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開學的第一節科學活動是認識中國國旗,由于假期里,孩子們在家觀看了雅典奧運會,看到了許多升中國國旗和外國國旗的場面,很顯然僅僅了解中國的國旗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的,在老師的鼓勵下和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開始收集各國國旗的圖案,有的小朋友家里買了世界地圖,有的買了插國旗的玩具,有的在書店找到了《世界國旗地圖冊》,還有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下載了許多彩色的國旗,通過收集國旗,孩子漸漸對國家、對七大洲、對地球的概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于是這樣一節關于地球的活動產生了,通過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國旗→國家→七大洲→陸地(海洋)→地球這樣一種從屬關系。
教學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材料準備:
1、環境準備:主題墻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涂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里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準備:立體世界地圖; 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制橡皮泥(面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教學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么?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里見到的?
2、為什么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么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么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并說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說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
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系(從屬關系)。
1、演示 T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系。(七大洲從屬于陸地,陸地從屬于地球)。
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后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后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為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后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么?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說說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啟發幼兒運用自制橡皮泥和水制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并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了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課后反思:
此次活動教師敢于嘗試和創新,活動設計層次強、內容新。但由于時間倉促、幼兒年齡特點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如下缺陷:
一:關于國家和七大洲的關系太難,幼兒無法理解和掌握,以至于將這兩個概念混淆。
二:用水、油、鹽和面粉制作的橡皮泥太濕、粘手不易操作。
三: T制作的太死板,不夠生動,應進行修改,加上聲音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動物的睡姿。
2、激發幼兒對動物睡覺姿勢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科學的探索。
二、活動準備:
1、神氣龜教學課件、神氣龜課件小游戲。
2、音樂《森林舞會》、《森林狂想曲》等。
3、七彩大轉盤、小旗若干、貼在轉盤上的動物圖片(蜘蛛、大象等七種動物)。
三、活動過程:
1、幼兒隨著音樂《森林舞會》進入教室,導入活動。
①師:“森林里舉辦舞會,邀請我們所有的小動物去參加,準備好了嗎?我們大家一起去參加舞會吧!”
②師:“舞會結束了,小動物們都累了,請小動物們回家中休息……。”
③師:“夜深了,森林安靜下來,小動物們都睡覺了。瞧!小動物們睡得多香啊!”
2、幼兒觀看神氣龜教學課件,探索、感知動物不同的睡覺姿勢。
①請幼兒逐一欣賞課件。(關閉聲音)出示某種動物畫面后,說說這種動物的睡覺姿勢,再請幼兒觀看神氣龜課件里這種動物的'講解(播放聲音)。請幼兒模仿各種動物的睡姿,教師總結(可以讓其他幼兒,向模仿得好的幼兒學學動作。),以此類推。
②師:“小動物的睡姿很可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動物們是怎么睡覺的?”
③請幼兒說說動物睡姿時,引導幼兒用豐富的詞匯表述:小心翼翼、金雞獨立、趴、掛、立等。
④師:“大自然非常奇特,由于各種動物生活習性的各不相同,它們的睡姿也不同,小狗趴著睡,蜘蛛掛絲睡,大象站著睡……。”
⑤師:“請神氣龜小博士來給我們介紹介紹小動物們是如何睡覺的。”“你們要仔細聽,聽完了,神氣龜小博士要考考我們的。”
3、操作神氣龜課件小游戲:請幼兒根據課件游戲中的問題,先學學動物的睡姿,再用鼠標選擇正確的動物睡姿。
①師:“神氣龜小博士要看看哪種小動物的睡姿最美!”
②師:“神氣龜要考考你們,看誰最聰明,能回答它的問題。”
4、玩游戲:大轉盤
①師:“神氣龜和你們玩的這么開心,我也想和你們一塊兒游戲,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大轉盤》的游戲。先來聽聽游戲規則!
②幼兒分成紅藍兩組,以競賽的形式來游戲。
③當轉盤轉動時,幼兒跟著一起念:轉盤轉轉轉,停!當念到停時,紅色指針指向哪種動物,紅隊隊員就來學學這種動物的睡姿。藍色指針指向哪種動物,藍隊隊員就來學學這種動物的睡姿。誰學得姿勢最像最美,就發一面小旗給他(有若干紅藍色小旗)。
5、師:“大自然中各種動物的睡姿各不相同,小朋友,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找找相關的書籍,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其他動物的睡姿,回來告訴同伴和老師,好嗎?”
6、幼兒隨著音樂《森林狂想曲》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師:“美美地睡了一覺,大家都精神煥發,森林中一年一度的運動會要開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吧!”
請幼兒跟著老師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走出戶外。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我心里的一棵大樹,它枝繁葉茂、它魁梧高大,它保護我的健康成長,我心里喜歡的大樹啊!請你將這個世界都遮罩在你的懷抱下!讓人在你的懷抱下健康、開心的生活。為人類抵擋寒風、塵埃。通過本次教育活動,讓幼兒明白大樹在地球上的作用,認識到環保的必要性,從小養成很好的環保習慣。
活動目標
1、學會做觀察記錄。
2、復習12以內的點數。
3、認讀樹名。
4、通過對園內各種樹木的觀察、探索、發現和了解,使幼兒產生保護樹的欲望,說出為何喜歡它。
5、學會主動關心照顧小樹或大樹。
活動準備
1、幼兒卡(幼兒姓名、性別、年齡)。
2、課前對園內樹木進行觀察,不同樹上都掛有樹牌。
3、彩筆、圖畫紙、鉛筆。
4、小桶。
活動過程
1、在觀察園內不同樹種的情況下,開展自由討論:你看到哪些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提問: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描述,不同的外形特征,你喜歡什么樹,它是什么樣子。
2、通過老師的提問和討論再次帶幼兒去室外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從上到下,從樹根到樹冠、樹葉及不同部位的粗細高矮、大小、長短、形狀、顏色等。討論提問:你喜歡哪些樹?為什么喜歡?你如何對待它?
3、領養小樹或大樹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的卡片掛到自己喜歡的樹,與大樹擁抱感知粗細,與小樹牽手,給小樹澆水。
4、觀察記錄:用不同的方式記錄所觀察到的'樹種(根據樹葉的不同形狀、高矮、粗細、是否開花);記錄小樹家的踐線圖。
5、讓幼兒說出樹的種類,老師用圖表示出數量,讓幼兒學習點數。
6、把自己喜歡的樹畫下來,并畫上它的鄰居,組成一幅完整的圖畫,放在活動室展區展覽。
7、讓幼兒說出樹木的本領(平衡生態、凈化空氣、阻隔噪音等作用)。
8、樹木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它們?
9、引導幼兒合理、大膽想設,并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晨間活動(7:00—7:30)
活動名稱:散步中的收集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活動,使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2、為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活動收集材料。
3、培養幼兒觀察習慣,萌發幼兒的求知探索精神。
活動材料:每名幼兒一個小筐、合適的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在散步、收集活動前提出要求:散步時收集十種東西。
2、散步、幼兒邊觀察邊收集:樹葉、螞蟻、瓶蓋、石頭等十種物品放在自己的小筐內。
二、集體教育活動一(8:10—8:50)
活動名稱: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讓幼兒學會區分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物體。
2、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掌握分類的方法。
3、初步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關心自己的生活空間。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與收集的許多物品。
2、托盤、小筐同幼兒人數。托盤上貼有綠色的和紫色的紙。
3、掌握生命、無生命的概念。
活動過程:
1、分享早上收集的物品,互相介紹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寶貝,并說出在哪里收集到的。
2、出示教師收集的物品,說說哪些是有生命的?哪些是沒有生命的?為什么?引發幼兒進行分類的興趣,并介紹分類的方法。
3、教師同幼兒一起將教師采集的物品進行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分類。
4、將幼收集的物品進行分類活動?br> 教師根據幼兒的分類情況適當加以指導。
5、送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客人回家。
6、教師進行環保教育。
出示環保圖片,教育幼兒要愛護生命,保護生態環境,培養幼兒初步的環保意識,
三、早操及戶外活動(9:00—9:50)
早操要求:精神飽滿,動作整齊。
體育游戲:布袋游戲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通過聽覺判斷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發展平衡能力和靈敏性。
2、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積極嘗試利用布袋開展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自我調節、克服困難的態度和能力。
活動準備:
1、了解“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的過程。
2、布袋人手一只,打擊樂器4件,桑葉若干。
活動過程:
1、玩布袋 (布袋分散在四周)
師:小朋友,你們看,地上有很多的布袋,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并注意觀察幼兒玩袋的情況。)
2、“蠶寶寶”游戲
(1)、師:小朋友玩的真不賴,現在讓我們鉆進布袋,把
自己變成一只蠶寶寶吧
來,變--變--變!
師:你們知道蠶寶寶是怎么走路的嗎?(幼兒集體在地上做蠶寶寶走路)
師:看,這只蠶寶寶爬的真好,我們來看看它是怎么爬的?
(2)、模仿“蠶吃桑葉”--“蠶吐絲”--“蠶作繭”--“蠶變飛蛾”。
A 師:蠶寶寶們爬了這么久,肚子一定餓了吧?看,那邊有桑葉,我們爬過去吃吧!
(教師作為喂桑葉的人,不斷地變動自己的位置,蠶兒也隨之改變爬行的方向。)
B 師:讓我來摸一摸,蠶寶寶的肚子吃的可真飽啊!咦?我好象聽到有蠶寶寶在吐絲了。
C 師:蠶寶寶吐了這么多的絲,把自己也包在里面了。
D 師:蠶寶寶在繭里面睡著了,慢慢地變成了蛹,它在繭里滾來滾去,飛蛾終于咬破繭,飛了出來,一只又一只,一只又一只,都飛出來了。
(模仿飛蛾的動作四散跑)
(3)、師:剛才小朋友都從蠶寶寶變成了飛蛾,學的可真像!接下來我們玩個游戲,好嗎?
3、“盲人聽音走路”游戲
(1)、師:平時我們都是把布袋套在腳上玩的,今天我們要換種玩法,把布袋套在頭上玩。大家體會一下盲人走路時的感覺。
(2)、幼兒將布袋套在頭上,四處走動。教師提示注意安全,互不碰撞。
(3)、師:聽,有聲音傳來了,我們試著朝聲音發出的方向走去吧!
(請四名老師在場地的'四個角落,看教師的手勢敲打樂器)
(4)、游戲結束,師:請小朋友把布袋拿下來吧,現在你們可以體會到盲人走路是多么的不方便,如果我們平時遇到盲人應該怎么做?(幼兒各抒己見)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說到做到!
4、幼兒自由玩布袋。
5、放松游戲:布袋魔術
師:好,我們用布袋再來變個魔術吧!我們先把它從一個胖子變成一個瘦子(將布袋豎向對折),然后變成一個矮子(再將小布袋橫向對折),然后再變得矮一點,成一個小矮人(再將布袋橫向對折,此時,布袋已經被折疊好),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小矮人送回家里去吧!(拿著布袋走出場外,活動結束)
四、集體教育活動二(10:05—10:50)
活動名稱:生物PARTY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合作的快樂,并愿意與別人分享快樂。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生物PARTY的設計及準備工作,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表征。
活動準備:
1、將已認識的的各種生物的圖片、標本布置在活動室。
2、師生共同搜集、準備各種材料和工具:橡皮泥、紙盒、皺紋紙等。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如何準備生物PARTY?
給它們準備什么食物?會場怎么布置?
2、幼兒商量分組,分為食物制作組,布置舞臺組。
3、小組觀察、討論并選擇所需的材料及制作方法。
4、幼兒分組按照興趣和需要選擇材料,用繪畫、剪貼、折紙、泥工等方式開展“工作”,教師以合作的方式對孩子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指導,幫助。
5、將邀請來的生物和準備好的食物擺放在布置好的舞臺上,幼兒為客人老師介紹。
6、模仿蟲子。
7、播放動感較強的音樂,幼兒可扮演各種蟲子自由吃“食物”、跳舞,舉行開心PARTY。
五、餐前準備及午餐(10:50—11:30)
餐前準備:1、幼兒入廁、喝水、洗手。
2、聽故事磁帶。
午餐要求:1、值日生分工擦桌子,為小朋友盛飯、端飯。
2、能安靜、愉快的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不挑食、偏食,能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會自己添飯。
3、飯后能自覺漱口。值日生收拾餐桌,并把餐具送到廚房。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喜歡參與測量活動,樂意運用自然測量的知識來解決所碰到的問題。
2、自主選擇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
3、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激發幼兒的探究精神,發展幼兒觀察、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長短不一的測量工具、粉筆
2、故事圖片
3、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以故事的方式引入,提出問題:藍貓和淘氣的爭論如何測量小汽車的車頂長度?
幼兒討論
(二)幼兒嘗試活動
幼兒自選工具測量某一物體
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并與同伴對比,有什么發現?
(三)討論
1、比較測量的結果
引導幼兒尋找測量結果與工具的關系
2、討論測量的.方法
找準起點;沿邊線測量,不要偏離邊線;首尾相連
3、小結:使用測量工具的長短不一樣,那么得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四)幼兒自主測量
1、提出測量的要求:選擇一種工具,量時找準起點,用筆畫個記號,沿邊線測量,首位相連。
2、幼兒操作。
3、討論與總結:
(1)你用什么工具測量的?結果是多少?
(2)誰也是用這個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3)你還測了什么?結果怎樣?有人測的和他一樣嗎?你的結果呢?
(五)延伸活動
1、討論:還有什么也可以當測量的工具?
2、我們身體的那些部位也可以當測量工具?
3、幼兒游戲:跳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語氣、語調創編故事中狐貍與兔子的主要對話。
2、體驗與同伴合作創編、表演童話劇的快樂。
3、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教學重難點:
幼兒在創編對話時,語氣、語調與故事角色的匹配
幼兒合作創編并且表演情節
教學準備:
視頻、故事錄音、PPT
教學課時:
第二兩課時(共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故事圖片引出活動
1、引出活動
最近我們在表演童話劇《狐貍和兔子》,里面發生了什么事情?
你還記得,故事中提到了怎樣的狐貍和兔子?
——小結:狡猾的狐貍遇上了善良的兔子,故事就這樣開始的。(聽故事錄音開始部分)
二、嘗試創編臺詞
1、狐貍、兔子介紹自己房子時各自的對話
(1)出示圖片一(狐貍和兔子各自的房子)
提問:睡在這房子里會有什么感覺(外形、作用)
提問:兔子和狐貍會怎么介紹自己的房子?
2、狐貍出場
(2)看啊,狐貍來了。
聽音頻(事先準備狐貍和兔子的音頻)
提問:兔子和狐貍說話時的聲音聽起來有什么地方不同?
(3)出示幼兒說的不同之處,制作成卡片貼在黑板上作為記錄(口氣、語調、情感等)
(4)幼兒聽一聽、學一學
——兔子的聲音很溫柔,狐貍的聲音又尖又細,不同的聲音能表現不同性格的角色
3、視頻表演
肖老師也錄了視頻,分別是狐貍騙兔子、狐貍趕走兔子的片段,看了以后,說說這兩段視頻說了什么?
出示兩段無聲音的表演
幼兒說說理由(動作、神態、表情)
小結:相同的動物可以用不同的動作、神態、表情表演出不同的心情。
(3)再看一遍視頻,配上聲音、動作
(4)放完整視頻,幼兒跟著試一試
4、兔子重新回家
(1)提問:兔子被趕出了自己房子后,想了什么辦法要回房子
今天的結局不一樣了,兔子是聰明、勇敢的,她會想什么辦法要回房子?
(2)我們來嘗試做導演,兩人合作,分別扮演狐貍和兔子,演一演兔子被趕出后想要回房子時他們的對話。
兩人嘗試表演
(3)展示
請2到3組幼兒上前表演,觀眾點評(通過評價動作、表情、語調等)
幼兒評價同伴的表演
三、欣賞童話劇,激發幼兒表演欲望。
這是你們的劇照,像不像為小朋友繼續表演新編的故事呢?下次再來試一試。
教學評析:
根據大班童話劇的目標中提到的:“能創造性地表演同一主題中的不同情節,表現不同角色的'形象”這一點,結合這一目標,我借助故事中“狐貍的房子融化了,兔子的房子還好好的,狐貍求兔子借住一晚上,倒把兔子趕出來家”一句話,引發幼兒的想象,啟發幼兒根據角色的性格、故事情節合理、大膽地創編相關臺詞,一步步將幼兒自己創編的情節、對話轉變為童話劇的一部分,從而推動大班幼兒合理想象的能力。另外,教案中也關注大班幼兒合作表演的能力,結合“大班能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演,并能合作、協商進行角色之間的分配以及情節的展開”,在上一環節的創編臺詞、表演基礎上遞進要求,兩人合作表演,并由幼兒進行評價,進一步鞏固表演中神態、動作、語氣的表演要素,推進幼兒自主表演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1-14
幼兒園教案大班10-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2-19
健康教案幼兒園大班教案02-0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換牙了》幼兒園大班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