幼兒園來嗎?喜歡陳老師和劉老師嗎?

  幼:喜歡。

  2.師:幼兒園就像快樂的'大家庭,除了陳老師、劉老師,還有誰呢?

  幼1:還有看門的馬師傅。

  幼2:我還采訪過燒菜師傅。

  師:噢,你們每天吃的可口的飯菜就是他們燒的。

  幼3:我采訪過林老師,我很喜歡她。

  二、重點解讀

  1.解讀保健老師的工作

  (1)師:你們一口氣說了這么多,今天我們要重點來說說幾個人。他們是誰呢?(出示白鐵盒、白大褂)我先提供兩件東西,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來。

  幼1:醫生吧?

  幼2:是周老師,她每天都穿這件白大褂。給我們吃藥時她就拿著這個白盒子。

  師:你觀察得還真仔細,到底是不是呢?(出示大屏照片。)

  (2)師:周老師平時在幼兒園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1:中午給我們吃藥。

  幼2:我們如果不舒服可以去找她。

  幼3:每天早晨給我們發牌子。

  師:對,在幼兒園每天最早迎接你們的不是陳老師或劉老師,而是周老師。周老師為什么要給你們發牌子呢?

  幼1:我拿的一直是紅牌子,周老師說我很健康。

  師:那還有其他顏色的牌子嗎?

  幼2:還有綠顏色的,我拿過一次,那次我咳嗽了。

  師:原來不同顏色的牌子代表身體的健康狀況不同,這樣可以提醒我們注意誰身體不好,需要多多關一心。

  (3)師:周老師還做一些什么事呢?

  幼:我還看到她經常用電腦。

  師:你們知道她在打什么嗎?(幼兒搖頭。)

  師(出示營養食譜):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夠根據水果的特征嘗試編謎語,能較完整的講述自己編的謎面。

  2.能積極參與、大膽想象,體驗編謎語和猜謎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秋季水果謎語

  2.準備各類水果。

  3.圖片:我喜歡的水果

  活動過程

  一、猜謎激發興趣。

  1.老師講一個謎語,請幼兒來猜一猜,體驗猜謎語的`樂趣。

  2.鼓勵幼兒動腦筋,根據謎面猜謎底。

  二、學習猜謎。

  1.趣味練習:水果謎語

  教師分析謎面,幼兒邊說聽邊看,理解什么叫謎面,什么叫謎底。

  2.出示一種水果,啟發幼兒發揮想象,嘗試用形象的方式說說它的特征,學習編謎。

  鼓勵幼兒將謎面編完整。

  三、水果編謎。

  1.觀看圖片:我喜歡的水果

  談談各種水果的特征

  2.啟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將其編成完整、形象的謎語。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目標:

  1、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志,安全地過馬路。

  2、能夠大膽地進行交流,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游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準備:

  事先在有關交通規則的DV、自制的`紅綠燈、布置公路場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動室周圍張貼交通事故圖片、各種過馬路的交通標志。

  過程:

  1、請幼兒一起觀察交通事故圖片,讓幼兒認識到交通事故的嚴重性。

  2、與幼兒一起觀看DV。

  引入主題,請幼兒觀看關于交通安全的DV。

  請幼兒說說觀看DV后的發現及感受,一起討論應如何遵守交通規則。

  師:你們在錄像中看到了人們是怎樣過馬路的?你覺得他們這么做會有怎樣的后果呢?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3、請幼兒到教室四周去觀察各種交通標志,并猜測它的作用,請個別幼兒上來說。

  告訴幼兒交通標志的真正意義。

  延伸活動:與幼兒一起玩“交通”游戲。

  (1)與幼兒一起將交通標志布置在“馬路”的各個角落。

  (2)全班幼兒分兩組,一組當行人,一組當司機(身戴汽車胸飾),兩名幼兒當交通警察。(一個管行人,一個管汽車)

  (3)未遵守交通規則的司機及行人,交通警察給予罰單。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游戲情況。(重點放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

  你為什么會得了罰單?你違反了什么交通規則?

  (5)行人與司機交換角色繼續進行游戲。

  (6)與幼兒再次進行評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動物和水果,似乎有著天然的聯系。也都是幼兒非常喜歡,特別是喜歡小動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班孩子。小動物們不時地出現在好聽的故事里、有趣的兒歌里、好玩的游戲里,它們那生動有趣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孩子。動物的世界總是千變萬化的,孩子們對不同的動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探索興趣。因此,我選擇了數學"動物吃水果"這一活動。將小動物設想為幼兒的好朋友出現,引發幼兒對活動興趣。同時,因此我選取了幼兒喜歡的、機靈的、有趣的(小猴、刺猬、猩猩、小豬)動物形象,并創設了一個極富有濃厚游戲色彩(ppt)、幼兒感興趣的"動物吃水果"的'游戲情景,又根據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了人手一份形象直觀、易操作、層次性的操作材料(蘋果、桃子、香蕉、西瓜),使每位幼兒有了大量實踐操作的機會。

  【內容與要求】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動物與水果一一對應連線,連好后說一說動物多還是水果多,在更多東西旁邊的圓圈里涂色。

  2、體驗成功后的樂趣,增強對水果的喜愛之情。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童心玩數學操作材料P48、P49、PPT、蠟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說說數數小動物。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許多小動物來到了草地上找吃的,看看它們各有幾只?出示背景圖和四種動物—4只刺猬、4只猴子、5只小豬、6只猩猩。

  二、給小動物吃水果 師:時間不早了,小動物們肚子餓了,請小朋友想想這些小動物愛吃的水果嗎?小刺猬愛吃什么?(小猴子、小豬、猩猩分別愛吃什么呢?)師:請小朋友數一數有幾只刺猬,幾只蘋果,是不是上去一樣多呢?

  幼:1、2、3……師:請小朋友一起喂一喂小刺猬(教師示范連線:一只刺猬吃一只蘋果)師:有什么辦法讓小刺猬和蘋果變得一樣多呢?(去掉一只刺猬,或加一只蘋果等)幼:在買一個給他......

  以此類推:

  師:4只猴子要送它幾只桃子?6只猩猩送給他送給它吃幾串香蕉?5只小豬送它吃幾只西瓜。

  師:給小動物喂水果的時候要說一句好聽的話:(教師示范:一只小刺猬吃一只蘋果)(這一環節中,我采用了不完全放手的學習方式,出示了與小狗匹配的肉骨頭,讓幼兒給其他的小動物喂食。在這個過程中,就讓能力強的幼兒先操作,為能力弱的幼兒提供一個榜樣示范,最后讓大家一起來操作,可以說是采用了生生幫助、以強帶弱的方法,讓幼兒在自主學習中得到了提高。)四、幼兒動手操作師出示幼兒操作紙,要求:請小朋友給小動物喂水果時,,一邊喂一邊還可以說:幾只××我送你吃幾只××。

  (引導幼兒邊送邊說,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展示幼兒操作紙,交流探討:

  師:誰來說說,你給什么小動物喂了幾個水果?吃了多少?它們都吃到水果了嗎?沒有吃到應該怎么辦?

  (對的,真棒;不對:我的肚子好餓,誰那么粗心呀?應該吃多少呢?誰來幫忙改一改)師:現在,小動物都吃到水果了嗎?小動物真開心呀。

  四、延伸活動

  師:它們想和小朋友一起拍照,你們愿意嗎?快到前面擺個造型吧!(在這一環節中,要求幼兒自己檢查。能力強的幼兒他的能力在這里就能夠得到體現。最后,讓孩子們和小動物拍照,讓孩子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了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欣賞掛圖

  1.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

  2.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么?

  二、展示神秘禮物

  1.老師以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秘禮物。

  2.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秘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里面是什么。

  三、打開神秘禮物

  讓幼兒體驗里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說說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四、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

  3.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五、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六、指導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

  包裝好禮物后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后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活動《三只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么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里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只蝴蝶還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dvd播放 |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 | 欧美人与动甡交欧美精品 | 综合国产激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