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4-11 17:49: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錦集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錦集7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等待行為的意義,初步體驗秩序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2、嘗試設計等待的溫馨提示標志,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

  3、培養孩子耐心等待的意識。

  【活動準備】

  溫馨小提示的照片;紙和筆、糖果。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禮物呢,你們瞧!你們想不想要呀?等會音樂響時,大家跟著我一起跑一跑。

  師:大家都拿到糖了吧,你們怎么拿的?剛才拿糖的時候亂哄哄的,怎么回事呀?

  幼:他們都搶著拿!都擠在一起了。

  師:大家都擠著拿搶著拿,太讓老師失望了,算了,還是把糖都還給我吧!(幼兒送糖)等會,誰愛動腦筋誰愛舉手發言,還是可以給你們的哦!

  師:我們拿糖果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擁擠呢?

  幼:前面的小朋友拿,后面的'小朋友就稍微等一等,這樣就不擁擠了。

  二、尋找標記的基本規律,嘗試設計等待標記。

  師:這個道理小朋友都知道,但有的時候一著急,就忘記了等待。就像剛剛拿糖果時一樣。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呢?(看溫馨小提示)

  幼:可以提醒別人注意等待。

  幼:畫幅畫提醒別人。

  標記一師:這上面畫的什么呀?

  幼:畫了很多標記,還有斜線呢!

  師:斜線表示什么?

  幼:表示不許、禁止!

  師:這下面還有字呢?有沒有誰認識?

  小結:這個標記就是提醒我們不能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標記二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見過?

  幼:在洗手池那,告訴我們注意節約用水。

  師:我們能不能也設計一個這樣的標記來提醒我們拿糖果的時候不擁擠呢?

  師:畫些什么來提醒大家呢?我們畫一個斜線表示不擁擠,我來試試。還可以寫上字呢!

  師:除了不要擁擠,我們還可以提醒大家怎么做呢?

  幼:也要提醒別人耐心等待。

  師:對,你來試試。(幼兒示范)

  幼:看到了這個標記我們就知道玩游戲的時候不能擁擠,要耐心等待。

  師:我們把標記貼在哪呢?

  幼:貼在玩游戲的地方。(教師貼標記)

  三、再次游戲,體驗等待帶來的好處。

  師:小朋友,馬上音樂響起時,大家跟著老師跑一跑,當音樂一停,每個小朋友拿一粒糖,不過大家要注意不能擁擠,耐心等待哦!(幼兒游戲)

  師:在幼兒園里,還有什么時候我們也需要耐心等待呢?(幼兒說,教師出示照片)

  幼:我們在玩沙的時候也要注意等待,一個一個換套鞋。

  幼:在玩滑梯的時候也要等待,不能擁擠。

  幼:在喝水的時候也要排隊,不然水會潑在地上。

  四、設計等待標記,培養等待的意識。

  師:原來在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等待呢,你覺得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就給它設計一個標記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紙和筆呢。(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畫的是什么?

  幼:我畫了滑梯,我要提醒大家在滑滑梯的時候要排隊,不能擁擠。

  師:我來幫你寫下來吧!

  師:我們把這些溫馨小提示貼到需要的地方去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并嘗試仿編詩歌。

  2.感受詩歌內容的有趣,懂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歌內容,了解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聯性。

  2.用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并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接觸過一下物品,如:粗糙的苦瓜、凹凸的重啟瑯琊榜、毛絨動物等,豐富了相關的感知經驗。

  2.掛圖《我喜歡抱抱》。

  3.幼兒用書第1冊第8-9頁。

  4.CD(柔和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朋友抱一抱。

  師幼相互抱抱,感受擁抱是表達喜愛的'一種方式。

  ——我喜歡抱抱你,你聞起來香香的;我喜歡抱抱你,你的小手肉乎乎的,像可愛的小熊······

  ——你還可以跟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幼兒互相抱抱)

  二、我喜歡抱抱。

  1.說說喜歡擁抱的對象,感受擁抱帶來的愉悅之情。

  ——你最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有一個小姑娘非常喜歡抱抱,看看她擁抱了什么?(出示小豬、小兔等動物圖片)

  ——如果是你,你會擁抱誰?為什么?

  2.猜測小姑娘擁抱大蛇、鱷魚的原因。

  ——小姑娘為什么會擁抱我們害怕的大蛇、鱷魚呢?

  ——小姑娘可喜歡大蛇和鱷魚了,她說:“我喜歡抱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為什么小姑娘說抱大蛇好像抱著一條長長的圍巾?

  3.繼續猜測小姑娘擁抱其他物品的原因。

  ——小姑娘擁抱它們的原因又會是什么?

  ——除了圖上的東西,還會有什么藏在泥土里?

  4.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選擇一張物品彈琵琶和動物圖片對應,并說明原因,教師幫助幼兒嘗試根據歌詞的局勢連貫表達。

  5.完整欣賞詩歌,熟悉詩歌的句式。

  ——小姑娘擁抱它們,是不是和我們說的一樣呢?

  三、大家都來抱一抱。

  1.根據詩歌句式,方便詩歌。

  ——你喜歡擁抱誰?為什么?

  2.根據詩歌的句式,將記錄的圖片創編成詩歌。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導幼兒體驗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間的親情。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學過的有關幫成人做事的兒歌、有關親子活動介紹的聯系單

  活動過程:

  一、 談話活動

  (一)、以圖片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兒歌的內容你們看,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并請幼兒一起朗誦兒歌。

  (二)、以談話方式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1、體驗父母的辛苦提問設計:你們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都在什么地方工作嗎?

  爸爸媽媽工作了一天,回來還要做些什么,這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看到爸爸媽媽很辛苦,你會做些什么呢?

  2、激發幼兒幫爸爸媽媽做事的愿望你們想當爸爸媽媽的.小幫手嗎?

  提問設計:我們能為爸爸媽媽做些什么呢?

  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

  二、 親子攝影展——《爸爸媽媽小幫手》

  1、請爸爸媽媽把幼兒在家做小幫手的情景拍攝下來。(形式:照片、錄像均可)

  2、用展板的形式對系列照片進行展出,對拍攝的錄像可以在某段時間進行播放。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讓幼兒之間找到更合適的相處方式,每個人都能融入集體。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萌生與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識,學習各種與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并能樂意分享,在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2、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主動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2、各種各樣幼兒自帶的玩具。

  3、人數安排:沒帶玩具的幼兒占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圖例:一起玩交換玩等著玩。

  活動過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溫玩具帶來的快樂

  二、在與同伴的玩樂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三、在再次的嘗試中體驗一起玩的'快樂

  1、師:原來一起玩有這么多好方法,那就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樂些,好嗎?

  1、老師:小朋友,現在你們玩得快樂嗎?

  2、老師:真奇怪,一個玩具兩個人玩,能告訴我你們是怎么一起玩的嗎?

  1、老師:小朋友,今天你們帶玩具來了嗎?是什么玩具,能告訴大家嗎?

  2、老師:你們的玩具都很好玩,現在我們都來玩玩吧。

  教學反思

  1、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

  2、強化幼兒的合作情感體驗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在我與幼兒的接觸中發現,孩子對陌生人缺乏自我防范的意識,在日常與幼兒的談話中問到:"陌生人來你家你會怎么辦?"時,幼兒有的說:"我會請他進來,倒水給他喝。"還有的說:"我把門打開一小點,然后用棍子把他的眼睛戳瞎掉。"……聽了很是讓人擔憂。因此我特設計了此活動,力圖使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學會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知道陌生人到家應如何應對,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如果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學會正確的應對方法。

  2、知道讓陌生人進家的危險性,并能根據來人的不同,正確應對。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難點:

  學會幾種陌生人來敲門時的應對方法。

  引導幼兒自主發現問題,正確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兔子布偶兩個,大灰狼布偶一個;2、兔子頭飾,灰狼頭飾;3、多媒體課件《陌生人來敲門怎么辦?》;4、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布偶表演《小兔乖乖》,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出示大兔子布偶。)兔媽媽:今天我要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得把我的寶寶乖乖一個人留在家里,可我真有些不放心。瞧,我的寶寶乖乖來了!(出示小兔子布偶)乖乖,你一個人在家可得小心,把門鎖好,任何人來敲門都不能開呀!

  (2)小兔乖乖:知道了,知道了,媽媽你就放心吧!

  (3)兔媽媽:那好吧,媽媽走了!(大兔子布偶下)(4)(出示大灰狼布偶)師:不好,兔媽媽剛走,大灰狼就來了。

  (5)大灰狼:哈哈哈,聽說今天小兔子一個人在家,我得想個辦法讓小兔子把門打開,然后飽飽的美餐一頓。(播放一遍門鈴聲)(6)師:哎呀,大灰狼在敲門呢。這可怎么辦呀?快快快,一起幫乖乖想個好辦法!

  (7)大灰狼分別裝成不同身份的.人,如送煤氣的、媽媽的同事等,請幼兒幫乖乖想出應對的方法。

  2、提問:如果你是乖乖,一個人在家,壞人來敲門,你會怎么辦?

  3、引導幼兒討論,說出不同的解決辦法。

  4、請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看看片子里的小朋友怎樣應對有陌生人來敲門的情況?

  (1)師:不僅小兔乖乖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奇奇小朋友也遇到了同樣的事情,想知道奇奇是怎樣應對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看多媒體課件:先分步觀看,再總體觀看。

  5、組織幼兒討論:奇奇教你了些什么好辦法應對陌生人?

  6、引導幼兒根據觀看的內容說出遇到陌生人敲門時應對的方法。

  7、小結: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如果你開了門,就會很危險,千萬不能開門。

  8、角色游戲:《寶寶在家》。

  分組讓幼兒分別扮演寶寶和陌生人,在游戲中運用正確的方法應對出現的不同情況。

  8、師幼共同小結:當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來敲門,千萬不能開門,并想辦法解決。

  9、活動在音樂聲中結束。

  活動反思:

  本堂課通過讓孩子們演,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說,在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基本知道當

  知道當家里大人不在,有陌生人來時不能輕易給開門。如果萬一有陌生人闖進來要另計應變,與壞人斗智斗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觀察紙盒上各種各樣的標志(如商標標志、環保標志、文字標志等),了解它們的含義。

  2、在交流和操作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比較、分類和積極思考的意識。

  3、知道空盒不亂丟,要保護環境衛生。

  活動準備:

  1、幼兒從生活中收集各種各樣的紙盒,寫上名字

  2、自制環保標志2個,其它備用標志若干

  3、泡沫板一塊、場地設計

  4、口香糖人手一件

  活動過程:

  一、布置紙盒展,對紙盒產生興趣。(配樂)

  1、幼兒按要求布置“紙盒展”(肯德雞麥當勞一類、牛奶盒類,其它),說一說、看一看,你認識哪些紙盒,是裝什么的?

  2、幼兒自己擺放、交流,師共同參與。

  二、師生共同整理“紙盒上的標志”。

  1、畫出來的標志——觀察“肯德雞類”:這些紙盒上都畫了一個誰呀?出示肯德雞、麥當勞標志,

  2、寫出來的標志——同樣方法。(麥當勞紙盒上還有什么)

  3、照片標志——出示一張剪下來的餅干照片標志(拍下來把照片印在紙盒上),還有哪些盒子上有照片標志?(個別幼兒找)

  4、小結:原來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志,有的是畫出來的,有的是寫出來的,還有的是用照片表示。看到這些標志,小朋友就知道它們是什么好吃的,還可以知道是哪個牌子的!

  三、認識環保標志,樹立環保意識。

  1、談話引出:老師最愛喝牛奶,因為它好喝又有營養。一天我在天一廣場看噴泉,口渴了,買了一盒牛奶,咕嚕咕嚕一口氣全喝完了。呀,剩下的'空盒子怎么辦呢?幼兒討論,為什么要扔到垃圾箱里?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結:小朋友都有一個講衛生的好習慣,老師也是這么做的。空盒子不能亂丟,應該扔到垃圾箱里。

  2、理解“環保標志”:其實有些盒子上有一個“講衛生”的標志,它告訴大家空盒子要丟進垃圾箱里。但這個標志很小,要睜大眼睛仔細找。請一個小朋友找一找。出示放大的“環保標志”,理解圖意,掌握概念。(環保標志:意思是要講衛生,保護環境)

  3、找“環保標志”:(配樂)其它盒子上有沒有環保標志呢?每人找2個,一個送給客人老師,告訴她們“環保標志”在哪里;另一個給俞老師,我請找對的吃口香糖!

  延伸:觀察幼兒如何處理吃完的口香糖和糖紙,引導幼兒觀察口香糖紙上的環保標志,鞏固環保行為。

  活動特點:

  1、生活性:孩子們都喜歡吃零食,因此對包裝零食的紙盒非常熟悉,一看見某個紙盒就知道里面裝了什么好吃的。所以,取材于幼兒熟悉、喜愛的紙盒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

  2、整合性:紙盒上有各種各樣的標志如圖案標志、卡通標志、文字標志、照片標志、商標標志、環保標志等,挖掘其中有效的教育價值,對幼兒各方面發展有促進作用。如標志的分類、標志的藝術、標志的作用等。本活動針對小班幼兒認知水平,主要對三種標志(畫出來的標志、文字標志、照片標志)進行初步認知、理解,并能在生活中根據某些標志(如環保標志)鞏固日常行為。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找園徽、設計海報的環節,萌發對幼兒園的熱愛之情。

  2、識別并能表達清楚幼兒園的名稱、地理位置等。

  3、知道園徽的作用,嘗試為幼兒園設計宣傳海報。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參觀幼兒園,教師介紹幼兒園在社區的位置和園內的設施等。

  2、空白廣告牌;筆;幼兒園的名字與標識;幼兒園廣告宣傳單。

   活動過程:

  1、討論參觀所見所聞。

  (1)幼兒說說:我們的幼兒園名稱是什么?在哪個位置?周圍都有什么?

  (2)教師提問:我們的書包上都有一個標識,哪里還能找到這樣的標識?

  2。再次參觀幼兒園場地,尋找園徽標識。

  3、幼兒講述幼兒園標識的作用。

  (1)提問:你在哪里看到園徽的標識了,為什么我們幼兒園要有標識呢?

  (2)教師小結:看到標識就能明白是幼兒園,標識就像廣告一樣,讓很多的人認識我的'幼兒園。

  4、提出問題,引出任務。

  (1)你們想不想讓更多的人認識我們的幼兒園?

  (2)你有什么其他的方法介紹我們的幼兒園?

  (3)今天我們先嘗試用小海報的方法來介紹我們的幼兒園,你想介紹什么呢?

  4、幼兒嘗試設計小海報。

  提醒幼兒將想要宣傳的內容放在海報最顯眼的位置上;鼓勵幼兒選擇各種材料,繼續制作海報。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最后環節的活動,可延續紙區域活動中進行,可以個別指導幼兒選擇各種材,料制作幼兒園小海報,也可以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一起制作海報。當幼兒完成海報后,可組織幼兒展示、介紹海報。

  2。美工區投放園徽的模板,讓那個幼兒用拓印的方法印出園徽的形狀。還可投放不同園徽、園服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并比較園服的顏色、款式和園徽的異同。

  3。準備品面圖、字卡及圖片,協助幼兒以所屬的教室為中心點,在平面圖上找出其他場所的位置。例如,保健室隔壁就是洗手間,然后貼上合適的圖卡,并說出其功能。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8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30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国产高清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网站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在线a亚洲看片v电影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性色国产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