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合集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誰都知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人手,卻是“見仁見智”。
繪本《怪叔叔》,通過一只叫“胖臉兒”的小豬的有趣故事,教給孩子各種防范“怪叔叔”的措施,從孩子的角度、用故事的方式展示“怪叔叔”各種各樣的手段,孩子們則在表演、討論中尋找對付“怪叔叔”的辦法。我設計這樣一節活動,旨在借助優秀的繪本,讓孩子學習自我保護的辦法,增加一些必要的生活經驗。
活動目標
1.閱讀繪本,跟隨故事角色了解他們的對話和情節。
2.討論“怪叔叔”的“怪招”,學習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課件、視頻、相關表演道具等。
活動過程
1.聲音導入,引出“怪叔叔”的怪異。
(播放ppt:“咚咚咚”沉重的腳步聲。)
聽!是什么聲音寧誰來了?
原來是一位“怪叔叔”!為什么叫他“怪叔叔”?他來干什么?
評析:聲音導入,氣氛渲染,讓孩子對“怪叔叔”的怪異產生了解的興趣,自然引入活動。
2.閱讀繪本,了解“怪叔叔”的怪異。
(1)閱讀故事,感知“怪叔叔”的怪異。
結合PPT提問:
“怪叔叔”是干什么的?(“怪叔叔”是專門抓小豬的。)
他出門前會干什么?(會專門打扮,穿好衣服,照照鏡子,還會塞一些東西到袋子里。)
(2)通過角色扮演表現“怪叔叔”的怪異。
你們現在就是“怪叔叔”!××小朋友,你的袋子里塞了什么?××小朋友,你呢?你會怎樣笑?
評析:引導孩子跟隨故事完或一些小情境扮演,謫動幼兒的興趣,再現“怪叔叔”的怪異,也兼顧到了動靜交替。
(3)了解“怪叔叔”的“怪招”。
他會等到什么時候抓小豬?(等到小豬身邊沒有同伴的時候。)
他會假裝干什么?(假裝迷路、假裝眼睛看不清楚、假裝找不到東西,他還假裝不會開傘、不會照顧小鳥、他有很多糖……)
他會說什么?(來,給叔叔抱抱。)
評析:“怪叔叔”會有很多“招兒”,在討論交流過程中,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孩子們會有不同程度的共鳴,也許此時,他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拆招兒”。
3.通過角色引入,尋找對付“怪叔叔”的辦法。
(1)問題拋出,尋找辦法。
胖臉兒跟小領結聽說了這件可怕的事情以后很擔心,他們決定怎么做?
(他們決定練習一下。)
小結:看來,胖臉兒真是個聰明的小豬,他開始想辦法了。
評析:及時小結,表揚會動腦筋的胖臉兒,鼓勵孩子要向胖臉兒學習,遇到問題不畏困難,想辦法解決。
(2)角色扮演,對抗“怪叔叔”。
現在,我做“怪叔叔”,你們做小胖臉兒。
幫我開傘!(不要!)
幫我找錢!(不要!)
帶我去面包店(不要!)
評析:在簡單明晰的表演情境中,讓孩子知道保護自己有時候需要學會拒絕。
(3)發散思維,拓展經驗。
“怪叔叔”還有可能會用什么“怪招”呢寧誰愿意來表演。(幼兒大膽想象。)
評析:引發孩子大膽表達,交流、分享、拓展生活經驗。
(4)繼續閱讀,升級自我保護的'辦法。
①可是,如果“怪叔叔”什么都沒問就抓人呢?胖臉兒又想了個什么好主意?(走得很快很快。)
小結:小朋友,看來鍛煉身體很重要哦!平時跑跑步,鍛煉鍛煉,會有很多好處呢。
②可是,如果走得很快還是被抓走呢?胖臉兒還有個什么好辦法?(用力吹哨子。)
是的,吹哨子的聲音很響,旁邊的人會聽到,“怪叔叔”就會害怕。
小結:看來大聲告訴別人你遇到危險了也是一個好辦法!你可以吹哨子,還可以怎樣呢?(大聲呼叫、敲擊等。)
評析:告訴孩子們,當遇到危險時,要動腦筋,用巧辦法保滬自己!
(5)閱讀故事結尾,討論交流。
胖臉兒和小領結約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在一起。可他們家不住在一起怎么辦?他們用的什么辦法?(快走。)
小朋友們,如果你遇到了“怪叔叔”,你會怎么辦呢?
評析:是啊,小伙伴之間互相幫助很重要,有朋友抉樂多!
4.延伸活動,觀看視頻。
小朋友,這里有一段“我的安全我做主”的錄像,看一看,他們是怎樣避開危險、保護自己的!
活動反思
繪本溫和的敘述方式特別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孩子們在閱讀、討論、思考、表演中,一步一步感知“怪叔叔”的怪招兒,聯系生活經驗,交流對付“怪叔叔”的妙招兒。繪本故事一向深受孩子喜愛,以繪本故事為媒介進行安全教育,真正是從孩子的興趣、需要出發,體現了“以幼兒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現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由于嬌生慣養,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習慣日益增多,而合理的營養和良好的飲食習慣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所以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提高幼兒的獨立的生活技能,我設計了《小鬼當家》這一活動。
目標:1讓幼兒初步了解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
2、培養幼兒不挑食、不偏食的飲食習慣。
3、提高幼兒獨立的生活技能。
4、培養幼兒獨立的意識,減少對成人的依賴。
準備:1、已認識常見食物的名稱及其主要營養。
2、課件、每日食物結構圖。
過程:
1.幼兒在健康歌的.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師:今天是星期六,寶寶們真開心。可是媽媽不在家,該怎么辦呢?我們來看看媽媽有沒有留言。
2.課件:寶寶們,媽媽有事出去了,你們自己當家吧,有什么麻煩就去問小博士,好嗎?再見。
3.師:哎呀,媽媽叫我們自己當家,自己燒飯,那我們得先去買菜呀。是不是喜歡吃的就多買一點,不喜歡吃的就少買一點呢?(幼兒回答)
4.師:我們去問問小博士吧。
5.了解每日需要的主要食物結構。
課件:(小博士)小朋友,這是我們每日需要的食物結構圖,它告訴我們身體需要各種各樣的事物,有的需要的多,有的需要的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哪些食物需要的多,哪些需要的少,哪些需要的不多不少呢?
6.出示食物結構圖:引導幼兒說出在三角形的食物結構圖中,最下面的需要多一點,最上面的需要少一點。
7.教師小結,把食物圖編成一首兒歌:糧食蔬菜和水果,每天需要不能少;雞肉魚蝦和豆奶,不多不少要正好;巧克力糖果和肥肉,每天少吃有牢記。
8.了解偏食、挑食的危害,教育幼兒葷素食物都要吃。
師:寶寶們看,小博士帶了三位小朋友來干什么呢?
課件:(小博士)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有什么地方不一樣?(一個胖一個瘦,一個不胖也不瘦)引導幼兒討論:專吃葷菜容易發胖,專吃素菜長的瘦,不挑食才是長得最好的。
幼兒討論好后,課件中三個小朋友說說自己胖瘦的原因。
師小結:寶寶們喜歡誰,為什么?
9.游戲:買菜。
師:剛才,寶寶們聽了小博士的話,知道了人體需要各種各樣的食物,不能挑食、偏食,那等一下買菜的時候知道該怎么買了吧?
幼兒去“菜場”買菜,提醒幼兒要葷素搭配,并能夠正確地算出找零。
活動延伸:
幼兒在“娃娃家”中繼續玩“小鬼當家”的游戲,學會自己搭配炒菜,招待客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大班社會:幫助別人
一、活動目標:
1、在情境化學習中體會幫助別人快樂的情緒及行為認知。
2、產生幫助別人的向善欲望,增強社會適應性。
二、活動準備
老奶奶圍裙、圍巾各一,PPT一個、視頻兩段,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
三、活動過程
1.觀看幫助別人的情境表演
開場:今天有一位老奶奶送完寶寶上幼兒園回家路上
看到什么了?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來,心情怎么樣?如果是你看見了你會幫助老奶奶嗎?
2.談話回憶幫助別人經驗
你幫助過別人嗎?
小結:我們長大了幫助的人真不少,幫助別人真的能快樂自己。
3.觀看PPT學習正確的'助人方法
看看圖片上發生了什么事?怎樣幫助他們?
展示PPT,討論 ,表演
小結:我們小朋友都非常聰明遇到危險的事情不能直接幫助別人 ,我們可以找大人來幫助他們。
4.觀看雷鋒事跡視頻
你能天天幫助別人嗎?天天做好事嗎?
毛主席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有一位解放軍叔叔叫雷鋒,就是所有人做好事的榜樣。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做好事的。
看視頻。雷鋒叔叔怎么樣做好事的?
只要我們天天幫助別人,天天做好事,世界將會怎么樣?
5.欣賞成人幫助視頻
看看大人怎么樣互相幫助的?
看視頻。看到什么?你是怎么樣想的?
小結:只要人人都幫助別人,人人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世界將變成美好地人間。
6.欣賞《學習雷鋒好榜樣》
今天我們學習了怎么樣幫助別人,讓我們來找一找在我們周圍有誰需要我們的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中國地圖,知道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2.認識祖國的名勝古跡,萌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 收集有關名勝古跡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 認識中國版圖和首都北京。
1、 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說說它的名稱、形狀,找出首都北京在中國的`地圖。
2、 教師介紹中國地圖
這是中國地圖,是按我們國家的國土形狀縮小很多倍繪制的。我們中國所有的地方都在地圖中。它的形狀像一只公雞。北京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喜愛的地方。
3、 北京有哪些名勝古跡和著名建筑?
二、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
1、教師出示圖片介紹
2、幼兒用自己收集的照片介紹
3、幼兒每介紹一個地方,教師就在地圖的相應位置做上標記,并介紹其所在省份的名稱。
三、玩“開火車”游戲
指導幼兒運用已知的省市、名勝的古跡進行游戲。
活動反思:
為了使課的內容更加豐富生動,我課前讓小朋友們帶來了自己旅行時的照片,去旅游過的小小調查表。我是由談話導入,緊密聯系幼兒的生活實際,充分調動了幼兒已有經驗和頭腦中儲存的相關信息,并適時進行提問,幫助幼兒豐富其語言和培養思維表達能力。很多小朋友都能拿著自己照片介紹自己去過的地方是哪里,和誰一起去的,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吃了什么。但還是有些小朋友存在著一些問題,當我問道:你知道照片上的你和爸爸媽媽是在什么地方嗎?他們卻支支吾吾回答不了。這馬上讓我有所思考,我想到事先的準備工作是否做的還不夠充分,事先的通知說明不夠清楚。有些小朋友跟著爸爸媽媽去旅行時,爸爸媽媽沒有告訴他這是什么城市,只是說去了哪個游樂園或動物園······或者是某某旅游勝地等,所以小朋友們只記得自己去過某某游樂園,或某某動物園,或去爬山了等等,卻不知道具體是在什么城市,什么地方旅游,這讓我覺得應該在事前通知小朋友悶拿著照片詢問爸爸媽媽照片上的城市,這樣就能解決課堂上的這些問題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我是從哪里來的”。
2.鼓勵幼兒大膽提問和回答。
活動準備自編故事《小天使的故事》、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講述《小天使的故事》(附后),并提問――小朋友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是媽媽生出來的,是媽媽和爸爸的種子長大的,是從子宮里來的)。寶寶在子宮里是什么樣的?(用管子吸收營養,還聽音樂)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每天說“長大一點,再長大一點兒”,給我講故事、放音樂)
爸爸媽媽非常愛你,說你是他們的小天使。你應該怎樣做?(更愛爸爸媽媽)(活動前,我們曾通過個別談話的形式了解幼兒對于“我是從哪里來的”認識,答案有以下幾種:不知道、媽媽生的、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媽媽不讓問。因此,我們把“精子”、“卵子”和“子宮”等詞匯編到了故事當中,也增加了對爸爸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的描寫,讓孩子們從正面了解了“我是從哪里來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幼兒的情緒感染了我,消除了我開始還有的一些顧慮。幼兒聽得很認真,就像聽一個普通的故事一樣,而且比聽普通故事更感興趣,更認真。)
2.教師出示圖片“懷孕的阿姨”,請幼兒觀察。孩子們很高興地說,阿姨懷孕了,阿姨的肚子里有小寶寶了。
3.教師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從哪里來的。幼兒完成主題繪畫《我從哪里來》。
4.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教師逐一記錄。活動延伸:幼兒作品展覽。
(我們將幼兒的作品向家長展出,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陸續有家長寫出了自己的感受。家園聯系欄也開辟了“老問題新回答”等欄目,增強了家園互動作用。)
附小天使的故事
媽媽的肚子里有一顆小種子,我們叫它“卵子”,小卵子漸漸長大了,這時爸爸覺得媽媽的這顆小卵子太孤單了,就送給了媽媽一顆小種子,我們叫它“精子”。
小卵子碰到了小精子特別高興,就決定生活在一起。于是,它們開始尋找一個家,找呀找呀,終于找到了一個溫暖的.地方――子宮。它們在子宮里安了家,快樂地成長著。后來,它們漸漸地長大了,變成了一個有眼睛、有嘴巴、有小腳、有小手的小天使。這個小天使每天都從媽媽那里用一根吸管吸取營養,爸爸也特別關心這個小天使,每天和媽媽一起讓他聽音樂,給他講故事。爸爸還經常呼喚他、撫摸他,關注他的成長……“長大點兒,再長大點兒!”爸爸媽媽每天都這么說。
就這樣,這個小天使過了十個月的幸福生活。這時,小天使覺得子宮大小了,決定離開這里,找一個更廣闊、更美麗的地方。于是,他經歷了許多的磨難,終于來到了我們中間。
小朋友們,和小天使一樣,你們都是這樣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你們就是爸爸媽媽疼愛的那個小天使!
活動評析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初步了解了“我是從哪里來的”,并用繪畫的形式充分表現了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幼兒好奇,把自己畫在媽媽的肚子里,體驗著一種甜蜜的感情,覺得自己就是媽媽的寶貝。有的孩子表示“要溫柔地對待媽媽”!活動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并且引發了幼兒的思考。孩子們紛紛提出了問題。為什么我是女孩,不是男孩呢?為什么爸爸媽媽都是兩顆種子,可是生出來的小天使不一樣呢?”“為什么小天使們長得不一樣呢?”“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怎樣大、小便呢?”孩子們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有的問題我回答了,有的問題我請孩子們回家去查書,或者去問爸爸媽媽,找到答案,再來告訴大家。
從幼兒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他們對男女的性別特點有了興趣。于是,我們又延伸出了下一個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把幼兒的環保意識轉化成環保行為。
2、在看看、聽聽、畫畫、講講中發展幼兒的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動腦及創造想象的能力。
3、通過活動參與,進一步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行駛中的車、美麗家園、臟空氣的危害)
自行車、摩托車圖片一幅、
彩筆、繪畫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自行車與摩托車的比較。
這里有兩種交通工具,你喜歡那一種?請幼兒說出喜歡自行車或摩托車的理由。(自行車:鍛煉身體、安全等)(摩托車:速度快、方便等)
觀看多媒體課件,并進一步進行比較。
摩托車駛過以后,你看見了什么?如果你在摩托車后面會聞到什么?聞到這種氣體你有什么感覺?會干些什么?自行車呢?
2、介紹大氣污染,并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摩托車后面冒出的氣體與汽車冒出的氣體是一樣的.,叫尾氣,是一種有毒氣體。過多的尾氣排放會污染空氣與周圍的環境。空氣變臟會使人和動物、植物受到什么傷害?(讓幼兒說一說后演示課件)
討論:除了尾氣,你還知道什么會污染空氣,我們應該怎樣做不讓空氣受到污染?
3、介紹環境污染,并組織幼兒討論,尋找解決辦法。
(1) 演示課件《美麗的家園》
讓幼兒說一說這是什么地方。(我們的家鄉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它有清澈的泉水,巍峨的高山,風光秀麗,素有小泉都之稱。每年有許多人慕名而來旅游參觀。)
呀,這是誰把垃圾扔在了泉水中?塑料袋怎么飛到了樹枝上?湖中的魚怎么都死了?
討論:這些現象好不好?在你身邊還發生過哪些污染環境的事,環境污染有什么危害?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不讓環境受到污染?
4、情感教育,保護家園。
(1)鼓勵幼兒大膽繪畫宣傳畫。教師巡回指導。
我們章丘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可大氣污染、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損壞了我們家園的形象。現在我們找到了很多解決的辦法,應該用什么方法去告訴身邊的人,與他們一起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呢?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幼兒討論運用繪畫來進行宣傳。)
(評:看到家鄉美麗的風景,幼兒的自豪感不言而喻,可看到家鄉環境受到污染時孩子們又會產生一種焦急感,在這時進行情感教育,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展示作品并講述。將幼兒作品用投影儀放映出來,供大家欣賞。并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你畫的是什么,要告訴人們什么?)
(評:讓每個幼兒動手繪畫,在畫畫、講講的過程中,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體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自豪。)
(3)再次詢問幼兒喜歡自行車還是摩托車,騎自行車送宣傳畫結束。
5、活動延伸
把繪畫作品張貼在走廊上,邀請其他班級的幼兒觀看,進行環保宣傳。
評析:
通過保護家園這一活動來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養成正確的環保行為,這使幼兒感到很新鮮,所以積極性很高。并且在整個活動中,教師以一個引導者、支持者、參與者的身份來引導幼兒,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由討論,發表見解,使幼兒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環保行為也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較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案大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11-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11-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10-15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1-20
幼兒園大班社會故事教案11-04