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一 可愛的家
教學目的:
1.主要讓幼兒認識一些基本的生活物品,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
2.初步讓幼兒了解數的概念,學會比較大小、高矮
3.讓幼兒發展動手能力,對繪畫、手工等美術活動感興趣。
教學準備:大、小皮球各一個,白紙每人一張。彩色筆錄音帶一盒。高矮紙筒各一個,掛圖一幅。
教學過程:
1.談話活動:出示掛圖,讓幼兒說說自己家的住房及各個房間的用途,家中有那些東西。
2.結合家中的生活物品,學習5以內數數,比較大小與高矮。教師出示大、小皮球,問幼兒那個大那個小,然后再出示高矮紙筒問幼兒那個高哪個矮。教師還可以拿幼兒和老師比較,問幼兒是老師高還是幼兒高,還可以問爸爸和媽媽誰比較高等。
3.讓幼兒聽音樂,繪畫。
4.作業,讓幼兒做幼兒用書作業,找爸爸、媽媽的物品。
5.小結。
活動二 全家福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家庭的溫暖與快樂,懂得家人之間要相互關心,相互尊重。
2、引導幼兒了解家庭成員的稱謂和關系。
活動準備:請家長配合拍全家福照片,布置“快樂一家人”展板。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自由觀看“快樂一家人”展板。
小朋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快樂而溫暖的家,家是什么呢?(復習家的散文)
這里有許多個快樂的家庭,大家自由觀看一下,看看你認識這些家庭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家庭
剛剛大家都觀看我們的“快樂一家人”展板,你看到了那些人呢?你能講講你自己家里有那些人?怎樣稱呼?通常我們在介紹朋友或家人時,要按照年齡介紹,如爺爺年紀最大,就先介紹爺爺奶奶,然后是爸爸媽媽,最后才是自己。
那么在你的家里誰最高?誰最矮呢?(指著照片說)
3、講故事《愉快的一天》。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兔爺爺和兔奶奶住在那里?今天他們為什么那么高興呢?
(3)兔奶奶要去采蘑菇,小兔子怎么說的?
小兔子懂得尊重爺爺奶奶,知道他們年紀大了,行動不方便,主動幫助爺爺奶奶做事情,我們小朋友也要向他們學習,經常去看望爺爺奶奶,聽他們的話,關心他們,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三 我的好媽媽
活動目標:
1、結合三八節,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辛苦,使幼兒萌發對媽媽的熱愛之情。
2、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成長過程,知道三月八日,能用簡單的話對媽媽的感謝。
活動準備:
1、邀請媽媽來園,同慶三八。
2、歌曲《我的好媽媽》磁帶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安靜的坐好,老師請兩三個家長講一講孩子的成長過程、趣事等,使幼兒體會媽媽為自己成長付出的辛勞。
2、老師簡單介紹三八節的來歷,引導幼兒了解三八節是媽媽的節日,啟發幼兒親親媽媽,對媽媽說句感謝的話,如:“謝謝媽媽,媽媽辛苦了”等。
3、游戲:我愛媽媽。
讓幼兒和媽媽背對背坐,根據老師的提問,如:媽媽最喜歡吃什么水果?讓媽媽先寫出來,再請幼兒說出,看是否一致。以答對的為勝。(要求媽媽先寫。幼兒在說)
4、歌表演《我的好媽媽》。
活動四 我愛爸爸媽媽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2、喜歡爸爸媽媽。
(二)活動準備:
1、請幼兒收集有關爸爸媽媽工作的服裝或工具一件,布置全家福照片專欄。
2、家長事先向孩子介紹自己的姓名、工作、住址及電話等。
3、準備教育掛圖《社會領域活動:我有一個幸福的家》。
(三)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讓幼兒觀察,設置問題:圖畫上有哪些人?你們家都有些誰?他們做什么工作?你們愛他們嗎?
2、請幼兒觀看“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爸爸媽媽。
3、爸爸媽媽模仿秀:讓幼兒穿上爸爸媽媽的服裝,模仿自己的爸爸媽媽,請同伴猜猜,他們是做什么工作的。教師可為幼兒表演攝像。
音樂游戲:愛的禮物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有節奏地朗讀兒歌。
2、說出對媽媽的感覺,嘗試用不同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感謝。
(二)活動準備:兒歌《小板凳》、蠟筆、圖畫紙、剪刀
(三)指導要點:
1、師以談問話的形式引入活動。
問幼兒:媽媽平時很照顧我們,我們應該怎樣跟她說話謝謝呢?
2、師與幼兒討論向媽媽表達謝意的方式。
3、教幼兒念兒歌《小板凳》。
4、與幼兒討論:除了送禮物謝謝媽媽,我們還可以做哪些事呢?(如捶背、幫忙拿東西……)請幼兒回家除了送爸爸媽媽禮物外,也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捶捶背或做點其他的事。
5、協助幼兒在紙上畫上自由想畫的畫畫下來,師幫幼兒寫上給媽媽的甜甜的話,回家時送給媽媽。
活動五 扮家家
一、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創意的布置家庭環境。
2、享受扮演爸爸媽媽的樂趣。
3、感受和想像音樂表現的家庭生活的情景。
二、活動準備
1、歌曲《扮家家》的錄音帶,錄音機。
2、家庭物品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聆聽音樂,想像音樂表現的家庭生活情景。
2、教師與幼兒共同玩游戲《扮家家》,感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甜蜜。
3、與幼兒一同討論:如果要將扮演區變成一個家,該有些什么東西。
4、與幼兒一起搜集材料,如布、紙箱、服裝、餐具、家具等。
5、利用區域活動時間,將扮演區變成一個家。
6、老師制作頭飾若干,鼓勵幼兒到扮演區參與家庭扮演。
活動六 瞧我多能干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主動幫助家人做事的愿望。
2、引導幼兒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圖片四幅、值日生胸卡2個、每人一塊舊手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隨音樂進活動室。
2、師:“小朋友,新年已經過去了,我們又長大一歲了。今年是雞年,我們長大了!能幫爸爸媽媽做許多事情了!”
二、基本部分
1〉瞧我真能干
1、師:“小朋友們,你在家都幫助媽媽干什么活了?”
2、師:“小朋友們,我們都長大了,都是大孩子了,想一想我們大孩子還可以幫幫媽媽干什么呢?(引導幼兒想想說說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棒,都可以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了!我想,你們的爸爸媽媽有了你們這些小幫手,一定可高興了!什么?你不相信!不信你看看小紅一家就知道了!”
2〉學習兒歌《小幫手》
1、師:“小紅在家跟你們一樣,也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呢!(出示圖片)你們看,小紅在家都做了誰的小幫手呢?”
2、幼兒自由觀察,并說說小紅都做了誰的`小幫手,幫助做了什么?以及被幫助人的反應。并把幼兒所說的內容以一句話的形式體現出來。
3、教師示范朗誦兒歌《小幫手》,并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小幫手》。
3〉游戲形式反復掌握兒歌
1、師生對句形式:
爺爺( ),我拿( )。 奶奶( ),我拿 ( )。
媽媽( ),我拿( )。爸爸( ),我來 ( )。
大家都把我()。我是家里的( )。
2、男女對句形式:如兩組隊員,一組隊員說上半句,另一組隊員說下半句。
4〉瞧我多能干
1、師:“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在家里都能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小幫手,再也不當小皇帝了!那在幼兒里應該怎么做呢?你能幫老師做什么?(引導幼兒積極發言,爭做班級的小主人,不做班級的大懶蟲。”
2、表揚個別平日里表現良好的幼兒,鼓勵幼兒都向他們學習,制定班級小小值日生制度,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班級各種制度的管理。
三、結束部分
1、師:“小朋友,通過今天我們一起做游戲,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這么棒,早就不做小皇帝,改做自己的小主人了!(豎起大拇指)”
2、師:“看來,我也得加緊努力,多學一些本領,我也要做自己的小主人!對,我看到外面的大型玩具臟了,我可要去幫小朋友們擦得干干凈凈,那樣,小朋友們就可以高高興興的玩了!可是――那么多玩具,我什么時候能擦完呀?小朋友等級了怎么辦?
四、活動延伸: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較學會新的生活技能。
活動七 我真可愛
活動過程
1、看一看
(1)找伙伴:引導幼兒說說是怎樣找到小伙伴的,以及眼睛還能看見什么。
(2)討論:怎樣正確地保護眼睛。
2、聞一聞
(1)提供裝有香水、醋、茶葉等各種材料的瓶子,請幼兒聞一聞,說出瓶中裝著什么。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交流鼻子還能聞到哪些氣味。
(2)教師講述故事《奇奇的鼻子》。
3、嘗一嘗
(1)引導幼兒互相觀察,看看嘴巴里有什么。
(2)請幼兒分別品嘗糖和鹽,并說一說它們的味道,感知舌頭能品味,牙齒能咀嚼食物。
(3)啟發幼兒根據自己的體驗,說說嘴巴還可以干什么。
(4)討論:怎樣保護嘴巴。
4、聽一聽
(1)讓幼兒傾聽收錄機里播放的敲鑼打鼓聲、飛機轟鳴聲等,說一說聽到了什么聲音。
(2)游戲:傳悄悄話。
(3)師生共同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能愉快地演唱歌曲。
2.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認識了小金魚,了解金魚的外部特征2.背景音樂 3.金魚頭飾4.彩虹傘活動過程:
一.導入,請幼兒自由表演小魚游。
1、幼兒邊聽音樂邊跟老師做小魚游的`動作進入教室。
師:小朋友小魚都會怎樣游水呢?
師:哇,原來小魚可以有這么多的姿勢游水呀,那現在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來做小魚游吧!
2、小魚們游得可真愉快呀!剛才聽了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覺呢?(你覺得音樂歡快嗎?)二.學唱歌曲:
1、請幼兒完整的欣賞第一遍歌曲。
師:讓我們再來仔細地聽一遍這首好聽的《小金魚》吧。
2、欣賞第二遍歌曲,讓幼兒熟悉歌詞。
師:剛才你都聽到小金魚怎么樣了?
老師按著幼兒說出歌詞的順序貼出圖片,并按著圖片將歌詞配著音樂說一遍。
3、跟音樂說歌詞。
請幼兒跟老師一起跟著音樂說歌詞(兩遍)歌詞:我是小金魚,住在池塘里,游過來游過去,總是不適宜。努力游努力游,游過了小河,一天又一天,來到大海邊。
4、加上肢體動作唱歌。
師:小朋友們說的可真好呀,你瞧,小金魚來了(老師戴上頭飾邊唱歌邊做動作)5、學唱歌曲。
師:小朋友也想做漂亮的小金魚嗎?(給幼兒帶上頭飾跟老師一起邊表演邊演唱)6、請幼兒有感情、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表揚:XXX小朋友是一條快樂的小金魚,你們瞧他唱歌的時候多高興呀!)三.結束游戲:網魚幼兒唱最后一遍歌曲時,老師在最后一句時出示"漁網"網住小魚。
師:我們一起到大海里去網魚吧。
帶領幼兒離開教室。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了解動物的叫聲和生活習性。
活動重點:鼓勵寶寶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不同動物的特征。
活動準備: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觀察動物的`圖片
師:今天,有很多小動物要和我們交朋友,請寶寶們看一看它們是誰?(邊出示圖片邊讓寶寶講述)
師:你知道它們都喜歡吃什么嗎?喜歡干什么嗎?(請2—3個寶寶回答)
二.兒歌:小動物模仿操
師:小動物們帶來了好聽的兒歌,我們用小耳朵一起來聽聽。
1.教師完整講述兒歌
師:兒歌里你聽到了什么?
2.師幼一起念兒歌
師:寶寶們想學習這首好聽的兒歌嗎?
3.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兒歌
三.游戲:連線
兒歌:
小小鳥,扇翅膀,(雙臂側平舉,上下扇動兩次)
飛到樹梢把歌唱。(雙臂側平舉,原地小跑轉一圈。)
小白兔,真可愛,(豎起雙手食指與中指表示兔子耳朵,頭左右搖晃兩次。)
愛吃蘿卜愛吃菜。(下蹲做吃菜動作)
小花狗,汪汪叫,(雙手在頭兩側。學狗耳朵扇動兩次。)
吃完骨頭尾巴搖。(雙腳自然站立,手背后側身晃動兩次。)
小山羊,咩咩叫,(雙手舉過頭頂,表示羊角。)
快快上山吃青草。(雙手做吃青草動作,彎腰與直立兩次.)
小小馬,真能干,(雙臂前平舉,手做牽馬動作。)
呱嗒呱嗒跑得歡。(雙手自然擺動,原地跑)
小動物,來做操,(雙臂上舉做動作。)天天鍛煉身體好。(雙手擺動,豎起大拇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針吃藥時也不哭”是勇敢堅強的表現。
2、學習用簡單的語言“我不哭”提示自己努力控制情緒。
3、能用語言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課件ppt、兒歌
【活動過程】
(一)圖片引入,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動物圖片,了解兒歌中的人物。
師:我們班不止來了許多客人老師,還來了三個小動物,我們來看看他們是誰?
(小熊、小猴子、小貓咪)
(二)理解兒歌內容,知道“跌倒了不哭,打針吃藥時也不哭”是勇敢堅強的表現。
1、出示兒歌圖片,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引導幼兒學說兒歌中的語言:“不哭、不哭……”。
師:小熊、小猴和小貓在幼兒園做游戲時發生了一些事情,你想知道他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小熊在玩什么?(拍皮球)我們也來學一學拍皮球(做動作)
發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小熊怎么了?你覺得皮球掉了能不能哭?那你要對他說什么?(不哭不哭,撿回來。)
(2)小猴子在干什么?(翻跟頭)你聽見了什么聲音(哭聲),是誰哭了?請你來猜一猜。
是不是小猴呢?(是)他為什么哭?(摔跤碰了頭)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頭上有包)我們要對他說什么好聽的話?(不哭不哭,爬起來。)
(3)我還有一個小動物是誰啊?(小貓咪)小貓咪在學什么?(學跑步)你猜她會發生什么事?
我們來看看猜得對不對?(小貓摔跤了)我們要對她說什么好聽的話?(不哭不哭,站起來。)
(4)我這里還請了一個神秘的人,我們看看是誰?(小寶寶)他在干什么?(打針)他打針時怎么了?(哭了),他為什么哭?請你對小寶寶說句好聽的話(不哭不哭,真勇敢。)
2、小結:我們小朋友對他們說了這么多好聽的話,他們都想要變勇敢了,小熊下次皮球掉了不哭,自己撿回來,小猴子翻跟頭碰了頭也不哭,自己爬起來,小貓咪學跑步摔跤了,不哭自己站起來,還有小寶寶打針,雖然有點疼,但他也忍住不哭。這些孩子的都是勇敢的孩子,他們遇到困難都會自己解決,而不是用哭的辦法。
(三)通過圖片講述對勇敢的初步理解,并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用語言提醒自己學習控制情緒。
1、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根據圖片講述對勇敢的初步理解
師: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勇敢的孩子,請你說說,勇敢的孩子是怎樣的?(出示一些相應的圖片)
2、引導幼兒聯系實際,說說自己身上勇敢的不哭的事。
師:我們知道這么多勇敢的孩子,那你們是勇敢的孩子嗎?在你身上有沒有發生過一些你很勇敢,沒有哭的事情。
3、引導幼兒學說為自己打氣的話:“不哭不哭、我不哭。”
師:我們小朋友都知道打針、吃藥不哭,摔跤不哭自己站起來的孩子都是勇敢的孩子,但如果你摔了一跤,摔得真的很疼,但又想當勇敢的孩子那怎么辦呢?
師:我這里有一句給自己打氣的話,可以讓你變勇敢,你想不想學一學?“不哭不哭、我不哭。”
師:你學會了嗎,請你把這句打氣的話大聲地說出來?如果下次你摔跤摔得很疼,打針的時候真的很害怕,我們可以為自己打氣,對自己說“不哭不哭、我不哭。”
4、鼓勵幼兒做個勇敢的孩子。
師:我們學會了這句打氣的話,以后是不是都很勇敢了?現在,我請你做一件勇敢的事好不好?請你站起來勇敢地大聲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我不哭(兒歌)
小小熊,拍皮球,球兒跑,不哭不哭,撿回來。
小猴子,翻跟頭,碰了頭,不哭不哭,爬起來。
小貓咪,學跑步,摔倒了,不哭不哭,站起來。
小寶寶,要打針,有點疼,不哭不哭,真勇敢。
反思
經過一研過后,我進行了反思根據各個老師的建議,將活動的內容改動并細化,將ppt細節制作精細。在活動中,我語速放慢,設計了更多的問題讓幼兒思考。整個活動十分完整,流程十分順暢,也沒有之前那么緊張了,對幼兒回答也能快速的反應,并能自然地引導幼兒。在我的.引導下大多數幼兒在這次的學習中都能學會這句打氣的話“不哭、不哭,我不哭”。而在最后一環節,我巧妙的運用了客人老師的條件,讓幼兒現場表現勇敢,讓幼兒知道能和陌生人打招呼也是勇敢的表現。雖然整個活動很完整流暢地進行了下來,但還是有些環節有點小問題,在第二環節“小寶寶”與第三環節聯系生活上,環節間有些混亂,以及在第三環節理解“勇敢的孩子是怎樣的”和“你身上勇敢的事”這兩個問題時,沒有遞進性,內容有點重復,需要改進。。以及對于勇敢這個詞,我應該需要在活動中重點再解釋一下,讓幼兒更明確。
活動延伸
(一)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鼓勵幼兒摔跤不哭,不會的原意去學、去練,不哭。用簡潔的語言鼓勵:“不哭、不哭,真勇敢。”及時表揚不哭的幼兒。
(二)在體檢或者生病吃藥打針時,當孩子有了勇敢的表現,家長和老師對幼兒的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蘿卜生長的自然條件,知道各種污染會造成蘿卜的畸形生長。
2、萌發幼兒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情感,并喜歡大自然。
活動準備
1、農藥測試卡
2、幼兒用書
3、故事錄像(幼兒拍攝)
4、小實驗用品
活動過程
1、測試對對碰
以小實驗引出活動,出示農藥測試卡對蘿卜進行測試,引出《蘿卜的故事》
2、故事快樂多
(1)看錄像聽故事:《蘿卜的故事》
(2)教師: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故事中的蘿卜遭了哪些事情?
《蘿卜的故事》
在一片綠油油的蔬菜地里,有許多蘿卜兄弟。他們在一起快樂的生活著。
"撲通"一聲。"哎喲,是誰呀?"蘿卜兄弟高聲叫道。原來不知道是哪個缺德鬼扔下來幾節廢舊電池。可把蘿卜兄弟給嗆死了,眉頭都皺緊了。
"怎么回事呀?我怎么不能呼吸呀?是什么東西繞在我的身上呀?"原來不知道誰亂扔的.塑料袋。"真可惡!"甚至有一位蘿卜兄弟都給纏得眼淚掉下來了。
看!怎么這樣難聞呀!又來灑農藥了。雖然殺死了我們身上的蟲子,也使我們中了毒。
小白兔一大早去采了許多蘿卜回來,咬了一大口,覺得那些蘿卜似乎變了味,而且很難吃,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蘿卜兄弟掉下了眼淚。委屈地說:"這些能怪我們嗎?"
(3)提問:為什么蘿卜會變得這么難吃?蘿卜兄弟遭遇了哪些事情?
(4)觀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蘿卜遭遇的原因。
討論:你們認為蘿卜兄弟應該怎么辦?
(5)遷移思考:我們今后看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
(6)情景表演:蘿卜的故事
請幾位小朋友扮演蘿卜,請三位分別扮演廢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分別表演三種情景,通過扮演角色明白其中道理。
3、實驗abc
純凈的蘿卜與受污染的蘿卜
在幼兒園種植園中,分別劃出兩塊園地。一塊種上蘿卜,天天澆水施肥;一塊種上蘿卜后,每天扔上塑料袋、廢舊電池及農藥。
4、親子樂融融
活動延伸: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對蘿卜生長進行記錄。用一表格,記錄蘿卜生長狀況。
5、環保小衛士
快速聯想:生活中你看哪些食物、蔬菜、水果會遭遇像蘿卜兄弟這樣的遭遇,你發現后會怎么樣?
6、活動結束
告訴周圍所有的人都來保護我們身邊的環境,共同維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幼兒園小班講故事教案可以增加孩子的語言能力,讓幼兒通過對故事的理解從而從故事中學習基本道理,以及鍛煉自己的語言能力,讓幼兒萌發出對于故事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超市工作人員的職責,學會玩超市的游戲。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游戲,增進各游戲之間的聯系。
3、進一步培養幼兒按要求歸類擺放游戲材料的.意識、能力。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營業員標志、錢、柜臺及超市的各種貨物
活動過程:
1、簡單講述上次“超市”的游戲情況,提出游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超市中,不能按類收拾游戲材料。
(2)個別幼兒不懂得禮貌待客。
(3)游戲情節較單調,與娃娃家的交往不夠。
2、讓幼兒按意愿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游戲,教師給予適當的調整。
3、幼兒分組游戲,教師重點指導超市。
*引導幼兒在學會分清“超市”游戲中營業員、保安等角色的工作職責基礎上,能與娃娃家
進行簡單的游戲交往。
*教師以經理的角色身份幫助幼兒發展相應的游戲情節。
活動結束:
*提醒幼兒按各角色區收拾游戲材料,并要求能整齊擺放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說說畫面內容,學學做做鼠小弟的動作,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理解故事內容,學會語句:“要是我也有。。。。。。”
3.樂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鼠小弟與海獅的合作精神,體驗朋友間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的ppt
三、活動過程
1.出示蘋果,紅彤彤的蘋果多可愛,看了都想吃的,你們想吃嗎?不光你們想吃,看,還有誰也想吃的?可是蘋果樹這么高,在樹底下的鼠小弟會怎么想呢?(幼兒)
2.師:那我們來看看,下面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誰來了?發生了什么事情?(幼兒)看到小鳥叼走了一個蘋果,想吃的鼠小弟會怎么想呢?(幼兒)那我們來看看,鼠小弟會怎么做呢?(幼兒)你怎么看出來的?他為什么要飛?那你能不能說說他的心里話呢?(要是我也能飛該有多好啊?)我們一起來一邊學鼠小弟飛一邊想:我要是能飛該有多好啊?
3.師:我們接著往下看,誰也來了,發生了什么事情?看到小猴摘走了一個蘋果,鼠小弟又會怎么想呢?(幼兒)那他是怎么做的呢?(幼兒)你覺得鼠小弟是怎么爬樹的呢?為什么要貼著樹,除了這個,你還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鼠小弟在非常努力的爬樹?那你能不能來學一學鼠小弟努力的樣子呢。(請單個)鼠小弟一邊努力的爬樹,一邊心理會怎么想啊?我們一起來學學看(幼兒一起一邊學爬樹,一邊說:要是我也會爬樹,該有多好啊)
4.師:可是他在怎么努力爬也摘不到蘋果的,接下來會怎么樣呢?(兩幅圖一起出現)請你仔細看看這兩幅圖,發生了什么事情呢?(啟發幼兒講)(大象用長鼻子卷走了一個蘋果,鼠小弟看見了。。。。。。)
我們一起來學學鼠小弟,一邊拉一邊說:要是我也有個長鼻子該有多好啊?
小結:盡管鼠小弟將自己的'鼻子拉得又紅又疼手都拉酸了,可是鼻子能夠夠到蘋果嗎?
5.師:咦,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小老鼠是怎么做的?(幼兒,想學犀牛去撞蘋果樹,讓蘋果掉下來)可是結果,自己撞得頭昏眼花的,蘋果有沒有掉下來啊?(沒有)
6.師:到現在為止,鼠小弟已經嘗試用了幾種方法摘蘋果啦?(學小鳥飛,學猴子爬,學大象,學犀牛)而且都非常的努力,為什么鼠小弟這么努力的去做了,卻都不能成功呢?
小結:原來,鼠小弟很小,力量也很小,簡單的趣模仿別人,肯定是不行的。
7.師:看著樹上的蘋果越來越少,想吃的鼠小弟心情怎么樣啊?(幼兒)那你們快來幫幫鼠小弟啊,究竟用什么辦法就可以吃到樹上的蘋果了呢?(幼兒討論)
8.師:你們幫鼠小弟想了這么多的辦法,那我們來看看鼠小弟究竟有沒有吃到蘋果呢?這時誰來了?(海獅)你覺得他們兩在干什么?(說話)那海獅會對鼠小弟說什么呢?鼠小弟又會對海獅說什么呢?(幼兒自由說)
老師說:鼠小弟對海獅說:你會飛嗎?。。。。海獅對鼠小弟說:這些我都不會,不過我有一個本領。。。。)你們來說說看,海獅的本領是什么呢?那海獅這個本領有什么用呢?我們來看看,是不是跟你們講的一樣呢?
9.師:海獅利用會頂球的本領,把鼠小弟頂到了蘋果樹上,鼠小弟終于吃到蘋果了,心里怎么樣啊?(美滋滋的)
10.小結:瞧鼠小弟一個人不能做到的事情,因為有了朋友的幫助,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終于解決了問題,那我們小朋友平時在生活中有沒有一個人做不了的,需要別人幫忙,共同克服困難,解決事情的呢?
總結:原來,有朋友幫助,與別人合作,可以解決自己一個人不能完成的事情。那我們現在出去找找,有沒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兩個人合作共同完成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小班幼兒處于直覺行動思維階段,他們的學習必須是在具體的感性的活動中,通過多種感性進行。同時又有強烈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征,設計此活動,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白天和黑夜,作為不同的情景,來體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的情緒,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動靜交替的方式,讓幼兒充分體驗參與音樂活動的樂趣。
一、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兩種不同風格的音樂,體驗樂曲所表現的歡快、熱鬧與舒緩、安靜。
2、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風格的音樂。
3、激發幼兒大膽、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活動準備:
動畫VCD、音樂、太陽和月亮城堡、白天與黑夜的背景、太陽和月亮的頭飾
三、 活動過程:
(一) 幼兒律動進入城堡。
指導語:小朋友,咱們一起到太陽城堡和月亮城堡玩游戲吧。
(二) 幼兒在太陽城堡里感受樂曲《鈴兒響叮當》熱鬧、歡快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鈴兒響叮當》一遍,引導幼兒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歡快。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討論白天的熱鬧情景。
指導語:太陽出來了,花兒醒了、小樹醒了,還有誰也醒了?他們都會做些什么?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白天的熱鬧歡樂情景。
(三)幼兒在月亮城堡里感受樂曲《搖籃曲》安靜、舒緩的情緒,并用肢體語言表現。
1 幼兒欣賞樂曲《搖籃曲》一遍,引導幼兒用輕柔的動作為樂曲打節奏,感受樂曲的舒緩。
2、 幼兒觀看動畫VCD,引導幼兒發揮想象,討論黑夜的安靜情景。
指導語:月亮出來了,花兒睡了、小草睡了,還有誰也睡了?
3、請幼兒嘗試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黑夜安靜、舒緩的情景。
四、游戲:白天與黑夜
游戲規則:
當太陽或月亮出現時,幼兒根據相應的音樂,進行表演。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的教案01-17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6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