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4-16 13:06:0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錦集七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生活、動植物的生存以及生產建設等等都離不開水更離不開淡水。這節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教育是針對現在水資源貧乏,水污染嚴重的情況對幼兒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

  活動目標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2、通過實踐活動,創新感知污水通過多層毛巾過濾可以變干凈。培養幼兒觀察、分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想象力和創造力。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

  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操作、講述活動中創造性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幼兒大膽思維創新的意識

  活動準備

  錄象、裝滿臟水的容器、干凈的空杯、筆、紙、毛巾、紗窗網、紗布、海綿、大個果凍盒。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

  刀砍沒有縫,槍打沒有洞,斧子劈不開,沒有牙齒也能咬。(謎底是水)。

  2、幼兒討論水有什么用: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發現大膽地講述問題水給我們帶來的用處。(水能洗衣服、澆花、養魚、洗澡、洗臉、水能做湯、煮稀飯……)

  3、擴展幼兒知識面:放錄象,有關廢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兒想象思維,創新新的節水方法: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節約用水?(如:洗衣服的水沖廁所、洗菜、水果的水來澆花、關好水龍頭、安裝新型的節水器等。)

  5、認識水的重要性:人類、動植物都離不開水,所以我們大家要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6、創新操作活動探索:探究實驗水如何會變干凈,出示一盆很臟的'水,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使水變干凈?

  A 幼兒討論:

  B 試一試,怎樣把水變干凈。

  C 說一說,為什么實驗結果不一樣。

  D 怎樣用毛巾過濾使水變得更干凈?

  7、提升幼兒對創新活動的興趣:幼兒用記錄的方式來總結自己的發現過程,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教學反思

  優點:

  在教學中,幼兒對操作、探究很感興趣,通過操作的形式讓幼兒體會到探究創新的過程和快樂,活動中利用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多媒體引導、發散思維創新想象,操作實驗、創新實驗交流、記錄總結等活動,引導幼兒創新動腦思維,教師適當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問題拋給幼兒自己嘗試著探索創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培養幼兒的思維想象力,創新能力。

  不足:

  課前的準備活動需要在豐富一些,應提前與家長做好生活觀察活動,這樣孩子的生活經驗會更豐富一些,便于幼兒在活動中與他人交流、創新。操作創新活動中教師要適當的拋出問題,一步一步提升幼兒創新思考的能力和技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表現的欲望。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1. 進一步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過程,豐富知識經驗。

  2.嘗試用肢體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3.體驗模仿的喜悅,激發表現的欲望。

  活動準備

  1. 情景布置,制作蝴蝶,蜜蜂,毛毛蟲圖片各一只。

  2. 毛毛蟲變蝴蝶的轉變圖示。

  背景音樂和蝴蝶飛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

  2. 出示蝴蝶教具擬人化地與幼兒打招呼

  3. 向幼兒介紹蝴蝶的基本特

  4. 出示教學圖片進一步理清毛毛蟲轉變蝴蝶的過程

  5.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身體來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引出蝴蝶,然后出示蝴蝶教具擬人化地與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好!我叫蝴蝶美美,你們喜歡我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接下來向幼兒介紹蝴蝶的基本特征,以提問方式引出故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利用教學圖片和教具表情地講述《蝴蝶美美和毛毛蟲丑丑》的故事,讓幼兒更形象的`理解故事,再出示教學圖片進一步理清毛毛蟲轉變蝴蝶的過程,最后我鼓勵幼兒大膽地用身體來表現蝴蝶的轉變過程。幼兒非常興奮,在變成蝴蝶時幼兒自由地唱起了《蝴蝶飛》的歌曲,我便領幼兒飛出教室,活動自然結束。

  我認為這節課教學的流程很好,很自然。教具也很適當,幼兒表現很活躍,有興趣,但教材內容稍微偏深了一點,適合中班上,如果在肢體表現蝴蝶轉變時候,多練習幾次,幼兒影印象就更深刻一點。總而言之,本次教學能夠達到了教學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理解故事情節的發展,體驗螃蟹尼尼對擁有一對笨拙的大鉗子從不喜歡到感到自豪的心理過程。

  2、理解故事內容, 學說故事對話。

  活動準備:

  心理準備:認識各種海洋的生物物質準備:自制PPT《笨拙的螃蟹》、錄音《笨拙的螃蟹》、圖書《笨拙的螃蟹》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對話。

  難點:體驗螃蟹尼尼的心理變化過程。

  活動設想:

  價值分析

  一、出示螃蟹圖片,引出故事圖片一語言講述:

  孩子們,今天我要帶你們去神秘又美麗的海底世界逛一逛,我們會遇到誰呢?原來是一只大大的螃蟹。(引導幼兒與螃蟹打招呼)關鍵提問:這只大螃蟹長得什么樣?

  目標指向:讓幼兒知道螃蟹有一對大鉗子的外形特征。

  教學策略:觀察法、表述法追問:這對大鉗子看上去怎么樣?大螃蟹做起事情來方便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故事,名字叫做《笨拙的螃蟹》。

  二、師生共同閱讀圖書、理解故事內容語言講述:

  螃蟹尼尼不喜歡自己那對大鉗子。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鉗子總是礙事兒。尼尼多么希望自己有像章魚和水母那樣可以撓癢癢的觸手,或像海龜和魚那樣能劃水的鰭。

  提問:有一天,尼尼看到朋友們,他們在做什么?

 。ǔ鍪綪PT4)關鍵提問:螃蟹尼尼會對朋友們說什么?海龜是怎么回答尼尼的?

  目標指向:學說故事對話(尼尼問:你們好,親愛的朋友們,我能和你們一起玩游戲嗎?) (海龜說:你好尼尼,歡迎你和我們一起玩。)(水母說:你好尼尼,當然愿意,我們很高興和你一起玩游戲。)(章魚說:我們非常樂意你能來參加)教學策略:個別表述、集體分享、示范法、對話練習語言講述:于是尼尼和朋友們一起玩捉泡泡的游戲。

 。ǔ鍪綪PT5)關鍵提問:會發生什么事情呢?為什么呢?

  目標指向:培養幼兒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策略:個別表述、集體分享、觀察法:你們講了許多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啪!尼尼的大鉗子把泡泡給弄破了。

  提問:這時尼尼的心情怎么樣?(傷心,難過,討厭那對笨拙的大鉗子)語言講述:哎呀,他們不能玩這個游戲了,于是開始玩追逐游戲。尼尼橫著身子飛快地逃跑,可有一只鉗子總是礙事兒。

  (出示ppt7)提問:發生了什么事情?(尼尼腳下一滑,摔了個跟頭,骨碌碌地從坡上滾了下來,他被埋進了沙子里,動也動不了。)關鍵提問:他會說些什么?

 。崮幔壕让,救命啊,誰來救救我呀?)(海龜:可憐的尼尼,別害怕,我一定救你出來!)目標指向:學說尋求幫助時的話。

  教學策略:觀察法、表述法過渡句:因為尼尼的那兩只笨拙的.大鉗子,這個游戲也不能玩了。于是大家決定玩捉迷藏。誰知道…… 咔嚓!尼尼笨拙的鉗子把貝殼碰碎了。尼尼很傷心。

  關鍵提問:這時他會想什么呢?

  目標指向:引導幼兒了解螃蟹尼尼不喜歡自己一對大鉗子的心情。 教學策略:想象法、表述法(尼尼:“哎呀!”他大叫起來。尼尼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如果沒有這對笨拙的鉗子,我會藏得非常好!”):你們講得真好,尼尼越想越傷心,我們寶寶安慰他一下,你會對他說什么呢?

  目標指向:培養幼兒學會安慰他人,關心他人。

  過渡語:謝謝你們這群有愛心的寶寶,這時水母也急著來安慰尼尼。

 。ā皠e擔心,尼尼,“這回我們藏,你來找我們吧。”)

  三、幼兒自主閱讀故事結尾,尋找解救章魚的辦法。

  語言講述:尼尼從一數到十后,開始找他的朋友們。他在沙子里找到了海龜,他在貝殼下找到了水母?墒,他把石堆的周圍都找遍了,也沒有找到章魚。

  關鍵提問:章魚藏到哪里去了?發生了什么事情?

  目標指向:讓幼兒想象故事的發展,激發幼兒對故事的興趣教學策略:幼兒自由表述提問:章魚是如何得救的?請你們自己去看小圖書,秘密就在這里面。

  語言講述:看了小圖書,你們知道原因了嗎?(幼兒自由表述):螃蟹尼尼用鉗子輕輕地把海草剪斷,被剪斷的小片海草隨著海水漂走了。章魚終于自由了!尼尼高興地揮舞起他的大鉗子,他終于知道自己的鉗子是多么有用了!

  四、完整講述故事內容語言講述:現在跟著錄音我們一起輕輕的講一講這個故事。

  引出故事主題,讓幼兒根據實際生活經驗想象螃蟹的特征,并讓幼兒知道朋友初次見面時要主動打招呼是基本的禮貌。 通過觀察畫面,讓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測,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培養幼兒能用完整語言表述故事中的對話,培養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

  拋出問題,引起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能積極、認真地閱讀和思考問題。

  通過故事情節的發展,學說故事中的對話,聯系生活,尋求幫助的話。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歸納,初步感受作品的內容與意境,體會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2、嘗試運用點、線大膽創作,能較好地表現自己喜歡的事物。

  3、能與同伴共同完成一幅圈畫作品,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經初步了解吳冠中及其作品風格,有基本的用毛筆創作的經驗。

  2、課件:吳冠中作品多幅,幼兒的點線作品多幅。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三幅吳冠中的作品,感受畫面的內容與意境。

  教師:吳冠中是著名的國畫大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幅他的作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小鳥天堂》。

  教師:這幅畫畫的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畫上還有什么?這些小鳥在樹林里干什么?心情怎么樣?

  (2)欣賞《城市》。

  教師:這幅畫畫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這些彩色的`點可能是什么?如果你就住在這個城市里,你會感覺怎么樣?

  (3)欣賞《花草地》。

  教師:畫上畫了什么?這可能是什么季節的花?

  2、通過觀察、歸納,感受點和線在吳冠中作品以及幼兒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1)教師:吳冠中爺爺在畫畫的時候,用到了一個作畫的好方法。你們找找看,是什么?

  (2)教師小結:原來畫家喜歡用一些大大小小彩色的點和一些粗粗細細、彎彎曲曲的線條來畫畫。我這里還有一些他的畫,我們來看看都畫了些什么,在這些畫里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么。

  (3)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小朋友的畫里,奇妙的點和線又變成了什么。

  3、幼兒創作。

  教師:請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合作繪畫。你們準備用奇妙的點、線來畫什么?怎么畫?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評價。

  教師:你讓奇妙的點和線變成了什么?誰愿意來說一說?

  【評析】 該活動通過欣賞大量的吳冠中的作品,使幼兒在體會點與線奇妙運用的同時,拓寬了思維,激發了想象與創作的熱情。在合作繪畫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尋找彼此想法一致的同伴配對合作(可以兩兩合作,也可以更多),對于不愿意合作的幼兒也不勉強。合作繪畫前,教師應提醒幼兒討論好各自負責完成的部分,合理分工,讓幼兒明白在合作過程中需要彼此協商、謙讓與包容。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基于我對《綱要》的理解,學情的認知以及材料的分析,我做了以下分析:

  數字6的組成是大班科學領域數學活動的內容,活動以直觀形象的情境和實物素材為依托,旨在引導幼兒掌握6的不同組合形式,及發現其組合式的遞增遞減順序和交換規律。這也正符合《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實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幼兒雖然依然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思維能力已初步萌芽,所以我除了用圖片法、情境法等方式進行教學外,更會充分運用提問法、操作法等方式引導幼兒發揮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鍛煉思維能力。

  基于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數字6的不同組合形式,通過探究發現懂得組合式的遞增遞減順序和交換規律。

  2.技能目標:通過情境、圖片和游戲能夠靈活運用6的組合式,積極參與活動,并大膽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標:樂于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樂于助人。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掌握數字6的不同組合形式。

  2.難點:靈活運用6的組合式。

  四、活動方法:

  我不僅采用了講述法、演示法、提問法、討論法等常見的教學方式,還采用了以下較為新穎的教法學法:

  1.情境展示法:《綱要》中指出“”通過設置小豬伯伯賣水果、裝蘋果的情境,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引發幼兒樂于助人的社會情感,注重領域間的滲透和融合。

  2.多感官參與法:請幼兒看一看、聽一聽、擺一擺、數一數來感知數學,并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3.游戲法: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在游戲中幼兒能保持愉悅的情緒,不知不覺掌握知識。

  五、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情境圖片一副,用卡紙做成的蘋果樹一顆、蘋果若干,箱子的平面圖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學過5的分與解組合。

  3.環境創設:在墻壁上用大的卡紙布置一顆蘋果樹的樣子,并且在上面貼上可粘貼的蘋果卡紙。

  六、活動過程:

  在本次活動中,我以豬伯伯賣水果為主線,設計了如下流程:

  七、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在戶外圍成一個圈,一起玩數字6的抱團游戲。游戲規則是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們在圈中繞著同一方向走,音樂停止,每6個小朋友抱在一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讓幼兒了解廢棄的塑料袋、泡沫用品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及危害。

  【教案目的】

  1、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口袋功能,并能作好記錄。

  2、能運用手、眼親身體驗,提高幼兒的探索欲望。

  3、了解這些污染造成的危害,從此關心周圍環境,增強環保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了解各種口袋的功能。

  難點:端正自己的環保意識,正確的對待可回收資源的利用。

  【教案準備】

  1、積攢不同質地的口袋(布袋、紙袋、網兜、塑料袋);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書、乒乓球、水果、豆子、毛巾、水;

  3、每人一份記錄表格;

  4、事先讓幼兒觀察生活中口袋的存在;

  5、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有關“聚丙乙烯”的視頻。

  【教案流程】

  一、以游戲“看看我的口袋里有什么”引出課題。

  1、個別幼兒兜里有老師事先準備好的小塑料袋一個。

  2、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

  3、教師依次出示各種口袋,引導幼兒了解它的用途。

  二、鼓勵幼兒大膽實驗操作,并探索發現。

  1、根據教師準備好的材料,先看,先想什么物體能裝進各口袋中。

  2、再請幼兒通過實驗證明,并采用多種材料操作。

  3、讓幼兒對實驗結果做記錄。

  4、師幼總結實驗結果,網兜不能裝水及細小的'物品,紙袋和布袋不能裝水,應為這兩者都具有吸水性。

  三、觀看PPT《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及視頻,讓幼兒直觀的了解塑料袋給環境帶來的危害。

  1、請幼兒線觀看視頻,知道塑料袋中含有聚丙乙烯的物質,了解它對大自然的危害。

  2、播放PPT,切身感受白色污染的危害。

  3、師幼共同討論,如何針對這一現象,又該如何應對呢?

  四、活動結束

  教師小結,應該愛護環境,合理的處理塑料制品,爭做環保小使者。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進行,開展這樣的活動是為了培養幼兒的探索欲望和理解能力,初步讓幼兒了解科學活動的過程。

  A部分:以游戲開始,通過在個別幼兒兜里有老師準備的小塑料袋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通過摸、看、說出口袋的作用。通過教師出示各種口袋的引導多數幼兒億初步了解口袋的用處。

  B部分: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實驗探索發現口袋的用處,并對結果進行記錄。通過總結,得到結論,根據口袋的自身特性幼兒都已知道網兜不能裝水極細小的東西,布和紙都具有吸水性,所以這兩種質地的口袋都不能裝水。明確根據《育兒天堂指導綱要》中的要求,體現師生互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做好引導,幫助幼兒完成。

  C部分:通過觀看PPT及視頻,讓幼兒討論白色污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且知道“愛護環境,保護大自然,要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幼兒都能積極發言,這種方式不僅鍛煉幼兒的觀察力,也激發了幼兒的表現欲。

  這節活動課結束后,我也在反思,覺得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在觀看視頻過程中,有一段沒有聲音,導致幼兒頓時失去觀看的積極性,應該在上課之前對所需的設備及材料反復檢查,以免出現漏洞。我覺得應該認真地對待每一節活動,不斷從教學過程中積累經驗,使每節活動能畫一個完美的句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遼南滿族的太平鼓(又稱單鼓),是滿族民間的一種樂器,在節日中人們用來配合表演舞蹈。本活動是在幼兒對樂曲的風格、結構有了一定了解,并能運用已掌握的舞蹈語匯進行自主創意的基礎上進行的。課前,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設計了《滿童樂》的A段節奏鼓譜和舞蹈,并通過練習基本達到能熟練表演A段鼓舞。另外教師還分組指導幼兒合作設計了B段節奏鼓譜。

  活動目標

  1 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新創編的舞蹈表演得更加熟練。

  2 應用原有的動作、隊形知識和教師新提供的動作語匯,分小組進一步完善自己創編的B段舞蹈。

  3 在小組活動中體驗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能夠根據教師提供的舞譜比較熟練地表演A段舞蹈。

  2 三個小組各自創編了不同的B段舞蹈和舞譜,并能夠比較熟練地表演各自的舞蹈。

  活動過程

  1 幼兒表演已經學會的舞蹈。

  2 欣賞和模仿教師示范的新動作。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歡快的太平鼓舞,請你們欣賞。看一看,老師都做了哪些優美的動作?

  幼兒饒有興致地觀賞老師表演的太平鼓舞。教師表演之后,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你喜歡老師表演的什么動作?為什么喜歡?

  幼兒1:我發現袁老師做了一個在后背打鼓的動作。

  教師:噢,后背打鼓的動作像什么?

  幼兒2:像人們在搓澡,很有意思。

  幼兒3:我看到老師打鼓時,頭先往后繞一下,再轉到前面來打鼓,像照鏡子一樣!

  教師:請你來學一學這個照鏡子的動作好嗎?(幼兒3模仿表演這一動作)

  幼兒4:我喜歡腿下打鼓的動作,像滿族人騎馬的樣子,很勇敢、很神氣!

  教師:咱們一起來表演腿下打鼓的動作,看看像不像騎馬?(全體幼兒跟隨著老師表演這一動作)

  幼兒5:我喜歡兩邊打鼓的動作,這個動作特別有氣勢。(幼兒4邊說邊表演)

  幼兒6:袁老師“向上跳打”的動作,好像要摸白云!

  教師:“向上跳打”這個動作特別有氣勢,表現出滿族人豪放的性格,請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動作。(全體幼兒跟隨著幼兒6表演這一動作)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說的是,由身體時不同部位敲打鼓面的動作。還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發現?

  幼兒7:我喜歡老師敲鼓沿的動作,感覺像跑步一樣。(幼兒7邊說邊表演)

  幼兒8:我覺得老師扭腰鈴的動作特別好看,鈴聲也好聽。

  教師:你們知道扭腰鈴的動作,為什么又好看又好聽嗎?

  幼兒9:老師前后扭腰鈴,扭得很用力。

  教師:小朋友說對了,因為滿族的腰鈴特別長,所以要前后扭動,才能使腰鈴發出清脆、好聽的聲音。咱們一起來扭一扭吧!(全體幼兒跟隨著老師表演扭腰鈴的動作)

  (本環節。教師舞蹈中出現的一些新的舞蹈語匯,激起了幼兒發現學習的欲望。教師適時將新的舞蹈動作學習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引導幼兒去發現新動作,聯想豐富的動作,并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動作,以加深幼兒對新步法和舞法的理解、學習和掌握。)

  3 分段創編。表演展示。

  (1)根據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創編。

  教師:上節課中,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為《滿童樂》這首樂曲設計了節奏鼓譜。請小朋友看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出示A段樂曲的節奏鼓譜)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鼓譜中四分音符的節奏是用“大鼓的圖形”標志出來,為什么這樣設計?

  幼兒1:用四分音符打鼓,能發出又響、又有力的聲音。

  幼兒2:能表現出滿族人民的勇敢。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動作適合打大鼓?

  幼兒1:一只手把鼓高舉在頭上,用另一只手來打鼓。

  幼兒2:兩邊打鼓。

  幼兒3:上跳打鼓。

  幼兒4:在腿下打鼓。

  幼兒5:下腰打鼓。

  教師:八分音符的節奏,我們用“小鼓的圖形”標志出來,打起鼓來比較俏皮、有趣。請小朋友想一想,哪些動作適合敲小鼓?

  幼兒1:跪著敲小鼓,要用快的動作敲。

  幼兒2:敲鼓沿。

  幼兒3:轉圈打小鼓。

  教師:四分休止符的節奏,我們用“腰鈴的圖形”標志出來。扭腰鈴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原地站著扭腰鈴,還可以有什么變化?

  幼兒1:蹲下扭腰鈴。

  幼兒2:半蹲扭腰鈴。

  幼兒3:跪下扭腰鈴。

  (教師出示直觀形象的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通過分辨“大鼓、小鼓和腰鈴”的圖形標記,復習和鞏固了幼兒原有的知識技能,并通過有序的'提問,引導幼兒將其擁有的豐富經驗應用到新舞蹈的創編中去。)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把你自己喜歡的動作編到A段樂曲的鼓譜中去,要注意給大鼓、小鼓和腰鈴選擇合適的動作,過一會兒,老師邀請小朋友來表演。

  (幼兒根據圖譜中的節奏型展井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幼兒自主創編、有的幼兒與同伴合作創編。教師鼓勵幼兒把已掌握的舞匯、發現的新動作和自己創意獨特的動作,融入到A段樂曲的創編中。)

  教師:剛才,老師發現許多小朋友編出了非常好看的動作。下面,老師請小朋友來表演。

  全體幼兒安靜地坐在地上,觀看個別幼兒的表演。

  教師:請小朋友說說,你喜歡他們表演的什么動作?

  幼兒1:我喜歡兩邊打鼓的動作,因為兩邊打鼓很漂亮。

  教師:這個動作我也喜歡,因為兩邊打鼓,像滿族的小女孩在行禮,真好看!

  幼兒2:我喜歡上跳打的動作,胳膊伸得很直、很好看!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表演的太平鼓舞很精彩!在表演的時候,能夠把自己創編的動作和鼓譜節奏配合在一起,非常好!(教師指著活動室的場地對幼兒說)現在,這里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請小朋友用你們優美的舞姿,隨著音樂盡情地跳起來吧!

  教師示意幼兒安靜地聽前奏音樂,然后,全體幼兒自主、激情地表演創編的A段太平鼓舞。

  (本環節的創編活動,突出了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意性。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夠把創編的動作與A段樂曲的節奏建立聯系,體現了動作與節奏的和諧統一,表現了舞蹈的創意美,為B段進行合作創編、合作表演奠定了基礎。)

  (2)根據B段樂曲的節奏圖譜,引導幼兒進行合作創編。

  教師:太平鼓舞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有適合個人表演的,也有許多人在一起合作表演的,F在,老師請你們欣賞一段錄像。看看人們是怎樣合作打太平鼓的。

  幼兒1:在外面圍個圓圈打鼓,里面有一個人在中間跳舞。

  幼兒2:大家一起跑個大圓圈打太平鼓。

  幼兒3:兩個人對臉打鼓。

  幼兒4:有串排的動作,兩排人換位置打鼓。

  (本環節的教學目的,是讓幼兒通過觀看錄像片,自主地發現太平鼓舞隊形的變化和伙伴間配合表演的形式,為小組合作創編太平鼓舞做好鋪墊。)

  教師:(出示帶有“紅、黃、藍”標記的B段樂曲的節奏圖譜)現在,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三組:第一組是紅隊,第二組是黃隊。第三組是藍隊,請各組小朋友按照你們預先設計好的節奏圖譜創編太平鼓舞。

  教師提示:各組在編舞的時候,能根據鼓譜中的節奏變化,注意小伙伴之間的合作與配合,要體現出舞蹈隊形的變化,可以把滿族人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編進舞蹈中。

  (3)幼兒按照“紅、黃、藍”的標記開始分組,并進行自由討論,商量動作的編排。

  (4)各組按照編排的動作,進行變換隊形的練習。

  (B段樂曲的節奏鼓譜,是各組小朋友在上節課中預先設計好的。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討論,目的是讓幼兒在合作中學會尊重和接納別人的意見和想法,感受相互配合的默契,體會共同創編的快樂。)

  (5)大組交流。

  教師:下面,請各組的代表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創編的?

  第一組幼兒:我們小組編的是,草原上小朋友們在玩翹翹板。一個小朋友站起來打鼓,另一個小朋友蹲下打鼓。

  教師:讓我們來欣賞紅隊小朋友的表演吧!看看他們合作表演了哪些好看的動作?(第一組紅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幼兒1:有的小朋友先站著向上跳打。有的先蹲下來扭腰鈴,然后再交換動作,很好看!

  幼兒2:打大鼓時,他們做了好幾個不一樣的動作,有上跳打,有腿下打,有后背打。

  幼兒3:晃腰鈴時,有站著搖,有跪著搖。

  教師總結:第一組小朋友表演的動作很新穎,特別是兩個小朋友蹲、起的動作配合得非常好!咱們來看看第二組黃隊的小朋友是怎么編的?

  第二組幼兒:我們編的是,草原上賽馬比賽。前后串排的動作像賽馬一樣,比賽結束了大家很高興,一起跳了起來,做后背打鼓的動作。

  教師:原來你們是草原上的小騎手在賽馬呢,表演給我們看看吧!(第二組黃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教師總結:黃隊的小朋友表演出了太平鼓舞的隊形變化,在表演“前后串排”的動作時,小朋友眼睛相互看著,就更好了!最后,我們來看看第三組小朋友是怎樣編的?

  第三組藍隊的幼兒:我們編的動作是,一個小朋友當大樹,另一個小朋友當小動物,圍著我轉,就像在森林里捉迷藏一樣。

  教師:噢,你們的創意真好!請小朋友欣賞他們的表演吧?(第三組藍隊的幼兒進行表演展示。)

  教師總結:第三組小朋友創編的“圍著一個小朋友轉圈跑,然后把鼓放在頭上扭腰鈴”的動作很有趣,很好看!

  教師:現在,我請三組的小朋友共同合作,隨著B段樂曲的節奏,表演你們創編的太平鼓舞!(播放B段樂曲,三個組的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從本環節我們不難看出:沒有先前積累的豐富的太平鼓舞知識技能和先前逐漸培養起來的想象、聯想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水平的創編、合作和交流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4、完整表演

  教師:《滿童樂》是一首歡快的樂曲,小朋友在表演時,要用好看的表情把我們喜悅的心情表現出來,F在,請小朋友隨著這首歡快的樂曲完整地表演吧!

  教師語言提示:A段樂曲,小朋友們用自己創編的動作表演:B段樂曲,用小組合作創編動作的表演:c段樂曲和A段樂曲一樣,還用小朋友自己創編的動作表演;當音樂停止時。每個小朋友要非常高興地做出一個喊起來的動作,看誰的動作造型最優美、最獨特。

  (本環節,是完整的樂曲與完整的表演融合再現的過程,是把幼兒個人創編的舞蹈與小組合作創編的舞蹈進行完整展示的過程。表演中,幼兒根據樂段的變化調整著自己的情緒,表達著對太平鼓舞藝術的獨特理解與喜愛,此時孩子們的激情表演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達到了“藝術整合”的教學效果。)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综合久久综合天堂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人人爱 | 最新国产美女菊爆在线播放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