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媽媽在自己成長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
2、萌發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3、能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我是怎樣長大的》PPT課件
2、場地布置"愛心禮品超市"
3、活動前幼兒已學會游戲《愛的轟炸》
活動過程:
一、游戲"愛的轟炸"引出主題
1、提問:你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嗎?
和媽媽在一起是什么感覺?
2、感知活動:觀看和媽媽在一起的幻燈片。
二、看看、講講,初步了解在自己成長過程中媽媽付出的艱辛勞動。
1、提問:你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媽媽為他們做了些什么事情?準備了哪些東西?
2、觀看PPT,交流:媽媽為肚子里的寶寶做了些什么?準備了哪些東西?
3、小結: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時,為了讓寶寶更聰明,媽媽要
給寶寶聽音樂、講故事,為了寶寶的健康,要去醫院體檢,要和寶寶一起做操、曬太陽,還要為寶寶準備衣服、毛巾、洗澡盆、奶瓶、床等許多東西。
4、討論:
⑴、寶寶出生后,媽媽每天又要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看錄像:寶寶出生后媽媽要給他洗澡、穿衣服、換尿片、喂奶、哄他睡覺等。
⑵、過了幾個月,寶寶長大了一些,媽媽會教他學什么本領?
看錄像:寶寶長大一點以后,媽媽要教他翻、爬、走路、學說話等。
小結:每個寶寶出生后,媽媽要為他做這么多的事情、還要教他學本領。現在你們上幼兒園了,媽媽還一直為你們付出艱辛的勞動,呵護、關愛著你們的成長。雖然媽媽很辛苦,可是她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每位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孩子。
三、萌發幼兒愛媽媽、感激媽媽的情感。
1、提問:你們愛自己的`媽媽嗎?
2、討論:你怎樣將心中對媽媽的愛表達出來呢?
3、小結:可以親親、抱抱媽媽,幫媽媽做事,關心媽媽、照顧媽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四、延伸活動:把愛獻給好媽媽
請小朋友在"愛心禮品超市"里挑選一件你認為媽媽會喜歡的小禮物回家后送給媽媽,同時說一句愛媽媽的話。
【活動反思】
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了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回報的心理狀態。
不足之處:
與個別幼兒交流不夠,在關注能力強的幼兒同時,也應多照顧不愛說話的幼兒。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大膽猜想故事內容,學習用"……突然……"的句式表達畫面……
2.理解"突然"的意思,體驗"突然"的趣味,嘗試進行故事續編。
3.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重點:學習用重復的句式表達畫面的內容,并能大膽猜想故事發展
難點:理解"突然"的意思,嘗試討論續編故事
活動準備:《突然》ppt
活動過程:
一、拋出問題,激發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們,朱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助老師嗎?你們知道"突然"是什么意思?
2、"突然"是不是這意思呢?老師找了一個故事,我們去故事里找答案吧。
二、閱讀猜測,理解故事
1.出示圖片1:你看到了什么?哦!看到了一只蜘蛛,那它在干什么呢?蜘蛛蕩著秋千,它的心情怎么樣?我們也來和小蜘蛛一起蕩秋千吧。
2.一只小蜘蛛正吊在樹枝上蕩秋千,蕩呀蕩呀,突然--咦,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小朋友來猜一猜。引導幼兒猜測,教師做適當的回應。
3.出示圖片2:看,這只蜘蛛到底怎么樣啦?那公雞是怎么吃到它的呢?嗯,一只公雞跳起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4.現在公雞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它帶著快樂的心情會去干什么呢?
5.出示圖片3:公雞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請一小朋友學公雞唱歌)公雞高興的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出示圖片4)怎么啦?對,一只狐貍撲過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6.出示圖片5、6:狐貍啊,吃的飽飽的,覺得口渴了,然后去干什么啦?去了湖邊喝水。我們來學學狐貍喝水的樣子。(教師講述:狐貍正在湖邊喝水)突然--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請誰來說說?突然--一只獅子竄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7、出示圖片7:后來,獅子吃了狐貍之后在干什么?
8、一只獅子在灌木叢中撒尿,突然--(出示圖片8)誰能用突然說一說發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一只霸王龍沖了出來,"啊嗚"一口吞掉了它!
9、完整欣賞講述故事圖片1--810、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三、續編故事,激發想象
1.出示圖片10:這只霸王龍吃了一只大獅子,霸王龍會去干什么呢?吃飽了的霸王龍正躺在太陽底下休息呢……突然--會發生什么事情?(出示圖片11)
2.幼兒自由討論,續編故事
四、欣賞原創,自然結束
1.出示圖片12:咦?發生了什么事?
2.一條毛毛蟲鉆進了它的鼻孔,接下來會怎么樣呢?
3.突然--啊……嚏……(教師演示課件13),誰來說一說?
4.集體表述畫面,好,我們大家一起來說一說:霸王龍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把蜘蛛、公雞、狐貍、獅子全部都噴出來了。
五、聯系生活,說說"突然"
1、這個故事的題目叫《突然》。小朋友們你們現在知道"突然"什么意思了嗎?
2、故事中發生了很多突然的事,其實我們生活中也有。
3、出示圖片13、14、15:圖片中小女孩在干什么突然會發生什么事情?之后兩幅幼兒看圖講述。
4、你能用突然說說"生活中的事情嗎?
活動反思
一、激趣引入
出示課題后,我讓學生自己質疑,“冬天到了,人們怎么過冬?那可愛的小動物又如何過冬呢?”從兒童有興趣的`話題導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非常積極地投入課堂。”接下去,我引導學生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邊讀邊找答案,使學生做到有目的地去讀書。
二、以讀代講
在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讓學生用各種方式朗讀,通過充分地默讀、小聲朗讀自主獲得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有了自由朗讀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生通過讀第二自然段小螞蟻和喜鵲的對話了解到燕子、杜鵑、黃鸝到南方過冬,到第二年春天再飛回來;喜鵲在當地搭窩過冬。通過指導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的語句,學生體會到了青蛙冬眠過冬的方式。三、在表演中體驗、感悟喜歡表演是孩子們的天性,表演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表現力與創造力。教師實實在在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比如在教學“冬眠”時,我請小朋友上來扮演青蛙,表演青蛙和小螞蟻的對話。通過小朋友的表演、評價,知道了青蛙冬眠時應該是不動的,因為青蛙冬眠是不吃不動的。如果能讓學生表演一下青蛙冬眠的動作就更加深了對“冬眠”這個詞的理解。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嘗試用替代法對兒歌進行彷編。
活動準備:
小黃花及小黃花的黃色影子圖片;小紅花及小紅花的'紅色影子圖片;小藍花及小藍花的藍色影子圖片。
活動過程:
1.猜謎語
(1)師:請小朋友猜一條謎語:
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
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強它顯形.
(1)師:對了,謎底就是“影子”,你們什么時候會有影子呢?(太陽光、月光、電燈光等,照著我們的時候會有影子。)
2.學習兒歌
(1)教師完整朗讀兒歌
(2)幼兒跟讀,教師出示小黃花及小黃花的黃色影子圖片;小紅花及小紅花的紅色影子圖片;小藍花及小藍花的藍色影子圖片。
(3)幼兒完整朗讀兒歌
3.創編兒歌
(1)師: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動植物替代兒歌中的“小黃花、小紅花、小藍花”,創作成新的“影子的顏色”
(2)幼兒將自己的創作與他人分享。
拓展活動
探索影子的奧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情景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設的復句。
2、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地球照片,圖片《地球我的'家》4張,多種環境照片等。
紙面教具:學習單:《如果…》。
活動過程:
觀看地球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地球與人類的關系。
──我們生活的星球叫什么?為什么太陽和月亮上沒有人呢?
──我們如果不吃飯也不喝水還能活著嗎?為什么?
──地球上有什么可以讓我們活下來?
請幼兒閱讀繪本《這樣的地球》,討論4種情境下人類的生活狀況:
──如果地球沒有水會怎么樣?如果冰川融化了會怎么樣?
──如果垃圾到處扔會怎么樣?如果樹木都被砍光了會怎么樣?
出示幾種環境問題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自然環境需要我們保護。
──這幾張圖是什么意思?
──你愿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嗎?
將幼兒分成2人一組,引導他們用“如果…會怎么樣”互相造句提問。
──你還擔心生活中有什么樣的環境問題呢?快問問你的小伙伴吧!
請幾名幼兒上臺對同學說出自己對環境的擔憂,和大家討論。
──誰來和大家說說你對環境的擔憂?
──我們一起想想,如果像XX說的那樣,地球會發生什么事呢?
向幼兒交代學習單任務。
──回家后也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對環境有什么擔憂呢?讓他們幫助你記錄在學習單上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目標:
1、愿意大膽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故事中的形象,感受其豐富的趣味性。
2、嘗試比較兩段不同風格的音樂,初步感受不同音樂所帶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
重點:大膽用夸張的肢體動作表現音樂故事中的形象。
難點:感受不同音樂帶來的不同情感。
解決策略:
1、比較策略
2、引導策略
3、情境體驗策略
工具材料:
1、動畫媒體《小蛇的故事》。
2、情境創設。
3、小蛇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流程:
一、理解故事,大膽表述
1、謎語引出故事:身體長長像根繩,走起路來扭啊扭,猜猜這是什么動物呢?
2、分三段欣賞故事
a、欣賞第一段,媽媽對小蛇說了什么?
b、欣賞第二段
c、欣賞第三段小蛇怎么了?它肚子痛是什么樣子?
二、感受音樂,情感體驗
1、聽第一段音樂
提問:猜猜小蛇在干嗎?你的心情又是怎樣?
2、聽第二段音樂
提問:你的心情又是怎樣?那你猜猜這段音樂里,小蛇在干嗎?
三、肢體表現,內在升華
1、帶上頭飾,聽音樂,表演小蛇。
2、吃了那么多東西,肚子很難受,你有什么辦法讓我們變得舒服呢?
四、精彩結尾,感受趣味
在小蛇難受的時候,出現小螞蟻在小蛇的鼻子上爬來爬去,小蛇忍不住了打了個噴嚏,這下肚子舒服了,最后小蛇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故事中弱小的老鼠和強大的老虎之間地位差異變化。
2、通過欣賞故事、觀看表演以及討論,知道朋友之間應該平等相處,才能得到幸福和快樂。
3、積極參與親子共讀活動,感知體驗親子共讀過程的愉快氛圍。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準備:
1、事先在前面左右兩邊分別用積木搭起兩個城堡,分別作為兩次表演的場景道具。
2、根據故事內容,制作簡單的老鼠和老虎的服裝道具。
3、請一位家長和孩子事先熟悉故事,并進行簡單的故事表演。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小老鼠上燈臺》,引出主題。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感受音樂活動滑稽的旋律。
-教師:剛才,我們小朋友扮演小老鼠,表演小老鼠上燈臺滑下來的故事,你們還想知道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嗎?
2、教師講述故事,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容。
-教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說了些什么?你們還想聽這個故事嗎?下面我邀請一位小朋友的爸爸來給我們大家講故事。
3、邀請小朋友爸爸講述故事,讓幼兒感受男同志講故事的效果,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理解故事忠的人物特征。
4、教師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教師:剛才,一位小朋友的爸爸又給大家講了一遍故事,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里說了些什么?剛開始,小老鼠和大老虎在一起的時候,小老鼠高興嗎?大老虎總是怎樣?后來,小老鼠不愿意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起師怎樣玩的?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成了好朋友終于成了真正的、平等的好朋友,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誰想來扮演大老虎和小老鼠表演這個故事呢?
5、事先安排好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表演故事,大家觀看親子故事表演,加深幼兒對故事的了解。
6、鼓勵幼兒參與故事表演。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和這個大老虎一起表演嗎?下面請小朋友扮演小老鼠,我們一起來表演故事。
-請爸爸繼續扮演大老虎,其他小朋友扮演小老鼠共同表演故事,教師講述故事忠的語言。
7、音樂活動《碰一碰》
-教師:小老鼠和大老虎變成了好朋友,小朋友,你有好朋友嗎?今天我們班上還來了許多家長,他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跟著音樂,找個朋友碰一碰吧。
-教師引導幼兒和家長一起表演。
活動反思:
雖然說每一個人對每一個繪本的解讀都有不同之處。但是,我們在帶著孩子走進繪本時,一定要清楚,要從哪一個點帶兒童去走?以怎樣的方式,讓幼兒理解或體會怎樣一種情感?這就需要執教者對文本有更為深刻的理解。也是我在這次活動中的收獲吧。
小老鼠和大老虎,從外表看看這兩只動物,似乎不可能成為好朋友,但是在《小老鼠和大老虎》這個故事中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這對看上去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也存在著一些小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在我們小朋友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的,比如:把人家的`積木弄倒,和好朋友絕交后,會做一些好的事情讓之感動原諒。這些情節似乎和孩子日常生活很貼近。在第一環節中,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講小老鼠和大老虎它們倆是怎樣的兩種動物,并讓孩子們來猜想它們倆在一起會發生什么事情,在激起孩子們興趣的同時也為后面的活動做鋪墊。第二環節是分段講述,主要是讓孩子們感受小老鼠和大老虎是怎樣從一對好朋友,慢慢出現問題,小老鼠和大老虎絕交的事情,為之大老虎做了哪些事情來贏得小老鼠的原諒。
在我講述完大老虎為小老鼠做的事情后,幼兒根據聽到的來回憶事件,加上之前的講述,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都基本能講出大老虎所做的事情,所以在這環節中,孩子們的傾聽還是比較好的。在這個活動中,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導入環節時間過長可以采用直接導入的方法,讓孩子來觀察圖片上的兩個小動物。在讓孩子理解故事發展情節的同時,可以讓孩子去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可以讓孩子扮扮小老鼠或者大老虎,學學它們說的話,說話時的語氣等等。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參與性高、注意力集中、目標達成效果好。
經過這次活動讓我深深感受到,作為老師,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經驗背景、情感體驗、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并要從多個角度去設想應對策略,為活動中的有效回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時,要善于賞識和鼓勵孩子。因為老師的認可能喚醒孩子們潛在的自信,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不停變化的。
2、學習故事中描寫月亮變化的評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
重點難點:
學習描述月亮變化的語句。
活動準備:
《月亮姑娘做衣裝》故事視頻、PPT課件。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
“有時彎彎像只船,有時圓圓像個盤子,要問這個是什么?晚上抬頭向天看。”
2、播放故事視頻,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這個故事題目是什么?故事里說了件什么事?
最后怎么樣了?
3、教師運用課件分段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講述第一段,提問:
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
講述第二段和第三段,提問:
(1)裁縫師傅給月亮做了幾次衣襲?
(2)月亮姑娘一開始像什么,第二次又像什么,第三次又像什么。
最后變成什么?
(3)月亮姑娘為什么幾次都沒做成衣裳?
4、向幼兒介紹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引導幼兒學習月亮變化的詞句。如;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彎彎的鐮刀等。)
(2)你有觀察過月亮嗎?你覺得它像什么?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晚上回家觀察月亮的變化并用圖畫作記錄。
大班語言《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學反思:
本活動我覺得有三個特色:
1.激發興趣。讓幼兒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用猜想、認識、理解的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及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能力。
2.提升能力。在想象講述中體現個別差異性的間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簡單講述: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較詳細講述,他們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進行了提升。
3.經驗重構。這是一個老教材上的童話故事,進行重構后,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義,給與孩子更多關于科學方面的信息。
第一環節,我采用謎語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第二環節,我運用了視聽結合法、歸納法。教師先進行設問,為幼兒聽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讓幼兒有目的的聽故事。然后教師運用多媒體豐富的'色彩、生動的畫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結合的積極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兒注意力,讓幼兒饒有興致得觀石故事。
第三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是為了幼兒更深刻理解和體會故事的內涵,教師運用了圖片演示法、講述法、迫問法、提升法,讓幼兒再次聽故事后,逐一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并進行深層次的追問。
延伸活動,是本活動的補充和再思考,讓幼兒對“變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欲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提高了幼兒問題意識。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
2.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3.能夠根據想象設計,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符合同伴要求的床。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
活動難點: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活動準備:
1.故事線索導圖
2.課件《各種各樣的床》:
第一部分:由一位班里小朋友提前拍攝錄制一段選購家具館里各種各樣床的視頻。
第二部分:在網上下載各種各樣有奇特功能的床
“交換空間”中,兩組提出的任務單。
布置小床的材料:包括紗、木條木板、毯子、彩燈、音樂播放機等。工具:鋸子、釘子、粘合劑等
(一)導入:
(1)出示故事線索導示圖,請幼兒思考并選擇最合理的“睡眠方案”,在空格處貼上鮮花貼紙。
(2)打開內折頁,討論每一種想法的合理性,說說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
(一)導入:
(1)出示故事線索導示圖,請幼兒思考并選擇最合理的“睡眠方案”,在空格處貼上鮮花貼紙。
鳥窩里籠子里浴缸里紙盒里狗窩里蜂巢里鮮花
(2)打開內折頁,討論每一種想法的合理性,說說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
鳥窩里籠子里魚缸里紙盒里狗窩里蜂巢里
笑(好處)
哭(不好)
鮮花
(二)感知體驗:
(1)介紹故事《換新床》,逐頁講述故事內容。
(2)結合圖畫書中的步驟,提供籠子、紙箱、蜂蜜等材料,邀請幼兒“躺下來”,進一步體驗睡在“新床”上的`感受。
(3)討論:
你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床?說說它的特性。
一張合適的床需要具備的特性?
(三)探索發現:
(1)播放課件《各種各樣的床》,將小男孩走近家居館所看到的各種各樣新奇的“床”,如“恒溫床、水床、按摩床等”呈現給孩子們,豐富幼兒對“床”的了解和認識。
(2)“交換空間”:男隊和女隊根據要求,分別為對方設計制作一款合適的新床。第一步:“閱讀”對方組員“畫”出的“任務單”展開討論。
女隊要求男隊要求
有公主的感覺
柔軟、有音樂
可以加長、要有燈光…一個像汽車一樣的床
睡覺時要看得到星星
熱的時候可以吹到風…
女孩子的要求:夢幻的紗幔、公主般的粉色床單、可隨身高的增長而加長等。
男孩的要求:第一步:看到星星、像汽車等。
第二步:提出可行的設計方案,完成設計并選擇所需材料。
第三步:借助“小工具博物館”的工具動手布置對方理想中的新床。
(四)分享表達:
(1)驗收成果:請雙方隊員分別體驗對方為自己傾力打造的“新床”并說出感受,給對方打分表達謝意。
(2)各組派一名代表分享“新床”的制作經驗。
(五)延伸活動:
語言活動:續編故事“換新床”。在結尾加入更不同種類動物的“床”,幼兒可以大膽想象續編故事。
藝術活動:提出繪畫主題《床上的洞》,請幼兒動腦筋想象床上的洞洞在哪里,如果床上有個洞,可以開在哪里?能做什么?
科學活動:《我睡在哪兒》揭秘自然界各種動物們“床”的特性。
健康活動:《蹦床跳跳樂》鍛煉孩子的彈跳能力和控制力。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繪本,幼兒通過閱讀圖畫書,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并且在活動中嘗試愿意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感受通過自己的努力達成朋友愿望的喜悅心情!
教師在播放課件:恒溫床、水床、按摩床等”呈現給孩子們,豐富幼兒對“床”的了解和認識,利用好玩的“交換空間”從而讓幼兒夠根據想象設計,使用各種工具、材料制作符合同伴要求的床。
本次的教學活動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活動中采取新穎的方式來吸引孩子們的目光,整個活動中重在情感上的激發,利用故事作為主導線來引發幼兒能換位思考。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26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28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8-2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6
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