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3-04-11 08:00:1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觀認識番茄,形成相關經驗。

  2、啟發幼兒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自己取得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幼兒洗凈手進入活動室。2、洗凈的大、小蕃茄、白糖。

  3、小碟子、勺子、盆子、小碗、毛巾、餐巾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這里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歡不歡迎啊?(教師拿出放在口袋里的蕃茄)你們猜猜會是誰?(請幼兒摸,感知番茄的基本特征)

  2、幼兒猜測

  3、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原來是番茄,它是什么樣子?(圓圓的,紅紅的)

  二、感知蕃茄的特征。

  1、你們吃過番茄嗎?蕃茄的味道怎么樣?(酸酸的',甜甜的)

  三、分類

  1、我們小朋友平時吃的番茄都是爸爸媽媽買好的,今天啊,張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張老師去買番茄,那到底買多少?你自己看看籃子就明白了。

  2、幼兒根據籃子上的數量和大小挑選

  3、小朋友都挑好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籃子上的圖標。(驗證)并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

  4、重新選擇:有的小朋友選錯了,現在請小朋友在買一次

  5、再次驗證

  你可以找客人老師一起幫你看看,是不是選對了

  四、制作糖拌蕃茄。

  (1) 小朋友幫張老師選好番茄了,那我們可以用番茄做些什么好吃的東西呢?(番茄醬、番茄汁、番茄炒蛋、番茄蛋湯)

  (2) 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兩份蕃茄,我這里有兩份番茄,請小朋友嘗一嘗

  (3) 你吃出來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一種是原味的,一種是糖水的)原來,番茄還能做出這么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自己制作這個糖水蕃茄呢?

  (4) 幼兒自由操作

  我們小朋友的本領這么大,做成功了糖水蕃茄,那么回家之后你也可以做給爸爸媽媽吃了。

  設計思路:二期課改如同清新自然的風,吹綠了教育的田野,吹走了陳舊的陰霾,為孩子帶來更深遠、廣闊的天空。二期課改確立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突出幼兒發展的自主性和能動性,注重早期幼兒的潛能開發和個性化教育,為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條件,為每一個幼兒的多元智能的發展創造機會。在我班,孩子們對于小番茄的興趣比較大,每一次餐后水果都吃的比較開心,但是每次遇到有番茄蛋湯這個菜時,有的孩子就開始頭痛了,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想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孩子不但喜歡吃小番茄,同時也喜歡吃用番茄做成的各類食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吃午飯的時候要自己吃飯,不要別人喂。

  2、學習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學用小勺,能把飯萊一勺一勺送進嘴里細嚼慢咽。

  3、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重點與難點:

  掌握一些獨立進餐的基本方法,改變進餐依賴的習慣。

  活動準備:

  生活區角活動:舀小勺

  體育游戲:給小動物喂食

  飯廳環境布置:自己吃飯真能干、小鏡子若干、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感知討論——實踐操作——強化鞏固

  1、感知討論

  (1)餐廳環境布置“自己吃飯真能干”。用環境隱性的教育手段,讓幼兒潛移默化感知,吃飯要自己吃。

  (2)演示“學用小勺”。請幾名幼兒演示各自用小勺的方法,然后讓小朋友說說誰拿的方法對或不對。教師再示范講解正確使用小勺的方法:左手扶碗,右手拿小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勺柄,無名指和小指配合抵住,不宜捏得過低或過高。

  (3)照鏡子“我們的牙齒真能干”建議可利用吃點心時,發給每位幼兒一面小鏡子,先張開小嘴照一照,看見嘴巴里有牙齒和咽喉部等,再拿一塊點心放進嘴里,看看原來的點心怎么會變得越來越碎?最后是從哪里咽下去的?讓幼兒直觀感知一下,自己的牙齒真能干,吃東西時要咀嚼,一口一口咽下去,這樣才能吸收營養長身體。

  2、實踐操作

  (1)生活區角活動:在生活角里投放一些玻璃彈或各類豆粒等材料,讓幼兒練習舀小勺,掌握正確用小勺的方法。

  (2)體育游戲“給小動物喂食”,讓幼兒扮演飼養員,給小動物喂食(要用小勺舀起“食物”送進小動物嘴里)看哪組飼養員喂得又快又多。

  (3)幼兒餐點時,注意督促提醒幼兒要正確使用小勺,一勺一勺把食物舀進嘴里,要細嚼慢咽。對特殊幼兒,先要求會嚼會咽,逐步要求自己拿勺吃。

  3、強化鞏固

  建議可不定期地在午餐時搞一些小獎勵,對那些能獨立吃完自己一份飯萊的幼兒送以小獎品,激發幼兒獨立進餐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活動延伸

  通過家園之窗,向家長進行幼兒獨立進餐要求的宣傳,要求幼兒在家在園一個樣,父母不要包辦代替,盡可能堅持培養幼兒獨立進餐的習慣,隨時保持家園聯系,溝通了解幼兒進餐的情況

  小百科:午飯是一天之中,中午的飯食,時間一般在中午12點左右。一份營養豐富的午餐為人們提供整個下午的能量,合理搭配的午餐需要有主食:米飯或者面,北方也有以饅頭為主食的;肉類:或者雞蛋等提供蛋白質;蔬菜;湯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孩子而言,他們最為熟悉 最為親切 最為引起他們共鳴的就是自己的家,為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目的是通過對畫面細節的觀察和判斷,家庭生活的回憶和模仿,引導孩子充分感受家人之間的愛與被愛,體驗全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2。嘗試從細節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積極表達與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場景。

  3。通過介紹家人,讓幼兒感受家人的愛和家的溫暖。

  重點難點

  重點:在說說玩玩中感受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難點:嘗試從細節分辨人物的'身份,并積極表達與各人物在一起的生活場景。

  活動準備

  ppt圖片 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書里的小朋友要向你們介紹他的家人,你們想看嗎?

  2、出示封面:教師;為了讓小朋友看的更清楚,老師把這本書的內容放到了電腦里,小朋友可以通過大屏幕觀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呀?你們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呢?(幼兒和封面上的小寶打招呼)小寶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介紹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

  1、出現爺爺:老師問:這是誰?這是小寶的爺爺,爺爺手里拿的是什么呀?我們來模仿一下爺爺走路好嗎?(帶領幼兒一起模仿爺爺走路)

  老師:爺爺要看報紙,可是眼鏡不見了,爺爺找來找去也沒找到,沙發上沒有,下面沒有,小朋友們眼鏡在哪里呢?小寶幫助爺爺找到了眼鏡,小寶真是個好孩子。

  2、出現奶奶:老師:這是誰呀?奶奶在什么地方啊?奶奶在煮什么呢?給誰吃?小寶吃的怎么樣呢?小朋友家里是誰做好吃的呀?

  3、出現爸爸:小寶家還有誰呢?爸爸在做什么呢?(鍛煉)。我們也來鍛煉一下好嗎?(教師帶領幼兒做運動)小朋友看爸爸手里拿的是什么呀?(啞鈴)很重很重的,爸爸真是個大力士,能把重重的啞鈴舉得很高很高。爸爸做完運動干什么呢?在玩什么呢?(和幼兒一起玩蕩秋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排序的規律,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嘗試按規律排序,能有序地操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活動準備】

  歌曲《海底總動員》,輕音樂,動物圖片,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這里是美麗的海底世界,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海底世界游一游、玩一玩吧!(聽音樂學小魚游)

  二、感知ABABAB的.規律,親身嘗試。

  1、小丑魚和藍藻魚有幾條?它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呢?

  2、小丑魚第一個來排隊,藍藻魚排在小丑魚的后面,又有一條小丑魚游來了,后面還跟著一條藍藻魚呢!猜猜藍藻魚后面會跟著誰呢?為什么?

  總結:它們是按照:一條小丑魚,一條藍藻魚,一條小丑魚,一條藍藻魚……這樣的規律來排隊的。

  3、游戲:出示小丑魚、藍藻魚的標記,請幼兒扮演小魚,按規律排隊。

  4、演示藍藻魚在前的排隊方式,討論應該怎樣排隊。

  5、請幼兒扮演小魚,按規律排隊。

  三、感知ABBABB的規律,拓展思維。

  1、小丑魚和兩只海星開始玩排隊游戲啦!看看他們是怎么排隊的?

  2、接下來是誰呢?你為什么這樣排呢?

  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種規律來排隊,每次排隊的方法都可以不一樣。

  四、實踐操作,提升經驗。

  1、講解操作要求——請你們動腦筋找出操作板上小動物排隊的規律,接著排下去。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先完成的孩子講述規律。

  3、展示操作板,進行分析,進一步深化對規律的認識。

  4、你們會按照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一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這樣的規律排隊嗎?請大家試試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愛護綿羊的情感。

  2、培養幼兒較細致的觀察力和靈敏的思維力。

  3、讓幼兒初步感知綿羊的外形特征,了解綿羊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課件、綿羊模型、水彩筆、畫好綿羊輪廓的紙、磁帶、多媒體設備。

  活動分析:

  綿羊對于幼兒來不是太熟悉,因為幼兒很少見到綿羊,綿羊具體長得什么樣子,幼兒并不清楚,所以本活動,以讓幼兒初步感知綿羊的外形特征作為重點,讓幼兒了解綿羊于人們的關系作為難點。在活動中,教師主要運用啟發法、提問法,通過問題:你知道綿羊長得什么樣子嗎?綿羊的頭上有什么?綿羊的.身體上有什么?(引導幼兒從整體、頭、軀體、四肢等分別進行講述)你知道綿羊喜歡吃什么?它怎樣叫嗎?幼兒通過觀察法、討論法突破重點。在突破難點時,教師主要運用了啟發法、鼓勵法、觀察法,幼兒通過觀察討論得出結論。本活動的延伸活動是:動手操作《我的小綿羊》。

  活動過程:

  導入:

  幼兒隨音樂開汽車進入教室,停在自己喜歡的車位。

  展開:

  1、幼兒觀看課件,猜謎語,激發幼兒對認識綿羊的興趣。豐富詞匯:綿羊 sheep。

  2、引導幼兒觀察綿羊:

  (1)綿羊長得什么樣子?

  (2)綿羊的頭上有什么?

  綿羊頭上有兩只彎彎的角、一雙眼睛、兩只耳朵、一張嘴巴、一個鼻子。

  (3)綿羊的身體上有什么?

  綿羊的身體上長著卷卷的柔軟的毛,綿羊有四條腿,有一條尾巴。

  3、教師小結綿羊的外形特征。

  4、提問:

  綿羊怎樣叫?它喜歡吃什么?

  5、啟發幼兒了解綿羊與人們的關系。

  (1)綿羊的毛可以做什么?

  (2)綿羊的皮可以做什么?

  (3)綿羊奶與人們有什么關系?

  (4)綿羊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作用?

  6、教師簡單小結。

  7、激發幼兒愛護小綿羊的情感。

  結束:

  1、教師簡單小結活動情況。

  2、延伸活動:完成小綿羊的畫。(添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多多什么都愛吃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培養不挑食的習慣。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要求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挑食、偏食是不好的。

  活動準備

  1.故事圖片

  2.內放胡蘿卜、西紅柿、黃瓜等的一次性小碗、牙簽每人一份

  3.音樂磁帶《紅蘋果》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播放歌曲《紅蘋果》,說說愛吃的食物,引起幼兒興趣,集中幼兒注意力。

  2.老師講述故事《多多什么都愛吃》

  1)老師邊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讓幼兒自然地進入故事情境,把握故事發展的順序,幼兒在老師引導下理解故事內容并嘗試表達。

  2)與幼兒討論,引導幼兒思考小狗多多長大后的.情形,鼓勵幼兒從不同方面進行想像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3.品嘗蔬菜。鼓勵幼兒勇于嘗試,產說吃這些菜的感受,鼓勵幼兒克服不良習慣,像多多一樣什么都愛吃。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班04-01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小班教案幼兒園小班教案(15篇)01-18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青青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77777大伊香蕉 | 亚欧V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