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匯編6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意志。
3、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在活動中的平衡能力。
材料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
戶外草地、高蹺
設(shè)計思路:
高蹺是一項平衡要求很高的運動,幼兒也比較喜歡玩。通過這次活動能夠發(fā)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近期我們的主題是“我是中國人,去旅行”。因此,結(jié)合幼兒的興趣和主題的需要,我開展了這次活動。
活動流程:
做準備活動——自由玩——集體活動——放松
1、做準備活動
幼兒跟老師做熱身操
2、幼兒自主玩
讓幼兒自主玩,探索高蹺的玩法。
3、集體活動,我們?nèi)ヂ眯?/p>
介紹玩法,規(guī)則。幼兒踩著高蹺去旅行。
4、放松、休息、擦汗。
活動反思:
一、課前練習不夠充分
想要把一個活動完美的呈現(xiàn)出來課前準備非常重要,如果幼兒在活動前沒有接觸過高蹺,沒有真正地踩過,那本次教學活動又將如何開展呢?在活動開展前我和幼兒一起踩過高蹺,讓他們自由地練習過,能力強的幼兒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兒則需要老師幫忙。教師在課余時間讓幼兒自由練習是完全不夠的,還可以滲透在晨間活動,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踩高蹺比賽。因為本次教學活動主要是以比賽為主,所以活動前的練習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貫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學活動的主題是“利用情境貫穿游戲活動,引領(lǐng)幼兒體驗體育游戲之快樂”雖然孩子在游戲中足夠體驗了一把快樂,而且活動氛圍很濃郁,幼兒的積極性也很高。但是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中去。
三、要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
幼兒本身就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在體育游戲的比賽環(huán)節(jié)中體現(xiàn)地更加明顯。教師這時候要利用情境來想辦法設(shè)計適合所有幼兒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比如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能力讓他們有自主的選擇權(quán),不是所有的幼兒都必需沿著這條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挑戰(zhàn),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選擇近點的目標。這樣一來,在同一層次上的幼兒進行比賽才算得上是公平競爭。
四、要注意活動細節(jié)
教學中的活動細節(jié)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關(guān)注到每一個幼兒,每一個細節(jié)。活動中開小火車的環(huán)節(jié),高蹺是否先拿在手上,繩子事先要卷起來,以免甩到其他幼兒。在自由練習的部分,教師要注意規(guī)定幼兒練習的.場地,不要讓幼兒離開教師的視線范圍。在比賽中男、女的人數(shù)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為比賽也要顯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學活動對我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本著課題式研究實施課例的原則,也是初次在公開課中體驗體育游戲帶給我的意義,更為了我在體育游戲的組織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樣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有更多的收獲。
衷心地希望:走進我的快樂體育游戲課堂,能讓大家欣賞到我與幼兒之間碰撞出快樂的火花;聆聽到最真切的悅耳笑聲。在沒有壓力的輕松氛圍下真正體驗游戲的快樂。在感受快樂的同時也能為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讓他們?yōu)榻】档捏w魄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小百科:高蹺也叫“高蹺秧歌”,是一種廣泛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間舞蹈,因舞蹈時多雙腳踩踏木蹺而得名。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對實物,圖片的觀察比較,使幼兒初步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2、發(fā)展幼兒思維敏捷性和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
3 、學會正確運用反義詞
二 活動準備
1實物:娃娃,書,糖,藥
2多媒體課件
三 活動過程
1、通過實物引導幼兒理解反義詞的含義
(1)出示寶貝盒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寶貝盒,里面住著很多對好朋友,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摸寶貝。
。2)請幼兒觀察比較老師和小助手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說出高矮,長短。
師:像高矮,長短這樣意思相反的詞叫做反義詞。
教師與幼兒以摸寶貝的方式,利用實物,各種器官,理解什么是反義詞。
如娃娃,引導幼兒說出大小
如書,引導幼兒說出厚薄
如聽拍手速度,引導幼兒說出快慢
3、請幼兒說說自己還知道什么反義詞。
4、利用幻燈片圖片,玩游戲“找相反好朋友”。并讓幼兒用反義詞正確表達
5.師幼互動游戲“和我說的做的不一樣”,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6.帶小朋友出去找反義詞。
師:總結(jié):小朋友們,只要我們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我們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義詞,那現(xiàn)在老師帶你們出去找反義詞,看哪個小朋友找到的反義詞最多。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影片《劉三姐》的VCD
2、對歌的掛圖
3、壯族音樂《小金風》、《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動過程
1.復習壯族舞蹈《小金風》。
2.欣賞影片《劉三姐》片段,講述劉三姐與阿牛哥、莫老爺、秀才們對歌的故事,了解廣西壯族人民愛對歌的風俗習慣。然后討論對山歌的形式以及壯族的`服飾、道具等。
3.欣賞對歌的音樂《什么水面打筋斗》。
(1)聽錄音,要求幼兒安靜仔細地聽。
(2)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歌中的內(nèi)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樓”“什么水面撐雨傘”“什么水面共白頭”。
4.學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體教唱歌曲,要求幼兒唱好附點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師唱領(lǐng)唱部分,幼兒集體唱齊唱部分。
5.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
(1)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歌詞,例如“什么有腳不走路”……
(2)幼兒學習創(chuàng)編歌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知道蝴蝶的特征以及它的習性。
2.教會孩子們利用衛(wèi)生紙制作出美麗的蝴蝶。
活動準備
皺紋紙,魔帶(能捆住東西的),棉布,膠水,簽字筆,顏料,毛筆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導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蝴蝶。
-我是一種喜歡花的昆蟲。
- 我有很漂亮的翅膀,我總是翩翩起舞,我是誰呢?
[展開]
1.談?wù)労?/strong>
-你見過蝴蝶嗎?它是什么顏色的?它有什么條紋?
-你在哪兒見到的蝴蝶,它正在干什么?
- 看過蝴蝶后你有什么感想?
2.說說蝴蝶的特征和習性。
-你摸過蝴蝶嗎?摸起來感覺怎么樣?
- 蝴蝶翅膀上的粉末是什么呢?為什么它翅膀上有粉末呢?
(蝴蝶翅膀上的麟粉可以保護它的翅膀。 麟粉里脂肪的成分很多,具有防水的功效,所以蝴蝶在雨天里也可以飛翔。)
-蝴蝶以什么為食呢?它是怎樣吃到花蜜的呢?
(蝴蝶的嘴長得像長長的管子,可以把花蜜吸進嘴里吃。)
- 蝴蝶是怎樣找到花蜜的呢?
(蝴蝶用腿來尋找花蜜。蝴蝶的腿上有一種器官,這個器官可以找到像花蜜一樣的甜味。)
-蝴蝶為什么要舒展它的翅膀?(蝴蝶的翅膀可以調(diào)節(jié)體溫,天氣緩和的時候為了多吸收陽光它就會舒展開它的翅膀。)
3.研究制作蝴蝶。
-制作蝴蝶需要哪些材料呢?
- 利用皺紋紙怎樣制作出蝴蝶呢?
4.用皺紋紙來制作出蝴蝶。
、 把皺紋紙剪成正方形準備好。用有花紋的'薄棉紙也可以。
、趶膬蛇吰桨櫦y紙中間的位置。
、塾媚Ы壸〖埖闹虚g,做出蝴蝶的樣子。(如果沒有魔帶用其他的繩固定也可以。)
、 用簽字筆裝飾好皺紋紙,然后用棉布蘸上顏料印出蝴蝶美麗的花紋。
、 把完成的蝴蝶粘在活動紙上。
[結(jié)尾]
1. 讓孩子們把做好的蝴蝶介紹給朋友們
2. 總結(jié)活動[活動圖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盒中取小球”的取材來源于一個外教老師在各國兒童中間所做的一個類似團隊合作精神的小實驗,當時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過這個實驗,我依稀覺察到了其背后所隱含的更多的一些教育價值,因此嘗試設(shè)計了大班綜合活動“盒中取小球”,目的在于通過操作游戲,引導幼兒探索盒中取小球的有效方法,從而感知“有序”在學習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從教案的設(shè)計,到精心準備,再到反復修改,又經(jīng)歷了學校的一課多磨,在集體觀摩和研討過程中,迸射出了一些思維的火花,逐步優(yōu)化了活動的內(nèi)容和過程,同時也讓自己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對好課的標準有了一些更清晰地認識。
首先,教學活動內(nèi)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落腳(回歸)于幼兒的學習和生活,講究實用性和發(fā)展性。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既要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的發(fā)展!
“盒中取小球”活動通過一個盒中取小球的小游戲,引導幼兒在問題情境中反復探索盒中取小球的有效方法,從而感知“有序”取球的重要性;接下來,活動采用圖片觀察和談話交流相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幼兒關(guān)注幼兒園及身邊社會中的各種“有序”現(xiàn)象,如:幼兒園中需要有序上下樓梯,有序洗手入廁,有序勞動及完成作業(yè);社會生活中人們有序上下車、馬路上汽車有序行駛、貨架上的貨物需要有序擺放、甚至門牌號碼中也隱藏著序,等等等等。在觀察討論的過程中,幼兒知識經(jīng)驗獲得了梳理,并進一步得到拓展和提升,這時候,活動一個飛躍,將“有序”延伸到突發(fā)事件的逃生情景中,讓“有序”發(fā)揮其最極致的作用,讓幼兒了解在逃生的時候,講究“有序”能讓大家更快地獲得安全。
可以說“有序”在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中到處可見,通過這個活動的組織開展,目的是讓孩子能更好的關(guān)注到身邊的這一社會現(xiàn)象,并自覺地去遵守和運用“有序”這一好辦法去好好學習和好好事情。整個活動,從探索盒中取小球的有效方法,到討論了解幼兒園和社會生活中各種“有序”的重要性,以及發(fā)展到最后的逃生模擬演練活動,始終都是以“有序”這一主線貫穿始末的;顒觾(nèi)容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又回歸于幼兒的`學習和生活,服務(wù)于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又有利于促進幼兒社會性的長遠發(fā)展,因此這個活動是有著其積極的實用性和發(fā)展性意義的。
其次,活動以游戲為抓手,關(guān)注幼兒的學習方式,學會學習。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lǐng)域的內(nèi)容要有機聯(lián)系,互相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
先說說領(lǐng)域定位。
“盒中取小球”的活動主要定位于社會領(lǐng)域,但也因其整合了游戲,科學實驗,記錄等內(nèi)容,所以體現(xiàn)了一個綜合性。
再說說組織形式。
幼兒園教育要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的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避免空洞說教。因此,“盒中取小球”活動以游戲為抓手,引導幼兒通過操作、實驗,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若干個栓線的小球被放置在一個透明的加蓋盒子中,盒蓋上有一個只容一個小球進出的小洞,采用什么方法能讓小球們以最快的速度全部被取出來呢?游戲操作集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為一體,組織過程中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被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情緒愉悅地投入到探索和討論中去,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最后說說幼兒的學習方式。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的組織實施探究過程中,教師始終堅持幼兒在前教師在后,操作在前引導在后的原則,創(chuàng)設(shè)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幼兒在問題情境中充分的討論交流,獲得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積累自主學習的經(jīng)驗。
如: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了失敗和耽誤時間的狀況,教師就引導幼兒找找失敗的原因,再聽聽同伴的成功經(jīng)驗,在此基礎(chǔ)上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操作方法,進行再嘗試再挑戰(zhàn),最后體驗成功的喜悅。整個探究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幼兒自主學習的過程,孩子在這樣一個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更新、調(diào)整、完善著自身的經(jīng)驗儲備,建構(gòu)起新的經(jīng)驗體系。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組織過程中,教師就是有意識地將分析和總結(jié)經(jīng)驗的機會讓給孩子,幫助幼兒學會學習,提升學習經(jīng)驗,從而逐步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能力。
最后,綜合評價,關(guān)注細節(jié)和亮點。
關(guān)注一:活動層次是否清晰流暢、維度和難度是否恰當。
原始活動設(shè)計中活動的層次比較簡單,游戲環(huán)節(jié)安排八人一組進行三次游戲,記錄比較每次游戲總時間,總結(jié)三次游戲所用時間越來越少,表明速度越來越快;而經(jīng)過研討修改之后,游戲演變成六人一組先進行兩次對比游戲,之后再合并成十二人一組,人數(shù)增加難度加大的同時,總時間不能增長,活動的難度、層次和維度獲得了提升;最后活動結(jié)束時,小球演變成了幼兒本身,全體幼兒參加緊急疏散演練,又將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層次和維度。漸進的層次和多維度的活動設(shè)計,符合大班幼兒學習特點,更好地促進了其思維和能力發(fā)展。
關(guān)注二:活動材料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活動材料由玻璃瓶改為透明塑料盒,從透明塑料盒蓋的設(shè)計制作到盒蓋上小洞大小、強度牢度的把握和調(diào)試,這些都是活動得以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顒娱_展之前,動用了很多的想法,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技術(shù)難題,獲得了很好的解決方案。另外,游戲記錄表格也隨著游戲方案的修改先后進行了多次的調(diào)整,使之能更好地服務(wù)于幼兒的學習活動 。
關(guān)注三: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及教師的教學行為 。
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的情緒是否愉悅,行為是否積極主動,知識經(jīng)驗是否獲得拓展和提升,這些都是評價好課的基本條件;另外,教師在組織過程中的語言是否準確精練,富有啟發(fā)性和感染力,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恰當有效,這些也都是評價好課的標準所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圖片內(nèi)容,能連貫講述故事。
2、運用"我?guī)汀,!?的句式,創(chuàng)編送給家人的生日禮物。
3、學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報家人,表達自己的愛心。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生日的時候你收到什么生日禮物?誰送的?
你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準備過生日禮物嗎?
2、觀察圖片,講述故事。
(1)猜測禮物小羊會給村長準備什么生日禮物呢?
(2)觀察圖片小羊們和你想的.一樣嗎?
(3)看圖講述它們準備的是什么生日禮物?你能用完整的話說一說嗎?
(4)尋找懶羊羊懶羊羊跑到哪里去了?這樣做對嗎?
理解"力所能及"。
。5)完整欣賞3、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編故事。
。1)聯(lián)系生活你喜歡你的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2)創(chuàng)編禮物如果爸爸媽媽過生日,你想幫他們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生日禮物呢?想送給他們什么祝福呢?
4、交代任務(wù),結(jié)束活動。
課后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02-0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換牙了》幼兒園大班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