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時間:2023-04-14 18:42:21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四篇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1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數字口袋找朋友

  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7以內數量的認識,能按數字匹配實物并比較數量的多少。

  2.能仔細地觀察和尋找實物卡。活動準備:

  1.教具:1~7的數字大口袋(口袋既可以用粉筆畫在黑板上,也可以用紙剪個空心口袋貼在磁板上,并在袋口寫上1~7的數字),大展示板(磁性),磁鐵(與實物卡的數量相等)。

  2.學具:提供幼兒制作的1~7數量的實物卡(卡片數量為幼兒人數的兩至三倍,形式有點卡、實物印章卡,有用皺紋紙制作的紙球卡等)。

  3.活動前將卡片藏在活動室的每個角落。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1.教師: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因為只有和朋友在一起才不會感到寂寞和孤獨。

  2.教師出示數字口袋:可是昨天數字口袋的卡片朋友生氣了,結果卡片朋友就從口袋里跑出來,躲起來不想見它。數字口袋沒有朋友玩,覺得很寂寞,想請小朋友幫助它找到自己的卡片朋友。

  3.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卡片會躲在活動室的哪些地方呢?

  (二)幼兒尋找實物卡片。

  1.教師:你找到了幾張卡片?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師: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多,是幾張?哪個小朋友找得最少?是幾張?

  (三)按數字匹配實物卡片。

  1.引導幼兒根據數字逐一匹配相應數量的實物卡片。

  (1)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1的卡片?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口袋的下面。

  (2)教師:誰找到了數量是2的卡片?也請你把卡片貼在數字2的下面……

  2.教師引導幼兒逐一檢查數字與實物卡片上的數量是否一致。

  (四)比較卡片數量的多與少。

  1.教師: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多?哪個數字的'朋友最少?

  2.教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在益智區提供釣魚竿和“小魚”,讓幼兒進行釣魚比賽,比較數量的多少。在數學區提供撲克牌,玩“抽烏龜”的游戲,鞏固對數量的認識;提供幼兒用書第15頁的操作材料進行“數物接龍”游戲。在結構區提供各種插塑玩具,讓幼兒拼搭數字。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探索發現多種規律排序的方法。

  2、能掌握排序的規律及遞進關系。

  操作目標:能利用操作板及棋子進行拼擺幾種不同規律的排序。

  能力目標:

  1、能進行兩種以上的規律排序。

  2、能有創新可進行知識遷移。

  3、能進行完全自檢和互檢,并大膽表述。

  活動內容:《探索多種規律排序方法》

  活動準備:棋子、操作板,上一次幼兒操作成果。

  活動過程:

  一、回顧

  1、回顧上一次活動情況。

  請幼兒觀察上一次幼兒的排序成果,并說一說有幾種方法。

  2、向幼兒交待本次活動的要求、任務。

  二、幼兒動手探索實踐新方法

  1、讓幼兒復習一下簡單的排序方法,然后再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排的。

  2、探索發現新方法

  鼓勵幼兒比自己上次拼擺要好,要和別人不一樣,拼擺后自己檢查是否有規律,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3、請幼兒間進行交流作品。

  你是怎樣排的?有什么規律?

  那種方法是自己新想出來的?

  三、 活動延伸

  1、成果展示,幼兒互相參觀、交流。

  2、將材料投放活動區,供幼兒主動練習。

  案例反思:

  從今天的活動中發現,幼兒有了創新的意識,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提高。大多數幼兒都能拼出兩種以上的規律排序:有的按數量排的,有的按顏色變化排的,有的是變換方向排的,不僅如此,幼兒都能做到邊拼擺,邊檢查,發現不對的地方,馬上進行調整,這體現了幼兒已經掌握了規律排序的基本要求,還體現了幼兒的創新意識。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例:有些幼兒仍停留在最簡單的水平線上,只能排出紅的、綠的,紅的綠的,我覺得對于這樣的幼兒就需要老師在日常活動中加以個別指導,使他們循序漸進的掌握更多、更新的排序方法。真正達到既掌握知識,又增強動手能力。老師切忌急燥或放任,要做耐心的指導。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會運用感官比較兩個以上物體的粗細、厚薄2. 知道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對的。

  重點和難點

  1. 重點: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2. 難點:詞與概念的匹配。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教具:厚薄不同的書、紙、布若干。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若干。

  學具:每個幼兒一份厚薄不同的紙、布。粗細不同的毛線、小棒筆。每個幼兒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換使用。彩色的籃子若干只。數學角內放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類盒。(分類盒上用形象的圖畫表示物體的粗細、厚薄。)活動流程分類->指認->命名->分類

  活動過程:

  1.通過分類活動使幼兒積累有關粗細、厚薄的感性經驗。

  (1)在來園活動區域活動時讓幼兒用數學角里的材料進行分類活動。教師可通過提問了解幼兒的分類水平,如:"為什么把這支筆放在這個盒子里?"等。

  (2)該分類活動是個別進行的,教師應盡可能了解每個幼兒的操作情況。

  2.通過指認活動幫助幼兒在詞和有關概念之間建立聯系。

  (1)幼兒每人一份粗細、厚薄不同的物品。

  (2)聽指令取出相應的物品。如"找出一張厚的紙。""把粗的毛線舉起來。"指令可由教師發出,也可讓幼兒發指令,以提高幼兒活動的興趣,并向命名過渡。

  (3)要求幼兒說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較出物體的粗細、厚薄的)。

  3.通過命名活動使幼兒完成概念與詞的匹配。

  (1)讓幼兒說出教師出示的物體的粗細、厚薄。

  (2)讓幼兒按指令介紹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請說說你盒子兩根小棒的不同"。

  4.通過分類活動讓幼兒體驗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讓幼兒根據語言標記分類。如:"請把粗的小棒放在紅的籃子里。"(2)向幼兒展示分類結果,讓幼兒思考分得對不對。

  5.通過討論使幼兒理解物體的粗細、厚薄是相比較而言的。

  (1)檢查分類結果。如:"紅籃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2)討論: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進去,現在卻是有的粗有的細。

  6.通過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活動讓幼兒進一步理解物體量差異的相對性。

  (1) 讓幼兒按指令作變化粗細、厚薄的操作,如:"請你讓盒子里的毛線變細"。

  (2)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線變細,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線作比較。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

  7.通過智力游戲發展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

  (1)智力游戲"誰更粗?"毛筆、鋼筆和鉛筆比粗細。鋼筆比鉛筆粗,毛筆比鋼筆粗,毛筆和鉛筆哪個粗?為什么?

  (2)這個游戲是讓能力強的幼兒跳一跳,即使他們答不出,也會使他們在頭腦中留下疑問,這對發展他們的推理能力,理解傳遞關系是有益的。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認識三角形目標使幼兒通過感知和觀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稱和特點,能找出生活中相應形狀的實物來。

  準備1. 圓形紙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紙板或這種形狀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兒分組的數準備)。兩根約4米長的繩。

  2. 彩紙或白紙剪成的`可重疊比較的等邊三角形和圓形每個幼兒各1個。

  3. 配套幼兒用書《數學》上冊。

  過程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教師出示三角形的實物,讓幼兒觀察并輪流觸摸邊緣,說一說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征,數一數它們有幾個角。

  2. 找實物教師請幼兒在活動室內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讓幼兒回憶在生活中見過哪些這種形狀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狀是三角形的等。

  3. 認識圖形名稱和基本特征教師將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筆沿邊緣勾畫出物體的外形輪廓,告訴幼兒三角形的名稱,教幼兒正確的發音。然后教師請幼兒拿出紙制成的三角形和圓形,重疊起來進行觀察比較,并說一說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個角和三條邊。

  4. 做練習教師指導幼兒做幼兒用書第2頁的練習。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現并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細致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采集的葉子。

  2、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采集葉子的成果。

  (幼兒的桌上陳列有采集來的各種葉子)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采集到了什么葉子,它是什么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征。

  (1)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葉子。

  教師小結: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征嗎?

  教師小結: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為什么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并制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情況。

  4、了解幾種特殊的葉子。

  (1)了解可以吃的葉子。

  師:葉子可以吃嗎?你吃過什么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了解有特殊本領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么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著特殊的本領。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種植物葉子的特殊本領。

  5、總結性談話。

  師:你看了那么多有趣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發現。

  活動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葉子的經驗。

  教學反思

  這次的活動,是孩子們發現葉子而引發的,通過今天的教學活動,可以看出,幼兒對此活動也很感興趣,表現得非常活躍。也是從今天來看,孩子們的興趣還遠遠不止是老師所想到的這些,而是更多、更加廣泛。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數學教案03-0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6-12

幼兒園中班優秀數學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設計:找密碼_中班數學教案07-19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筷子的樂趣》中班教案11-25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過橋06-15

《5》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4-27

《對稱》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04-27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比粗細》04-26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橘子》04-2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日韩中文字幕 |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