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3-04-16 12:04:2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目標:

  1.感受將生活中的物品運用于音樂活動中所帶來的創意性的表達方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表現出一定的節奏。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準備:

  1.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用紙杯作打擊樂材料的表演視頻,嘗試模仿視頻中的不同動作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

  2.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的'視頻資源添加到音樂區PPT節目菜單中,便于幼兒自主欣賞、學習。

  3.紙杯4~6個,便于幼兒擺放、敲擊紙杯的操作臺。

  玩法說明:

  幼兒在欣賞視頻的基礎上充分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種演奏方式和節奏型后,協商演奏的順序,合作表演。

  指導要點:

  1.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鼓勵幼兒自由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

  2.引導幼兒通過協商共同明確演奏的順序,知道一輪演奏完后要重頭開始、循環表演。

  小貼士:

  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節奏紙杯”,即可獲得多個用紙杯進行演奏的視頻,教師可選擇其中動作易于觀察、時長較短的視頻給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爬行方式,了解蝸牛的生活環境與習性。

  2、培養幼兒的觀察興趣和動手操作、動腦思考的良好習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放大鏡、玻璃瓶、塑料板、木板、玻璃板、木棍、各種食物等。

  活動過程:

  一、捉蝸牛

  雨過天晴,帶領幼兒到野外捉蝸牛,引導幼兒觀察蝸牛喜歡住在什么地方。提問:你是在哪兒捉到蝸牛的?捉了幾個?

  二、采用多種方法觀察蝸牛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外形,說出其特征。

  2、用手觸摸蝸牛的身體和殼,輕觸蝸牛的“角”,看有何反應。

  3、將蝸牛分別放在塑料板、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觀察留下了什么,從玻璃板的背面觀察蝸牛的身體。

  4、游戲:蝸牛賽跑。每個幼兒選取自己的“最佳選手”參賽,看哪個蝸牛獲得冠軍,從而觀察蝸牛的爬行方式。

  5、讓蝸牛相互背負著爬行。觀察大蝸牛馱著小蝸牛、小蝸牛馱著大蝸牛爬行有什么不同,小蝸牛馱闐大蝸牛是怎樣爬行的。

  6、讓蝸牛在豎立的木棍上向上爬,不斷調轉木棍的方蝸牛(大班科學)向,看看蝸牛會怎樣,蝸牛為什么掉不下來?

  7、幼兒自由觀察,引導幼兒創造更多的觀察方法。

  三、喂蝸牛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食物喂蝸牛,觀察一下它們愛吃什么。

  四、養蝸牛

  和幼兒一起討論飼養蝸牛的條件。

  創設下列不同條件,讓幼兒觀察,動腦思考:你想將你的蝸牛放在哪個“家”里飼養?為什么?

  1、將蝸牛放入空瓶中,瓶中蓋上玻璃。

  2、將蝸牛放入有水的瓶子中,瓶口蓋上紗布。

  3、將蝸牛放入有干沙的瓶子里,瓶口蓋上紗布。

  4、將蝸牛放入有濕沙的瓶子里,瓶口蓋上紗布。

  鼓勵幼兒想辦法為蝸牛創設更好的“家”。

  幼兒在歡快的“蝸牛與黃鸝鳥”的樂曲中,模仿蝸牛爬行的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一)、準確把握教材本課是觀察蝸牛這樣的小動物,在活動中,我從動物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入手,在環境布置和材料選擇上有的放矢,考慮較為周詳。由于蝸牛具有膽小、怕受驚擾、喜歡黑暗潮濕的環境等生活習性,在環境布置上,我利用窗簾遮擋光線,要求學生較為安靜,不能驚嚇我們的動物朋友,營造了一個適宜蝸牛出來爬行的物理環境,課堂上的蝸牛表現得很活躍。在材料選擇上,蝸牛爬行的地方是一張明膠片,底下襯一張白紙。白紙是為了防止桌子與蝸牛相近的顏色混淆學生的觀察判斷,明膠片的利用有兩大作用,第一是減少磨擦,利于蝸牛的爬行;其二是讓學生能多角度地對蝸牛進行觀察。在材料中還用到了紙杯,一方面是蝸牛會亂爬,會影響到課堂秩序;另一方面是考慮到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把蝸牛套入紙杯中,減少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學生就會集中注意力傾聽同學的發言。

  (二)給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科學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要以學生的主動探究為核心。本課在教學中力求體現這樣的理念。課堂中第一個活動,學生小組觀察研究蝸牛用時13分,匯報交流6到7分鐘。第二個活動學生小組觀察蝸牛殼用時6分,匯報交流9分。從時間上來說,保證了學生探究的時間,把課堂交給了學生,使探究的理念較好地落實在了課堂上。從學生的反映來看,學生對蝸牛的描述各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每個小組觀察描述的方法并不雷同,學生有了自己的觀察和思想。學生對蝸牛的觀察也不局限于課堂,通過教師送給學生的蝸牛食物,學生對蝸牛食物的探究自然就延伸到了課外,通過課外對學生的觀察,我發現學生對蝸牛依然是興趣盎然、氣氛熱烈,令我頗為欣慰。

  (三)對本課以及科學教學的一些探討

  1、對教學重點的把握過去的教學是一個個知識點的連接,而現在的科學教學強調的是一個個活動的連接,讓學生在活動中去經歷,去體驗,從而獲得兒童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因此他關注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活動以及活動的價值。在本課中如果我把觀察的重點放在學生對蝸牛殼的`觀察上,對學生的發展會更有利。因為學生對蝸牛柔軟部分的觀察是他們平時就會注意的內容,沒有必要在課堂上重點展開。而對蝸牛殼的觀察是學生原來忽略的,如果在課堂上作為重點觀察對象的話,會在學生心中產生對動物身體細節觀察的經歷,進而在生活中注意一些細節的觀察,產生更多的發現,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所以在科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去尋找對兒童來說價值更大的活動。

  2、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在科學教學中,不僅是我,恐怕大部分的教師都會感覺時間不夠。要讓學生活動,沒有時間的保證,活動是不會有效的。但要給學生時間,我們的教學任務的完成就產生了問題。如何解決這對矛盾呢?唯有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提高效率可從這些方面入手。一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活動結束了,該停就得及時停下,不然一等一兩分鐘就過去了,幾次活動下來,僅40分鐘的課堂已浪費了好幾分鐘了。在培養習慣方面還應包括記錄的有效性,組內分工的快速,活動開始的及時等。二是對觀察活動的組織。組織觀察活動時,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能無視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把學生當成白紙,什么都去指導,時間自然不夠用。當然也不能高估學生的已有知識和能力,放任自流。只有把握了學生的實際,讓我們的教學處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

  3、如何引導學生生成新問題來源于學生內部的問題更能促進學生主動地尋找答案、解決問題,產生學習的內驅力。科學教學中學生如果能不斷地發現,在新發現中也許新問題就會不斷地產生。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造良好情境,讓學生不斷有新的發現,并在發現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比如,在一個觀察活動結束時,有意識地提問:“在觀察過程中,你還有什么新的發現?”“你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盡管只是一句話,但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經常這樣的教學,學生會不斷地反思自己的觀察,自己的活動,從而得到更多的問題,從自己想要的角度去解決問題,開展后續活動, 不再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做,學生的主體性就能得到真正的發揮和發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復習球體、圓柱體、長方形、正方體,能正確說出名稱和基本特征,發展空間知覺能力。

  2、能從周圍環境中找出與立方體相似的物體。

  3、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體驗與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圖片一幅、紙制小路、(上面鏤不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常規組織教學。

  2、復習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種生活的物體引起幼兒興趣,讓幼兒復習已經學過的`知識。

  師:“小朋友,昨天小白兔大電話給老師說:“昨天,它很想吃一根胡蘿卜?”于是今天老師就給小白兔帶來了一根胡蘿卜,小朋友你們看看老師手上是什么?”(出示胡蘿卜圖片),

  師:“你們看,胡蘿卜是什么形狀的?”

  幼:“圓柱體。”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

  幼:“牙膏盒。”

  師:“對,你們看,牙膏盒是什么形狀的?”

  幼:“長方體。”

  師:“小朋友你們在看,老師手里拿的什么是什么?”

  幼:“魔方。”

  師:“是什么形狀?”

  幼:“是正方體。”

  2、游戲:“魔術箱”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都答對了,今天老師跟小朋友復習這些圖形。 媽.咪.愛.嬰.網.幼兒園教案頻道

  ⑴、游戲:“魔術箱”。

  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從魔術師那里借來了魔術箱,小朋友們想不想看變魔術?(想)今天老師要為小朋友表演魔術你們可要仔細地看呦!”

  ⑵、教師變魔術

  師:“媽哩媽哩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呀?”

  幼:“圓柱體。”

  師:“它是什么樣呢?”

  幼:“沒有角的。”

  ⑶、依次出正方體、長方體進行提問。

  ⑷、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通過觸覺讓幼兒說一說摸到的是什么圖形。

  三、結束部分:

  1、教師出示各種圖片,讓幼兒說一說,他們各是什么圖形。

  2、教師拿出多種圖形,讓幼兒分組游戲分別找出(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反思:

  通過復習,再次加深了幼兒對這幾種圖形認識和了解,幼兒對游戲這一環節特別的感興趣,但讓幼兒通過觸覺去感受正方體和長方體還有一定的難度。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能讀懂圖畫,能用語言描述畫面內容。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河里的鯉魚”圖片;“傷心的鯉魚”組圖及音頻;“水污染”組圖;“護水小衛士”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河里的鯉魚”,鼓勵幼兒猜想鯉魚的境遇,激發幼兒的興趣。

  圖上有什么?(有條河,河里有只鯉魚)

  這只鯉魚怎么了?(翻白肚皮了)

  河里的鯉魚為什么會翻白肚皮呢?

  播放組圖及音頻“傷心的鯉魚”,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和音頻提供的線索尋找答案。

  1.播放組圖,引導幼兒看圖說話。

  請你和黃狗警察一起,找出毒害小鯉魚的兇手。

  黃狗警察找來鴨媽媽/驢爸爸/貓小姐問話,從它的回憶里你讀到了什么?它是怎么發現小鯉魚翻白肚皮的?

  你覺得它是兇手嗎?

  最后黃狗警察找到河流上游的工廠廠長棕熊,它的`回憶里出現了什么?

  2.播放音頻及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小鯉魚翻白肚皮的原因。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點擊質檢報告聽一聽吧。

  棕熊廠長應該怎么做?一起聽一聽棕熊廠長怎么說吧。

  你找到毒害小鯉魚的兇手了嗎?

  小結:原來是棕熊廠長工廠里排出的有毒廢水流進河里,污染了河水,害得小鯉魚生病翻白肚皮了。棕熊廠長應該將有毒的廢水處理成無污染的水再排到河里。

  出示組圖“水污染”,引導幼兒了解更多水污染的原因,并請幼兒說說水污染的危害。

  不只是工廠排出的廢水會造成水污染。水污染的原因還有很多,請你看圖說一說。

  圖片上的人在做什么?

  你覺得這樣做會污染水嗎?

  水被污染了,河里的小魚小蝦會怎樣?

  如果人或動物喝了被污染的水會怎樣?

  小結:未經處理的工廠廢水、生活污水、垃圾、農藥等流入江河湖海里,都會污染水。如果水被污染了,生活在江河湖海里的小動物會生病、甚至死掉。喝了這些污水的人類、動物也會生病。

  出示組圖“護水小衛士”,引導幼兒學習保護水資源的正確做法。

  水污染的危害非常大,你知道我們要怎樣做才能保護水資源不被污染嗎?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圖片,說說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是錯的?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水資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請你們也把今天學到的好方法告訴自己的家人,大家一起來作護水小衛士。

  活動延伸

  請家長在生活中引導幼兒通過力所能及的小事保護水資源。及時表揚幼兒的正確行為,進一步加強幼兒作為護水小衛士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紋樣裝飾的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和紋樣美。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青花來設計裝飾青花瓷物品。

  3.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瓶子、葫蘆、紙杯、玻璃紙若干。

  2.藍色記號筆人手一個

  3.《青花瓷》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美工室

  師:孩子們,看,今天我們來到哪里上課了呀!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帶領你們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有沒有在里邊發現跟我們教室擺放的一樣的東西呀(青花瓷)。對,這里有跟我們教室一樣的青花瓷盤,盤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裝飾到盤子上,還可以裝飾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畫

  師:你們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那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畫一畫呀!但是在畫之前老師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統一都用青花和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樣布局合理,我們比比看,最后誰畫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選物品,進行作畫

  1.教師:剛才老師說的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好,現在你可以去挑選你自己喜歡的物品,開始進行創作。

  2.教師巡視,指出錯的地方。

  四、幼兒作品展示

  1.師:孩子們都畫好了嗎?那現在把你的筆放下,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覺得誰畫的好看呢!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

  五、帶領幼兒將物品帶到教師,結束本次活動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把我們的物品帶到教室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好不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觀察理解圖片,并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講述。

  2、進一步了解動物的生活環境,增強關注自然的興趣。

  3、能仔細傾聽同伴的講述。

  4、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調查猴子和企鵝的生活習性。

  2、幼兒收集有關其他動物生活習性的掛圖。

  3、幼兒收集有關其他動物生活習性的文字材料。

  活動過程:

  一、結合已有經驗討論猴子和企鵝的生活習性。

  1、教師:前兩天,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了解了猴子和企鵝的情況,現在請你們想一想,把知道的關于這兩種動物的'事情說給大家聽。(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

  2、請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觀察、理解猴子和企鵝幻想的畫面。

  3、教師:可是,猴子和企鵝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就有了新的想法,仔細看一看,它們想做什么?(請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中左邊的畫面,自由講述。)

  4、討論:它們想干什么?

  二、有趣的猜想活動。

  1、教師: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如果猴子和企鵝交換一下生活環境,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

  2、幼兒自由地進行猜想,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觀察、理解畫面并進行講述。

  1、教師:你們剛才說的都有自己的道理,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會發生的什么事情。(幼兒觀察猴子和企鵝生病的畫面。請幼兒說說它們怎么了,為什么。引導幼兒懂得環境對于生命的重要性。)

  2、觀察全部畫面,自由結伴進行講述。

  3、教師:這些圖說的是猴子和企鵝的故事,剛才有一部分圖我們沒有看,現在請你們仔細看看所有的圖,試試把這個圖完整地說出來。

  4、請幼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自己編的故事。

  5、教師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用豐富的語言進行講述,并提醒幼兒仔細傾聽,學習同伴講的好的地方。

  四、拓展經驗,討論其他動物的生活環境。

  1、教師:小朋友們收集了一些動物的資料,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調查的動物生活在哪里,它為什么要生活在那里。(幼兒相互交流自己調查的資料,豐富相關經驗。)

  2、集體交流,激發幼兒進一步關注自然界的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2、借助動畫演示,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加減的互逆規律。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逆向思維能力。

  二、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幼兒每人一套數字

  三、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問答游戲:復習7的組成與分解點擊課件,出現貓媽媽:"小朋友看,誰來了?貓媽媽要和小朋友做一個問答游戲!

  點擊課件,貓媽媽問:小朋友,我問你,7可以分成1和幾?

  幼兒回答:7可以分成1和6依次復習7的組成和分解,貓媽媽表揚小朋友"棒極啦!"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

  基本部分:

  (一)欣賞"小貓釣魚",學習7的第一組加減。

  1、演示課件,幼兒欣賞動畫,回答問題。

  (1)小貓咪也來啦,看一看,貓媽媽和小貓一共有幾只?你是怎樣算出來的?可以怎樣表示。學習1+6=7 6+1=7 。

  (2)貓媽媽帶小貓到河邊釣魚,觀看小貓釣魚、吃魚,學習7-1=67-6=1 。

  2、動畫演示加減互逆規律動畫演示數字和加減號的移動、變化,引導幼兒發現規律。

  (二)欣賞"小貓撲蝶""小貓追鳥"自編應用題。

  1、課件演示小貓撲蝶:來了幾只蝴蝶,飛走了幾只,還剩幾只?

  操作練習:6+1=7 1+6=7 7-1=6 7-6=12、課件演示小貓追鳥:樹林里有幾只小鳥,飛來幾只,又飛走幾只?

  幼兒自編應用題,操作練習:6+1=7 1+6=7 7-1=6 7-6=1 。

  (三)根據實物編應用題。(泥工在計算活動中的應用)

  (四)看算式編應用題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體驗創造性玩繩的樂趣。

  2.引導幼兒能變換多種花樣玩繩,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增強身體機能。

  3.教幼兒掄長繩,跳大繩,鍛煉孩子的跳躍能力以及孩子的節奏感。

  4.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兩條長繩

  2.每人一條短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整隊帶幼兒到活動場地,檢查幼兒的穿戴、鞋帶是否系好。

  讓幼兒聽音樂做小兔跳的動作。教師朗誦兒歌,激發幼兒活動的愿望。

  附兒歌:小繩小繩真有趣,天天和我做游戲,單腳跳、雙腳跳、帶人跳、挽花跳,正著跳,反著跳,跳呀跳、跳呀跳,你也跳,我也跳,蹦蹦跳跳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一)自由玩繩。

  幼兒每人一條短繩,自由玩繩,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1.跳繩:單腳跳、雙腳跳、兩腳交替跳、正跳、反跳、挽花跳

  2.兩名幼兒拉直繩子,其他幼兒站成一路縱隊,跑到繩下,用頭頂繩。

  3.幼兒兩手拿繩,將繩踩在雙腳下,念兒歌學小兔跳。

  4.請兩名幼兒拉直繩子的兩端,讓幼兒練習跳高。(高度約15--20cm)

  5.走鋼絲:將繩子放在地上,讓幼兒腳踩繩子走,注意腳不能離開繩子。

  (二)教幼兒學習跳長繩:

  1.教師出示長繩、讓幼兒認識長繩,教師講述長繩與短繩的不同:短繩是一個小朋友玩的,最多帶著一個小朋友跳,長繩可以有幾個小朋友一起跳,但是繩子的兩端要有兩個小朋友掄著,這樣小朋友就可以一起玩了。

  2.教師講述長繩的掄法:

  兩人可握住繩子的一頭,向同一個方向甩動,并且兩人的用力要一致,然后教師示范掄繩方法。

  3.教師講述掄繩子的規則:甩繩者甩繩子時應有節奏且用力要適中,注意不要打到跳繩者的頭。

  4.讓幼兒練習掄繩方法。

  5.讓幼兒念著兒歌跳長繩。讓幼兒隨繩子的.甩動而跳躍,當念到"手摸地"時,跳繩者要迅速向繩外跑去,應盡量避免被繩子甩著或套住。在旁邊等候的幼兒應接著跳入繩中繼續跳。讓幼兒反復練習跳繩。(附兒歌)一根長繩兩頭搖,小朋友們中間跳,小紅小紅蹦一蹦,小紅小紅跳一跳,小紅小紅請下去。

  6.讓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放音樂讓幼兒做放松動作,教師小結幼兒活動情況,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游戲中表現好的的幼兒。

  活動反思

  在跳繩中,充分發揮幼兒自主創新能力,使幼兒懂得一根跳繩能有多種玩法,學會在活動中思考,在玩中鍛煉。通過游戲,發展幼兒的協調能力。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幼兒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在快樂中鍛煉身體,培養創新意識。

  在活動中為幼兒創設公平競爭的氛圍,留給幼兒一定的自主活動天地,讓幼兒在學習和觀察思考中得到啟示,得到鍛煉。多表揚,少批評和指責。同時讓幼兒自由組合,有效的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有益于各層次幼兒得到提高。使幼兒在參與活動中得到成功感,學會愉快,成功的喜悅,獲勝后的開心與自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教學由來:

  幼兒園大班2、學期小孩們均可比較順順利利的的做好值日日常生活動,可是在平時教學中我發覺小孩們在參與值日日常生活動時有幾個問題:

  有一些孩子常常不可以牢記自個兒值日的時間,沒法按照約定時間參與值日日常生活動。

  值日生間不可以非常好的商議與分工,出現爭論與不快樂的情況。

  愛玩忘卻了自個兒的工作任務,辦事時不夠專心。

  教學開展:

  一。通過交流,提出問題

  師:每一個孩子都做過值日生為集體服務,與此同時大伙兒每天也為你服務,你們認為大伙兒在做值日生時是否非常好啦,哪一些方面期望更加好?

  孩子:亦能,可是有時候也不好。

  有些孩子來晚啦,無法為大伙兒服務,還得我們幫助他。

  有些值日生擺碗筷不齊整,小凳子也歪歪扭扭的。

  XXX值日生查驗手時不專心,不認真看;另外還有的值日生對孩子厲害,不好好講,常常讓我們再一次洗手。

  有些值日生做完事后在一邊講話,影響集體教學。

  XXX與XX做值日時老爭吵,常常相互告狀,結果耽擱大伙兒啦。

  有些值日生是好伙伴,2個人就光臨玩啦,把自個兒的事都忘啦。

  另外還有的值日生自個兒辦事過于慢,何事情都最終,怎樣幫助我們辦事呀。

  二。集體探討改善方案

  師:這一系列問題孩子有方法改善嗎?

  幼:有方式。辦事專心點,自個兒想著點,2個人相互叮囑、友善不爭論。

  師:我們可不可以想一個好教學,勉勵提高與做值日生好的孩子哩?

  幼:能,可比賽。

  怎樣比呀?也不可以一塊兒做呀。

  可,把好的值日生記下來,最終看誰好唄。

  大伙兒允許了這一個觀點。

  師:是否都做1遍才行哩?時間過長是否會忘卻啦?

  幼:都做1遍好。

  不好,時間過長啦,得一個月哩!

  那便短點吧。

  師:多久適當?孩子能牢記,也可比出哪個最好?

  孩子:十天;五天;七天……

  最終通過看掛歷,集體選取了五天比賽一次

  師:我們要比賽的是啥?

  幼:哪個最好;最佳的值日生。

  師:我們是從5組值日生里選拔出最佳的對嗎?我們來為這一個教學起一個名稱吧。

  幼:最棒值日生、最好值日生、干練值日生

  師:怎么樣從名稱上能發現是2個孩子?

  幼:最棒協作值日生、最棒組合、最強聯手

  師:我也想了個名稱:最好值日生拍擋,孩子從這一些名稱里頭選一個吧。

  最終,舉起手表決的模式通過了“最好值日生拍擋”的名稱。

  三。擬定評比標準

  師:我們要選怎樣的值日生當最好拍擋?我們需要定一個標準嗎?

  幼:發碗齊整的。

  拉小凳子適當的。

  按照約定時間參與值日生來園的`。

  抹桌子干凈的。

  能與孩子討論的,不爭吵的。

  專心查驗洗手的。

  跟孩子態度好的。

  不需要教師催,自個兒做好的。

  做完事不影響大伙兒的。

  幼兒教師與孩子一致選、擇制定了5條標準。

  1。按照約定時間來園參與值日生工作。

  2。積極做好工作,不需要教師叮囑。

  3。抹桌子干凈、擺碗筷齊整、拉小凳子適當。

  4。會與小伙伴討論、分工協作。

  5。做完事與集體在一塊兒,不影響大伙兒。

  四。自薦、選舉畫畫“最好值日生拍擋”標準。

  師:怎么樣可讓孩子都明白這一些標準,并照著做。

  幼:畫下來,大伙兒看。

  師:每一個孩子都可說說你想怎么樣畫,大伙兒來選取一個最佳的內容。

  小孩們自薦講出想畫的內容與自個兒畫畫的觀點,由大伙兒選拔出最喜愛適當的。

  最終選用結果:

  1、按照約定時間來園——候昀(一個孩子到幼兒園,一個表指著7:40)

  2、積極做好,不需要叮囑——朱嘉琪(2個孩子做值日,教師表揚好)

  3、抹桌子干凈、擺碗筷齊整、拉小凳子適當——李雪晨(用3幅圖各自畫)

  4、會與小伙伴討論、分工協作——柳靜怡(2個人講話,做不一樣的事情。)

  5、做完事與集體在一塊兒——張思羽(集體猜謎語,值日生站在門跟前,望著教師,與大伙兒一塊兒猜)

  5名孩子畫好后黏貼在環境里。

  五。自選朋友,填寫值日生表

  六。觀測和察看效果

  改變:愛遲到的石新月、曹鴻宣、堯天潤孩子來的十分早;2個人能相互協作禮讓了;做得好的孩子樂意協助小伙伴,教給他方式;有些孩子還在前一日通電話叮囑小伙伴別遲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創意地用不同美工材料表現自己喜歡的昆蟲。

  2、體會獨立完成任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牙刷、筷子、湯匙、冰淇淋盒子、果凍盒子、塑料袋、皺紋紙、蠟光紙、剪刀、雙面膠、透明膠等。

  指導要點:

  1、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所提供材料與昆蟲的相近之處,如:筷子、湯匙、牙刷、果凍盒子等這些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哪些昆蟲的身體部位?

  2、引發討論,如果利用這些材料來制作蜻蜓、蝴蝶、瓢蟲等昆蟲,昆蟲的翅膀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將昆蟲的.翅膀裝飾得更美。

  3、鼓勵幼兒多嘗試使用不同材料進行制作,引導幼兒選擇多種材料裝飾昆蟲的翅膀。

  4、幼兒分享作品,促進幼兒間的相互學習。

  5、將教室一角布置成草叢,將幼兒制作的昆蟲布置于草地上。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熟女88 |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婷婷色免费看片 | 色婷婷久久久swag精品 |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