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2、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大氣污染,使幼兒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重點: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難點: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資料。
2、小實驗所需要的物品。
3、故事、彩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請小朋友捏住鼻子,你有什么感覺?
師: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一起看一看,哪些事情對空氣有影響。
二、讓幼兒看有關圖片。
1、做飯時冒出的油煙。
2、工廠煙囪冒出的黑煙。
3、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4、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5、正在吸煙的.人。
6、路邊燒烤產生的濃煙。
三、頭腦風暴。
1、看完圖片后你有什么感受?(難受、嗓子癢、想咳嗽)
2、你認為這些事情對大氣有沒有影響?
四、提問:污染的大氣對動植物和人類有什么危害呢?
五、小實驗。
將兩只昆蟲分別放入兩個玻璃瓶里,其中一瓶內懸掛幾支點燃的香煙,另一瓶作為對比實驗。觀察結果:瓶內掛有香煙的昆蟲急噪、不安,想跳出去,而另一瓶內的昆蟲很平靜。
六、小結:空氣被污染不僅對動植物有危害,如果我們人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患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七、實地調查:帶幼兒進行戶外實地調查污染大氣的行為,并要求幼兒把結果用圖畫畫出或用符號標出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一、生活練習:
擦椅子。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椅子各部分的名稱,能按順序擦自己的小椅子。
2、知道要愛護小椅子,會輕拿輕放。
三、活動準備:
干凈與臟椅子各1張,水盆1只,抹布30塊。
四、活動過程:
1、以游戲口吻請幼兒用眼睛仔細看一看,兩張椅子有什么不一樣,說一說喜歡哪一張椅子。
2、動動小腦子,說說怎樣讓臟椅子變成干凈的小椅子呢?老師在肯定幼兒正確回答的'基礎上出示抹布問:“這是什么?有什么用?”教師示范并用詩歌講解洗抹的方法,如“先抹桌子面,再抹桌子背,橫檔抹一抹,最后抹椅腿”。抹好后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將兩張椅子交換位置后問幼兒:“你喜歡哪一張小椅子?”(都喜歡)
3、操作練習:老師的兩只手真能干,能叫臟椅子,小朋友不喜歡的椅子變成干凈的,大家喜歡的椅子。小朋友,你們也有兩只手,也讓它們變能干好嗎?那好,我們都來學習抹自己的小椅子,這里有抹布每人一塊,抹好后將抹布丟進水盆里以后每天都這樣,讓小朋友邊抹邊念兒歌,老師巡回指導,對不同能力的孩子給予程適度指導,抹好后,請小朋友欣賞對自己抹過的椅子。
4、游戲:在音樂伴奏下練習輕拿輕放椅子,做椅子搭火車游戲。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幼兒園的主要環境。
2.了解幼兒園里醫務室、廚房等地方的基本用途。
3.初步引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幼兒園的`部分設施已經有初步的了解。
2.幼兒用書:《幼兒園里走一走》。
3.小紅旗標貼若干,幼兒園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等地方的照片若干。
4.音樂磁帶、錄音機。(選用本叢書配套小班上學期音樂磁帶中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看照片,猜地方。
1.教師:幼兒同里除了我們班級,你還知道哪些地方?
2.教師:看看這些照片。這個地方體見過嗎?在哪里見過你們說的這些地方(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多功能活動區……)在哪里呢?我們去找一找、看一看。
二、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由兩位教師帶領,在幼兒園里找找、看看、玩玩。
1.每位教師帶領一組幼兒分頭出發去尋找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區…·每找到一個地方,教師就向幼兒介紹該地方的特點或者帶幼兒玩一玩。例如:找到醫務室時,可以認識一下保健醫生.請保健醫生給幼兒介紹她的工作,找到廚房時.可以請廚房的炊事員介紹今天的飯菜,鼓勵幼兒多吃飯菜,身體長得棒棒的;找到大型玩具區時,可以讓幼兒玩一玩,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回班后簡短小結.并完成幼兒用書相關內容。
1.教師:你剛才看到了幼兒園里的哪些地方?看到什么?知道這些地方有什么用嗎?
2.教師(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書上畫了幼兒園里的什么地力?請給你剛才找到的地方貼上小紅旗,其他地方請爸爸媽媽用漢字記錄或畫下來。
3.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提無理要求,不無故發脾氣,要做個講道理的好孩子。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分析故事,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創編小熊改變的故事內容。
3、體驗孤獨的情感,愿意和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小熊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熊玩具,講述故事《不講理的小熊》。 教師:小熊在商店里做什么?媽媽說小熊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教師:小熊在幼兒園是怎么表現的`?老師說小熊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小伙伴說小熊是什么樣的孩子?
小朋友為什么不喜歡小熊,他們為什么說他不講理?你是小熊你會怎么做?
二、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辨明是非,知道要做一個講理的孩子。
教師:媽媽、老師和小伙伴喜歡小熊嗎?
教師:為什么媽媽、老師和小伙伴們都說小熊是不講理的孩子?不講理的孩子好不好?為什么?
教育幼兒:好孩子都要講道理,不提無理要求,不隨便發脾氣,要和同伴一起友好游戲。如果不講道理,會讓別人難過也會讓自己難過的。
三、啟發幼兒續編故事《小熊講理啦》。
教師:小熊不講理,媽媽、老師和小伙伴都不喜歡他,他一個人又傷心又難過,他很想讓大家再喜歡他,小熊應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幫小熊想一想,我們一起來編故事《小熊講理啦》好嗎?
啟發幼兒從故事的情節發展上入手創編,如:如何對媽媽說,如何對老師說,如何對同伴說以及大家怎樣看待他的變化等。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功能。知道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許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護車挽救的'。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救護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自己都認識什么車。
2、你們認識救護車嗎?
3、請幼兒觀察救護車圖片。
4、你們說救護車是什么顏色的?
5、再說說救護車長的什么樣?
6、你們知道救護車有什么用嗎?
7、救護車和其它車不同,它是白顏色的,方形,它是用來救病人的。
8、救護車上方有鳴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開鳴笛,鳴笛一響,所有人都要給它讓路。如果沒有救護車,有些人會因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百科:救護車司機受過專業培訓,可以在繁忙的路段、夜里和壞天氣里快速安全地駕駛。培訓也包括救護車打滑控制和野外駕駛。速度固然重要,不過當車上運載著一名重病或重傷的患者,其他工作人員又在對他進行急救時,平穩行駛也是必需的。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自我意識開始萌芽,隨著獨立生活能力、自主能力的提高,他們急切的想自己去做一些曾經不能做的事情,渴望長大。在進入幼兒園這個新環境后,他們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地吸收著新鮮的事物,他們的內心渴望更多的精彩。所以他們開始著急,自己怎么還沒長大?什么時候才能長大?然而,長大是一個慢慢的過程,它需要我們等待,這樣的等待就像時間從手指間溜走,讓我們無法觀察。作為老師如何給予他們想要的答案呢?“我想長大”這個故事是個很好的媒介,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非常有趣形象地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是慢慢長大”的這一自然規律。
目標:
1、了解人是慢慢長大的,不能著急。
2、感受成長的變化,看到自己的進步,萌發自信心。
重點:了解人是慢慢地長大的,不能著急。
難點:通過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
準備:
1、衣服三件(從小到大);歡快的音樂一段。
2、故事PPT;幼兒自己吃飯及家長喂奶照片各一張。
過程:
一.情景游戲,引出話題
1、游戲“種子長大”
“變變變,我們都變成一顆小種子,種在泥土里。我們的種子發芽了,慢慢地一點點地在長大。慢慢地、慢慢地、又長大一點了……現在變成小樹了,哇,樹上還開出了小花,真美呀。”
(1)“種子已經長大變成小樹了,你們想不想長大?”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自己快點長大?”
小結:“你們真能干,想了那么多的辦法,有一群小動物也想快點長大,聽一聽它們想了什么好辦法。”
(師:喚醒幼兒已有經驗,傾聽幼兒自由表述,適當地對幼兒的想法進行評價提升。
幼: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好辦法。)
二.傾聽故事,理解內容
1、師邊播放PPT邊講述故事,然后提問:
(1)“小老鼠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2)“小猴子想了什么辦法讓自己快點長大?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3)“小青蛙用了什么方法呀?它一下子長大了嗎?”
小結:“小老鼠拼命吃東西,小猴子穿爸爸衣服、戴媽媽的眼鏡,小青蛙每天練跳高。結果都沒有一下子長大。是啊,長大是一件不能著急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因為,人只能慢慢長大。”
(師:用故事中的語言對幼兒的回答加以補充,并強調小動物的努力結果,讓幼兒理解人需要慢慢地長大。
幼:根據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回答問題。)
三.觀察實物,了解成長過程
1、逐一出示三件不同大小的衣服
(1)“這是靜靜小朋友以前穿過的衣服。你們看這件衣服她還能穿嗎(出示最小的衣服)?太小了,原來這是她剛剛出生時穿的。”
(2)“這件衣服靜靜現在能穿嗎?我們給她試試(出示第二件衣服),哦,也不夠大了,這是她剛會走路時穿的。”
(3)“那這件呢?再試試(出示第三件衣服),哦,剛剛好。”
小結:“衣服在慢慢變大,就表示了我們在慢慢長大,原來,我們都跟靜靜小朋友一樣,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長大,個子變得越來越高,人也變得越來越能干了。瞧!(出示照片)以前你們要媽媽喂奶,現在都能自己吃飯了。孩子們,除了自己吃飯,你還會做些什么事呢?”
總結:“以前你們什么事情都要爸爸媽媽幫忙,現在你們不但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能幫爸爸媽媽做事情了。”
(師:通過各種對比,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了我們正在慢慢長大。通過對幼兒回答的及時提升回應,讓幼兒產生自豪感。
幼:自由表述自己能做的事,萌發自信心。)
四.暢想長大,引發討論
1、“長大之后你想做什么事情?”(幼兒暢談)
小結:“長大之后啊你們能像老師一樣教小朋友學本領,能像醫生那樣給別人治病,能像科學家一樣把衛星送入太空……長大可真棒呀,你們想長大嗎?想長大的孩子和我一起來,讓我們多多運動,讓自己長得更健康……”
2、在音樂聲中帶幼兒一起邊跳邊出活動室。
(師:激發幼兒對長大的憧憬和渴望,鼓勵幼兒能為自己長大而努力
幼:在暢想未來的過程中進一步萌發自信。)
活動延伸: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翻看幼兒成長照片,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小時候的衣物,講述幼兒的成長趣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小班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