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小班教案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記得有句話說的好:培養你的孩子成材,培養我的孩子成材,培養我們的孩子成材,但是培養孩子成材不是我們唯一要做的,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讓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是快樂的。所以,今天我就選擇了適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孩子們非常喜歡的快樂手指游戲〈點點豆豆〉,把點點豆豆這首兒歌配上一曲活潑歡快的'音樂,讓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游戲中,發展他們的音樂感受力,〈點點豆豆〉是一首韻律很強的兒歌,孩子們通過各種形式一拍一點,從而發展幼兒的節奏感,通過音樂游戲培養幼兒結伴游戲的能力和遵守游戲規則的能力,使孩子們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本節課采用的都是一些老兒歌老游戲,這些兒歌游戲都是我小的時候和媽媽一起做的,她不僅加深了我們母女之間的感情,而且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現在還記憶尤心。我也很想讓這些兒歌把各位家長老師帶回對童年美好的回憶,讓我們再一次感受一下老兒歌老游戲的藝術魅力。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流暢的聲音學唱歌曲。
2、通過歌唱和游戲愉悅幼兒身心,培養幼兒活潑歡快的性格。
3、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指偶一個。點點豆豆音樂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兒歌〈拉大鋸〉,小朋友仔細聽聽,歌曲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播放兒歌)
二、基礎部分
2、小指偶唱大戲〈點點豆豆〉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他們去姥姥家干什么了?
幼:看大戲。
師:那你們想不想也一起看看啊?
幼:想(教師用指偶在手上唱大戲《點點豆豆》)
3、學唱歌曲〈點點豆豆〉。
(1)、教師范唱兩遍,幼兒欣賞。
(2)、幼兒伸出小手當舞臺,小指偶在幼兒手指上唱歌 。
師:小指偶想到小朋友小手搭的舞臺上唱大戲。
4、幼兒學唱歌曲。
(1)、用不同的手指點豆唱歌。拇指爸爸先唱歌,食指媽媽再唱歌,最后中指哥哥也要唱歌。
(2)、幼兒邊唱邊點身體的不同部位。
師:想一想我們還能在身體哪個部位上點豆豆。
5、幼兒結伴游戲點點豆豆。
6、和客人老師一起做點豆豆的游戲。
師:你們想和客人老師做游戲嗎?
三、結束部分
7、送指偶回家。
師:天黑了,我們把指偶送回家里吧!下次再請他們過來玩。
另附:兒歌《拉大鋸,扯大鋸》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就不讓二妞去。恩……歌曲《點點豆豆》點點豆豆,開花石榴,小狗搬家,喀嚓一鎖。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重點)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難點)
【環境創設】
環衛工人的圖片、工作錄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出示圖片: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來看看環衛工人都干哪些工作?
(2)觀看錄象: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二、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三、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么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
(2)看看圖片上的行為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愿意幫助長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嘗試大膽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提前了解爺爺奶奶的喜好。
課件準備:《我愛爺爺奶奶》情景插圖三張。
活動過程
與幼兒談論爺爺奶奶,活躍課堂氛圍。
——你的爺爺(奶奶)平時最喜歡做什么事呢?
——他(她)是怎么關心、照顧你的?
出示情景圖片,引導幼兒理解關心老人是一種好品德。
——奶奶要抱小朋友時,他是怎么做的,他做得對嗎?
——小朋友為什么要幫爺爺端水?
——小朋友把書包給奶奶背是對的嗎?為什么呢?
小結:爺爺奶奶非常愛我們,照顧我們的生活。但是他們年齡漸漸大了,行動會越來越不方便。我們要尊重爺爺奶奶,幫助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組織幼兒討論自己在生活中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互相學習更多關愛老人的行為。
——哪位小朋友能來說說你有什么關心爺爺奶奶的事呀?
——你有好吃的東西,愿意跟爺爺奶奶分享嗎?
——如果爺爺奶奶生病了,你可以怎樣關心他們?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鼓勵幼兒擁抱爺爺奶奶,說一句爺爺奶奶愛聽的話,或幫助爺爺奶奶做一件事,并回來和老師同學們分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聽辨音的高低、強弱、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2、根據音樂的情緒自編動作,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搗米棍一條(卡紙制作),老鼠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請四五個幼兒到圈中搭肩圍成米桶。一幼兒拿著搗米棍蹲在米桶中做睡覺姿勢,其余幼兒在米桶周圍圍成一個大圓圈蹲下扮成“小老鼠”。
聽到樂曲一,老師帶領“小老鼠”邊輕聲唱個邊根據歌詞自編動作,表現出偷偷摸摸的樣子,唱到“吱吱吱吱鉆出洞”的第二句時,跑近米桶,唱“偷呀偷糧食”時兩手輪流作抓糧食狀,唱“偷糧食”時一跳,兩手搭在米桶上。
聽到樂曲二,小老鼠馬上跑回自己的“洞里”(座位前)蹲下,不能動,拿搗米棍的幼兒出來聽著音樂按節拍一下一下往米桶里搗米,搗米桶的幼兒半蹲按音樂節拍跺腳,慢慢轉圈,到9—14小節時搗米的幼兒四處巡視,抓身體動了的.老鼠,被抓的老鼠站到一邊,游戲結束。游戲可反復進行。
規則:
1、老鼠必須聽到樂曲二后才能跑回洞里。
2、搗米的幼兒到
提示:著重教幼兒感受音的高低、強弱,并用動作表達出來。
【教學反思】
用幼兒能聽懂明白的話語幫助幼兒理解。盡管只有短短20分鐘,寶貝們已經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內容和旋律,但人的記憶都有一定的遺忘規律,且幼兒的學習需要不斷重復,所以,還需要不斷的鞏固復習,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1~24小節)
1、聽《大熊貓》音樂,表演入場;
2、導入新課題:動物世界里還有許多小動物也想和小朋友做游戲。
依次掛示“小貓”“小雞”“小鴨”“小豬”頭像圖片。
3、引導幼兒依次表現以上幾種動物的叫聲,并從圖片筐中找出相對應的動物嘴形貼在預留背景圖中。
4、教師模仿動物叫聲、范唱,幼兒學唱。
從圖譜一目了然可以看到:對照動物頭像唱出小動物名字:對照嘴型唱出動物叫聲。
5、對應圖譜觀察討論:歌曲中旋律的高低起伏。
第二部分:(25~42小節)
6、分析討論:幾種常見動物的生態關系,導入歌曲后半部分的學習。
7、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唱法。
可視幼兒能力由教師先領唱、幼兒合唱,逐步到幼兒領唱、合唱。
第三部分:創編歌曲
8、請幼兒充分發揮想像;
①你在生活中、動物園里、影視圖片中分別聽到了哪種動物的叫聲?
②模仿這些動物的叫聲;
③盡可能將圖片筐中準備的圖片出示出來
(如青蛙、小鳥、小狗等)
9、利用創編的歌詞,結合已有旋律,創編歌曲。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制作、收集多種動物圖片,學習、討論各種動物。
2、準備音樂旋律伴奏材料,為幼兒創造、表演提供平臺。
設計意圖:毫無疑問,孩子們喜歡小動物。各種各樣小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行為習慣、聲音等,都是會讓孩子們感到好奇的內容。有關動物的主題永遠是孩子們探究的重點之一。
很多動物不僅生動可愛,也很美妙,具有較強的藝術性可挖掘。在參與了《動物世界》之《大熊貓》這一活動后,孩子們明顯更愛模仿小動物了,她們妙趣橫生的.樣子,讓我靈機一動:何不生成一節音樂主題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動物們身上感染更多的藝術氣息呢?
音樂主題活動《誰在叫》由此而創設。
活動目的:
1、初步學會歌曲,探究歌曲中旋律的起落,學習領唱、合唱的基本方法。
2、體驗愉悅歡快的情緒,初步了解幾種動物的生態關系。
3、發展幼兒創編歌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①學會并表演歌曲《大熊貓》②從生活中、影視圖片中收集,了解多種動物資料。
2、物質材料準備①《大熊貓》音樂磁帶;《誰在叫》音樂磁帶。②多種動物頭像圖片、及對應的嘴形圖片(如小貓、小雞、小鴨、小豬、老鼠、小魚、小象、小狗、青蛙等)
③簡單背景圖,表現出旋律音的高低起伏(如圖片的起伏:高區對應歌曲高音、低壓對應歌曲低音)
活動反思:
《誰在叫》是一首2/4拍,七聲宮調式的兒童歌曲,該歌曲描繪了小動物不同的叫聲,生動形象,極富童趣;歌曲節奏有規律地重復、變化著,旋律以級進為主,流暢上口,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探究興趣。
本活動使用了靈活、多樣的方式,讓幼兒在較短時間內學唱了歌曲《誰在叫》,嘗試并使用了“領唱”“合唱”的唱法,用旋律線的背景圖方式,淺顯地培養幼兒對高音區和低音區唱法的簡單感受,幼兒積極性較好,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不足之處,對第二部分的展示較少,幼兒在唱的時候,對歌詞、旋律掌握不太明朗;對幼兒啟發創編的力度還不夠,同時應作好系統歸納的準備(如提前準備可能出現的青蛙、小鳥、老虎等,小狗、牛、羊等動物圖片,用白極預留空間,及時展示幼兒的創造成果;也可給幼兒提供。自制圖片、圖譜的空間,讓幼兒把想唱的畫出來)讓幼兒更多體會創造的樂趣和成功的愉悅。
總體來講,幼兒在短短一節課時間內學會了這首42小節的歌曲,并用多種形式來表現,我覺得幼兒的能力不錯,并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不受顏色、大小的影響進行分類活動。
2、鞏固點數的方法,并能說出總數。
3、幼兒樂于動手操作,喜歡與同伴一起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區分紅綠兩色的學習經驗。
2、背景蘋果樹6顆,紅、綠兩色的大小不一樣的蘋果若干。
3、幼兒操作果盤,蘋果的筐子三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老爺爺,小朋友們幫助他摘蘋果的課件
二、教師出示6顆蘋果樹背景圖,鞏固點數方法,并說出總數。
師:小朋友我們來到了老爺爺的蘋果園樂,快來數一數,一共有幾棵蘋果樹?
幼:6棵。
師:蘋果是什么顏色的?
幼:紅色,綠色。
師:我們用小手指指看紅色的蘋果在哪,綠色的蘋果在哪,請小朋友指指看。
幼:幼兒自由點指紅色蘋果,綠色蘋果。
師:這些蘋果都一樣大嗎?
幼:不一樣大。
師:我們再找找看,大蘋果在哪里用小手指指看,小蘋果又藏在哪里?
三、請幼兒幫助老爺爺摘蘋果
1、老爺爺請我們小朋友幫小妹妹摘蘋果,摘什么蘋果呢?摘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提問幼兒要摘幾個蘋果?幼:一個紅蘋果,一個綠蘋果。師:這是小妹妹的果盤,請小朋友把摘下來的蘋果放在果盤里,開始摘。
2、老爺爺讓小朋友給小弟弟來摘蘋果,這次摘得和剛才的不一樣,要摘什么蘋果,一個大蘋果,一個小蘋果,請小朋友們重復老師的話,聽好要再去摘蘋果
3、小弟弟,小妹妹收到你們給他摘的蘋果非常開心,弟弟妹妹都很喜歡吃蘋果,小朋友們喜歡嗎?吃蘋果有什么好處?幼:吃蘋果有營養,吃蘋果潔齒,吃蘋果有助于消化,讓幼兒共同了解吃蘋果的好處。
4、師;請小朋友為自己來摘蘋果,摘一個紅色的`大蘋果,一個綠色的大蘋果和一個紅色的小蘋果。教師出示三個籃子,籃子有什么不一樣的呢?你們發現了沒有?
幼:籃子的顏色不一樣,大小不一樣。
老師會請小朋友把大大的紅蘋果放在大大的紅籃子里,大大的綠蘋果放在大大的綠籃子里,小小的紅蘋果放在小小的紅籃子里。
幼兒進行操作,老師進行隨機指導,鼓勵。
四、活動自然
結束:小朋友們今天真棒,我們幫老爺爺摘了這么多蘋果,老爺爺非常感謝你們。快聽,老爺爺和我們說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