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錦集六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基本理解故事內容;
2、初步了解交朋友的方法;
3、感受和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小烏龜上幼兒園》,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1、出示故事大書,幼兒觀察封面,說一說看到了什么?猜一猜書中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
2、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大書,組織幼兒討論
——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心情怎么樣?它都遇到了誰?
——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怎么辦?
二、再次欣賞故事并討論,感受小烏龜心情的變化
——小烏龜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小動物們看到小烏龜后,是怎么做的?
——你們在幼兒園里開心嗎?——如果班上也有小朋友像小烏龜一樣害怕,我們怎樣幫助他呢?
(如:跟他說我們一起玩、抱抱他、大家一起安慰他……)
三、故事表演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故事中的小動物,帶上頭飾表演故事,其他幼兒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活動延伸:
1、播放歌曲《好朋友》,幼兒隨音樂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跳舞。
2、在語言區(qū)投放動物頭飾和大書,幼兒可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jié)小班語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我采用了欣賞、討論、表演等形式完成了本節(jié)活動,在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一直保持較好,活動目標也基本達成。首先我出示故事大書,引起幼兒的興趣,并引導幼兒觀察大書封面,初步了解大書中講的是關于誰的故事,然后一頁一頁講故事,討論故事內容,再次欣賞故事,感受小烏龜表情的變化,接著鼓勵幼兒表演故事,最后播放歌曲,鼓勵幼兒和好朋友一起跳舞。在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我進行了小結,引導幼兒學習小烏龜,每天要開心的來幼兒園,這是活動的重點教育目標所在。表演故事環(huán)節(jié)由于準備的頭飾只有一套,而幼兒的參與興趣很高,由于時間關系,部分幼兒沒有參與表演,有些失落。
改進措施:
我將故事大書和動物頭飾投放在語言區(qū)中,鼓勵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可以再次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練習有控制的畫線條;
2、激發(fā)幼兒的愛心,鼓勵幼兒不輕易放棄;
3、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蝸牛找家】
2、水彩筆、貼有彩色房子、草地、石頭,樹叢、的畫紙(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1、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兒
師:老師聲情并茂的講故事【小蝸牛找家】(故事大致內容,蝸牛媽媽帶小蝸牛出門玩耍,天黑前趕回家的過程中有一只小蝸牛迷路了,它面前看到的都是樹叢、石頭、小山坡,他很著急,天快黑了,誰來幫助他)
2、請一名幼兒上前操作嘗試,以了解方法。
幼兒拿筆畫線讓小蝸牛跟著走,要繞過草叢、繞過石頭、前面還有草叢,鼓勵幼兒休息再走,最后繞過很多障礙,終于在天黑前把小蝸牛送回了家。為幼兒鼓掌以獲得成功感。
3、大家用手指來空畫(看看小蝸牛回家了沒)做練習
4、提出要求
a:線條(路)不能斷開,否則到不了家
B、鼓勵幼兒勇于嘗試,這兒不行再繞哪兒,其過程中練習手腕轉動、熟練畫線條。一定要把小蝸牛送回家,激發(fā)幼兒愛心不放棄。
5、幼兒動手,教師觀察輔導,對較好完成的幼兒鼓勵他看看還有那些路可以把小蝸牛送回去,多做練習。對于動手較差的幼兒教師可鼓勵他走一走、歇一歇,先嘗試走較短的'路來練習。
6、評價交流
幼兒可以相互觀看、評價,看看其他小朋友把小蝸牛送回家了嗎,在其過程中可用手指做練習繞畫。也可看看誰找到的路最多來鼓勵較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1、將類似的圖紙放于活動區(qū)供幼兒練習,以送其他小動物去游樂園或上學貫穿;
2、在活動中發(fā)現幼兒就拿一支筆作畫不會換筆的現象,在活動區(qū)又增加了幫小動物找彩色的路或一條彩虹路,鼓勵幼兒多換色嘗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情景游戲中,樂意與同伴、教師進行回答、對話。
2、學習使用我我們等人稱代詞以及簡單的方位詞。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使用人稱代詞和簡單的方位詞。
難點:能和同伴、老師進行完整的對話。
活動準備
1、設置大樹、花園、山洞、房子、傘屋等場景
2、老虎、猴子、蝌蚪、青蛙等動物頭飾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問答歌
1、師問幼答:***,你在哪里?男孩子,你們在哪里?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你們要聽好老師的話!我叫你們,你們要大聲回答,好嗎?
師:***,你在哪里?
幼兒:哎,我在這里
2、幼問師答:江老師,你在哪里?
師:你們也來叫叫我、問問我吧!
3、教師戴上老虎、猴子、青蛙等頭飾扮演多種角色,并引導幼兒(集體、個別)向各種角色發(fā)問:***,你在哪里?
4、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
寶寶,寶寶,在哪里?哎哎,在這里;老虎、老虎,在哪里?哎哎,在這里;青蛙、青蛙,在哪里?哎哎,在這里。
二、躲貓貓
1、在參加動物音樂會的情境中玩躲一躲、找一找、說一說的游戲。
。1)師:森林里今天要舉行動物音樂會,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好嗎?來,我們一起先打扮打扮。
。2)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跟著青蛙去參加動物音樂會,聽著音樂和青蛙的指令走過大樹、山洞、房子等場景,并學說場景的名稱。
2、設置情境狼來了,引導幼兒體會、嘗試使用一些方位詞,逐步提高語言表達的難度。
(用音樂暗示:狼來了提示幼兒四散在大樹、山洞、房子等場景中。)
3、狼走了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
教學反思
教具準備充分,教師語言簡潔大方,大多幼兒能聽懂老師的意思,調動了大部分幼兒的積極性,特別是游戲那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充分調動了他們發(fā)問的興趣。大膽的表現了自己,但是在活動中還有少部分沒達到理想的效果,我覺得我應該再多設置幾種情境,讓幼兒多次練習,鞏固使用人稱代詞和方位詞。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jié)。
2.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的習慣,嘗試運用語言,想像和創(chuàng)造。
3.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表演,大膽在全班幼兒前表述。
【活動準備】
1.自制一張與本課相應的投影片,小兔子為動片。
2.道具:掛有紅燈籠的房屋,有蘿卜的菜地,有掛紅氣球的樹。
3.故事錄音及1個紅皮球。
【活動過程】
一、布置教學場景,導入課題
出示投影,提問:圖上畫的誰?畫了什么東西?師:這幅美麗的圖畫,說的是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用簡短的話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學習故事內容
1.教師邊出示投影,邊操作動片小兔,示范講故事。當講到小兔子焦急地喊:“太陽到底在哪兒呀?”戛然而止,提出嘗試問題:
小兔子找到太陽了嗎?它到哪些地方找太陽?
先到哪兒找?又到哪兒找?小兔子把什么當成了太陽?
2.引導幼兒說出:小兔子把紅燈籠、紅蘿卜、紅氣球當成了太陽。
三、讓幼兒聯(lián)系已有知識,大膽表述
1.提出嘗試問題:
你們見過太陽嗎?在哪兒能找到太陽?(在外面)
太陽升起時,高樓、小樹都有什么留在地上?
我們在太陽下有什么感覺?
2.引導說出: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身上發(fā)熱,冒汗,盯著太陽看,眼睛會發(fā)花……
3.學習詞:亮亮的`。
練說短語:亮亮的太陽、亮亮的星星。
4.用相聲中打岔的技法,幫助小兔子找太陽。
過渡提問:什么樣的燈籠?什么樣的蘿卜?什么樣的氣球?
教師出示紅皮球,提示幼兒,小兔子可能又把紅皮球當成了太陽,激發(fā)幼兒動腦,嘗試講述。(關鍵處加以引導)
四、到太陽下玩游戲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到外面玩踩影子的游戲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引導幼兒正確認識8以內的數字與數量,區(qū)配數量相應的實物。
2、通過集體回答和個人提問發(fā)展幼兒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3、通過教學讓幼兒接近大自然和小動物,培養(yǎng)愛心與樂于助人的品德。
4、教幼兒手口一致,點數8以內的數,并會說出數。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6、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會幼兒手口一致地數1—8。
2、學會看數,并根據要求按數將實物分類。
3、讓幼兒掌握數數時的方位順序及方向
4、教會幼兒手口一致地數1—8
5、學會看數,并根據要求按數將實物分類
教具準備:
紙制的.大廈,屋子,各種動物(若干)鴨蛋
教學過程:
一、以歌曲《母鴨帶小鴨》帶領幼兒進入課堂,營造輕松氛圍。
二、創(chuàng)設嘗試情境,激發(fā)嘗試欲望、引導幼兒感知8以內的數量。
導語:老師今天接到了母鴨打來的電話,它說它的肚子漲漲的,很不舒服,大概是生病了。我們和母鴨是好朋友,對嗎?那么今天我們就叫上小貓,小兔,小豬一起去母鴨的家去看望它吧!
三、教師示范,幼兒操作練習,引導幼兒感知8以內的數量。
1、帶領小朋友正確認識數大廈樓層,層數,間數的順序及方法,并讓孩子以老師提供的數據找到小貓,小兔,小豬的家。
2、根據故事情節(jié)帶幼兒來到母鴨的“家”,并讓幼兒為母鴨下蛋的艱辛過程加油,接著讓幼兒數數母鴨生下的鴨蛋數量
3、讓幼兒根據數字認識,將教師要求的鴨蛋數量放入相應的數字屋子里。
四、以歌曲《母鴨帶小鴨》結束課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游戲目標:
1、愉快地跟學歌曲,并初步學習音樂游戲、《媽媽和乖乖》。
2、初步知道袋鼠的主要外形特征。
游戲準備:
1、扮演袋鼠媽媽的服裝,袋鼠玩具一個(大布袋也可替代)。
2、歌曲錄音磁帶《媽媽和乖乖》。
游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你們看我的肚子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我們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幼兒學袋鼠條,體驗袋鼠走路的特點。
2、學唱歌曲《媽媽和乖乖》:
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師:"乖乖是誰呀?"幼兒跟著教師有節(jié)奏地朗誦兒歌,理解"相親相愛"。
"這首兒歌還可以編成一首很好聽的歌曲,歌曲名字叫《媽媽和乖乖》"。
3、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建議與提示: 在學會音樂游戲的基礎上,教師還可以改變游戲規(guī)則:袋鼠乖乖比袋鼠媽媽多一個,當音樂停止時,沒有找到媽媽的乖乖停止游戲一次。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