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畫畫的過程中,了解小熊臉部的特征。
2.用圓形,嘗試表現小熊的臉部特征。
3.體驗兒歌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繪畫活動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感受作品小熊的美感。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對形狀有一定經驗。知道繪畫作品中背景的意思。
物質準備:教師用ppt(小熊的畫法及小熊實物圖片)人手一支筆,一張畫紙和一些圓形餅干;背景用圓形各色即時貼。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圓形,引出圓形餅干。
1.出示圓形,幼兒想象。
這是什么,什么東西是圓圓的?(幼兒自由想象)
2.出示餅干,導入主題。
圓圓的.還像圓圓的餅干。(出示餅干)猜猜誰喜歡吃餅干?
二、邊聽邊看,了解熊的臉部特征。
1.觀看ppt,聽兒歌看繪畫過程。
兒歌:圓圓圓圓一塊餅,啊嗚用力咬一口,一根小棒往下戳,變成一根棒棒糖,放到彎彎嘴巴里,掉下兩塊餅干屑,拉手跳個圓圈舞,先開一朵半圓花,又開一朵半圓花,哇哦!一只小熊畫好了。
2.再次欣賞,鞏固繪畫小熊的步驟。
3.貼上背景,完成完整的美術作品。
要求:畫好小熊后,在小熊的背景里貼上一塊一塊餅干,給小熊吃的飽飽的。
三、幼兒作畫,嘗試繪畫小熊。
1.幼兒自由創作,嘗試繪畫。
2.教師巡回指導,張貼幼兒作品。
3.觀看實物小熊ppt,完整欣賞熊的特征。
四、分享餅干,體會吃餅干的快樂。
吃餅干,體會快樂,結束活動。
小百科:熊(英文名稱:Bears):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熊平時還算溫和,但是受到挑釁或遇到危險時,容易暴怒,打斗起來非常兇猛。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需要具體的形象材料的。通過直接感知才能理解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做?最后才能主動地去做。本活動的設計旨在利用幼兒所熟悉的生活內容,從正面引導幼兒積極地感知怎樣做客?激發幼兒說話的興趣,并學會在使用禮貌用語的過程中,感受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實現德育過程和情境的最優化,以提高體驗理解的效果。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了解幾種動物的食性。
2、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中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小熊、小貓、小狗、小兔頭飾和圖片。
2、創設小熊請客的場景:一張桌子,上面擺放用盤子盛好的食物(小魚、肉骨頭、蘿卜圖片)
3、小雞、小鴨、小羊等動物圖片及相應的食物圖片。
4、《小熊請客》故事、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小班語言公開課教案詳案《小熊請客》含PPT課件
1、教師利用掛圖邊講故事邊根據故事情節提問,請幼兒挑選合適的動物圖片。
小貓來了,小熊要請他吃什么?
小狗來了,小熊要請他吃什么?
小兔來了,小熊要請他吃什么?
三個小動物最后對小熊說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說?
2、教師利用動物玩具為幼兒講故事,引導幼兒了解幾句常用的`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
三、分角色表演,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講故事,鼓勵扮演小動物的幼兒模仿小動物進行對話。(反復請不同幼兒進行)。
2、教師請幾名幼兒戴上動物頭飾,利用食物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延伸:
1、在角色區組織幼兒玩“娃娃請客”的游戲。
2、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了解更多小動物的食性。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傊谝院蟮幕顒又形覀儠⒁膺@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練習向指定方向走,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二. 活動準備
1. 場地準備
一條起點線,一條終點線,相距6米。
2. 帶小輪子的動物玩具若干。
三. 活動過程
1.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
每個小朋友都用線牽拉著一件小動物玩具,站在起點上.老師說:“預備------走!”小朋友們拉著小動物向前走,到達終點后,可領著小動物到終點線右邊的草地上“吃草”,或拉著小動物在附近自由走動。老師說:“小動物,回家吧!毙∨笥褌兝婢咄刈。
2.注意事項
(1).做游戲時應注意,只有聽到“預備-----走”或“小動物,回去吧”的`指令,小朋友才能開始向前或往回走。
(2).在走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碰到別的小動物。
2. 幼兒活動,教師觀察
教師要觀察幼兒走路的姿勢,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3. 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小雨滴。
2.了解各種顏色的名稱,例如紅、黃、藍、綠等,并能與油畫棒相匹配。
3.愿意選擇多種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油畫棒、繪畫紙、有關雨聲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雨天。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導入活動教師播放一段雨聲的音樂,讓幼兒傾聽并思考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雨聲,有時下大雨,有時下小雨)
二、學習小雨滴的繪畫方法
1.教師示范用油畫棒畫出長短不同的線條。
2.請幼兒說一說小雨滴的繪畫方法。下雨了,小雨滴從天空落下來,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知道哪里是下大雨,哪里是下小雨呢?
三、幼兒嘗試用油畫棒繪畫小雨滴1.幼兒選擇一枝油畫棒,教師放音樂,幼兒依音樂節奏的快慢,在繪畫紙上畫出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下大雨、下小雨的情景。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自由繪畫彩色的雨滴。
四、集體欣賞作品請幼兒展示作品,向同伴說一說自己讓天空中飄下了什么顏色的雨滴。相互交流畫線條畫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簡單的做客禮儀,樂意幫助別人,并與人友善的交往。
2、在游戲中感知3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3.有禮貌,會主動打招呼,主人請吃東西時別忘說謝謝。
活動準備:
1、課件:小貓的家;書信一封。
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一份,紐扣、青草若干,漿糊每桌一瓶。
3、音樂磁帶,錄音機,小牛胸飾每人一個,1—3的數字卡片一份,寫有1—3的箱子各一只,1—3的數字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通過談話,了解做客禮儀。
1、談話:媽媽今天帶你們去小狗家做客,怎樣才能做一個有禮貌的小客人。
2、小牛入場。
(二)在游戲中感知4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物的對應。
1、去小貓家。
。ㄇ瞄T)請問小狗在家嗎?小狗不在家,哦。它給我們留了一封信,(出示課件):小狗請我們幫助她釘紐扣,小牛們你們愿意幫忙嗎?
2、給衣服釘上相應數量的紐扣。
。1)示范講解釘紐扣
。2)學習3以內的數數
(3)幼兒自由分散操作
(4)教師巡回指導
(5)幼兒相互交流衣服紐扣的顆數。
3、按紐扣的數量進行分類擺放。
。6)將衣服分別按數量擺放到相應數字的'箱子里
。7進行包裝,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點評。
4、數數自己衣服上有幾顆紐扣。
5、根據數字采蘑菇
今天,小牛們真能干,小狗還給我們準備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來是青草,這一下媽媽要來考考你們,看哪只小牛最厲害,沒有拿錯自己的點心,自己是數字幾,你就采幾株青草。采到青草后要對小狗說聲謝謝。
(8)按自己的數字采青草。
。9)教師幼兒一起檢查。
6、活動結束(帶著自己采的青草一起回家吃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動作建議:
間奏音樂找朋友
1-2根據歌詞做搞笑的動作
3伸出手和好朋友手拉手
4-5雙手繞圈轉動,并和朋友一起跳一跳和抱一抱
6-7做摸尾巴的動作,雙手攤開沒有尾巴,最后做雙手做小熊掌
8做吃東西的可愛樣子
9-10雙手繞圈轉動,并和朋友一起跳一跳和抱一抱
【游戲玩法】
1、聽音樂在間奏處找朋友朋友
2、在無尾熊抱抱后交換位置,被換的朋友繼續找朋友玩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剪輯、半圓形座位擺放
2、經驗準備:幼兒熟悉音樂、有找朋友的經驗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感受音樂詼諧的風格。
2、跟著音樂做各種逗好朋友開心的逗樂動作。
3、鍛煉控制能力:能合著音樂交換朋友。
【活動過程】
一、扮演無尾熊做搞笑的動作
1、師扮演示范動作:看我來當一只無尾熊,你們看我做了哪些動作。
2、師生共同扮演無尾熊
。1)整理動作幫助幼兒鞏固動作,合音樂。
。2)確定歌詞唱到如果你要做朋友請你伸出你的手時要站起來,合音樂。
3、請動作扮演熟練的'幼兒和老師一起帶小朋友練習,提醒幼兒請你伸出你的手時要站起來,合音樂。(2遍)
二、無尾熊找朋友
1、師示范交換位置:我要去找朋友玩了,請你們看一看我在音樂的什么地方和好朋友換了位置。
2、師示范再次找朋友,清楚在唱哎呀呀呀時重新再次找別的朋友。
3、跟著音樂玩4遍。作簡單總結。
4、提高難度,請2-3名幼兒同時找朋友。
三、無尾熊玩得真開心呀,坐下來休息一下,肚子餓了,我們去找些好吃的食物填飽我們的肚子,隨音樂有序離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合作能夠省時省力。
3.樂意在日常活動中與同伴合作,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或錄音故事《拔蘿卜》。
2.大積木裝飾城若干蘿卜。
3.幼兒用書:合作力量大。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了解什么事合作。
1.教師:你們還記得以前聽過的《拔蘿卜》的故事嗎?
讓我們再來聽一聽,有誰在拔蘿卜?他們是怎樣拔蘿卜的?
2.幼兒傾聽故事后,教師提問。
教師:誰要拔蘿卜?他拔出來了嗎?后來他想了什么好辦法?
3.教師小結:蘿卜太大了,老爺爺一個人拔不出來,老奶奶、小姑涼、小花狗、小貓咪、小老鼠一起拔就拔出來了,這是為什么呢?。(幼兒討論)教師:別看小老鼠個頭小,但是之前他們都拔不動,還真少不了小老鼠呢,小老鼠一來蘿卜就拔出來了,看來呀合作的力量真是大!
。ǘ﹦撛O情境,幼兒嘗試合作搬運蘿卜,體驗合作的好處。
1.教師:瞧,那兒有許多大蘿卜,誰愿意幫老爺爺搬回家?
2.先請一個幼兒去搬所有的蘿卜。當幼兒一次搬不了時,再請四名幼兒一起去搬運,讓大家比較一個人搬與五個人一起搬哪個更好,從而深入理解合作搬省時省力。
。ㄈ┻w移經驗,進一步加強合作意識。
1.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里的桌子,并回答問題:要將桌子搬到原來的`位置,他一個人搬不動,怎么辦?
請同伴幫忙一起搬,體驗合作的力量大。
出示圖片小玲不小心將圖書架碰到,圖書撒了一地。教師提問怎么辦?
教師總結:小朋友真會動腦筋,用合作的方法幫小玲解決了問題。
2.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有什么事情是請好朋友幫忙完成的呢?(幼兒討論)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可真好,希望你們自己遇到問題時,也會請別人幫忙或主動幫助別人,記住合作力量大。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之間的合作行為,有意識地引導幼兒以合作的方式玩插塑。做游戲,并學習一些相關詞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對生活中圓形和方形物體感興趣。
2.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
3.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能簡單復述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重點難點: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圓和方相結合的物體,并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是**形狀的。
教學方法:
多媒體演示法、觀察討論法等。
教學過程:
一、出示人物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長方形與老公公圖片。
師:這是什么形狀呀?咦,誰來啦?誰來說說看這個老公公長得什么樣子呀?我們一起來幫他取個名字吧。
2.出示圓形與老婆婆圖片。
提問:這個老婆婆長了張圓臉蛋,可以叫什么名字呀?
二、引發思考,講述故事。
1.觀看圖片。
提問:你們覺得方臉公公喜歡什么形狀的`物體? 圓臉婆婆呢?
2.有一天,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進行了找圓形和方形物體比賽,到底誰贏呢?讓我們來聽故事吧!
3.教師放錄音,幼兒欣賞故事。
提問:
。1)方臉公公和圓臉婆婆找到了哪些東西?
(2)比著比著,他們都笑了,一起說了一句什么話呀?
三、完整講述故事,并對物體進行配對。
1.根據畫面,播放錄音,完整地欣賞故事。
提問: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用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2.出示圖片,進行配對。
師:誰能來幫這些物體找到自己好朋友,并用故事中好聽的話來說一說,
3.師小結: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它們合在一起就變出許多有用的東西,圓形和方形都是我們的好朋友。
四、活動結束。
師:我們身邊還有許多圓形和方形的東西,我們一起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整個故事非常有趣味性,幼兒的注意力一直緊跟著老師沒有轉移過,而且在活動設計中,每個環節設計的問題都有循序漸進的效果:第一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是為了啟發幼兒觀察老公公和老婆婆的主要外貌特征——老公公挺瘦,長著長臉盤;老婆婆挺胖,長著圓臉盤。在第二個環節中,教師的提問更是讓幼兒懂得了圓有圓的用處,方有方的用處,就像方臉老公公和圓臉老婆婆不能返家一樣,方和圓缺了哪一樣,就發揮不出它的作用。而最后一個環節,則是對整個活動的一個延伸。通過趣味性的故事更是讓幼兒區分開了圓形和方形,而且在尋找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形狀時,也了解到了其他幾個圖形,通過自己的觀察和老師的講解,幼兒在活動結束后在腦子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圖形概念。所以本次活動開展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臉初指兩頰上部,到唐宋時期開始指整個面部,另外又指表情,面子和物體的外部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小班數學:認識“1”和“許多”
目的: 1、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感官認識“1”和“許多”。
2、認識“1”和“許多”,知道“1”和“許多”的關系。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和口語表達能力。
準備:
創設游戲宮情景(停車場、紅燈籠、提供數量是“1”和“許多”的物體)小兔胸飾每人一個,鼓一面。
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正好,兔媽媽帶著兔寶寶到游戲宮去玩一玩,看一看。我們開著汽車出發吧!”
二、認識“1”和“許多”
1、發門票
“游戲宮到了,可游戲宮不能隨便進去,要有門票才能進去!睅焼枺骸澳銈冇虚T票嗎?”(沒有)“那媽媽有票嗎?”(有)“有多少?”(‘許多’反復說三遍)
提出要求:現在媽媽把票發給寶寶,你們要告訴媽媽你拿到了幾張票?票發完后問:“媽媽手中有票嗎?有幾張?還有的票呢?
小結:許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張一張的票,也就是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
2、進游戲宮
提出要求:進游戲宮時不擁擠,請寶寶們把票交給游戲宮的老師后才能進去(待幼兒全進去)。師問:“寶寶們,你們的票呢?”(全都交給游戲宮的老師了)有多少呢?(許多)
小結:一張一張的`票收起來放在一起就變成了許多張票,也就是一個一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1) 觀察停車場
師問:“停車場里有什么?(一輛大汽車,許多輛小汽車)
。2)觀察燈籠
你們看,游戲宮上面掛著什么?他們一樣大嗎?有幾個大的?有幾個小的?
三、區別“1”和“許多”
1、請小朋友找找看游戲宮里什么東西只有一個,什么東西有許多?
四、游戲:兔媽媽和小兔子
師:媽媽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媽媽跳幾下?再聽一聽媽媽敲幾下鼓?
現在媽媽要看看那只小白兔聽的清做的對,媽媽敲一下鼓寶寶就挑一下;媽媽敲許多下寶寶就要跳許多下。(幼兒反復練習)接著媽媽說:“你們看,菜地里有多少個蘿卜?(許多個)現在請寶寶每人拔一個蘿卜”(強調每人拔一個)。問:“你們手上有幾個蘿卜?”(1個)師:“請兔寶寶把蘿卜放進籃子里!保ù}卜全放進籃子)問:“籃子里有多少蘿卜?”(許多個)
小結:許多蘿卜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蘿卜,一個一個的蘿卜放在一起又成了許多許多的蘿卜。
五、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在游戲宮里玩了游戲,還學了本領,知道一個一個合起來就成了許多,許多個可以分成一個一個。寶寶們都很能干,現在我們抬著大蘿卜開著汽車回家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認識不同動物手腳的外形特征。
了解不同動物手和腳的功能。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動物”組圖。
紙面教具:《連一連》。
材料準備:筆。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觀察,引導幼兒討論自己手腳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我們的小手和小腳長什么樣?
它們可以用來做什么?
小結:我們的每一只手和每一只腳都有五根指頭。小手可以用來做手工、玩玩具等;小腳可以用來走路、跑步等。
出示組圖“動物”,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動物手和腳的外形特征與功能。
1、出示組圖“動物—1”,引導幼兒認識動物的手和腳。
小動物的手和腳和我們的`很不一樣,你們都認識哪些動物的手和腳?
你們猜,這會是什么動物的腳/手?
2、出示組圖“動物—2”,引導幼兒了解動物手腳的外形特征和功能。
小鴨的腳長什么樣?它有什么特別的本領呢?
小貓的爪子上有什么?它可以幫助小貓做什么?
猩猩的手臂看起來怎么樣?可以幫助猩猩做什么?
小鳥的爪子看起來像什么?它又有什么不一樣的本領呢?
小結:小鴨的腳掌有蹼,像小扇子,可以讓小鴨在水里劃行;小貓的爪子有厚厚的肉墊,可以幫助小貓跳躍;猩猩的手臂長長的,很強壯,可以讓它在樹上蕩來蕩去;小鳥的爪子細細長長的,像鉤子一樣,可以幫助它穩穩地站在樹枝上。
發放學習單《連一連》,鞏固幼兒對動物手腳外形特征的認識。
請小朋友們找一找,用筆把小手小腳和它們的主人連起來。
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身邊常見的小動物的手和腳,如小狗、小烏龜等,了解更多小動物手和腳的外形特征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