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文匯總十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說出自己是XX幼兒園的小朋友。
2、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3、用簡單的語句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活動準備:
選擇好帶幼兒參觀幼兒園代表性的地點。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2、提問: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3、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園名和園徽。
參觀幼兒園大門,看著園牌告訴幼兒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X幼兒園"。
欣賞園徽。
引導幼兒觀察園徽是什么樣子的,教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園徽所代表的意義。
4、參觀幼兒園全貌。
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讓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地方坐坐、玩玩。玩大型運動器械。
建議:
散步時還可以帶幼兒去參觀幼兒園的美工、電腦等各個活動室,參觀幼兒園中、大班。
評價:
1、能說出幼兒園的名稱。
2、有喜歡幼兒園的情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結合實際,正確選用顏色給蔬菜涂上漂亮的顏色。繼續學習水粉顏料涂色的技能。
2.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及對色彩的興趣。
3.進一步感知蔬菜的一些特征。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繪畫材料、蔬菜圖片若干活動過程:
一、以蔬菜媽媽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
1.今天有一些蔬菜媽媽來做客,請你猜猜是誰?(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個別講述。有大白菜、胡蘿卜、茄子、西紅柿)
這些蔬菜都穿著什么顏色的衣服?
(1)大白菜穿著綠油油的'綠衣服。
(2)紫紫的茄子穿著紫色的衣服。
(3)胡蘿卜穿著橘黃色的衣服。
(4)西紅柿穿著大紅色的衣服
游戲:“什么蔬菜不見了?”“請你猜猜是誰來了?”要求幼兒集體說出“黃黃的胡蘿卜、紅紅的西紅柿、紫紫的茄子、綠綠的白菜”等,鞏固對蔬菜顏色的認知
二、提出活動要求
1.這些蔬菜媽媽還有許多寶寶沒穿衣服,請小朋友幫蔬菜寶寶來穿衣服好嗎?怎么給蔬菜寶寶穿衣服呢?寶寶和媽媽的衣服要一樣,穿的衣服要漂亮能順著一個方向涂不留小白點。
2.給大白菜涂顏色的時候大白菜的梗不能涂綠色,只有葉子菜是綠色的(老師邊說邊示范涂色。)
3.胡蘿卜的葉子也不能涂橘黃色。(老師示范涂色)
4.西紅柿上面的小蓋子也不能涂上大紅色。(老師示范涂色)
5.茄子的蓋子要涂綠色,不是紫色。(老師示范涂色。)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注意糾正幼兒的握筆姿勢,引導能力弱的孩子選擇好顏色再涂。
四、評價展示幼兒作品展示幼兒作品:展示一些繪畫效果比較好的作品和一些有進步的小朋友的作品引導幼兒集中欣賞。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直觀的故事、兒歌形式,培養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習慣。
2.增進萌發幼兒愛護環境,保護樹木的良好情感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開滿鮮花的大樹一棵,上面的鮮花可以活動(用母子扣)、各種顏色的花朵,
活動過程:
一、引題,已有經驗回顧,激發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喜歡去公園嗎?公園里有什么?
2.你看到了什么顏色的花,你喜歡嗎?
小結:公園里有許多的樹、花和草,讓公園變得很漂亮。
二、出示教具,情景講述
春天到了,開滿鮮的大樹真美麗。許多鳥兒飛過來,落在大樹上休息,它們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在樹上做游戲,非常開心。有一天,大樹前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這么美麗的花就摘了一朵;第二天,一個小女孩來到大樹下,見到了樹上漂亮的花,也摘了一朵;第三天,大樹前來了一群小朋友,一見樹上開滿了鮮花都去摘,他們你一朵、我一朵,不一會兒,樹上的花就被摘沒了。教師邊講邊一朵一朵地把樹上的花摘下來。“花沒了,光禿禿的樹真難看。大樹傷心地哭了”
此環節:老師一邊講述一邊活動教具,讓幼兒感受花被摘完后,大樹傷心難過的情感體驗。
提問:大樹為什么會哭?你覺得這些小朋友做的`對嗎?我們看見好看的花兒應該怎么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出示小朋友為小花小樹澆水的場景圖片和小朋友圍在小花旁邊欣賞小花、聞小花的場景,通過圖片出示肯定愛護花草樹木是文明的行為,花兒好看我不摘。
三、我讓大樹笑起來
剛才大樹傷心,現在讓我們把小花送還給大樹吧。
幼兒用花朵打扮光禿禿的大樹,并和大樹說:“大樹不要哭,花兒好看我摘。”
老師用大樹的口吻說:“謝謝小朋友,謝謝你們”
四、大膽阻止摘花行為
如果你看到有人要摘花,你會怎么做?
總結:是的,花兒這么好看是讓我們欣賞的,我們都要愛護它,不能摘。
教學反思
活動與生活相互融會貫通,孩子不但對意思簡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該如何做,不過還得有家長平時在生活中多引導、教育,否則孩子在實際行動上并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到。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名稱】
我是誰。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身體,說出幾個部位名稱。
2、愿意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音樂伴奏、樂樂玩偶。
【活動重點】
介紹自己的姓名及年齡。
【活動難點】
鍛煉幼兒的膽量及愿意與同伴親近。
【指導要點】
通過趣味游戲,讓幼兒感知集體生活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碰一碰”。
游戲方法:引導兩名幼兒面對面在小椅子上坐好,距離適當(使幼兒可以接觸到對面小朋友的身體部位)。老師帶領幼兒說:“碰碰手”,大家相互碰手;說“碰碰肩膀”,大家相互碰肩膀;說“碰碰膝蓋”,大家相互碰碰膝蓋;說“碰碰小腳”,大家相互碰碰小腳。要求輕輕觸碰。
二、與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引導幼兒回答“手”、“肩膀”、“膝蓋”、“腳”這幾個部位的名稱。
三、出示樂樂玩偶:提問“他是誰呀”?幼兒回答玩偶名字。
1、老師用樂樂的.口吻向幼兒做自我介紹示范,“我是樂樂!我三歲了”!引導幼兒模仿樂樂口吻來做自我介紹,并提醒幼兒向樂樂問好。
2、游戲“傳樂樂”:樂樂傳到哪位幼兒的手里,哪位幼兒便在大家面前做自我介紹。(在游戲時播放快速音樂)。
①老師鼓勵每一位幼兒大聲介紹自己,并在每位幼兒介紹完后帶領小朋友鼓掌以求鼓勵。
②其他幼兒向介紹的幼兒問好:“xx好”!
【活動延伸】
可讓幼兒在活動室里尋找有自己記號的物品,比如口杯、書包等生活用品。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他們有無數的“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這就是等待他們發現的“小秘密”。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發現、去探索、去嘗試、去判斷,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分清鞋的左右,學會自己動手穿鞋。
2、體驗自己穿鞋的成就感。
3、通過觀察鞋的正反及自己穿鞋的游戲,提高幼兒觀察辨別能力、手腳協調能力。
重點難點:
能分清鞋的左右,并學會自己主動穿鞋。
活動準備:
1、活動時間安排在午睡后。
2、一雙鞋。
活動過程:
一、老師把鞋穿反,導入主題
師:寶貝兒們,楊老師要你們幫我一個忙。剛剛吳老師說感覺我今天的打扮怪怪的,可是我沒看出哪兒不對呀,來,你們幫我看看吧。
生:楊老師,你的鞋子穿反啦!(若沒有幼兒發現,注意引導他們從頭到腳觀察:你們看嘛,我的臉上沒有臟東西吧?我的裙子也是干凈的呀?我的鞋子也干干凈凈的?)師:呀,真的穿反了!(尷尬)老師肯定是剛剛睡覺沒睡醒。你們自己也檢查一下,有沒有寶貝兒和楊老師一樣把鞋子穿反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總結經驗
生:老師,**(或我)的鞋穿反了。(若小朋友沒有發現,老師可以主動觀察:我看到有寶貝兒把鞋也穿反了)師:看來我們班還是有寶貝兒和老師一樣把鞋穿反的,那怎樣才知道自己的鞋有沒有穿反呢?(幼兒思考中…)師:你們看,楊老師現在的鞋子是穿對的,然后腳尖碰著腳尖現在鞋子是不是像老師的嘴巴一樣,微笑的樣子,我的鞋子在說:"楊老師,你好棒,鞋子就是這樣穿的!"你們看,現在楊老師的鞋子穿反了,然后腳尖碰著腳尖,我的腳都已經不能站了,鞋子就像我的嘴巴一樣撅著:"楊老師,不對不對!你的鞋子又穿反啦!"是不是不高興的樣子?
小結:
1、兩個好朋友,頭兒碰著頭,中間有個小嘴巴,對我笑哈哈。(鞋子穿對的話,鞋子寶寶就是笑瞇瞇的;如果沒有穿對,她就撅著小嘴巴。)
2、小粘粘,放兩邊。(針對有粘粘的鞋)
三、幼兒脫鞋,玩"碰一碰"的游戲
師:寶貝兒們,那你們現在還會不會把鞋穿反了?(不會/會)恩,我不信,現在把鞋子都脫下來放到前面來(提醒:走路的時候小心一點,不然穿著襪子容易滑倒)。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做好。(整頓紀律:12334,56778,123坐好了)師:我看哪一桌的小朋友最先做好,就最先穿鞋。穿對的小朋友楊老師就在額頭上給他印一個棒棒的章。
師:這一桌的小朋友先來。(一桌一桌的穿,老師用兒歌引導,鼓勵幼兒自己穿。)游戲中結束活動,老師總結:今天小二班的好多寶貝兒都得了棒棒的印章,你們都非常棒!那明天早上你們起床的時候就跟媽媽說:媽媽,我會自己穿鞋了!我要自己穿!對不對?明天來幼兒園楊老師要問你們的家長,看哪些寶貝兒是自己穿的,哪些是最棒的孩子!
師:現在寶貝兒們去排隊洗手,因為剛剛我們穿了鞋,手上又有了好多細菌。
活動延伸:
1、我是乖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鼓勵幼兒盡量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自己穿鞋,自己穿衣服,做一個能干的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喜歡與同伴一起過節,感受節日快樂。
2、能把自己的'物品同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準備:
每人備一份小食品或小玩具;與大班聯系,協商一起過節的事。
活動與指導:
1、布置兒幼帶好自己的訓、禮品跟隨教師來到其他班級內,指導他們主動向其他班小朋友祝賀節日,并在老師的安排下,找到自己的朋友。
2、組織幼兒玩“擊鼓傳花”的游戲,鼓聲停花落誰手誰就表演節目。要求幼兒為同伴的表演鼓掌,以示歡迎。
3、示意幼兒把自己的小禮品取出來與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⒈體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
⒉懂得只有學會與人分享,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活動準備:一列食品拼搭的小火車,一袋大禮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小朋友,你們見過火車嗎?今天我們教室里也來了一輛火車,你們看看和平時見過的有什么不一樣?(都是吃的'東西)對了,這列火車都是用好吃的東西拼成的。你們有沒有聞到香味?誰來聞一聞,它們香不香?請一幼兒來聞一聞。恩!真香啊!你們想不想吃?
二、第一次嘗試分享。
(一至二幼兒取食品)
你有沒有吃到好東西?(吃到了)你開心嗎?那他們有沒有吃到好吃的?(沒吃到)對,你們來說一說沒有吃到好東西,心里會怎樣?(不開心)你愿意分給他們一點嗎?(鼓勵幼兒和同伴分著吃)
再請幾個小朋友來取好吃的,拿到好吃的想想現在該怎樣做了呢?能不能一個人把好東西都吃了呢?有了好東西,要你吃我吃,大家一起吃,分享真快樂!大家一起吃心里覺得怎么樣?(大家吃,真開心)幼兒再次去吃好吃的。
三、第二次學習分享。
師:呀,你們看,這里有一個大禮包,是我們每個小朋友從家里帶來的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你們猜猜會有什么?
⒈ 誰來摸摸看?原來有一袋糖,你們想吃嗎?可只有一袋糖怎么吃呢?(學習分享)大家一起吃心里怎么樣?(快樂)剛才,我發現有個小朋友沒有吃到糖,他的心里會怎樣?是沒有分到快樂,那老師和他一起分享。師發給他一顆糖。現在,他的心理是怎樣的?(真快樂)
⒉ 老師也來摸摸,看里面有什么?(一只大蘋果)誰想吃這個蘋果?只有一個蘋果大家都想吃怎么辦?(切開)為什么要切開呢?(切開了才能分著吃)
四、第三次主動分享。
⒈ 口袋里還有好多好吃的,你們想不想再嘗一嘗?如果其他小朋友沒有拿到怎么辦?(與同伴、老師分享)如果你拿了餅干,該怎么辦?拿到了糖果又該怎么辦呢?讓幼兒說說。
⒉ 請小朋友再來說一說,在平時的生活中,你還有什么好東西,會跟你的朋友一起來分享的。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我們常吃的'糧食,知道糧食對身體的作用。
準備:
各種糧食做成的食物,如米飯、面包、面條等。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大米、白面、生面條,并請他們說出各種糧食的名稱。
2、將大米、白面、面條煮熟,請幼兒比較與未煮熟時有什么不同。
3、請幼兒品嘗煮熟的食物。
4、說說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這些食物對我們身體有什么益處。
5、小結: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吃了糧食身體才能健康,才能長大個。
建議:
可以結合吃飯時間向幼兒介紹各種糧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地球環境被污染的嚴重性。
2、增強環保意識,知道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保護地球。
活動重點:比較全面的了解認識到環境污染的知識。
活動難點:把想法付諸到行動。
活動準備:環境污染圖片,地球圖片。
活動過程一、出示地球圖片,導入活動主題。
一、出示污染環境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地球上有什么?我們居住在地球上開心嗎?可是你看地球怎么了?它的表情怎樣?
教師小結:我們的地球生病了,他很痛苦,因為他很多地方都受傷害了。
二、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讓幼兒了解垃圾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
1、出示垃圾的'圖片。
師:有垃圾的地方會給人們什么感覺呢?垃圾對環境有什么影響呢?對人類、動物、植物有什么危害呢?
2、幼兒討論回答。老師根據圖片簡單小結。
三、激發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1、組織幼兒討論關愛地球的方法。
師:地球生病了,有了這么多不好的想象,我們住在上面會怎樣呢?怎么辦?如何幫助地球治病呢?
2、引導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地球危機的方法。
教師總結:盡量不用一次性用品,包括不用一次性的紙巾,不用一次性的筷子等;可以再次使用的東西要再次使用,不要隨意扔掉;將垃圾扔在指定的地方,不任意亂扔。
四、集體交流,總結。
剛剛我們想了許多方法。但地球之所以會生病,和我們平時的生活是分不開的。我們如果要治好地球的病,就要從自己做起,然后還要告訴爸爸媽媽、鄰居、好朋友等許多人,讓大家一起注意自己的行為。治好了地球的病,我們也就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布娃娃,我送你們回家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入園后,為了安撫孩子們的情緒,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創設了一個玩具區。隨著活動的開展,發現很多寶寶不能自覺地收拾玩具,總是由老師跟在后面收拾。為了讓幼兒養成自覺收拾玩具的好習慣,于是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后要把玩具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
活動準備
1、自制影像1個;
2、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柜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為什么哭了?
(1)說一說玩具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為什么喜歡?(因為玩具好玩)玩玩具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高興,很開心.....
(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是玩具哭了....
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為什么在哭呀?(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為什么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說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里?(柜子里)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柜子,里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小汽車,積木師:哈哈,又到我們玩游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柜子里,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師:你們家里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
(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教案小班11-11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1-29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11-28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