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范文錦集九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秋天是個收獲的季節,秋天的天氣是晴朗明凈的,秋天的田野是金黃色的,秋天的大地灑滿了落葉片片。平時教室門前的操場上總會出現許多色彩斑斕的落葉,阿姨每天早上來園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掃落葉。小朋友們對落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課間常常撿落葉來觀察和玩耍,孩子有許多關于落葉的問題需要解答。于是我想結合實際,設計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小老鼠和落葉,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老鼠和落葉展開話題,活動旨在通過故事感受小老鼠掃落葉時的熱鬧場面,學習用正確的`動詞去表述。同時了解落葉與氣候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
2、 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學習用正確的動詞“掃”、“拾”、“抬”、“頂”。
3、知道秋天有些樹葉會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
活動準備:
1、 大書圖片
2、 落葉若干,籃筐、掃把簸箕各兩個,老鼠頭像6個
活動重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學習動詞“掃”、“拾”、“抬”、“頂”。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你看到了什么?
2、在大樹下有一間小房子,里面住著誰,他們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小老鼠和落葉》。
二、教師有表情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在大樹下有一棟小房子……小老鼠說:“瞧,這下地上可干凈啦!”
(1)小老鼠們一家住在什么地方?
(2)鼠媽媽為什么說小老鼠們長大了?
(3)鼠媽媽叫小老鼠們去干什么了呀?
2、第二段:這時,一只小老鼠……吵成一片。
(1)他們為什么吵起來了。
(2)這多出來的樹葉是從哪里來的?(引導幼兒根據日常的觀察發表自己的見解)
3、第三段:正在他們爭吵時……又可以做游戲了
——老鼠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結合圖片,欣賞重點片段,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出示大書第五頁:
(1)它們是怎樣幫媽媽打掃落葉的?(定格觀察,鼓勵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請幼兒學習動詞“掃”、“拾”、“運”、“頂”并進行集體模仿)
①掃:用掃把把地上的落葉清除掉。(請兩名幼兒上臺模仿老鼠掃落葉。)
②拾:用手撿起來。(請幼兒集體模仿“拾”的動作。)
③抬:兩人或兩人以上合作把籃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請兩對幼兒上來模仿老鼠合作運落葉的動作。)
④頂:把樹葉放在頭頂上。(請幼兒集體模仿。)
(2)打掃干凈后,小老鼠的的心情怎么樣?它們說了一句什么話?
2、出示第6頁。
(1)小老鼠發現了什么?
(2)他們是怎么吵的?
3、播放ppt 課件第8頁
(2)等樹葉全都掉光了以后,什么季節就要來了?
四、完整欣賞故事。
五、延伸:
1、帶領幼兒到活動室門口以各種方式打掃落葉。
2、鼓勵幼兒了解幼兒園內外的落葉樹與常青樹。播放多媒體畫面:秋天的樹林,直接導出課題。 秋天的森林和落葉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并讓幼兒帶著疑問輕松地進入故事的情境中。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名稱:帽子床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感受故事的有趣情節,樂意想象講述。
2、體驗爸爸、媽媽愛寶寶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ppt、音樂、帽子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圖片首頁)
T:今天,鄭老師請來了老鼠的一家,請你們看看它們是誰?
T:(小結)對了,它們是鼠爸爸、鼠媽媽、鼠哥哥和鼠妹妹,告訴你們,鼠爸爸和鼠媽媽非常愛自己的兩個鼠寶寶,一家人相親相愛,生活得很幸福。)
二、分段欣賞,想象討論
1、(講述故事,圖片1—2)
2、(出示圖片3—4)T:咦,鼠爸爸和鼠媽媽發現一樣東西,你認為這是什么呀?(幼兒猜想)到底這是什么呢?讓我們繼續往下聽。(講述故事)
3、(插入式體驗)哦,原來是頂大帽子,我這就有一頂和鼠爸爸、鼠媽媽找到的一樣的大帽子,請你們來摸一摸,摸上去什么感覺?
4、T:看到這頂圓鼓鼓、毛茸茸的大帽子,鼠爸爸、鼠媽媽會怎么想呢?到底鼠爸爸、鼠媽媽想到了什么?讓我們聽下去。(講述故事3—4)
5、(講述故事,圖片5—6)
6、(出示圖片7—8)T:咦,這是什么呀?帽子下面是什么?為什么看不見他們的頭和身體,只看見它們的腳呢?
T:(用圖片9—10小結)它們這樣走路累不累呀?雖然他們走得很累,也走得很慢,但是他們沒有停下來,因為鼠爸爸、鼠媽媽想把大帽子帶回家做什么呀?(帽子床)
7、T:(出示圖片9—10講述故事9—14)鼠哥哥、鼠妹妹睡醒了,它們會怎么樣呢?為什么鼠妹妹會嚇哭呢?鼠哥哥會怎么做呢?(可以請幼兒學做鼠哥哥、姐姐說說對話)
8、T:鼠哥哥、鼠妹妹哭著大叫“怪貓”、“怪貓”,你們覺得是怪貓嗎?
9、T:那么鼠爸爸、鼠媽媽聽到這個哭喊聲它們會怎么做呢?(幼兒猜想,再出示圖片15—16講述故事15—18)
10、T:你猜這時鼠哥哥、鼠妹妹會對鼠爸爸、鼠媽媽說什么呢?(師幼可以角色扮演說對話)
11、(講述故事19—20出示圖片21——22)晚上,鼠寶寶一家要休息了,它們在哪里呀?
你覺得鼠寶寶一家睡得舒服嗎?你們看這是張怎樣的帽子床,讓鼠寶寶一家睡得這么舒服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活動目標:
1、在聽聽講講中了解老鼠一家搬帽子床的有趣故事內容,感受家的溫暖。
2、樂意用語言表達所觀察到的畫面內容。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在聽聽講講中了解老鼠一家搬帽子床的有趣故事內容,樂意用語言表達所觀察到的畫面內容。
難點是感受家的溫暖。
活動準備:課件“帽子床”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感知鼠寶寶需要關心過渡句:天涼了,鼠寶寶睡在透風的竹籃床上越來越冷。鼠爸爸和鼠媽媽非常的擔心鼠寶寶睡覺時會著涼,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會怎么做?(孩子可能會說蓋厚厚的被子、蓋毯子、蓋衣服等,老師要及時給與肯定和表揚。)小結:關心寶寶,擔心自己的寶寶會著涼。
過度句:你們想了這么多好辦法,看看鼠爸爸和鼠媽媽的方法是不是和你們的一樣呢?
二、故事欣賞,感受鼠寶寶家的溫暖。
1、于是,他們趁鼠寶寶睡著時,想出去逛一逛,為寶寶找點保暖的東西。鼠爸爸突然叫起來:“瞧!一頂大皮帽!”鼠媽媽一看也樂了……提問:看看,這是一頂怎么樣的大皮帽?(老師引導幼兒說說鼠媽媽的話:大大的、厚厚的,多柔軟呀,多舒服的帽子床呀!)小結:你們聽得真仔細!他們找到一頂大大的、厚厚的,多柔軟,多舒服的大皮帽呀!
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看到這么暖和的大皮帽,想到了寶寶,他們會怎么做呢?(孩子可能會說:搬回家給寶寶蓋,這時,老師及時表揚“你想的和鼠爸爸、鼠媽媽想的一樣。”)小結:看到暖暖的大皮帽,想到了會著涼的鼠寶寶。
2、這時,鼠寶寶醒來,發現爸爸媽媽都不在……提問:鼠妹妹怎么了?她為什么會哭呢?(孩子可能會說:鼠妹妹想爸爸媽媽了!老師及時給與表揚“觀察的真仔細”)小結:爸爸媽媽對他們很好,他們才會想爸爸媽媽。
提問:鼠哥哥會怎么做呢?(孩子可能會說:“你不要哭!或者幫她擦眼淚。”)過渡句:鼠妹妹聽了你們安慰已經不哭了。看看鼠哥哥會怎么做?
3、鼠哥哥只好拉著鼠妹妹,跑出家門去尋找鼠爸爸和鼠媽媽……提問:他們心里感覺怎么樣?(幼兒可能會說:"鼠哥哥和鼠弟弟害怕或者他們哭了"。老師及時給與表揚:“觀察的真仔細”。)小結:寶寶遇到危險時很害怕,希望得到爸爸媽媽的關心和愛護。
爸爸媽媽怎么安慰寶寶呢?(幼兒回答:別怕,是一頂大皮帽。這時,老師及時給予肯定“你聽得真認真!”)小結:鼠寶寶聽到鼠爸爸、鼠媽媽安慰的話,他們不再害怕了。
4、大皮帽扛回家,晚上鼠爸爸摟著一對鼠寶寶,樂呵呵……提問:這天晚上,鼠寶寶一家是怎么睡覺的?(孩子可能會說:抱著寶寶睡覺或摟著寶寶睡覺。這時,老師可以讓幼兒學一學“摟、抱”的動作。)提問:鼠寶寶一家睡在暖暖的大皮帽里,會說些什么呢?
過渡句:這么溫馨的故事,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篇。
5、完整欣賞故事三、故事遷移,說說自己家的溫暖。
過渡句:鼠寶寶一家互相的關心和愛護,他們的生活過的非常的幸福、快樂。
提問: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和媽媽是怎么關心愛護我們的呢?我們又是如何去關心愛護他們的呢?(幼兒可能會說:和孩子在一起,做飯等單個詞,這時,老師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結:一家人在一起,互相關心愛護,才能生活幸福和快樂!
設計思路:
中班孩子對家人的關心和了解,比小班的孩子更情感化一些。擬人化的故事《帽子床》是主題“我愛我家”的開篇,故事以小老鼠的爸爸、媽媽找到一個帽子為線索,然后把它當床和孩子們一起睡在里面,情節溫馨,畫面生動,能充分讓孩子從故事情景中感受到家人的愛是無比溫暖的。
此外,中班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強,閱讀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經驗積累不多,對事物的理解有限,思維形象具體,但過程常常呈現一種無序化的狀態,表現在還不能將前后畫面聯系起來形成對故事的理解,語言表達還不連貫;相較于小班中班的孩子更活潑好動,并富有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據前后畫面變化的比較,用想象補充故事發展中的空間。因此選擇這樣一個閱讀素材,通過一次集體學習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對畫面作有序觀察并能將前后畫面聯系起來理解故事內容,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并了解一些符號對應的關系并愿意大膽地表述閱讀信息并能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述內容,從而進一步提高傾聽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觀察、理解小老鼠一家與帽子之間有趣的故事情節,感受家的溫暖。
2、大膽想象,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圖書、課件
活動過程:
一、猜故事——發揮想象小老鼠和帽子之間的聯系
1、(出示帽子)這是什么?有什么用?
2、(出示小老鼠)那小老鼠可以把帽子當成什么呢?
二、讀故事——觀察畫面并想象,表達對故事的理解,感受家的溫暖
1、小老鼠和帽子之間到底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呢?我們一起到小圖書里面去看看。看好之后,請你告訴我你看到了什么?是在哪兩頁看到的?
2、幼兒分散自由閱讀小圖書。
3、提問:鼠爸爸和鼠媽媽為什么喜歡帽子?
小老鼠為什么害怕,他們一家怎樣睡在帽子床上?
4、完整欣賞三、講故事——大膽想象,豐富故事內容1、老鼠一家找到了一張又大又舒服的帽子床,森林里的小動物可羨慕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幫忙,也幫他們找找小床。你們愿意嗎?(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實錄反思:
活動一開始,教師通過出示實物皮帽子,并且談談說說激發幼兒的興趣,首先我出示了一頂大大的皮帽子,請小朋友們觀察大皮帽,接著請孩子們猜猜:老鼠爸爸老鼠媽媽會用它干什么?實物皮帽子的出示,引起了幼兒的興趣,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第二環節故事欣賞。分段閱讀第一段:天氣漸漸冷了,鼠爸爸和鼠媽媽最想為鼠寶寶準備一件怎樣的家具?師:鼠爸爸鼠媽媽見了帽子怎么想?(皮帽子很柔軟,很舒服,可以做小床)通過提問激發幼兒對皮帽子的聯想,甚至有小朋友提出要戴一下帽子。它們想什么辦法把大皮帽搬回家?(鼠爸爸和鼠媽媽整個身子都被帽子蓋住了,只有腳露在帽子下面,路也看不清,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路)幼兒討論。這個時候我讓他們裝成小老鼠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搬起來,孩子們都很開心。最后通過教師的小結:可是,帽子這么大,鼠爸爸和鼠媽媽把帽子運回去很困難,半天才走了一小段路。又激發了幼兒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怎樣有趣的事情。閱讀第二段:
1)小老鼠醒來發現爸爸媽媽都不在家,他怎么了?幼兒回答(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追問,那他們找爸爸媽媽的時候碰到了什么事情呢?)這時候發現王奧開始看向別的地方,教師聯系自己的實際讓孩子回答,效果很好。
2)他們都嚇成了什么樣子?(請小朋友上來表演,可以表情,也可以動作)
3)鼠爸爸和鼠媽媽怎么會連忙從帽子里鉆出來?他們聽見什么聲音?
小結:原來,鼠爸爸和鼠媽媽聽到了自己寶寶的呼叫,急忙從帽子底下鉆出來。
3、閱讀第三段;師:它們一家怎樣睡在帽子床上?(請小朋友們自由描述,及時予以回應)此時稍有小動作的小朋友都很感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兒童喜歡的童話故事,它采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并讓幼兒按故事角色表演,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欺負弱小的人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觀察圖片,講述故事中角色對話。
2、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道理。
3、初步培養幼兒講故事和表演故事的能力。
準備:
背景圖一幅,小兔、大象、老虎(插入教具),頭飾若干。。
過程:
一、進入主題。(音樂響起),帶小朋友到樹林里去玩玩。出示背景圖。
二、演示教具,啟發提問,引導幼兒講述。
1、問:誰在小樹林里?干什么?討論后: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學習詞“高高興興”)。
2、插入老虎。哎呀!誰來了?它來干什么?小兔子們怎么辦?: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只大老虎,它張著大大的嘴,露著尖尖的牙,要來抓小兔子,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學習詞“竄”)。
3、它們逃到了河邊,怎么辦?誰會來救它們呢?(練習喊聲“救命呀!救命呀!”)
4、出示大象。大象怎樣才能救它們?它會怎么說?怎么做?
:大象聽到兔子的叫聲連忙跑過來說:“快!快從我身上跑過去。”它伸長鼻子,翹起尾巴,就像一座橋,小兔子就從這座橋上跑了過去。三只小兔得救了。
5、擴散性談話。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們都過了河,它會怎么做?老虎專門欺負小動物,真是個壞東西,你想大象會怎么懲罰它呢?(結果可以有多個)
三、教師演示教具,幼兒完整講述一遍。編故事題目。
四、教師示范講述一遍。
五、:今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朋友之間、同伴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我們可不能學老虎,專門欺負別人,不然,總有一天會和老虎一樣受到懲罰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來源:
現在我們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時髦人越來越多了,我們的幼兒也越來越會模仿了,模仿各色各樣的人,各色各樣的服飾等,但是他們的區分好壞的還是不強,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希望他們不去隨意的亂模仿別人,不要亂學時髦。
活動目標:
1、仔細閱讀大圖書,初步講述故事并體驗小刺猬圓圓的心理。
2、讓幼兒懂得不能隨意學時髦的道理。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師出示大圖書
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大圖書,我們來看封面上有誰?(小刺猬)。這本圖書的名字叫《小刺猬學時髦》,叫什么?幼兒說題目。那什么叫時髦呢?(理解“時髦”愛漂亮,愛打扮,喜歡化裝等)看了這個名字你們猜猜看可能會講什么故事呢?
到底講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幼兒看圖書
師提要求:我們小朋友看的時候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看完后提問:小刺猬學時髦,到底學了什么?
三、分頁講述
打開圖書,圖一小刺猬和媽媽上街,看到了什么?(卷毛獅子狗)
圖二它回到家后是怎么做的?(叫媽媽幫它燙成卷的)
圖三它燙成卷刺后小朋友是怎么說的?對呀!小朋友都夸它說:“多漂亮的刺猬啊!”小刺猬聽了心里怎么想?(很得意)(體驗心理活動)小刺猬可得意了,我們來學學小刺猬得意的樣子。(師幼共同表演,還可請個別幼兒表演)
圖四秋天來了,果子熟了,媽媽帶著孩子們上山采果子。山里滿地是熟透了的果子,他們看見了會怎么做呢?圖五看!怎么了?對啊!它刺不到果子心理又會怎么呢?(很難過)
圖六哎呀!發生了什么事啊!(小朋友要去捉圓圓)小朋友為什么要捉它呢?這時圓圓的心理怎樣?(很著急)它會著急的說什么呢?(小刺猬著急的說:“媽媽,快來救我啊!)我們一塊來學學小刺猬著急的樣子(不著急的大聲的喊媽媽是聽不到的)
圖七看!刺猬媽媽是怎么救它的?發生了這么多事,圓圓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還是直的刺好)
圖八—圖九最后,它是怎么做的?(叫媽媽把刺燙直了)那它以后還會去學時髦燙成卷刺嗎?
對啊!學時髦給小刺猬帶來了麻煩,我們一起來聽小刺猬學時髦的'故事吧
四、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五、活動延伸
小刺猬學時髦給自己帶來了麻煩,我們小朋友要學時髦嗎?(不要)對呀!亂學時髦可是會給我們帶來麻煩的。
附故事:小刺猬學時髦
有一次,小刺猬圓圓跟媽媽上街,看見一只卷毛獅子狗,她覺得卷毛很漂亮。回到家,小刺猬圓圓嚷著把硬刺燙成了卷刺。小刺猬獨自上街,小朋友看見了都稱贊它說:“多漂亮的小刺猬!”小刺猬聽了心里可得意了。
秋天到了,果子熟了,媽媽帶著孩子們上山采果子。山里滿地是熟透了的果子,姐妹們學著媽媽的樣,刺了一身果子。小刺猬圓圓在地上滾了好幾次,一個果子也刺不著,心里很難過。
小男孩發現小刺猬圓圓的卷刺不會傷人,就捉住了她。小刺猬著急的大喊:“媽媽,快來救我啊!”刺猬媽媽連忙來救圓圓,她用刺去刺小男孩的腳,圓圓得救了。
小刺猬這才懂得身上的刺還是直的好,于是懇請媽媽把卷刺統統拉直。現在,小刺猬的刺全直了,小刺猬慚愧地說:“我以后再也不亂學時髦了。”
反思:
上完了這堂課之后,我自己總的感覺是我們小朋友這次好配合啊!我們小朋友在這堂課上都表現的很好,都積極的回答問題,積極的動腦筋。在課的一開始我就提問讓他們一起來看看封面上有誰?接著和他們一起說這本圖書的名字,在這里我和幼兒重點的說說什么叫時髦呢?在這里幼兒說了很多,有的說時髦就是化裝,有的說是像媽媽一樣涂口紅等,他們都發揮了想象,但是在此處對與幼兒的點評還是太平乏了。
在第二個環節時我提要求讓我們小朋友看的時候要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在這里我到后面書翻的太快了。在分頁講述部分我們都是一步一步的提問,幼兒也能跟著我的思路來進行。在圖三部分小刺猬的心里是重點,我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小刺猬很得意的心理活動,小朋友們都興趣都很大,一個個表演的都很棒,有的昂著頭,有的插著腰,還有的笑的很得意,一個個學的有摸有樣。在小刺猬刺不到果子心理很難過時,可能我應該也加入動作,來表現小刺猬的難過。在圖六哎呀!發生了什么事啊!在這里我們小朋友都說了好多,有的地方小朋友說的話我沒有進性糾正,應該要進一步來進行說的。在小朋友要去捉小刺猬時,小刺猬心理很著急,它會著急的說什么呢?小刺猬著急的說:“媽媽,快來救我啊!我們小朋友都學的很著急,叫的也很大聲也都很為小刺猬著急。在這之后,我應該要問小朋友為什么要捉它呢?
讓幼兒知道還是直刺好,可是這里在上的時候忘掉了,在后面的問題上出現了偏差,小刺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小朋友都說了要給媽媽買禮物。
在環節三師講述故事時有的幼兒已經會跟著我來講了,我應該再加一個環節,讓幼兒看著大書跟著我一塊來講一講的。
在這堂課上幼兒的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會和感受小熊對樹木的愛護、珍惜的情感。
2、了解樹在不同的季節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季樹木,小熊
2、人手表格一張。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感受樹木的季節變化。
1、教師講述故事《住山洞的小熊》。
2、提問:
小熊為什么舍不得砍樹呢?
你覺得哪個季節的樹最美呢?
你們愿意去參觀小熊的樹林嗎?
二、幼兒的數數活動。
1、教師出示大表格,對幼兒提出參觀樹林時的要求。
2、請幼兒拿出表格和鉛筆,進行自由的參觀活動,并對每張圖片進行數數及記錄的活動。
三、核對答案、提升經驗。
1、請填完表格的.幼兒坐好,教師請幼兒來一起檢查答案。
2、教師:小熊很感謝大家幫了它的忙,為了不讓別人砍樹,小熊還做了很多的保護樹木的標志。
3、教師出示各種標志,請幼兒欣賞上面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標志。
4、教師:小熊這次要考考小朋友了,想想看,我們應該怎么數?
5、啟發幼兒根據形狀和顏色來數數。
四、結束活動。
1、我們今天已經參觀過小熊的樹林了,現在我們一起帶小熊去看看我們學校的樹,好嗎?
2、教師帶幼兒到室外。
故事:小熊住山洞
小熊一家住在山洞里.熊爺爺對小熊說:"你去造間木頭房子住吧."
春天,小熊走進樹林.樹上長滿了綠葉,他舍不得砍.
夏天,小熊又走進了樹林.樹上開滿了鮮花,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小熊走進樹林.樹上掛滿了果實,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小熊走進了樹林.樹上站著許多小鳥,小熊舍不得砍.
一年又一年,小熊沒有砍樹造房子,還是高高興興地住在山洞里......
樹林里的小動物非常感謝小熊,他們送給小熊一束束美麗的鮮花.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細致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 學習故事中反復出現的語句。
3. 體驗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變化,感受寬容并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
活動準備:
教學ppt 、動物圖片、繪本。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鼠小弟圖片,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一)師: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朋友——名叫鼠小弟,你看看鼠小弟穿了一件紅色的什么啊?
鼠小弟穿著紅色的小背心,多么開心,多么神氣啊!
(出示圖片二)咦,剛剛鼠小弟還這么開心,這么神氣,現在它怎么啦?
它為什么不開心啊?(它的小背心變得又大又長)
你們知道,為什么這件小背心會變成這樣嗎?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了解故事的開頭和結尾,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故事的中間情節,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分段欣賞,了解故事情節,體驗動物穿上背心的快樂
(一)欣賞第一段:媽媽給鼠小弟織了一件小背心,很好看的。這一天,鼠小弟穿著背心出門了,還快樂的唱起了歌。它的歌聲引來了小鴨子,小鴨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鼠小弟大方說:“可以可以,不過別弄壞了。”于是把背心脫給了小鴨,小鴨高興的`穿上小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教師引導提問:
1、鼠小弟把背心借給了誰?小鴨子開心嗎?為什么?
(二)欣賞第二段:小猴看見了,拉拉小鴨身上的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鴨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猴。小猴高興的穿上了背心自言自語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小結:雖然不是自己的背心,但是小鴨喜歡小猴也能和自己一樣感受到穿背心的快樂,所以還是借給了它。原來好東西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三)欣賞第三段:小猴子碰上了海獅,海獅看見小猴子穿的小背心說:“小背心,真漂亮,讓我穿穿好嗎?”小猴大方的點點頭,把背心脫給了小海獅。小海獅高興地穿上了背心說:就是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目標:
1、學習圍繞“我能幫大人做的事情”進行談話。
2、集中注意力傾聽別人談話,并積極地參與談話活動。
3、理解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準備:
1、情景表演:明明和紅紅的一天
2、小紙卡每人2~3張
3、練習冊
過程:
一、回憶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談話內容。
1、回憶家庭中爸爸媽媽做的事情。
教師:爸爸媽媽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啟發幼兒積極回憶,大膽表達。)
2、回憶幼兒在家的活動,并和同伴互相交流。
教師:小朋友們在家幫助爸爸媽媽做過哪些事呢?
3、個別幼兒在集中交流,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片。
二、情景表演,引入新的談話內容。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明明和紅紅的一天。
2、幼兒交流自己觀看表演后的想法。
教師:爸爸媽媽讓明明幫忙做什么?明明和紅紅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誰?為什么?(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有重點的交流。)
3、理解“小大人”的含義
教師:爸爸媽媽最后說了什么?什么是小大人?明明應該怎樣做才想小大人?(導幼兒知道“小大人”就是幫助大人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三、聯系實際,鞏固幼兒談話經驗。
1、幼兒進一步交流自己在家幫助爸爸媽媽做過的事。
教師:紅紅幫爸爸媽媽做的事情,你們做過嗎?還做過哪些事?(鼓勵更多的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事情。)
2、拓展幼兒做一名小大人的`經驗。
教師:你們還就得自己還可以在家做哪些事?請小朋友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
3、幼兒自己想想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的事情,病情個別幼兒在大家面前進行交流。
4、請幼兒進行幫助父母做事的情景表演,如:早晨可以幫父母擠牙膏、接漱口水等,生動的幫助幼兒了解更多的學做小大人的方式。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立即金額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1、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思考。
教師:爸爸媽媽是大人,為什么小朋友要幫他們做是呢?
2、引導幼兒感受學做小大人的快樂。
教師:小朋友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時候,爸爸媽媽的表情、心里是怎樣的?說了些什么?你們聽了心里怎么想的?(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到自己長大了,應該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能做的事,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松鼠的房子會動的原因。
2、能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嘗試續編故事結尾。
3、體會想象的快樂,感受小動物之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疑、激趣。
師:小朋友,你們見過會動的房子嗎?今天老師講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會動的房子》。
二、完整欣賞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1、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松鼠的房子為什么會動呢?
三、播放課件,分段熟悉理解故事內容。
1、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4節。
師:烏龜帶著小松鼠來到了哪里?下面我們一看吧。
(1)師講述故事4小節。
(2)提問:
①小松鼠的房子從大樹下來到了哪里?
②小松鼠喜歡住在山腳下嗎?為什么?
(3)。
2、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5節。
(1)教師講述故事第5節。
(2)提問:第二天,小松鼠來到了哪里?你們看過大海嗎?在大海邊,你會看到些什么聽到些什么呢?
3、播放課件,學習故事第6、7、8節。
(1)過渡:每天烏龜帶著小松鼠到不同的地方,多有趣啊。第三天小松鼠又來到哪兒?
(2)教師講述故事第6、7、8小節。
(3)提問:第三天,小松鼠來到了哪兒?它看到了什么?它還會聽到什么聲音呢?
(4)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5)提問與談話結合,體會烏龜和小松鼠之間的友好情感。
四、拓展活動,故事續編。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看圖續編。
2、幼兒自由想象性續編。
3、個別續編。
4、:小朋友們,烏龜帶著小松鼠還會去哪里呢?待會兒你可以將你的想法畫下來,再講給好朋友聽,好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能夠大膽想象故事情節,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
2. 理解故事材料,感受傾聽他人的好建議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可以簡單地講述這個故事。
環境和材料
1. 在生活中觀察和收集被禁止的標志。
2. 大軸圖片,一套故事書為每個孩子。
幼兒園中級班語言教學計劃(2):
幼兒園中產階級語言教學計劃:《丑小鴨》
活動目標:
1. 對安靜地聽童話故事感興趣。
2. 了解天鵝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了解鳥類是人類的好朋友。
3.懂得同情和關心他人,并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愿望。
活動準備:
1. 丑小鴨的故事掛圖,天鵝的圖片。
2. 天鵝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情境引入
播放“天鵝”音樂,孩子們跟著音樂自由地模仿鳥兒的動作。
老師:你剛才模仿的是什么鳥?它是什么樣子的?
楊:我模仿燕子。它有一個鋒利的嘴和一個剪刀一樣的尾巴。
楊格:我模仿嘴巴上有鉤的`老鷹。
楊:我模仿的是……
(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2. 欣賞丑小鴨的故事
1. 出示一張丑小鴨的圖片,并問孩子:這是誰?什么樣的故事?
楊:這是一只小鴨。它找不到媽媽了。
小鴨子要出去玩了……
2. 孩子們完全欣賞這個故事。
3.孩子們互相講故事。
4. 老師們向孩子們介紹安徒生和他的童話故事。
(孩子們完全欣賞故事,最初理解童話的意義和素材)
3.升值部分
1. 利用掛圖欣賞故事的各個部分。
2. 引導幼兒討論:
(1)為什么故事中的小鴨叫丑小鴨?
楊:因為他長得丑。
小鴨子:因為它和其他小鴨子不一樣。
它高興開始它的生活嗎?
年輕的:不高興。
在那之后,丑小鴨經歷了什么危險?
年輕:差點被獵人用槍打死。
楊:在湖水中差點凍死……
它的夢想實現了嗎?
年輕人:是的。
楊:它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
如果你看到一只丑小鴨,你會怎么做?
楊:我會玩的。
楊:我要給它點好吃的。
楊:我要和它做朋友。
(配合掛圖,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的主要信息,激發幼兒對他人的同情和愛心)
4. 看天鵝墻的地圖,欣賞天鵝音樂的結尾
(引導幼兒了解天鵝的形態特征和生活習性,讓幼兒知道如何照顧天鵝)
活動延伸:
1. 鼓勵孩子為父母聽故事。
2. 欣賞安徒生的其他童話。
活動反思:
孩子們非常喜歡聽故事。當他們聽到老師說他們想講故事時,他們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渴望地看著老師。他們都希望聽老師快點講故事。聽完這個故事,孩子們不禁表達了自己的感受。因此,老師讓孩子們互相講述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為孩子們創造了一個自由的空間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意見。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講話,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情感和觀點。然后結合掛圖,對故事進行分段欣賞,加深了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激發了孩子的興趣。幼兒對他人的同情和愛護使他們學會了愛護小動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1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中班語言《比耳朵》教案08-30
幼兒園中班語言方面教案11-02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教案07-15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03-22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幼兒園中班語言出海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