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大小,引導幼兒給物體進行大小分類。
2、學說“大蘋果放到大籃子里,小蘋果放到小籃子里!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并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掛滿蘋果的蘋果樹兩棵。
2、大小籃子各一個
3、趣味練習-比較腳的大小
活動過程
一、感知蘋果的大小。
1、教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農民伯伯種的蘋果豐收啦!
今天我們一起到果園里去看看好不好?
2、出示課件-豐收的蘋果
教師:樹上結了許多紅蘋果,農民伯伯開始摘蘋果了,一摘,摘了一個蘋果;再摘,又摘了一個。
看!摘了幾個蘋果?它們一樣嗎?(一個大,一個小)
二、摘蘋果
1、教師:剛剛,農民伯伯在果園里摘蘋果了。老師這里也有兩棵蘋果樹,
我們也來摘蘋果好不好?
2、要求:每個小朋友摘兩個不一樣大小的蘋果,摘好了就坐到位置上
(可以和邊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摘了幾個蘋果,哪個大,哪個小)。
三、分蘋果
1、出示兩個籃子。
教師;你們說說看,這兩個籃子有什么不一樣?
(一個籃子大、一個籃子小)
2、教師:我們要把摘到的蘋果放進籃子里,你們說,大蘋果應該放在哪個籃子里?小蘋果呢?
3、教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放,邊放邊說:
大蘋果放到大籃子里,小蘋果放到小籃子里。
四、趣味練習-比較腳的大小
五、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不僅幫農民伯伯摘蘋果,還會將大蘋果放在大籃子里,
小蘋果放在小籃子里,進行分類,真能干!
其實,我們的周圍也有很多大的東西和小的東西,我們一起找一找,好嗎?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
2、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排序方法,并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3、體驗數學排序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蘋果樹一棵、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圖片2套、2張有小紅旗標志的操作卡;錄音機及磁帶。
2、學具:每個幼兒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蘿、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別放入7個盒子中。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蘋果樹,引導幼兒觀察。
師:秋天到了,瞧,果園里蘋果樹上的蘋果成熟了,哪個小朋友想來摘蘋果呢?
2、分別請2位幼兒上來摘蘋果,引導幼兒比較蘋果的大小。
師:這2個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哪一個大?(小的、大的)
3、教師再摘一個,引導幼兒比較說出最大的。
師:老師也來摘一個蘋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這個蘋果和他們比一比是怎么樣的?(最大的)
4、師幼共同小結:3個蘋果大小都不一樣,他們一個小的,一個大的,還有一個是最大的。
二、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師:這些蘋果想學小朋友們排隊開火車的游戲呢,他們想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請把最小的蘋果當排頭,站在第一個,其它的蘋果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沿著這個小紅旗所指的方向排在這個蘋果的后面,應該先排誰呢?(請1--2位幼兒上來排)
2、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請幼兒按教師的要求將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邊排邊說: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兒探索從大到小的順序將蘋果進行排序。
1、繼續出示3個大小不一的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師:你們瞧,這里又摘了幾個蘋果呢?他們也有什么不一樣嗎?(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師介紹排序要求:這一次,這3個大小不一樣的蘋果想請小朋友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一排,請小朋友繼續在操作卡上試一試,排一排呢!
3、幼兒操作活動,探索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師指導幼兒邊排邊說:大的--小的--最小的。
4、請1--2名幼兒上來邊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師幼共同小結:
今天,小朋友們真了不起啊,學會了給3個蘋果按照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進行排序。還會一邊排一邊說: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戲:送水果。
1、介紹送水果的游戲規則:
師: 送水果前先請小朋友選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兩個好朋友一起比一比3個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從小到大或者從大到小的順序來排排隊,開著小火車送到我們小三班,好嗎?
2、幼兒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較并協商按一定順序排隊送水果,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快樂識數1,2,3,4,5。
2、讓幼兒能逐個逐個數數,培養幼兒做事要細心。
3、讓幼兒初步理解數的意義。
4、培養幼兒大膽參與探險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逐個數數。
難點:初步理解數的意義。
活動準備
1、五個數字寶寶“1,2,3,4,5(頭戴花貓頭飾,身裝數字衣)。
2、準備雪花片若干(分組裝,5個/生)。
3、自制的教具《手掌娃娃》。
4、神秘小屋一間,內有彩色氣球若干(氣球內有數字1,2,3,4,5)。
5、音樂CD《我的身體》。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
1、老師以變魔術的方式,出示“手掌娃娃”。
2、引導幼兒認識數字1,2,3,4,5。
二、游戲:幼兒數字寶寶找朋友。
1、“手掌娃娃”變成“數字寶寶”(由小朋友扮演的數字寶寶)。
2、“數字寶寶”送禮物給小朋友。(每組一筐雪花片:5個/生)。
數字寶寶同小朋友一起游戲。
數字寶寶1出現,小朋友就取下1個玩具,說說它的顏色、形狀。
數字寶寶2出現,小朋友就同數字寶寶一起取出2個雪花片,玩耍。
數字寶寶3出現,小朋友就同數字寶寶一起取出3個雪花片,玩出不同的花樣。
數字寶寶4出現,小朋友就同數字寶寶一起取出4個雪花片,并一個一個的數,一個一個的取,拼出不同的花樣。
數字寶寶5出現,小朋友就同數字寶寶一起取出5個雪花片,并一個一個的數,一個一個的取,玩出不同的花樣。
三、身體活動游戲。
1、老師學小動物叫幾聲,就請幼兒拍幾下手;
2、老師學小動物跳幾下,就請幼兒跳幾下。
3、放音樂《我的身體》,幼兒跟老師動起來。
。1)隨音樂“頭發、肩膀、膝蓋、腳,眼睛、耳朵鼻子、嘴、……”師幼跳舞。
。2)師幼互動:師指著嘴問:幾張嘴?幼:一張嘴。師幼大聲說1,1像鉛筆,會寫字。師指著耳朵:幾個耳朵?幼兒:兩個耳朵。師幼大聲說2,2像小鴨,水中游。
四、“神秘小屋”探險。
1、講故事。
師:我有一個神秘小屋,里面可能……哪些勇敢的孩子想同老師一起去探險呢?
2、打開小屋(有一部分幼兒舉手了,另一部分不愿意取探險幼兒就和薛老師在教室內進行踩氣球活動)師幼開火車到小屋前,觀察小屋,打開大門。
3、尋找氣球。
幼兒在屋內尋到彩色氣球(有的'氣球放在高低床的上床,幼兒爬高取氣球)。
4、玩氣球。
拍一拍、拋一拋、碰一碰,有幼兒發現氣球內有東西
師:“哇,真的”“想取出來嗎?”
幼:想。
師:怎么取呢?
幼:打開。
幼:踩……
師:好,現在你們就用自已想好的辦法取出它(邀請聽課老師共同參與)。
5、找朋友。
取出紙片,認紙片上的字,如果是2就找數字寶寶2做朋友……
五、好朋友一起跳舞。
取到同樣數字的幼兒和老師牽手,跳舞。
六、伸延活動《小貓釣魚》。
教學反思
活動中,我充分考慮到如何“防止小學傾向”活動全過程以游戲為主,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特別是隨著音樂的身體活動,不僅讓幼兒認識自已,又找到了自已身體上與數字有關的事物。
活動中,投放了一些材料。打扮漂亮的貓寶寶;分組裝好的花片;裝有數字的彩色氣球。這些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做到材料投放的有效。在小屋內,上床有氣球,幼兒爬上床才取下氣球,鍛煉幼兒的攀爬技能。
課后,有個聽課老師問我,你這節課是不是想實現孩子認識1-5,初步理解數意義?我說,是啊。可后來細細一想,我真的實現了。我預定的目標的嗎?是不是每個幼兒都認識了呢?今后在活動中要注重實現活動目標
如果讓我重上這節課,在“神秘小屋探險”時,我會和幼兒做一些進入“神秘小屋”的準備活動。如手電筒等。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0-12
幼兒園小班活動數學教案03-06
幼兒園的小班數學教案12-06
幼兒園小班的數學教案大全12-19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12-19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06-25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套娃_小班數學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