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3-04-08 15:13:3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集錦10篇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集錦10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有一定的環保意識,知道不亂扔垃圾,了解像飲料瓶這類垃圾可“變廢為寶”,但對垃圾的分類和回收卻知道的很少,為了更好地利用資源,豐富幼兒環保知識,設計了本活動,讓幼兒通過操作實踐,參與垃圾分類和回收,并在活動延伸中用垃圾回收款購買鷗糧喂海鷗,讓幼兒感受環保的意義。

  二、活動名稱:

  社會

  三、活動目標:

  1、知道哪些是無毒無害的廢舊物,了解它們能循環再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3、參與垃圾分類回收實踐,通過用回收款買鷗糧喂鷗,感受環保的意義。

  四、活動準備:

  《垃圾分類》PPT 貼有易拉罐 廢紙 塑料瓶標志的可回收垃圾箱三個 上述可回收垃圾若干五、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小朋友,你們見過的垃圾有哪些?

  平時這些垃圾是怎么處理的?

  2、觀看PPT,認識垃圾分類標志。

  (1)出示分類垃圾桶圖片,提問:這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

  (2)認識垃圾分類標志,幼兒討論: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3)教師小結。

  3、幼兒操作實踐活動《垃圾分類和回收》

  (1)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垃圾袋里有什么,是不是可回收垃圾。

  (2)認識貼有易拉罐、塑料瓶、廢紙標志的垃圾箱。

  (3)幼兒分類垃圾。

  (4)請垃圾收購站的回收垃圾。

  4、延伸活動:家長帶幼兒用垃圾回收款購買鷗糧喂海鷗,體驗環保活動的`樂趣。

  六、活動反思:

  幼兒通過探索實踐活動了解了哪些是可回收的物品,培養了幼兒認真觀察、歸納分類的能力;活動延伸將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起到了家園共育的作用,也讓幼兒體驗了垃圾回收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了解基本的購物文明禮儀,學做文明小顧客。

  積極參加活動,體驗參與文明宣傳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超市里的不文明行為”組圖;“商店”組圖。

  材料準備: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超市里的不文明行為”,引導幼兒了解不文明行為所產生的影響。

  ——他們在做什么?

  ——他們的.行為正確嗎?為什么?

  小結:不文明的購物行為會給他人的生活帶來影響,比如不規范使用拉籃、購物車,破壞公物,導致他人無法繼續使用;隨意亂放商品,導致別人找不到想要購買的商品;將商品拆開、弄壞,影響超市銷售;亂插隊,影響秩序等。

  組織討論,引導幼兒了解基本的購物文明禮儀。

  ——怎樣做一名文明的小顧客呢?

  小結:正確使用購物車、購物籃,不坐或站在購物車籃內;選擇商品時,不想要的商品,要放回原位;不拆開商品的包裝,不擠壓、破壞商品;結賬時,要耐心排隊,不爭不搶、不插隊;結賬后盡快將商品裝袋或裝籃,不影響后面的顧客。

  出示組圖“超市”,引導幼兒創編文明標語,加深幼兒對購物文明禮儀的認知。

  1.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創編文明標語。

  ——如果你們是店員,要在這些地方掛上一句標語,你們會怎么說呢?

  2.鼓勵幼兒分享創編的標語。

  ——每一組派一個代表分享你們創編的文明標語。

  小結:我們可以說,“文明使用購物車”、“愛護商品”、“排好隊伍來結賬”等等。

  提供卡紙及畫筆,引導幼兒根據創編的標語設計文明宣傳畫。

  ——每個小組為自己的標語設計一幅文明購物宣傳畫吧!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教師可組織幼兒利用“文明購物宣傳畫”,到園內各班進行宣傳。

  家園共育

  家長帶幼兒到超市購物,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文明行為。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準備:

  1、圖畫紙、畫筆

  2、活動之前請家長幫助幼兒了解了上學路線

  活動過程:

  一、 出示常熟市的地圖

  1、師:這是什么?(地圖)

  2、師:你們知道地圖有什么作用呢?

  二、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1、師:地圖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不認識的路,當我們請小客人來家里時,小客人看著地圖就能找到我們的家了。

  2、教師示范畫地圖。

  (1)師:老師現在想邀請你們到我家來玩,你們愿意不愿意啊?那你們有誰認識我家沒?

  (2)師:都不認識,沒關系,我來畫一張地圖給你們,只要你們按照這個地圖走啊,就可以走到啦!

  (3)教師畫出地圖,在畫的時候,特別注意畫出醒目的標志,如:什么時候轉彎,轉彎的地方有些什么,走到哪里停等等。

  3、師:現在你們能找到老師的家了嗎?

  4、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家到幼兒園的路線

  師:你們家到幼兒園會經過哪些地方?

  三、幼兒繪畫自己家到學校的`地圖

  1、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能說出怎樣從家到學校了,那么你們能把這條路線畫成一張地圖嗎?

  2、師:注意畫的時候要把什么時候停什么時候轉彎等等,一些很重要的容易認識的標記畫出來,以便好朋友來認識你們家,好嗎?

  3、幼兒畫地圖。

  4、請幼兒分享一下自己的地圖。

  師::誰來介紹一下從學校怎么去你家?(教師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路線,如:過馬路后直走、經過一間商店轉個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吃火鍋的歡樂。

  2、積累目測一部分接著往下數的經驗。

  3、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

  2、規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量可由游戲者事先確定。

  (2)鍋里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里的菜必須投放到鍋里表示燙熟后才能夾出放進碗里。

  (4)必須從自己籃子里取菜投入鍋里,但夾菜時可選鍋里的任何品種,不必區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里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里的'菜較滿后,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念完,表示鍋里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里,數一數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復夾菜,接著某數往下數,每種菜的數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一數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里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量為10),然后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里的菜夾進自己的碗里,等葷菜都“吃”完后,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品嘗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肴進行“吃火鍋”的游戲。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很適宜在冬天里開展,能體驗吃火鍋給人們暖和的感覺,特別能體現熱熱鬧鬧的情感。活動中,孩子們親自操作讓他們能認識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并在游玩中樂意說一說數一數,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能力,在與同伴一起游戲中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小百科:典型的火鍋食材包括各種肉類、海鮮類、蔬菜類、豆制品類、菌菇類、蛋類制品、粉絲等,將其放入煮開的清水或特制的高湯鍋底燙熟后食用。有些吃法還會蘸上調味料 一起食用。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看病的大概流程,知道醫院的幾個主要部門及其作用。

  2.初步了解醫生護士的工作,體驗他們工作的辛苦。生病時不害怕看醫生。

  活動準備

  1.課件:去醫院的哪個科室治療呢?

  2.趣味練習:去醫院

  活動過程

  一、理解看病的主要流程和醫院的主要部門。

  1.理解幼兒對看病流程的原有經驗。

  教師:小朋友身體不好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帶我們上醫院看病,那是不是到了醫院就去找醫生的呢?

  2.課件:去醫院

  介紹看病流程及主要部門的作用。

  (1)為什么要先掛號?(先確定哪個門診)

  (2)掛號后干什么?醫生看完病做了什么?

  (3)有了藥方是不是就去拿藥了?(先到收費處劃價付錢)

  (4)藥在哪里拿呢?(藥房)

  3.請幼兒按看病的順序排列流程圖。

  大致介紹醫院的其他區域。

  提問:那打針的地方在哪里呢?

  其實,醫院里還有很多地方,你知道嗎?它們都有什么用?

  二、觀察了解醫生的工作,體驗醫生工作的辛苦。

  課件:去醫院的哪個科室治療

  1.以互動的方式進行介紹

  專門給小朋友看病的地方是在兒科門診。

  如果小朋友不太舒服,就要到兒科門診看一下。

  2.觀察了解醫生看病的過程。

  (1)提問:醫生是怎么給小朋友看病的?

  (根據圖片:問、看、聽、摸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為什么這樣做。)

  (2)提問:剛才,徐醫生問了些什么?為什么要問呢?(了解病情和癥狀。)

  (3)提問:小朋友咳嗽為什么要看喉嚨?用什么器具?

  (手電筒和壓舌板)為什么要用?

  教師:因為咳嗽會引起喉嚨紅腫或者發炎,如果這樣的話,必須及時消炎。

  小結:原來,醫生在看病時要問問、聽聽、看看、摸摸,有時還要用一些器具。

  3.提問:那你看病時你害怕嗎?為什么?

  小結:醫生在看病時態度都非常好,講話聲音輕輕的,動作也輕輕的,很溫柔。所以我們不用害怕看醫生。

  三、每個地方設計什么標記。

  1.討論:怎樣讓人認識醫院的各個科室呢? (有牌子)

  你們能不能想想用什么辦法也讓大家一下子就看清楚?

  2.根據討論確定用畫來做標記

  掛號的地方可以畫什么做標記?(依次進行討論)

  3.設計活動

  請幼兒自由選擇畫哪個地方的標記,并根據每組中間的流程圖照片坐到位子上。

  4.將大家畫好的標記分類在前面的板上,并請幼兒選出認為最好的貼在牌子上,放到游戲區去。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么? 心里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為什么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么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 那怎么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 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欣賞掛圖

  1.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

  2.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么?

  二、展示神秘禮物

  1.老師以神秘的語氣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秘禮物。

  2.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秘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里面是什么。

  三、打開神秘禮物

  讓幼兒體驗里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說說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四、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

  3.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五、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

  六、指導幼兒選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

  包裝好禮物后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后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活動《三只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么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里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只蝴蝶還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知道禮貌待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

  2、學會簡單的交往語言和適宜的交往方式。

  3、喜歡并愿意多交朋友。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螢火蟲找朋友》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談話,引出課題。

  1、問:“媽媽、爸爸上班去了,家里就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想干

  什么?”

  有一只小昆蟲,今天也是一個人在家,他想干什么呢?

  2、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于螢火蟲的故事(出示PPT),故事的名字叫《螢火蟲找朋友》。

  二、分段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PPT,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

  (1)螢火蟲為什么要找朋友?

  (2)螢火蟲交朋友時,是怎么對朋友說的?

  (3)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交朋友?為什么?

  2、 出示PPT,講述故事第二段。

  (1)媽媽是怎樣對螢火蟲說的?我們來學學螢火蟲媽媽說的話?(幫助幼兒簡單了解長處和短處的意思。)

  (2)聽了媽媽的話,螢火蟲會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呢?

  3、出示圖片PPT,欣賞故事第三段。

  提問:

  (1)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

  (2)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螢火蟲做朋友呢?為什么?

  (3)這時,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么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表演故事中的部分情節,體驗角色的情感。

  提問:螢火蟲第一次找朋友,對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表現語氣、語調)

  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變怎么樣?,知道只有禮貌待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好朋友。

  四、組織幼兒討論,與同伴交往的方法以及應該使用的語言。

  (1)談談自己喜歡什么樣的朋友呢?(有禮貌的、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的)

  (2)在生活中,你們交朋友的方式呢?交朋友時應該怎么對朋友說?(微笑著和別人打招呼、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等)(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也可以說一些贊揚的話……)

  (3)請個別幼兒到集體中來說一說自己好朋友的優點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請出自己的好朋友,像螢火蟲一樣找出好朋友的長處并說一些贊美朋友的話。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看看誰的方法又多又好?

  總結:和別人成為朋友的方法很多,如:一個微笑、一句好聽的話、一個大拇指、一個擁抱,別人就樂意和你做好朋友。朋友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贏得彼此的信任。有真誠付出,就會收獲真正的友誼。

  五、與同伴結伴游戲:參與《喊數抱團找朋友》的游戲活動,使幼兒知道有朋友一起游戲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

  師:現在我們去交更多的好朋友,我們一起玩個游戲好嗎?

  《喊數抱團找朋友》玩法:教師可令幼兒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走,當教師喊:“4個”、“2個”、“6個”時,幼兒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后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 “罰”,請到旁邊休息。游戲規則: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教學反思:

  首先,我上課的時間過長了,導致后面的時間孩子已經失去耐心,開始出現各種小動作。這一點我會在平時教學中加強注意,嚴格控制好教學時間。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本次活動我是通過《螢火蟲找朋友》這個故事開始,希望孩子通過故事(目標1)知道禮貌待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但可以我的引導還是不夠,孩子對故事不夠熟悉,對故事蘊含的道理還是比較模糊。對什么是長處和短處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老師們給我建議是可以讓孩子多聽幾遍故事,帶著問題聽故事效果會更好。

  最后,通過這次的公開課,我發現我們班孩子相比其他班級,在課堂紀律這方面有待加強,并且平常上課時,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在看到有其他老師在場的情況下反而膽怯了。這一點也在提醒我一日生活常規的重要性,要抓好常規,并且應該在平時要多給那些膽怯的孩子機會,鼓勵孩子自我表現。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1、由于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別多。

  2、每到周一時,有的孩子會經常性的鬧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

  4、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里含著飯就去玩了。

  5、有的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藥到幼兒園。

  6、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準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

  活動過程:

  一、真實案例《卡在氣管里的五角星》(用講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訴幼兒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教師講解: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天,5歲的龍龍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時喘不氣來,晚上也睡不好覺。爸爸媽媽趕快帶他到醫院去檢查,結果做很多的檢查才判斷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療了一個周,病情有所好轉,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龍龍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著覺,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難受了。爸爸媽媽擔心死了。著急的父母又搭車來到了離家很遠的醫院,最后經過一位有經驗的老醫生的檢查,這位醫生從他喉嚨的側面取出了一個大大的鐵制的`五角星。醫生說這個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檢查很難發現,幸虧爸爸媽媽及時來到了這里,要不會有生命危險的。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龍龍的病終于好了。醫生告訴龍龍說:“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險的東西放入口中。”

  講述完后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稱叫什么?

  2、龍龍的身體好受嗎?

  3、一開始,醫生檢查出五角星了嗎?為什么?

  4、龍龍的爸爸、媽媽心里怎樣?

  5、最后,醫生從他氣管里取出了什么?為什么會這樣?

  6、醫生對龍龍說了什么?

  7、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里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里亂放東西。

  二、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里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后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里,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么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冬冬買了兩根。冬冬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見籃子里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冬冬,等洗干凈了再吃。”“我不怕臟”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觀看后討論: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為什么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觀看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么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凈。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志,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3、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內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媽媽買來了一條大鯉魚。做了一道好吃的蔥油鯉魚。明明聞著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來,媽媽說:“明明,別著急,把魚刺弄干凈了在吃,但明明可著急了,突然,喉嚨里卡住了魚刺,明明難受得哭起來了。媽媽一邊安慰明明,一邊帶他到醫院后,醫生阿姨幫他把魚刺取出來了。

  提問:

  (1)明明應怎樣吃魚?

  (2)魚刺卡在喉嚨里該怎么辦?

  小結:小朋友吃魚時,一定要仔細把魚刺弄干凈再吃,一旦魚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為越哭,魚刺就陷得越深,應趕快告訴媽媽或老師,帶你到醫院去治療。

  三、游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凍而卡住喉嚨里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盡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盡量少吃雪糕,因為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里認為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并說一說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回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活動延伸:

  1、把活動后的圖片張貼在四周,幼兒隨時觀看。

  2、每天嚴把幼兒入園這一關,認真做到一摸、二看、三查、四問。不讓幼兒帶任何東西入園。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當中。

  3、午睡上床前,逐一檢查每個幼兒手里,兜里是否有異物。

  4、與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幼兒少吃冷飲,果凍,不往嘴里亂放東西。

  5、一日生活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觀察,隨機教育。每時每刻繃緊安全這根弦。

  6、隨機教給幼兒解決突發事件的方法。

  活動分析:

  1、通過真實的案例,教師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

  2、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圖片《不能吃的食物》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

  4、游戲《判斷對錯》我采用分組比賽的方法來組織的,設計濃厚,非常投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年齡:

  4歲~6歲幼兒15人

  時間長度:

  約30分鐘左右(視情況取舍)

  活動環境:

  室內

  活動準備:

  1.白色布若干塊,規格約120cm×80cm和2cm×3cm的木條(也可用竹竿)各16根。取長短兩種木條各兩根扎成一個近似于“十”字的架子(如圖所示),再將布的四角系于木條的四端。尋一安全空間將此架子從中間懸吊起來,使之可以任意搖晃。

  2.大小玻璃珠子若干分別置于幾個小水桶中,在桶中加入水粉顏料(或丙烯顏料),并加適當的水攪拌均勻待用。

  3.小漏勺(每個桶中各放一把),小塑料盤若干(每個桶邊各放置一些)。

  4.在活動空間旁邊另置一個裝了小半桶水的水桶,以供收集被大家用過的珠子。

  5.懸掛或晾曬“作品”的地方及方法事先要選擇好,才方便及時給每個架子更換畫布。

  靈感來源:童年的記憶——自家做豆腐。

  教育可行性分析:幫助幼兒擴大經驗范圍是藝術教育中,甚至一般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則。擴大經驗范圍意味著我們以兒童個人的程度為基準,對兒童思想、情感和感受力通過活動予以啟發。尋找同一事物的`不同側面也是啟發創造力的開端。

  活動過程:

  1.組對。

  由幼兒自由組對,或者老師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快慢不同而調配成對。

  2.規則宣講。

  (1)兩人一組,每一次用漏勺在桶里取一勺珠子倒入塑料盤里拿回來,再將盤里的珠子倒入架子上的布里。

  (2)兩人各執架子的一端搖晃架子。待珠子上的顏色搖盡后再用盤子將珠子舀出來倒入旁邊的大水桶里。

  (3)之后,才可再去取別的顏料桶里的珠子。

  (4)直到畫布上被滾滿了彩色的線才可以更換畫布。

  3.活動開始。

  4.交流與欣賞。

  在本過程中可帶領幼兒參觀他們的被展示出來的“杰作”,回顧搖晃成畫的過程,交流心得與體會。

  5.教師總結,結束活動。

  溫馨提示:

  1.在此活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嚴防某些孩子將珠子誤吞入口中。

  2.桶中的顏料應調得稠一些,太干或太稀都不方便珠子上掛滿顏料。

  3.水粉顏料容易清洗,但留在布上的色彩干后不飽和。丙烯顏料弄到衣服上不易清洗,但色彩飽和。無論選擇何種顏料,都要告訴孩子們不可弄到臉上。

  4.須在活動開始前給每個孩子穿好罩衣。并告誡幼兒不可大力胡亂搖晃架子,以防撞傷同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 并且了解另類植物

  2 、鼓勵幼兒學習動物表現

  3 、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對象:中班

  活動準備:

  1、另類植物 及圖片

  2、 投影儀 展臺展板

  3、 教學光盤

  活動過程:

  1、不止"另類"植物展覽會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教師出示圖片 把幼兒分成兩組進行

  教師:大家都見過這些植物嗎 他們都叫什么"(請幼兒相互解答)

  二 、召開另類植物的新聞發布會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植物都有什么本領嗎

  教師:現在我們來召開一個"另類"植物的新聞發布會 請小朋友們輪流當新聞主持人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另類"植物的秘密(教師注意選擇帶有不同資料的兒童進行介紹)

  3、 播放"另類"植物的聲像資料,進一步拓展幼兒的認識

  教師: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植物資料,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教師根據已介紹的內容補充介紹教學光盤的.內容

  4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植物的特有的有趣本領

  教師重點引導光盤中"有趣的捕蠅草"的介紹.

  教師:這是什么植物 ?他有什么特別的本領?

  教師:捕蠅草真有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捕蠅草捕蠅的動作,叫兩個小朋友 請他們商量 一個扮演捕蠅草 一個扮演小昆蟲

  請兩個幼兒合作用動作的方式表現出"捕蠅草"捕食的樣子

  教師:你們還想表現那個植物的本領?(鼓勵幼兒兩兩一組的進行表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的教案0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8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01-04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3-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 日本喷奶水视频中文字幕97 | 在线观看免费无毒不卡 | 中文字幕美国亚洲电影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乱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