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集錦八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目標:
1.初步學習詩歌,理解并學習有關的詞,如:向往,雄偉壯麗。
2.進一步認識首都北京,增強對祖國的情感。
準備:
1.天安門圖片一張。
2.認識過首都,對天安門有所了解。
3.繪畫用紙、筆,配合使用幼兒用書。
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誰去過北京天安門?天安門是什么樣的?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看圖,邊結合詩歌內容談談天安門城樓上的特征,學習“琉璃瓦”、“雄偉”、“壯麗”等詞。
2.學習詩歌。
●教師示范朗誦詩歌兩遍。
●幼兒跟念詩歌2~3遍。
●幼兒學習朗誦。重點提示幼兒吐字清楚,發音正確。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對天安門的認識。
●請能力強的幼兒在集體面前示范,增強幼兒繪畫的興趣。
●幼兒集體作畫。(使用幼兒用書)
●展覽幼兒作品。
4.邊念詩歌邊欣賞繪畫作品。
建議:在建筑區中,鼓勵幼兒邊建造天安門,邊念念詩歌。
評價:
1.能響亮、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表達出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結合詩歌內容大膽作畫,表現出天安門城樓的主要特征。
天安門
首都北京天安門,
是我們最向往的地方。
高大的`城樓雄偉壯麗,
金黃的琉璃瓦閃閃發光。
莊嚴的國徽掛在紅墻中央。
一盞盞官燈放射紅光,
一面面紅旗迎風飄揚。
啊,北京天安門,
你是我們最向往的地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 能圍繞故事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懂得微笑是快樂的傳遞。
二、 活動準備:
1、 故事圖片
2、 一封信
3、 輕柔的音樂
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寄給誰的?是誰寫的?
2、我們一起來聽聽,信里都說了些什么?(讀信)
3、小蝸牛為什么會給我們寄來這樣一封信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提問:小蝸牛為什么著急?
小螞蟻是怎么樣夸獎小蝸牛的?
小蝸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么呢?
小蝸牛是用什么辦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們看到了小蝸牛的微笑,心情會怎么樣?
小結:微笑真是一樣好東西,小蝸牛用自己的微笑給朋友們傳遞了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
1、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會給我們寄來這封信?(小蝸牛想把它的快樂傳遞給我們)
當你看到小蝸牛的微笑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小結: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只有心里快樂,微笑才能把快樂傳遞給朋友。小蝸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樂傳遞給了我們。
2、討論:
(1)、你什么時候最快樂?(可用故事中的情節提示孩子,如大象幫助朋友蓋房子等)
原來幫助別人不僅能使別人快樂,也會使自己快樂。快樂了,我們就會微笑,就可以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朋友們。
(2)、你想怎樣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3、讓我們把我們最美麗的微笑送給在這里的.每一位老師,把我們心中的快樂傳遞給他們!
附:故事《微笑》
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有鼻子長長的大象、愛勞動的小螞蟻、愛爬樹的小猴子……它們都是好朋友,都非常愿意幫助別人。小鳥喜歡為朋友們唱歌,大象能為朋友們蓋房子,小兔愿意為朋友送信……只有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別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群小螞蟻抬著西瓜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抬起頭向著小螞蟻們甜甜地微笑。小螞蟻們也對小蝸牛微笑,并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們真快樂。”
小蝸牛聽了,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把我們快樂傳遞給他們。”可是小蝸牛又為難了:“怎么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個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里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里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們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并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恭喜誰?恭喜什么?(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里“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并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么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念的是什么?給誰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歡老師念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么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么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么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并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么?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語言活動反思——怕癢的紅布頭
“癢”雖然是一種生理反應,但結合在生動形象的文學情景之中,別具詼諧、滑稽的意味。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宣泄了郁悶,松弛了心緒,體驗到從生理到心理的舒暢、愉悅。活動《怕癢的紅布頭》一開始我就和嵐嵐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認識了“癢”與“笑”的聯系,接著我讓幼兒兩人一組合作表演這一部分,幼兒體驗著故事的情節的有趣和癢癢喚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悶的心理感受。活動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鋪墊,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當我問:“紅棉襖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豬癢的怎樣?”幼兒回答:“小豬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問:“小豬的朋友們穿上紅棉襖后怎樣?”幼兒回答說:“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又問:“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種癢癢的味道?”孩子們都說:“因為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癢的開心。”輝輝還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也很開心,很舒服。”最后一個環節“誰穿了紅棉襖”更是把活動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了氛圍,有了更為真切的體驗,在“嘻嘻嘻,哈哈哈”笑聲中我們結束了。
本節課不足之處就是在第一環節兩人合作表演時,有個別幼兒沒有參與,如果都參與表演的話,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徹,也就更能體驗“癢”這一生理反應令人發笑、舒暢的感受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背景:
幼兒最喜歡看圖書,聽故事,故事啟迪幼兒的智慧。《小熊住山洞》是一篇擬人化故事。小熊為了留住美麗的樹林,情愿住在山洞里,這種美好的情感為幼兒共識。
如今全球資源日益減少,環境保護刻不容緩,為讓幼兒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熱愛我們的地球,我選擇了這個故事,又因我班幼兒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對漢字的敏感度較高,故設計了本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產生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能將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對應起來,嘗試閱讀故事全文。
三、活動準備:
圖書一本、童話內容人手一份、字卡(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砍等)
四、活動過程:
A、出示巨型圖書,引發幼兒閱讀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本書,看看這本書和你們平時看的書有什么不一樣?
幼:這本書很大;這本書是老師自己做的;
師:這是一本老師自己做的巨型圖書,書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觀察封面)
幼:小熊住山洞
師:你們想知道這本書里講了些什么嗎?我們一起來看。
[評析:以老師自己制作的圖書引出活動,引發了幼兒看書閱讀的興趣]
B、集體看圖書,理解內容
1、師:第一頁上告訴了你小熊一家住在什么地方?(出示字卡:住、山洞)
師:如果你一直住在山洞里,你會覺得怎么樣?
幼1:很沒勁;
幼2:如果我一直住在山洞里,山洞里很潮濕,我會生病的。
幼3:晚上天很黑,我會害怕的
-----
師:你愿意住在山洞里嗎?
幼:不愿意。
師:小熊一家也不愿意,它們會有什么愿望?
幼1:他們想搬家;
幼2:他們想蓋新房了。
[評析:幼兒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想象住山洞的種種不便
之處,引出小熊一家想蓋新房的愿望,為后面的閱讀埋下伏筆]
2、師:我們來看第二頁,小熊他們有了這個愿望,那么,熊爺爺會對小熊說什么?(出示字卡:砍)
幼1:小熊,我們一起造新房吧;
幼2:小熊,我們砍樹造一間大大的木房吧;
師:聽,熊爺爺到底說了什么?[聽錄音]
師:猜猜小熊聽了爺爺的話會怎么做?
幼1:小熊說:“爺爺,我們不能砍樹,樹砍掉了,會發大水的。
幼2:小熊沒有去砍樹,去找朋友借房子住。
幼3:我認為他會去砍樹的,因為不能老借別人的住,要有自己的新房才好。
[評析:幼兒各抒己見,氣氛很熱烈,有的幼兒的環保意識較強。]
3、師:你們猜對了嗎?我們接著往下看:聽了爺爺的話,小熊走進樹林,它看到什么季節的樹林?(出示字卡:春天)春天的樹林是怎么樣的?請你用好聽得話來說說。
幼1:春天,樹林里的樹都發芽了。
幼2:小樹在春天長出了嫩綠的葉子。
幼3:春天的樹林真美,小樹長出了綠綠的嫩牙,象小樹的兩只小眼睛。
師:那你們猜猜到了夏天、秋天、冬天樹上會有哪些變化?(出示字卡:夏天、秋天、冬天)
幼1:夏天到了,葉子變成深綠的,人們都來乘涼;夏天的樹林很陰涼,小動物們都來做游戲了。
幼2:秋天,樹上會結果,紅的黃的真好看;秋天,樹上的葉子都落了,象蝴蝶在空中飛舞。
幼3:冬天,樹上的葉子都落光了。
師:是發生了這些變化嗎?我們來一邊看一邊聽。
聽聽錄音機里是怎么講述這四幅圖的。
我們也來學著用優美的語句講講春夏秋冬樹林發生的變化,好嗎?
師:春夏秋冬的景色真美,小熊每個季節走進樹林看到的是不同的美景,它最后會怎么做?(出示字卡:舍不得)
幼:小熊舍不得砍樹。
[評析: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完整講述了四季的景色,又通過錄音欣賞了描述四季的優美語句,進一步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知道了大自然美景不容破壞]
4、師:這副圖告訴你,小熊仍住在哪里?
幼:小熊仍然住在山洞里。
師:一年又一年,小熊沒有砍樹造房子,還是高高興興地住在山洞里,為什么現在還高興地住在山洞里?
幼1:小熊住在山洞里看到樹林很美。
幼2:小熊沒砍掉樹,留住了樹林,他心里很高興。
師:那,小動物們對小熊的做法會有什么表示呢?
幼1:小動物們來謝謝小熊。
幼2:小動物們請小熊住到他們家去。
幼3:小動物們幫小熊造磚房。
5、師:我們一起來看第八頁:小動物們是怎么做的。
幼:小動物們給小熊送來了鮮花。
師:它們為什么這么做?
幼1:因為樹林也是小動物們的家,所以要送鮮花來感謝他。
師:它們會對小熊說什么?(聽錄音)(出示字卡:感激)
[評析:在看書閱讀理解過程中,老師所設計的問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了本故事所蘊涵的深意,活躍了幼兒的思維。]
C、拼字卡,全文閱讀
1、師:我們一起看懂了這本書,
現在重新來看一遍,邊看邊想想這書講了什么?
看懂了嗎?在請小朋友根據剛才講的故事
以及認識的.字寶寶,來試著把“小熊住山洞”的字卡拼成一個故事。
2、(幼兒操作,老師觀察指導)
[評析:這一部分結合了本班幼兒的特點,在已有的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進行。幼兒對文字的敏感度較高,因此效果較好。]
先拼好的小朋友可以輕輕地閱讀。
3、集體閱讀
4、重點閱讀最后一段
D、產生愛大自然的情感
師:小熊為了留住美麗的大自然景色、留住小動物的家,情愿住在山洞里,那我們能為自己的家園做些什么呢?
幼1:多種樹,多種花草,我們的家園會更美。
幼2:不亂扔垃圾,看到別人扔垃圾要指出來。
幼3:垃圾要歸類,河水要保持清潔,蚊子就少了。
師:如果我們象故事中的小動物一樣熱愛自己的家園,那我們的地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評析:加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強化了幼兒的良好情感和行為,知道了美麗的大自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需要我們共同來保護。]
五、活動評價
本活動不僅是一個語言活動,它同時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能力,在師生的共同閱讀理解中,又讓幼兒提高了環保意識,它以早期閱讀為引線,整合了語言與科學。在內容的選擇、問題的設計、形式的采用上,都是對新的教學理念的積極嘗試。活動過程中體現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及新型的對話式師生關系,幼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參與性極強。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清明節的天氣特征及風俗。
2、理解詩歌的含義,體驗詩歌中表達的哀傷之情,并對唐詩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17號;《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磁帶及錄音機
2、活動前兩周做天氣觀察記錄,統計晴天和雨天的數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記錄了清節前后的天氣變化,發現了什么?(有時天氣晴朗,有時細雨綿綿)
2、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高興)細雨綿綿的時候又有什么感覺?(煩惱、不開心)
二、理解詩歌
1、出示掛圖,播放古詩錄音。
2、提問:詩里寫的是什么樣的天氣?詩人的心情怎么樣?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心情不好怎么辦?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師邊提問,邊結合掛圖解釋詩歌中的詞"欲斷魂"、"借問"、"牧童"、"遙指",幫助幼兒理解。
三、幼兒學念古詩
1、聽磁帶,體味念古詩和平日里講故事、說話的`聲調、發音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按照磁帶中的方式跟念古詩。
2、嘗試邊念古詩邊用體態語言表現古詩的內容。
四、總結:
我國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寫了很多優秀的詩,以后我們還會學更多的唐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幼兒對變換角度觀察事物的興趣。
2.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從中去探索、發現,并鼓勵幼兒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3.幫助幼兒學習禮貌用語,知道見到人要打招呼。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習變換角度觀察事物活動難點: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述。
活動準備:
1.故事操作圖片3張。
2.老鼠胸飾人手一個:高老鼠用紅色,矮老鼠用藍色。高老鼠、矮老鼠大圖片各一張。
3.設置天空、草地場景。
4.自選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天氣有點冷,小朋友我們先來做個熱身運動,動動我們的小身體。學學高人走,矮人走。聽好老師口令,‘高人走’(踮起腳尖,雙手舉起,抬著頭往上看),‘矮人走’(蹲下來,雙手放后,低著頭往下看)。小朋友學得可真棒!現在請小朋友找個位置坐下來吧!”
2.“剛才張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一個什么熱身運動呀?(幼:高人走,矮人走),一個高人,一個矮人。老師邊說邊做動作。”
二、欣賞故事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兩只老鼠,它們也是一個高,一個矮。小朋友先聽聽它們的自我介紹。(出示高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紅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們好!我今天穿的是藍衣服,我就是矮老鼠。我們倆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想講給小朋友聽一聽。故事的名字叫《高老鼠和矮老鼠》。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1)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為什么?
(2)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到底是不是這些東西呢?我們再去問問高老鼠和矮老鼠。
3.教師分段講述故事。
第一、二段.提問:“高老鼠和矮老鼠是怎么打招呼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你好,高老鼠!你好,矮老鼠!)第三段――第六段。
提問:
(1)高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鳥、大樹、屋頂、大門)矮老鼠看到了哪些東西?(小狗、小花、地板、門檻)
(2)它們是怎樣跟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招呼的?我們也一起跟著老鼠和它們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你好,小鳥!你好,小狗!你好,大樹!你好,小花!等等。)教師邊指操作圖片。
“小朋友,高老鼠和矮老鼠真懂禮貌,看到什么東西就會跟它們打招呼。我們也要向高老鼠和矮老鼠學習,碰見人要學會打招呼,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比如:周智超小朋友在路上碰見了吳蝶小朋友。周智超你應該怎么說呀?吳蝶你又應該怎么說?(你好,吳蝶!你好,周智超!)”
三、游戲表演
1.“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老鼠胸飾,我們也來玩一玩《高老鼠和矮老鼠》的游戲。戴上這個穿紅衣服的老鼠胸飾就變成高老鼠。一起來說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只高老鼠’。高老鼠應該做什么動作呀?來,老師這里還有穿藍衣服的老鼠,戴上穿藍衣服老鼠胸飾就變成矮老鼠。我們再來說一句咒語:‘變,變,變,變成一只矮老鼠。那矮老鼠該做什么動作呢?”
2.接下來怎么玩這個游戲?音樂響起,高老鼠做高人走的動作,矮老鼠做矮人走的.動作,到那邊草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并且要和你看到的東西打打招呼。等音樂一停,老鼠們也要停下來。
3.幼兒游戲。
提問:請這只高老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東西?請那只矮老鼠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東西?你是怎樣和它們打招呼的?
4.“剛才老師聽到那只高老鼠說我想再去看看矮老鼠看到的東西,高老鼠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呀?矮老鼠呢?想不想也去看看高老鼠看到的東西?下面就請老鼠們自己互相換一下胸飾。準備好了嗎?游戲開始。”
四、結束
1.“老鼠們跟你第一次看到的東西一樣嗎?”
2.“小朋友,今天玩得開心嗎?我們再到外面去玩一玩這個游戲,來走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生活中各種常見的菜并進行分類,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2、在菜場游戲情境中,引發對文字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重點:了解生活中各種常見的蔬菜、肉類、海鮮和豆制品,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難點:在菜場游戲情境中對各類菜進行分類,并能用正確的量詞進行介紹。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組織幼兒事先參觀過超市、菜場并進行過買菜的活動。
物質準備:不同品種菜的卡片、字圖分類臺卡若干;菜場柜臺若干、《菜場》音樂磁帶、教學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環節設計意圖:由“菜”字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回憶上次參觀菜場的經驗,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提問:你們在菜場里看到了哪些菜?(幼兒回憶)
2、菜場里有那么多的菜(老師出示“菜”字),這是什么字?
(1)什么菜?(鼓勵幼兒用“菜”字組詞)
(2)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的菜,這些菜都是我們上次在逛菜場時拍的,下面還配有文字和拼音,請你們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在這么多卡片中有哪幾張卡片上也有一個“菜”字?(幼兒尋找)提問:你找到了什么菜?哪個是“菜”字?
(3)這些菜都是屬于哪一類的?(出示“蔬菜”卡片)
3、小結:菜場里有蔬菜,還有許多其他品種的菜。今天,我們也來開個“小菜場”,看一看我們的菜場里有哪幾類菜?(分別出示“蔬菜、肉類、海鮮和豆制品”臺卡)
二、聽說游戲:小菜場。
(環節設計意圖:在游戲情境中嘗試對各類菜進行分類,并能用正確的量詞進行介紹)
1、請你們做營業員幫菜場進貨,進貨時要看清楚這是什么菜?應該送到哪個柜臺?千萬不能送錯哦!
2、營業員進貨、分類并相互檢查。
3、幼兒分成四組各選一柜臺,看一看,說一說,柜臺里有些什么菜?有多少?
4、每組選一名菜場營業員進行介紹。(鼓勵幼兒能大膽地用語言完整地表達,并能正確使用量詞。)
5、小結:菜場里有各種各樣的菜,品種多又多,營養好又好。要是把這些菜配在一起會怎樣呢?我們來玩個超級小廚師的游戲,學做小廚師配菜、報菜名。
三、游戲:超級小廚師
(環節設計意圖: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與同伴合作配菜、報菜譜)
1、場地中間四散放有不同品種菜的卡片。
2、幼兒邊聽《菜場》的音樂邊任選一張卡片找個朋友配菜。
3、音樂一停,兩個幼兒根據卡片上的菜,合報一菜名。如:冬瓜小排湯、土豆炒辣椒等。
4、競賽游戲:一蛋多吃
游戲規則:
(1)幼兒以搶答的形式,說說生活中雞蛋的各種吃法,看誰說得對和多。如:蛋餃、水浦蛋、荷包蛋等。
(2)幼兒答對了,教師以課件驗證,并配以“鼓掌聲”鼓勵。
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推薦了許多菜,有的是家里經常吃的,是家常菜;有的是小廚師特別推薦的特色菜;還有的是沒有吃過的創新菜,大家不妨可以回去讓爸爸、媽媽燒一燒、嘗一嘗,下次介紹“每日一菜”時,就可以把這道菜的色、香、味來告訴大家。
【活動評析】
圍繞《我們的城市》主題,我和孩子們一起走出了校園,走進了生活的小區、走上了大街,孩子們對生活周圍各種商店和服務設施進行了關注。并在孩子的建議下,大家帶了自己的零用錢一起逛了附近的超市和小菜場并進行了購物活動。對這些社會性的活動,大班的孩子是興趣盎然,特別是參觀后對菜場里品種繁多的菜更是有說不完的話。他們經常會聚在一起議論:“今天幼兒園吃什么菜?”、“昨天媽媽燒什么好吃的菜?”“我在飯店里又吃到了什么好吃的菜?”“油面筋是屬于哪一類的菜……”。我發現孩子對于身邊生活中的新鮮事物總是有著更大的興趣和更多的關注,而且喜歡說,樂意說。我覺得活動的設計,應以觀察、了解幼兒為基礎,源于幼兒的生活經驗。關注到這一點后,我就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進入了《有用的植物》主題,并在班級里開展了一系列的“菜籃子工程”和“每日一菜”的報菜譜活動,并由此設計了語言活動——《超級小廚師》。
在活動設計過程中,我由孩子的生活經驗著手,與生活場景緊密結合,并以游戲貫穿始終。孩子在不斷的角色轉換中(菜場營業員、小廚師),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大膽的表述。寬松的游戲情境給了孩子充分表達表現的自由度,這些都極大地激發了孩子語言表達的興趣。
《課程指南》指出:5-6歲的幼兒要關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簡單文字。針對大班孩子對文字的好奇和探索愿望,以及小學一年級以認讀在先的語文教學特點,我在游戲中適當地滲透了文字和拼音,出現一些關鍵詞,如:“菜”字,通過“以菜字來組詞”、“尋找有菜字的卡片”等小游戲,適當的引導幼兒對文字的興趣,從而幫助他們建立樂意學習文字的態度。我覺得,這些方法將極大地有利于他們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轉化,為他們今后的小學學習生活做充分的準備。
此外,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現孩子對量詞的使用、詞匯的搭配與他們的語言習慣經驗有關,特別是本地人,常會把滬語中已經養成的語言習慣不自覺地在普通話的表述中流露出來,他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掌握量詞的搭配規律和方法。因此,在活動中增加了量詞的學習。而我投放的這些量詞卡片都來源于生活,如:一根蘿卜、一筐蘿卜、一堆蝦、一塊肉……而這些量詞的練習恰與幼兒的生活所聯系,可以很好的幫助他們掌握量詞的一般使用方法。
“一蛋多吃”,說說生活中雞蛋的不同吃法,并用課件來驗證。這個環節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在共同回憶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緊密結合幼兒的日常飲食,挖掘雞蛋的不同吃法,拓展了生活經驗,積累了健康飲食的好方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讓幼兒大膽想象,能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創編的故事。根據動物不同特征,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3、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2、難點:讓幼兒大膽想象,能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創編的故事。根據動物不同特征,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紙、畫筆。
2、經驗準備:認識多種動物的外形特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1、課件播放第一個畫面(小猴、開著出租車的小猴),引起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這來了位新朋友,你們看,是誰?(小猴)你們猜猜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到底做什么的?開車的!開什么車?對!小猴是開出租車的。可它這輛車是非常神奇的喲!
2、課件播放第二個畫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小猴開著它神奇的出租車上路了,嘀嘀…瞧,它遇到了誰?
二、看課件,聽故事,逐漸理解故事。
1、引導幼兒學說小猴邀請小熊和蛋寶寶坐出租車的話。
a、出示畫面
1、小熊坐小猴的出租車
小熊來了,你看它長的怎么樣? 你覺得它能坐進去嗎?為什么呀? 小熊會怎么說呢?(個別幼兒講述)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我長的胖,你的座位太小,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小猴會想什么辦法讓小熊坐進它的出租車呢?請你們來幫它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講述)
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看小猴也幫它想了一個辦法,(出示課件)小猴說:“別急,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座位就自動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塊地方” 現在小熊能坐進去了嗎?現在小熊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里會怎么想?它會怎么說呢?幼兒回答后,教師直接講述故事(小熊的這一段)
b、出示畫面
2、蛋寶寶坐小猴的出租車
師:送完小熊,小猴的車拐過一個路口,“看,誰又來坐車了?” 蛋寶寶來坐小猴的車,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個別幼兒講述) 蛋寶寶會怎么說呢?我們來聽聽蛋寶寶是怎么說的:“我……我怕……我怕從座位上滾下來。”
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呢?(個別幼兒講述)小猴也想了一個辦法,小猴說:“別擔心,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嘭”的一聲,從座位里彈出一個墊子”(點擊墊子跳出來) 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去嗎?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里會怎么想?它會怎么說呢?
現在請小朋友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和老師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和幼兒一起講故事(蛋寶寶的這一段)
2、帶著問題完整聽故事,引導幼兒續編故事。
教師小結:小猴自己設計的這輛出租車本領真大,它能夠根據乘客的不同需要來改變。所以,原來不方便乘車的胖小熊和容易滾的蛋寶寶都滿意地坐上了小猴的出租車。這件事被長頸鹿、小刺猬、小兔、等動物知道了,它們可有些不相信,于是……
三、拓展提升,學習續編故事。
師: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許多小動物都想來坐他的出租車。瞧:誰來了?
1、碰見乘客長頸鹿畫面,幫助小猴想辦法,續編故事。
師:小猴的出租車真厲害,真神奇!許多小動物都想來坐一坐他的出租車,嘀嘀!車繼續往前開了,碰見了下一位乘客,是誰?(長頸鹿)長頸鹿長的什么樣?那一按按鈕,小猴的車會變成什么樣,長頸鹿才能坐進去?
2、碰見乘客小刺猬畫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車,續編故事。
嘀嘀,車繼續往前開了,碰見了誰?(小刺猬)那小猴的車要變成什么樣,刺猬才能滿意呢?
【教學思路:引導幼兒根據小刺猬外形特征,續編故事,讓幼兒自由表達,老師給予肯定,示范創編故事】
3、分小組討論:其它動物要乘坐小猴的出租車,如果你是司機,你會怎樣改造小猴的出租車?使它們才能滿意,根據幼兒討論結果續編故事。
4、師:你們剛才幫助了小猴,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小猴現在也特別開心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和被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
四、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師:這么多平時不方便乘車的動物朋友得到了小猴的幫助,他們的心情怎么樣?小猴又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猴能主動動腦筋想辦法幫助別人,原來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什么樣的.事情?(快樂的事、高興的事。)
活動延伸:
擴展想象,舉行“汽車”設計比賽,讓幼兒用紙和畫筆設計出自己神奇的出租車。
活動反思:
今天我組織了語言活動《小猴的出租車》,故事講述了小猴開著一輛普通的出租車,樂于幫助有困難的同伴,這對于現在以自我為中心、遇到困難易退縮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活動中我以乘出租車的經歷和幼兒談話導入,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看圖講述活動,活動過程中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求異、自主表達、勇于續編。在小結時,從目標出發,升華了活動主題: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后在情境中共同編講故事,幼兒的情緒達到高潮。活動后還請孩子們將創編的故事畫下來,進行了交流。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希望孩子不但本能地喜愛動物,還能自覺地關注動物,善待動物,真誠而理性地對待每一個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11-0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28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比尾巴》教案08-25
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5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