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時間:2023-04-08 14:32:3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錦集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說說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布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說說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說說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并著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征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語句的理解。

  2、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幽默感。

  準備:

  圖畫、音樂《洗澡》、白紙、油畫棒

  過程:

  一、開始

  1、播放音樂《洗澡》“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幼兒跟著音樂一起做動作。

  2、“剛才我們跳了一個什么舞蹈啊?剛才小朋友都是怎么樣洗澡的啊?”幼兒自由回答

  3、“那現在我們來聽聽森林里的小動物是怎么樣洗澡的,好嗎?”

  4、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⑴故事題目叫什么?(洗澡)

  ⑵故事都有誰?小青蛙在里面洗澡時,是誰先來洗澡的?然后接下去都是誰來呢?它們都是怎么樣過來的`?

  5、請幼兒一起學學小動物過來時的動作,教師可以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老師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狗、小豬、河馬)的動作。”

  6、全體幼兒一起表演這么小動物的動作。

  7、河馬走過來時有沒有洗成澡呢?為什么?(學習詞:散架、泡湯)

  8、后來小動物都到哪里去洗澡了?

  二、基本部分

  1、“老師這里有幾幅圖畫,本來老師打算把這個故事編成一本圖書,可是老師不小心把這些圖畫的順序給打亂了,現在我請小朋友一邊講故事一邊把圖畫的順序給排列整齊,好不好?”

  2、幼兒跟教師把圖畫排列整齊后,教師出示封面,在封面上寫上故事的題目。

  3、“我們把這本大圖書,放在圖書角里,給小朋友以后看,好嗎?”

  三、結束部分

  1、“剛才小動物本來在木桶里洗澡的,后來又到河里去洗澡,可是他們都怎么樣?”(很開心)

  2、“那小朋友,你們要到哪里去洗澡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3、“我們一起在到外面去找找還有沒有洗澡的地方”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主角克制自己、抵御美味誘惑的內心體驗。

  2、理解故事主題,萌生成長的自豪感。

  活動準備:故事

  活動過程:

  一、麥麥的午餐盒。

  1、今天,我們要講一個小豬麥麥上學第一天發生的故事。教師講述故事第一節。

  2、午餐盒里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3、媽媽說午餐盒里的東西什么時候才能吃?

  二、美味的誘惑。

  1、那么好吃的東西,小豬麥麥想不想馬上吃掉?我們繼續聽故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至第六節。

  3、上學的路上,麥麥想吃午餐盒里的東西,他吃了嗎?他是怎么做的?

  4、上課的時候,麥麥想吃東西了嗎?它心里對自己說了什么話呢?

  5、麥麥吃了午餐以后,還想吃桃子嗎?有沒有吃掉?

  6、下午,麥麥肚子很餓很餓,他想吃桃子了嗎?有沒有吃掉?

  7、麥麥幾次想吃掉五彩和桃子,他忍住了嗎?你覺得麥麥做得對嗎?為什么?(麥麥很想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忍住了。麥麥知道要聽媽媽的`話,到該詞的時候才能吃)。

  三、不平常的桃核。

  1、麥麥回家,把午餐盒交給媽媽,他問媽媽要了那個桃核,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教師講述故事最后一節。

  3、麥麥把桃核放在紙船里,望著它,想著這一天發生的事,我們再來完整地聽故事。

  4、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5、麥麥以前嘴很讒,上小學的第一天,他還是很讒嗎?為什么他覺得這一天非常高興?

  6、引導幼兒討論后得出:麥麥雖然幾次讒得想早早吃掉午餐和桃子,可他都忍住了。他上小學了,知道自己長大了,應該忍住嘴讒的念頭。

  7、幼兒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四冊第29――31頁,結合畫面復述故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產生有意識地變換角度觀察的興趣。

  2、通過表演游戲,發展幼兒的平衡力和控制力。

  準備

  1、老鼠頭飾人手一個:高老鼠用藍色,矮老鼠用紅色。

  2、故事角色:小鳥、小狗;大樹、小花:屋頂、地板;雨點、水洼:大門、門檻以及彩虹,教師根據故事情節將它們按高低不同有順序地貼在活動室外墻。

  3、自選音樂一段。

  過程

  1、欣賞故事。

  ――傾聽教師講述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各自看見了什么?

  ――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東西一樣嗎?為什么?

  ――為什么最后兩只老鼠一起看到了彩虹?

  ――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東西,高老鼠和矮老鼠還會看到些什么呢?

  ――引導幼兒按照故事情節的線索有意識地變換角度觀察。

  2、扮演游戲:高老鼠和矮老鼠。

  ――幼兒戴上頭飾,其中藍老鼠表示高老鼠,紅老鼠表示矮老鼠,嘗試:變變高個子和矮個子。

  ――自編表演動作。如高老鼠踮起腳尖,抬著頭往上看;矮老鼠低下頭,彎下腰往下看。

  ――幼兒兩兩結伴表演故事情節,要求有順序地朝著一個方向走,以免碰撞、擁擠。

  建議

  1、當我們不經意地看周圍世界時,獲得的感知印象是混沌的、整體的。《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真實自然而又生動形象的描述,揭示了我們觀察世界時的客觀規律――橫看成嶺側成峰。當我們面對同一事物(大樹、花園、房屋、下雨……),用不同的視角去觀察,會看到不同的現象。觀察意味著有意識地看,專注地看,變換角度地看。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一生都將起到直接的積極作用,本活動的意圖就是引導幼兒專注地、有意識地變換角度進行觀察。

  2、延伸活動時可以讓幼兒說說自己看到的東西,然后編入故事中繼續進行表演。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兒童理解散文的優美,學習使用比喻句。

  2、啟發兒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事物,練習使用比喻。

  3、養成注意傾聽的習慣,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活動準備:

  1、配樂磁帶,錄音機。

  2、可利用散步或外出參觀、春游的`機會,引導兒童觀察春季的景色和特征。

  活動建議:

  1、讓兒童欣賞配樂散文一遍。

  2、啟發兒童談談自己對比喻句的感覺。

  3、教師帶上相應的頭飾,一邊表演一邊朗誦散文,引導兒童注意傾聽散文里是怎樣說綠色的書。

  4、引導兒童用“一(棵、片)是……”的句式描述自己的想象。

  5、讓每位兒童選擇相應的頭飾,跟著配樂散文,一邊自己表演,一邊自己輕輕地跟著朗誦散文,進一步感受散文的特點。

  6、玩“找朋友”游戲:用文字配上相應的彩圖找出相關的量詞:一()樹、一()葉等。

  附散文:

  一棵棵樹,是一本本書。

  一片片葉,是書上的一頁頁紙。

  小鳥讀書,嘰嘰喳喳,爭個不停;星星讀書,睜大眼睛,忽閃忽閃;露珠讀書,撲進書里,滾來滾去……

  綠色的書,香香的,開滿了鮮花。綠色的書,甜甜的,結滿了果兒。

  難怪大家這么喜歡讀綠色的書。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清明節的天氣特征及風俗。

  2、理解詩歌的含義,體驗詩歌中表達的哀傷之情,并對唐詩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17號;《小朋友的書、春天里》;磁帶及錄音機

  2、活動前兩周做天氣觀察記錄,統計晴天和雨天的數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

  1、小朋友們記錄了清節前后的天氣變化,發現了什么?(有時天氣晴朗,有時細雨綿綿)

  2、天氣晴朗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高興)細雨綿綿的.時候又有什么感覺?(煩惱、不開心)

  二、理解詩歌

  1、出示掛圖,播放古詩錄音。

  2、提問:詩里寫的是什么樣的天氣?詩人的心情怎么樣?想一想為什么會這樣?心情不好怎么辦?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

  教師邊提問,邊結合掛圖解釋詩歌中的詞"欲斷魂"、"借問"、"牧童"、"遙指",幫助幼兒理解。

  三、幼兒學念古詩

  1、聽磁帶,體味念古詩和平日里講故事、說話的聲調、發音有什么不同。鼓勵幼兒按照磁帶中的方式跟念古詩。

  2、嘗試邊念古詩邊用體態語言表現古詩的內容。

  四、總結:

  我國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詩人,寫了很多優秀的詩,以后我們還會學更多的唐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傾聽并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嘗試按作品提供的線索,想象和仿編散文詩。

  3.感受云彩變化的奇妙,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愿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詩文相關的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老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一朵棉花糖,想吃夠不到,為什么夠不到,因為它在天上。是什么?(云彩)

  2.那跟老師一起來看云彩吧。

  (1)看看這朵像什么?這朵像什么?還有這個呢?

  (2)這天上的云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誰讓他們變的`一會像這個,一會像那個的?(風)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初步了解詩歌內容。

  1.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就是關于云彩和風的,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散文詩中的云彩會變成什么?

  (1)為什么說天上的云彩真有趣?(云彩能變成很多東西)

  (2)誰來說一說云彩變成了什么?

  (3)云彩很有趣是風吹著它變的,風兒可真能干!讓我們來夸夸它們。(風兒、風兒你真能干!)

  2.吹呀吹,云彩變成小青蛙、小青蛙會做什么呢?小花貓、小蜻蜓和小花狗會干什么呢?讓我們再看一看散文詩。

  3.幼兒觀看視頻散文詩《云彩和風兒》。

  三、分段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

  1.吹呀吹,云彩變成小青蛙、小青蛙做什么了呢?

  2.吹呀吹,云彩變成小花貓,小花貓是什么樣子的?學一學小花貓的樣子。

  3.吹呀吹,云彩變成小蜻蜓,小蜻蜓是什么樣子的?它在干什么呀?

  4.吹呀吹,云彩變成了小花狗,小花狗在做什么呀?

  請小朋友看著動畫跟老師一起完整的朗誦一遍詩文好嗎?

  四、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老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云還像什么?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云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里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云彩變成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小白云變得多有趣呀,你們想不想變成一朵小白云呀?(想)

  4.老師請小朋友先做小白云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的動作,在飄的時候,你們要想好了要變成什么。等我說“吹呀吹,云彩變成了……”你就馬上變。

  5.來咱們先試一遍,風兒吹呀吹,云彩變成……,你變成了什么?在干什么?(小鴨、小兔)

  6.還想玩這個游戲嗎?咱們到外面去玩好嗎?(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內容:故事《聰明的烏龜》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貍的;

  2、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盡量表現作品所蘊含的幽默感;

  3、學習詞語:縮 硬 殼

  三、活動重點:了解烏龜是怎樣機智地對付狐貍的`。

  活動難點: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四、活動準備:故事磁帶 教學掛圖 烏龜手偶

  五、活動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謎語--烏龜

  (1)謎語:椎子尾,橄欖頭,最愛頭尾殼內收,走起路來慢又慢,有誰比它更長壽。

  二)、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播放MP3讓幼兒欣賞故事。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面都有哪些小動物?

  (2)狐貍看見青蛙心里是怎樣想的?

  (3)狐貍是怎樣跑過去的?

  (4)烏龜看見狐貍要吃青蛙,烏龜是怎樣做的?

  (5)狐貍吃不到青蛙就要吃烏龜,烏龜是怎么辦的?

  (6)狐貍吃到青蛙和烏龜了嗎?

  三)、教師運用教學掛圖,再次講述故事一遍,幼兒看圖分段討論。

  1、觀察圖1、2、3、4狐貍和烏龜發生了什么事情?狐貍和烏龜說了什么話?

  2、觀察圖5 狐貍想吃烏龜,烏龜怎么辦?

  3、觀察圖6、7 引導幼兒重點討論:烏龜怕摔、怕火,為什么還讓狐貍把它摔到天上、扔到火盆?烏龜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4、觀察圖8引導幼兒討論,烏龜喜歡水,為什么狐貍說要把它扔進水里, 它反而哭了呢?你認為烏龜聽了狐貍的話心里會是怎么想的?它的心情又會是怎么樣的呢?

  5、引導幼兒學習烏龜的語氣,來表演烏龜。

  四)、活動結束:

  小朋友你們說說小烏龜聰明嗎?為什么說他很聰明呢?(因為他遇到問題,困難時會動腦筋,想辦法)老師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能像小烏龜一樣機智、勇敢、愛動腦筋,千萬別學狐貍,看上去很狡猾實際上很愚蠢。

  五)、活動延伸:

  表演游戲:聰明的烏龜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一、 活動目標:

  1、 能圍繞故事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懂得微笑是快樂的傳遞。

  二、 活動準備:

  1、 故事圖片

  2、 一封信

  3、 輕柔的音樂

  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寄給誰的?是誰寫的?

  2、我們一起來聽聽,信里都說了些什么?(讀信)

  3、小蝸牛為什么會給我們寄來這樣一封信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吧!

  (二)、分段欣賞故事:

  提問:小蝸牛為什么著急?

  小螞蟻是怎么樣夸獎小蝸牛的?

  小蝸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么呢?

  小蝸牛是用什么辦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們看到了小蝸牛的微笑,心情會怎么樣?

  小結:微笑真是一樣好東西,小蝸牛用自己的微笑給朋友們傳遞了快樂。

  (三)、完整欣賞故事:

  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故事。

  1、提問:

  小蝸牛為什么會給我們寄來這封信?(小蝸牛想把它的快樂傳遞給我們)

  當你看到小蝸牛的微笑的時候,心情怎么樣?

  小結: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只有心里快樂,微笑才能把快樂傳遞給朋友。小蝸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樂傳遞給了我們。

  2、討論:

  (1)、你什么時候最快樂?(可用故事中的情節提示孩子,如大象幫助朋友蓋房子等)

  原來幫助別人不僅能使別人快樂,也會使自己快樂。快樂了,我們就會微笑,就可以把我們的快樂傳遞給朋友們。

  (2)、你想怎樣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3、讓我們把我們最美麗的微笑送給在這里的.每一位老師,把我們心中的快樂傳遞給他們!

  附:故事《微笑》

  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有鼻子長長的大象、愛勞動的小螞蟻、愛爬樹的小猴子……它們都是好朋友,都非常愿意幫助別人。小鳥喜歡為朋友們唱歌,大象能為朋友們蓋房子,小兔愿意為朋友送信……只有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別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群小螞蟻抬著西瓜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抬起頭向著小螞蟻們甜甜地微笑。小螞蟻們也對小蝸牛微笑,并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們真快樂。”

  小蝸牛聽了,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把我們快樂傳遞給他們。”可是小蝸牛又為難了:“怎么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個晚上,終于想出了一個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里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里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們真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詩,感受詩歌中表現的“雨滴唱歌”的優美意境。

  2、嘗試創編兒歌《聽雨》,并通過畫畫、說說等活動體驗創編的快樂,發展表達、交流、合作的能力。

  3、激發熱愛大自然、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4、幫助幼兒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欣賞優美的語言,體驗散文中所洋溢的樂觀精神。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套。

  2、配樂帶。

  3、粉紅、綠、黃色彩紙若干、繪畫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觀看畫面。(小朋友在雨中玩活動的照片)師:“看,那是誰的照片啊?”“你們在干什么啊!”(幼兒自由回答)

  二、初步欣賞散文詩

  1、了解散文詩的主要情節,說出象聲詞“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欣賞課件片段,鼓勵幼兒發揮想象,大膽表述。(到靜靜地聽)師:“猜,下雨天小蝴蝶在干什么?”欣賞片段(配樂朗誦第一段)師:“它會聽到什么呢?”師:“小蝴蝶到底聽到小雨唱什么歌,我們一起來側著耳朵仔細聽。”

  2、接下去欣賞課件,能說出詩歌中的象聲詞。欣賞第二段,第一遍:學習象聲詞: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引導幼兒為象聲詞創編動作。(難點:理解吱溜溜鉆的形態)小雨唱了什么歌?師: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邊說邊用動作表現,幫助幼兒記憶理解。(當幼兒不能說出吱溜溜時,老師可以提有針對性的問題,如:它鉆到花里面時是怎么唱的?)

  3、尋找小雨點落下的地點、動態。師:“小雨點怎么會唱出這么好聽的歌?它在干什么呢?”幼兒說到什么語句時,就出現相應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語句規律。完整理解表述語句:沙沙沙,那是小雨和森林的樹葉在玩耍;丁丁丁,那是小雨在小熊的鐵皮屋上翻跟頭;吱溜溜,那是小雨鉆進荷花的花蕊里;滴滴答,那是小雨在敲窗玻璃打招呼。4、完整欣賞。老師告訴你們,這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詩《聽雨》,我們一起來完整地欣賞一遍。小雨唱的歌我們可以一起來說說。

  三、學習創編兒歌《聽雨》。

  1、師:“小蝴蝶把它聽到的小雨唱的歌告訴了我們,我們也聽小雨唱過歌,我們也來告訴小蝴蝶,好嗎?”

  2、師:“我知道你們都想告訴它,我們把他畫下來,怎么樣?

  3、師:“我們四人一組,先一起說說你聽到小雨唱的歌,然后快快的畫下來”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播放舒緩的音樂,幼兒作畫)(時間控制)

  5、創編散文詩:“聽雨”聽雨下雨了,小朋友們閉上眼睛,側著耳朵靜靜地聽。啊,聽見了,聽見了——沙沙沙,那是小雨——————————。丁丁丁,那是小雨————————————。吱吱吱,那是小雨————————————。嗒嗒嗒,那是小雨————————————。小朋友高興地說:“沙沙沙、丁丁丁、吱溜溜、滴滴答——小雨在唱一支多么有趣、多么動聽的歌呀!”窗外,小雨還在輕輕地唱;屋里,小朋友還在靜靜地聽。

  四、結束部分

  師:“多可愛的小雨點啊!落下的聲音象唱歌,真好聽,小朋友們知道嗎?大自然里還有許多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聽一聽。”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五、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中,佩帶胸卡,一名幼兒扮演小雨點,四名幼兒扮演樹葉、屋頂、荷花和窗玻璃進行游戲。

  2、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各種大自然的聲音。

  活動反思

  《聽雨》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詩,以聽雨為線索,將聽雨的畫面描寫巧妙地串起來,形成了感受雨美的情景。語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個幼兒,他們從文字中的確也感受到了雨聲的美。

  為了讓幼兒能夠真正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我重復的給孩子看課件,讓他們找一找下雨時的景色,豐富知識經驗。有了知識經驗的.豐富,在第一環節中我就進行了提問“聽過小雨的歌嗎?小雨的歌是怎樣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然后通過欣賞散文——提問、討論的形式理解散文——幼兒說一說,演一演——朗讀散文。

  綜合本次欣賞活動,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方法,讓幼兒在動靜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雨聲的美。

  通過這一次的散文欣賞活動,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會。

  1.從直觀的經驗中進入散文。

  利用現實生活中真實的雨聲,孩子在欣賞散文時就有了直觀的經驗,能更好的理解散文。

  2.在動態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活動中我選擇了以多媒體課件的方式展示散文內容,以直觀具體的情境刺激吸引幼兒,把幼兒帶入散文所要表達的情境之中,我以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想把幼兒帶入散文的意境中,讓幼兒從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來感知散文,散文有一種特殊的美,能讓讀的人從其有限的篇幅里體味出言盡意遠、耐人尋味的美麗情愫,而幼兒本身沒有具備欣賞的能力,必須通過反復感知才能了解散文的情感、情緒、而產生共鳴,產生對話,由此接受和喜愛。教師也可以用自己的體驗、自己的情緒去帶動幼兒,以美的姿態去感染他們。

  3.在寬松的環境中理解散文。

  通過反復感知,幼兒學習散文也需要在寬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這里的交流可以說是教師引導下的交流,在這一步中,教師可以設計幾個關鍵問題,拋出來讓幼兒展開討論,幫助幼兒正確的理解散文所要表達的意義。這樣活動中的師幼互動能更為生動,也有利于幼兒進一步理解感知散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11

【精】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推薦】11-05

【熱門】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5

【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薦】11-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 免费国产黄线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午夜福利片高清 |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国产综合 | 日本中文字幕a∨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