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的快樂。
了解賀卡,知道賀卡是表示祝福或問候的一種卡片。
嘗試制作賀卡。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賀卡”組圖;《祝你新年快樂》故事音頻及圖片;背景音樂。
材料準備:
裝飾好的賀卡一張;空白賀卡人手一張、油畫棒。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材料“裝飾好的賀卡”及組圖“賀卡”,引導幼兒了解賀卡。
——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一份神秘人送來的禮物,禮物現在就在老師的手上,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紙、卡片)
——這份禮物叫賀卡,你們知道賀卡嗎?
——賀卡有什么用?
——賀卡上有什么?
小結:賀卡是人們在遇見喜慶的日子或事件的時候,互相贈送表示祝福或問候的一種卡片。賀卡上一般有表示祝福的文字或圖案。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祝你新年快樂》,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的`快樂。
——河馬壯壯畫了好多賀卡要送給他的好朋友們,你們想知道壯壯的賀卡都送給了誰嗎?我們一起聽故事,去故事里找一找答案吧。
——壯壯為什么要送賀卡給好朋友們?(新年快到了)
——壯壯在賀卡上畫了什么送給兔一一/熊貓奇奇/小猴鬧鬧/小老鼠皮皮?(糖果、面包、餅
干、面條)
——每張賀卡上都寫了什么話?(祝你新年快樂)
——除了說“祝你新年快樂”外,我們還可以怎么祝福朋友?
小結:除了說“祝你新年快樂”之外,我們還可以說“祝你越長越高”、“祝你越來越棒”、“祝你天天開心”等。
播放背景音樂,發放材料“空白賀卡、油畫棒”,鼓勵幼兒動手制作賀卡。
1。討論如何制作賀卡。
——新年快到了,我們可以為誰準備一張賀卡?
——可以怎么裝飾賀卡?
小結:我們可以為自己的家人或者好朋友準備賀卡,賀卡上可以畫上你喜歡的或者是對方喜歡的各種圖案。
2。播放背景音樂,發放材料,幼兒動手制作賀卡。
——現在每個人桌面上都有一張空白的賀卡,請你動手畫一畫,讓賀卡變好看起來吧。
交流展示賀卡,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賀卡。
——你在賀卡上畫了什么?
——你想將這張賀卡送給誰?
活動延伸
教師組織幼兒互贈賀卡,并說一句祝福語。
家園共育
將送給家人的賀卡讓幼兒帶回家送給家人,并在贈送的時候說一句祝福語。
附【故事】
新年快到了,河馬壯壯想寄卡片給他的好朋友。壯壯畫了一片大大的面包送給熊貓奇奇,畫了一塊糖果送給兔一一,畫了一塊餅干送給小猴鬧鬧,又畫了一碗面條送給小老鼠皮皮。每張賀卡上都寫了一句話:祝你新年快樂!
第二天早上,壯壯聽到敲門聲,打開門一看,奇奇、兔一一、鬧鬧和皮皮手上都拿著賀卡,開心地說:“壯壯,謝謝你,祝你新年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初步懂得保持安靜并喜愛安靜的環境
學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放物品
重點難點
重點:懂得保持安靜并喜愛安靜的環境
難點:能大膽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請大班幼兒排練好“我叫輕輕”的情境表演,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區角自由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
分散活動后集中談話:小朋友,你們剛才是怎么玩的,玩后是怎么整理的? (教師有意識地請活動中喜歡奔跑、大聲喊叫以及玩具很重地扔進玩具箱的孩子來說說。)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大家聽一聽他們是怎么介紹自己的。
二、幼兒觀看情景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
小羊出場:我叫輕輕,玩具玩過了,輕輕放回去。
小兔們出場:我們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做游戲。
小朋友出場:我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三、討論
1.剛才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么名字?
2.他們為什么都叫輕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玩具,輕輕敲門好不好?為什么?
四、行為練習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表演“我叫輕輕”。
2.游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教師扮老貓,幼兒扮小老鼠。老貓背對著小老鼠睡覺,小老鼠們自由活動,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有的看書、有的畫畫,有的整理玩具。如果發出較大聲音,老貓轉身去抓小老鼠。
五、結束
在“輕輕”的歌曲聲中邊做動作邊離開活動室。
活動結束:
“我叫輕輕”的磁帶、錄音機放在音樂區,讓他們反復欣賞,提醒幼兒動作輕、說話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在認識了解家庭成員的基礎上,使幼兒知道自己有一個快樂的家,激發幼兒愛家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全家福照片、多媒體電教器材、電腦課件動畫錄音機及音樂MIDI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通過觀看電腦動畫課件,集中幼兒注意力,調動幼兒認識的情緒,為主題的出現做好準備。
2.請幼兒聽歌曲《我家有幾口》,通過動畫中亮亮與幼兒的簡短的談話交流,引出主題。
二、基本部分
1.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幼兒介紹自己家的成員。(解決重點)。根據每個幼兒介紹的特點,圍繞愛家的主題,進行隨機教育。
2.教師小結小朋友說得真好,不僅知道自己有一個漂亮的'媽媽,能干的爸爸,還知道全家人的名字。老師還發現小朋友都爭著給大家說白己的家,都想把自己的家說給大家聽,待會我們再接著說好嗎?
3.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看一段電視錄像,大家看看電視里演的什么?
(解決難點)請幼兒觀看本班小朋友家庭生活片段,師生邊看邊說,激發幼兒愛家的情感,體驗家的快樂。
4.教師小結:今天許多小朋友們高興地給大家講了自己的家,還看了一些小朋友家里快樂生活的錄像。老師看得出你們都有一個快樂、幸福的家,都很喜歡自己的家,,希望小朋友今后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自己的家,使每個小朋友的家都能美好幸福。小朋友愿意按教師的話去做嗎?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朋友都唱《我家有幾口》這首歌曲,讓我們大家一起高高興興地表演給客人看好不好?”
幼兒集體表演《我家有幾口》,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特殊電話號碼119、120、110,知道其用途。
2。初步積累在緊急情況下報警求救,保護生命的經驗。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米奇頭飾,
2、觀看過米奇妙妙屋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教師扮演米老鼠,帶領小朋友一起出發去米奇公園參加舞會。
二、在游戲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1、(播放課件)看,到了什么地方?森林里發生什么事了?讓我們想個辦法
2、由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呢?(119)撥打119后我們應該怎么說,消防叔叔才會來火災現場救火呢?
3、小結:119是火警電話,發生火災后撥打119請消防員叔叔來救火。
那如果我們小朋友在家里,爸爸媽媽都不在家,著火了我們應該怎么辦?
4、繼續出發,(播放課件)維尼小熊的頭怎么了?怎么辦?
5、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12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求救。
6、小結:有人受傷或者需要急救時,我們可以撥打急救電話120請醫生來幫忙。
7、繼續出發,(播放課件)那是誰?(小偷)他在干嗎?(偷東西)8、呼叫妙妙工具引出電話機,撥什么號碼?(110)請一名幼兒來打電話報警。
9、小結:遇到小偷、強盜這些壞人,我們可以撥打匪警電話110報警,保護自己生命和財產。
三、鞏固
1、總結特殊的電話號碼今天一路上我們遇到了三件事,真驚險啊。森林里著火了,我們撥了火警電話?(119);維尼小熊受傷了,我們撥了急救電話?(120);小偷在偷黛西家的東西,我們撥了警察的電話?(110)
2、做了三件好事,開心嗎?時間不早了,讓我們趕快去參加舞會吧。
3、繼續出發,米奇公園到啦,米妮在等我們了,讓我們一起跳妙妙舞吧。進入下方下載該課件,下載后有反思。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聽故事,感受情節的趣味性,說說關于穿鞋子的事情。
2、掌握正確的穿脫鞋子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樂于幫助同伴。
活動準備1、幼兒操作材料。
2、故事《穿鞋子》中出現的角色手偶。
3、一雙鞋子、一雙襪子。
活動過程
1、提問題引出主題。
(1)你收到過新年禮物嗎?是什么樣的.禮物呢?說出來聽一聽。
(2)小牛也受到了一份新年禮物,可這份禮物卻給他帶來了一些小的煩惱?想知道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嗎?
2、引導幼兒看故事,猜一猜情節。
(1)請幼兒看完整翻看故事《穿鞋子》,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故事畫面。
(2)故事中的小牛在做什么?小羊為什么來到他身邊?小羊幫助他做什么?小羊和小獅子為什么也出現了?
(3)那只小老鼠做了一件什么事?
(4)小牛的煩惱解決了嗎?誰都給他幫助了?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3、幼兒欣賞故事。
(1)幼兒分段欣賞故事,老師一邊講一邊幫助幼兒解答剛才遇到的問題。
(2)幼兒看圖完整欣賞故事,識記并理解故事情節。
4、老師請幼兒配合,利用手偶和實物表演情景劇《穿鞋子》。
5、老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正確穿脫鞋子的方法,并進行演示說明。
活動延伸組織"穿脫鞋子比賽"。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新學期開始了,幼兒們根據不同的年齡被劃分到不同的班級,在新組合的班級中,有老朋友也有新朋友,不論是孩子們之間,還是師生之間大家彼此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針對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新朋友》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們愿意在大家面前說出自己的名字,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游戲。
2.能關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愿意親近老師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的照片每人一張。
2、布制玩具、教師制作的小紅花或幼兒喜歡的粘貼等小禮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親親抱抱小朋友
導入語師;小朋友們今天是你們來到小中班的第一天,你們看班里有這么多小朋友,咱們來互相認識一下好不好?
幼兒:好......
師:現在老師先自我介紹一下......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禮物,(出示玩具,小紅花等)。老師喜歡你們,想和你們做朋友,誰愿意成為我的新朋友?
播放音樂《幼兒園里真快樂》音樂結束二位老師各去找到一名幼兒,對他們說:"我喜歡你!想和你成為好朋友。"并和幼兒親親抱抱,然后送上小禮物。
(二)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名字
師:現在哪個小朋友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就可以領取精美禮物一份。
1、請舉手的幼兒按先后順序站到中間,大聲說我叫:"XXX。"
2、對個別膽小的、害羞的幼兒不要太勉強,老師可幫助他說出,教師用親一親、握握手的方式進行鼓勵。
(三)教師出示全班幼兒個人照片
1、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老師手中拿的這張照片,是誰,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
幼兒用手指出來,并說出照片中小朋友的名字,回答正確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或小粘貼以示鼓勵。
2、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新朋友,或是自己的同桌。
師::你喜歡的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找一找,他的照片在哪里?
(四)請幼兒們圍成一個大圓圈做《找朋友》的游戲。教師拍攝幼兒找朋友的錄像。
播放音樂“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在幼兒園認識了這么新朋友,高興嗎?現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今天小朋友們的精彩表現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一次“找春天”的活動中,孩子們看到小區里五顏六色的花兒興奮不已,“好美啊!”“好香啊!”……就在這時,一只小手拉住了我.“老師,我好看嗎?”我低頭一瞧,只見貝貝摘了一朵紅色的花插在小辮子上,正得意地看著我呢。看著貝貝那可愛的模樣,責備還是包容?我遲疑了。如何讓小班的孩子懂得花兒好看,大家都要愛護的道理呢,經過思考,我設計了這節社會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春天來了,花兒都開了,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了。
2.懂得花兒好看,大家都要愛護它。
3.體驗花兒被折的悲傷心情,學會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有過觀察春天自然現象的經驗。
2.材料準備:布置花園場景,關于春天美景和折斷花的PPT,撕花材料。
活動過程
看一看,感知花兒綻放的美麗
1.摸一摸、聞一聞美麗的花兒
師:小朋友們,春天到了,花園里的花兒都開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花兒可真多呀!有些什么顏色的花呢?你覺得它像什么?
2.欣賞更多的花兒
師:老師這兒還有許多漂亮的花,我們來看一看。春天的花可真多,這是哪兒?你還在什么地方看到過花?看到這些漂亮的花心里感覺怎么樣呢?
小結:春天來了,幼兒園、公園、田野里的花兒都開了,花兒不僅能讓環境變得更加漂亮,還能讓我們看花的人心里感覺很舒服呢!
想一想,體驗花兒被折的心情
1.猜猜花兒為什么傷心
指導語:聽,誰在哭呀?花兒怎么了,它為什么哭呀?
2.體驗花兒被折的悲傷心情
指導語:花兒被折斷了,它好傷心呀!還有誰也會很傷心呢?你們心里覺得怎么樣呢?
3.比較花兒被摘前后的畫面
指導語:看到這兩幅圖,你們會有什么想法?這么好看的花兒能摘下來嗎?
小結:花兒能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麗,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它。
做一做,享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1.討論如何幫助小兔子
指導語:
(1)那是誰把這朵漂亮的花兒折下來的呢?
(2)小兔子為什么要折花呀?請小朋友猜一猜。
(3)我們聽聽小兔是怎么說的。
(4)原來小兔折花是想做一個花環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它呢?(幼兒自由討論)
2.幫助小兔做花環
指導語:剛才小朋友想了許多辦法讓小兔變得更漂亮,老師這兒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皺紋紙,我們做一個漂亮的花環送給小兔,好不好?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結束語:花環真漂亮,我們一起去送給小兔子吧!
現場點評:
這節社會活動,教師借助小兔摘花做花環這樣一個載體,巧妙地設置情境,將美好的情感進行遷移,潛移默化地引導幼兒接納“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體驗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充分體現了“幼兒主體,教師主導”的教育理念。
“看”——讓幼兒充分感知
活動開始,教師首先創設花園的情境,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真切感知春天花兒的美,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特點。接著通過觀看PPT,引導幼兒說出還在什么地方看到花,讓幼兒充分感知春天來了,幼兒園、公園、田野的花兒都開了,花兒不僅讓我們的生活更美,還讓我們的`心情更舒暢。
“想”——讓幼兒接納道理
隨后的情感遷移,教師借助哭泣的花兒引發幼兒思考“花兒為什么哭”“還有誰會傷心”“看到折斷的花兒,你們有什么樣的感覺”,并對幼兒的回答進行總結提升:是的,它的家人、朋友都很傷心,所有看見這朵美麗的花兒的人都會難過。在此環節中,教師繼續引導幼兒觀察、比較花兒被摘前后的畫面,鼓勵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幼兒真正體悟到“花兒好看我不摘”的道理。
“做”——讓幼兒體驗快樂
這個環節,教師繼續追問:“是誰摘的花呢?”“小兔為什么要摘花?”“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它?”三個問題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幼兒在此過程中不僅學會了遇到事情正確處理的方法,同時還體驗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律能力差,剛剛融入集體生活,還沒有適應集體生活。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經過半年的集體生活的鍛煉,孩子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復提醒。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排隊喝水、洗手、入廁、取放學具的過程中,都有搶排、隨意插隊、推搡同伴的現象,使得班級常規很亂。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排隊的重要性,學會排隊的基本方法,一個跟著一個站,先到的站前面,后來的站后面,不擁擠 、不插隊,讓幼兒自覺遵守排隊規則,養成排隊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著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則,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為,了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活動重點 :在游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并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么話?
(2)小雁為什么會受傷?
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搶 不吵鬧 。
游戲: 《大雁排隊向南飛》。
游戲規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著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游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著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游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游戲:《螞蟻搬蟲》
游戲規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游戲。游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么?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志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 ,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 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游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游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游戲規則,沒有一個違反規則的,游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游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 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著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后,聽從頭領的指揮 ,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著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伙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后。
這時有一只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只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使用筷子,激發幼兒自己動手做事的愿望。
2、培養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二、活動準備:
筷子、盤子、糖、紅綠兩種顏色的積木若干。
三、活動流程:
感知體驗——操作練習。
四、活動過程:
1、感知體驗。
教師幼兒在門口老師:"今天,陸老師來做兔媽媽,你們來做我的孩子小兔寶寶好嗎?"(好)
兔媽媽帶著小兔在音樂的伴奏下邊唱歌邊跳進教室。兔媽媽:"每個兔寶寶找到一個位子坐下來。"兔媽媽:"今天我請兔寶寶吃糖。"兔媽媽:"用手拿著吃不衛生,那怎么吃呢?用筷子夾,看看我的寶寶誰會用筷子把糖夾起來。"兔媽媽:"讓媽媽先試試看。(媽媽用筷子夾糖)
夾住了,啊嗚,啊嗚,真好吃。"兔媽媽:"兔寶寶,你們想吃糖嗎?"(想)
誰愿意上來夾住糖的。幼兒(兔寶寶)拿筷子講自己怎么夾。兔媽媽:"原來是把筷子放在這兩個手指的.中間,把筷子分開,用力一夾,糖就夾起來了。"兔媽媽:"哪個寶寶還想來吃糖的。我們一起看看哪個寶寶的筷子用的好。兔寶寶,記住了只夾一粒糖。"
2、操作練習。
兔媽媽:"我的寶寶真能干,會用筷子夾糖。媽媽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么辦呀兔媽媽:"誰愿意幫助媽媽,先用筷子夾豆子,放在盤子里,端著盤子走到放豆子的籃子跟前,把紅豆子和綠豆子分開!"一名幼兒上來示范。拍手鼓勵。兔媽媽:"你們都想幫媽媽嗎?請你們去夾。"幼兒操作,教師隨機幫助指導。
3、小結,自然愉快結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教學意圖:
小班孩子們積累了許多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為此設計了“怪汽車”活動。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游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不同的怪汽車,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教學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征,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制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轱轆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著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著什么車到森林里來玩?(我開著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里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里發現了什么?(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貍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貍警察為什么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為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么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象。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么車?你們怎么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為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貍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么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貍警察這是一輛什么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轱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么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征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變怪汽車
1、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著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里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我們現在就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想變的各種怪汽車,如奶糖車、太陽車等。)
2、教師示范變怪汽車。
①畫怪汽車。
②圖片拼裝怪汽車。如教師選擇一張鞋子圖片做車身,然后問幼兒給這輛汽車裝幾個輪子,隱含數數的內容。
3、師幼共同唱唱、玩玩變出的怪汽車。
四、幼兒拼裝怪汽車教師提供各種車身圖片和輪子圖片,讓幼兒自由拼裝。
活動延伸:
音樂游戲“怪汽車開來了”。(教師變化節奏彈奏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并進行歌表演。)附故事:
怪汽車今天森林里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它們在森林里發現了西瓜、蘋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著“房子”在馬路上走。狐貍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哎呀,那可怎么辦呢?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裝上輪子,把西瓜變成了西瓜車。小老鼠把蘋果變成了蘋果車,小螞蟻把草莓變成了草莓車。它們開著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教學反思:
根據小班孩子的喜歡汽車。愛玩汽車的特點,活動在歡快的旋律中開始,讓幼兒做一名快樂的小司機導入活動,通過的多媒體動畫吸引幼兒,將他們帶入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從中滲透如何使一件物品變化成一輛汽車的方法。小班幼兒表達方式比較貧乏,需要教師的暗示,啟發,鼓勵和引導。
一、形式凸顯游戲性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首先通過有趣的多媒體動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他們帶入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我通過開放性的提問,如“請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有什么運房子的好辦法”,讓幼兒大膽想象,并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過程透音樂性滲活動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開始,而歌曲《汽車轱轆轆》則作為載體,在活動中反復出現,以此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編唱,調動多種感官表現各種各樣的怪汽車。
三、方式表達體現多元性小班幼兒由于表達方式比較貧乏,更需要教師的暗示和啟發,以鼓勵、引導幼兒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在活動中教師提供多種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歌唱、語言等方式表現不同的怪汽車,激發幼兒的表達欲望,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一個出彩的活動,不單單需要幼兒感興趣的主題,過往的知識和經驗的準備,更重要的是教師自身要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熟記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學習層層遞進的相關知識,掌握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促使幼兒全面發展,明確教育目標和目的,提高個人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1-29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11-28
幼兒園社會教案小班11-11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